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死訊傳到莫斯科,斯大林臉色陰沉:讓當地人永遠記住這位英雄

當一個政權面臨崩塌時,連真正的英雄都會受到牽連甚至是侮辱,蘇聯就是如此。1991年1月1日,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爆發動亂,蘇聯國防部副部長阿恰洛夫上將親率空降兵和一個克格勃反恐小組前往處置,在擊斃13人後,將這夥暴徒趕出了市中心的電視臺。暴徒們打不過全副武裝的蘇軍部隊,一急之下居然策劃了一件損陰德的事情:他們打算炸掉功勳卓著的蘇軍大將伊萬·丹尼洛維奇·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雕像並將其挫骨揚灰。得知消息後,蘇聯方面爭分奪秒地計劃將雕像轉移,這位蘇聯英雄決不能容忍玷汙。

此人死訊傳到莫斯科,斯大林臉色陰沉:讓當地人永遠記住這位英雄

在蘇聯,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和政治體制,一個人只要得到高層青睞,便會在極短的時間裡平步青雲,獲得常人付出一生也難以企及的地位和榮譽。斯大林有許多“愛將”便是如此,要問哪位蘇軍將領的犧牲最令斯大林心痛,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名字可能就是答案。後者成為蘇軍大將時還不到40歲,若從1924年加入蘇軍開始算起,他只用了20年便幾乎爬到了一位軍人可以達到的頂點。不過,切爾尼亞霍夫斯基職位和軍銜的快速攀升與高層的照顧沒有多少關係,他只是太出色了。

1941年2月12日,切爾尼羅霍夫斯基欸任命為第12機械化軍第28坦克師師長,他也以該師師長的身份加入了衛國戰爭。從當年6月23日開始,第28坦克師便於數倍於自己的德軍展開了殘酷的糾纏,雙方在在希奧利艾西南、西德維納河、索利齊和諾夫哥羅德等地捉對撕咬,戰況相當慘烈。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在長期的作戰中展現出了出色的智慧才華,他臨危不亂、進退自如,給德軍造成了極大損失。連時任第16集團軍司令的恩斯特·佈施上將也不得不承認,德軍之所以沒能拿下列寧格勒,敵人的第28坦克師起了局定性的影響。

此人死訊傳到莫斯科,斯大林臉色陰沉:讓當地人永遠記住這位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縱使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再神通廣大,敵人的兇猛與強悍也是毋庸置疑的。在作了充分的抵抗後,第28坦克師還是拼光了全部的250輛坦克,結果在1941年年底時,這個沒有了坦克的坦克師被改編為第241步兵師。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能逆水而上的人往往會光彩奪目。正是在蘇德戰爭初期的出色發揮,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得到了蘇聯高層的賞識,也進入了領袖斯大林的法眼。1942年5月3日,切爾尼亞霍夫斯基晉升為少將,6月升任第18坦克軍軍長,奉命堅守沃羅涅日。僅一個月後,他又被調任第60集團軍司令,次年2月14,日,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獲得了中將軍銜——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便實現了瘋狂的“四連跳”。

此人死訊傳到莫斯科,斯大林臉色陰沉:讓當地人永遠記住這位英雄

二戰中,許多將領得到了天上掉下來的建功立業的契機,能夠把握住機會的人名垂青史,一步登天;然而,大多數人卻沒能因此做好準備,反而因乏力的表現淪為笑柄。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便是前者。在沃羅涅日的日子裡,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和他的部隊成了德軍眼中的大麻煩,尤其是在強渡第聶伯河切爾尼戈夫—普里皮亞季河戰役中,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部隊負責守衛長達100公里的戰線,德軍對戰線多處發動了重點攻擊,前者卻沒讓敵人前進一步。不但如此,蘇軍還趁德軍集中精力猛攻之時發起奇襲,德軍不得不向後收縮10餘公里。當他的上司羅科索夫斯基被迫放棄攻佔基輔後,他甚至還“擅自”帶兵作了一輪嘗試。1944年3月5日,切爾尼亞霍夫斯基晉升為上將,不僅如此,他的部隊中有306人獲得了蘇聯英雄稱號,第60集團軍成了蘇軍中名副其實的精銳部隊。

在斯摩稜斯克戰役後,整個方面軍在維帖布斯克-奧爾尚斯克方向陷入苦戰,遲遲不能打開局面,最高統帥部派出了一個特別檢查小組調查“戰局不利”的原因。後來,小組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西方面軍司令瓦西里·丹尼洛維奇·索科洛夫斯基大將在對方面軍整體指揮時缺乏手段,斯大林因此做出決定,將西方面軍拆分為白俄羅斯第二、第三方面軍兩部分。1944年4月24日,深受最高領導人青睞的切爾尼亞霍夫斯基被任命為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司令。

此人死訊傳到莫斯科,斯大林臉色陰沉:讓當地人永遠記住這位英雄

更大的職位為這位卓越將領提供了更大的舞臺,隨後而來的白俄羅斯戰役中,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對戰局的準確判斷、戰略部署的細緻謹慎與用兵的果斷堅決等特點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例如,在與對明斯克東部德軍作戰的過程中,他配合白俄羅斯第1、第2方面軍一舉完成了對10餘萬的軍隊圍殲;7月,在攻佔了維爾紐斯和利達後,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當即決定把握有利局面,強度涅曼河,為隨後攻下古城考納斯創造了條件。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避免損毀考納斯的文物,他特意下令禁止使用轟炸機和重炮。到了8月初時,蘇軍已經把戰線推入東普魯士和波蘭境內。

縱觀整個二戰,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功勳卓著,他一共獲得了34次最高統帥部嘉獎,列寧勳章1枚,紅旗勳章4枚,其他大小榮譽不計其數。難得的是,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從不居高自傲。在與同僚制定作戰計劃時,他總能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另外,他愛兵如子,從不把士兵當成為自己建立功勳的“炮灰”,能避免傷亡則儘量避免。有這樣一則逸聞:不吸菸的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總是纏著蘇軍總後勤部長赫魯廖夫要香菸,他希望為自己麾下白俄羅斯第三集團軍的官兵討來最好的香菸。切爾尼亞霍夫斯基本身挺拔英俊,又能歌善舞,愛慕者眾多。不過,與“浪漫”的羅科索夫斯基不同,他為人正派,據說對他有非分之想的女兵都不敢再進一步,因為她們沒有勇氣直視對方的眼睛。

此人死訊傳到莫斯科,斯大林臉色陰沉:讓當地人永遠記住這位英雄

作戰方面,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實事求是,沉著冷靜且善於應變;計劃出自他手往往攻防俱佳,現有破綻,他用兵也收放自如,令德軍十分頭疼。斯大林本身就喜歡善於打硬仗的將領,而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在高強度的大兵團作戰方面又具有大師級水準。他若是放開打,攻勢如水銀瀉地氣勢如虹,德軍幾乎無法招架。據說,時年不到40歲的他已經被斯大林欽點為蘇軍統帥部接班人。然而,一場飛來橫禍卻讓這顆將星驟然隕落。

1945年2月18日,眼看勝局已定,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座車卻在東普魯士梅里扎克一帶遭遇德軍火炮襲擊,幾顆炮彈在其附近爆炸,彈片崩入其胸膛。即便身負重傷,切爾尼亞霍夫斯基仍咬牙堅持,一直撐到了手下幾位將軍趕到時,他簡單交代了幾句便再也無法忍受劇痛並陷入昏迷。值得一提的是,最高統帥部已確定於1945年2月23日為期授予元帥軍銜,他與這一殊榮擦身而過,僅差5天。

此人死訊傳到莫斯科,斯大林臉色陰沉:讓當地人永遠記住這位英雄

後來,莫斯科為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安排了124門禮炮鳴放24響的高級待遇,以“為我們年輕的統帥致哀”;據說,當秘書把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死訊報告給斯大林時,後者臉色十分難看。長久的沉默後,斯大林下令將切爾尼亞霍夫斯基的遺體安葬在維爾紐斯,“讓當地人民永遠銘記這座城市的保護者和他們的解放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