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白頭幹部走紅 媒體:基層幹部需去臉譜化表達

80後白頭幹部走紅 媒體:基層幹部需去臉譜化表達

一位80後幹部突然火了。15日,雲南省楚雄州委組織部發布了一批幹部任期公示,其中一名幹部因面貌與年齡形成的巨大落差,引發了熱議。

公示中,出生於1980年8月、現任大姚縣灣碧鄉黨委書記的李忠凱,擬任提名為大姚縣政協副主席候選人。但公示配發的照片顯示,李忠凱頭髮已白,看起來不太像80後。引發了一些網友的質疑。

幹部任期公示,年齡一直是頗受關注的細節。說實話,這樣的細節一經被發現,不少人都認為,要麼是照片搞錯了,要麼是相關部門“低估公眾智商”,把幹部的年齡改小了。

但大姚縣委組織部隨即回應稱,李忠凱的照片和年齡都沒有問題。甚至於有消息稱,“州委組織部部長在一次會議上也講到,說看到李忠凱,完全不像是他本人。”

更多的信息透露,這位38歲就白髮蒼蒼的基層幹部,確實可能是因為“工作苦白了頭”。比如,他2007年考上公務員後就在基層工作,負責扶貧、移民搬遷等一系列工作,所在鄉鎮又是當地“任務最重的一個”,條件艱苦。當然,“苦”也是有成績的,公開資料顯示,其服務的灣碧鄉,2014年至2017年間,共有993戶3941人貧困人口實現穩定脫貧。2017年,碧拉乍、納那兩個貧困行政村如期脫貧出列。

如以上信息屬實,那麼滿頭白髮一定程度上就成了李忠凱個人的“功勳章”。所以,今年10月,他被評為“楚雄州擔當作為的優秀基層幹部”。這次擬被提拔到縣政協副主席職位,也被指是“一個好的導向,一個實實在在幹事的幹部就應該提拔到重要的崗位上來”。

由此說來,這次意外“走紅”,對李忠凱而言,並非壞事。圍觀者也可能借此從中更具象的體會到基層幹部不易的一面。

雖然38歲白頭可能略顯誇張,也不排除有遺傳因素,但有關基層幹部不易的聲音,其實並不少見。特別是近年扶貧攻堅進入衝刺階段,基層幹部的壓力通過種種新聞都時有反應。如此前有報道稱,一些基層幹部被各種手機打卡要求所綁架,最近又有安徽全椒縣有幹部因“4分鐘未接電話”被處分(後被撤銷),等等這些,都指向更大的現實背景。

但是,囿於全社會對於公職人員的期待,以及職業本身屬性所限,基層幹部的不易和壓力,往往又缺乏足夠的反饋和疏導機制。比如,職業紀律要求他們不便於公開發聲;而一些抱怨和吐槽,也可能遭致“矯情”的指責。

這其中有必然的一面,也有一些未必不能得到改善。這次“38歲白頭”的真實情況澄清以後,不少網友就表達了同情和理解。這一方面提醒公眾,看待基層幹部這個群體時,可以有更理性的態度,應有意識的將他們與個別違規違紀、不作為現象作區分。

另一方面,這也啟示,對於基層公務員群體的生活、工作狀況,相關方面也應該創造條件,給社會更多瞭解他們的日常化渠道,不能全通過悲情化、英雄化、臉譜化的典型、榜樣去傳遞基層幹部的形象。而應讓社會有更多的機會了解更立體、豐富的基層幹部生態,既有助於提升整個公務員群體的形象,也利於拉近社會與公共部門的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