農村最感人的事是什麼?

歌頌美麗鄉村


農村最感人的就是姊妹以及鄰里關係

1. 公公兄妹五人。四月的某天上午,天色黑沉狂風暴雨,小姑家的屋頂被掀翻。因為小姑一家都在市裡打工,所以大家都很擔心,小姑卻在群裡哈哈大笑。公公拿起塑料布暫時遮住屋頂,叔叔跑貨車的,下午琉璃瓦也到位。公公大伯小爺爺著手修屋頂,大姑在家承包午飯晚飯和次日午飯。第二天上午,公公發來視頻,全部完工。想來小姑的滿不在乎,來自於內心的底氣,是親情的底氣。

2.老房子附近住著個老頭,兒孫都在外打工。一天跳井尋死,太冷喊救命。大娘聽到了,一邊喊附近的鄰居幫忙,一邊跑下去拉他。人上來後,大娘各種勸導,你又不像別人得了治不了的病,做什麼尋死,現在政府好,你又能吃能喝……

3.幹奶奶癱瘓十幾年,且胖,幹爺爺照顧了十幾年,幹奶奶去世那年,幹爺爺高齡八十七。每個兒子會定期照料。輪到乾爸那天,找人幫忙抬上輪椅,幹爺爺在泥巴路上推著老太太串門。乾媽把老太太房間開窗消毒打掃,床品衣服全換,一鍋開水燙,一鍋開水泡。最後拿到水塘邊捶洗曬乾。這樣的兒媳和愛情是我們的榜樣。





黃小和生活記


和大多數農村悲慘故事一樣,主人公小路自幼父母雙亡,由爺爺奶奶撫養。爺爺是一名退伍老兵,國家的政策好,每年會給退伍老兵一些津貼,這也算給這個在風雨飄搖的家庭有了一絲安穩。奶奶眼睛看不太清楚,腿腳也不太方便,反正老年人該有的毛病她都有了。但她就是信佛,每逢初一、十五都會帶著小路去附近的寺廟燒香禮佛。

小路小時候沒人管 ,在村裡他的調皮搗蛋也是人盡皆知,和小夥伴偷別人家的橙子、橘子、毛豆......壞事可謂幹盡。雖然他內心深處知道幹這些事情不對,但在其他小夥伴的唆使下,他就像一個不想下水的孩子一樣,被人硬推下水。所以每次偷東西他的心都很忐忑,腦中想了N種可能出現的壞場景。不過慶幸地是他們每次“作案”都沒被發現。看見孫子帶回來的“贓物”,奶奶心裡很清楚:孫子偷了別人家東西,便想教育他。奶奶雖不是書香門第也沒讀過多少書,但就是明事理,心想也不能打罵他得讓他自己意識到錯誤。

第二天,奶奶帶著小路去燒香禮佛。奶奶進了寺廟,熟練地點了九炷香插在佛祖前面的香爐,然後下跪磕了幾個響頭,雙手合緊,口中唸唸有詞。小路卻在旁邊端審著神秘的神像,心裡倒有幾分惶恐,這些神像有兩三個大人高,有的齜牙咧嘴,有的手持大刀,看上去端莊威嚴,確實讓人震驚。突然聽見奶奶說:“你有什麼願望對佛祖說嗎?很靈驗的”小路緩過神來,學著奶奶的樣子許了一個願望,奶奶也許了一個願望。

小路攙扶著奶奶出寺門後,一直回想起那高大的神像,寺廟裡莊嚴的情景,以及自己許下的願望,心想奶奶一定要平安長壽,等我長大以後掙很多錢讓她過上好日子。“小路,你知道奶奶許了什麼願望”。小路被這一問從幻想中拉回現實了,一時倒不知如何回答,便支支吾吾道:不知道......奶奶露出慈祥的笑容說:“我的願望很簡單。你爹孃死的早,爺爺奶奶管不住你。你還小,容易被一些壞小孩誘惑做壞事,奶奶也不會怪你,因為奶奶知道你心地善良。奶奶只希望你能像其他有爹孃的孩子一樣健康快樂地成長,不要學壞了。”此刻,在旁邊聽的小路像僵住了一樣,鼻子一酸,眼中的淚水就不爭氣地流了出來。小路忍著心酸,似乎用盡全身的氣力卻依舊帶著沙啞的聲音說道:“奶奶,我知道錯了,以後不再偷別人家的東西,一定做個好孩子。”

奶奶抬頭望了一下天空,心裡默唸:謝謝佛祖保佑我的孫兒,佛祖慈悲



曉燕的生活日記


俗話說,無論你走多遠,都走不出故鄉的牽絆,故鄉就像一根藤蔓一樣,走的越遠,牽的越緊。❤

今天,偶爾看到這個標題,突然發現,我是多久沒有走走故鄉的路,看看故鄉的雲,聽聽故鄉的話了,又有多久沒有回去看看年邁的父母,和和睦的鄉鄰了,不知道隔壁的陳阿姨,是不是一有空就去我家找我媽聊天了,在或者是隔了幾條馬路的外婆,是不是去我家打聽我過得好不好,有沒有找到對象了,在外面有沒有吃飽飯,有沒有穿暖衣,其實,我隔兩三天就會給家裡人打電話,報個平安,聽聽她們的嘮叨,這樣,我也會安心的上班,其實這就是親人的掛念,牽絆著遠方遊子的心❤。

還記得小的時候,我們姊妹三個一放學就去地裡,看父母在地裡匆忙的身影,每當我們想著幫父母分擔的時候,父母就會說,去去去,一邊玩去,別把麥子弄壞了,其實,現在想想,是父母心疼我們,不想讓我們跟著他們吃苦罷了。❤

農村人總是那麼,樸實能幹,為了孩子能有好的將來,可以付出全部精力,還有鄰里鄰居,互幫互助,記得有一年,爸爸去外面打工,家裡有好多麥子,還沒有收到家裡,媽媽急壞了,從早上五點多吃過飯,帶了點乾糧,到晚上十點多都沒回家,當我們去地裡喊媽媽回家的時候,看到地裡有好幾個叔叔阿姨在幫我媽收麥子,他們說著,笑著,讓媽媽在這個夜晚,不在孤獨奮戰,這一刻深深的烙印在我心裡,這就是農村人的善良,也讓我有了奮鬥的目標和方向。❤






小春子w生活錄


記得生我兒子那時候家裡沒有錢,也沒有準生證,甚至和我老婆兩個連結婚證都沒有,記得村裡的婦女主任,她和我們說要我們去試一下,看能不能拿到結婚證。後面結婚證是拿到了,後面兒子都幾個月了,還沒有拿到準生證。那個時候心裡很著急,後面婦女主任她給我們說盡量想辦法給我們拿到。雖然兒子已經都快八歲了,這件事讓我很感動。不管時大小,他都在幫助我們。記得那年和老婆兩個人一起去浙江打工,兩個人把所有的東西買完,身上只有600塊錢。兩個人過了兩個月的生活,現在想想,那個時候,幸好我們同村的人幫助我們,沒有錢的時候,給與我們的幫助,或者是借錢給我們。所以有句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雖然事隔那麼久,但是我依然能回憶起以前過的那些日子。和同村人在一起給予的幫助,這是永遠都忘不了的。


李升斌86


我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膠東農村。家鄉人的淳樸善良,湧現出感人的事情數不勝數,燦若星河。今天拿出其中的一顆小星星,和大家分享。之所以印象如此深刻,是來自於心底我對螞蟥那份與生俱來的恐懼。

螞蟥,又稱水蛭。膠東方言叫法很多。小編的家在招遠南半部,以招遠市為界,北部叫北鄉,南部叫南鄉,南鄉當地方言稱瑪蟥叫“瑪刁”。可能是覺得這姓“瑪”的小東西刁鑽粘滑,專門喜歡鑽腳吸血而得名。


招遠南鄉沒有大型重工業,種植果樹和莊稼為主。天然無汙染,小河水常年不幹,清澈見底,小魚小蝦自由生長。“瑪刁”這種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就像打不死的小強,石頭縫裡,水草底下,淤泥裡處處可見。

由於擔心孩子去摸魚摸蝦,從小村裡家家戶戶的大人都對孩子講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孩子不愛吃飯,喜歡從河裡撈新鮮的河蚌烤著吃,吃了半年後,有一次和大人犟嘴,被大人打了一巴掌,頭掉下來了,在脖子血脈豐富的地方,全是吃到肚子裡的卵孵化成小螞蟥把脖子都蛀空了。這個故事簡直是我童年的噩夢啊。


夏日大雨過後,村中間的小河裡水流暴漲,屋後的大嫂去河裡洗衣服,當時讀小學的我,也帶著衣服相互作伴去,赤著腳在水裡洗著洗著正開心,覺得腳踝關節有些癢,仔細一看,一隻螞蟥己經鑽進去一半身子,只剩下小半截身體在外面晃悠,我是嚇得直蹦也甩不下來,張開嘴嚎啕大哭。關鍵時刻,大嫂跑過來在我腳上連扇幾巴掌,螞蟥吃痛掉了下來,只剩下鑽的小孔在流血,我是大聲哭著跑回家去,連衣服也不要了。

屋後大嫂真是好人,我到現在一直念著她。她的丈夫叫王克福,街坊輩相稱叫大哥,己經去世多年了。大嫂上了年紀,去姑娘家住去了,好幾年沒見面了。故鄉的大嫂,現在還好吧?


家在南鄉


最感人的就是父母臥床不起,兒女不離不棄,畢竟農村窮,很多人不願意


過江龍s


我認為街坊鄰居團結友愛,有困難熱心幫忙,需寒問曖的最感人。


天還沒亮989


農村播種搶收,壩子裡曬著上千斤稻穀,老天突然變臉,隔壁老奶奶拿著掃帚和撮箕過來幫忙;

天干年程, 秧田秧水漏幹了,上面田的叔叔說,沒來頭(方言),把我這田裡的水給你平一點,先把命保住再說。


為觀多年


對父母孝順,對子女疼愛,對配偶溫柔,對鄰居友好。


杭州小錢


毫無怨言孝順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