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萬變不離其宗的“六條”鐵律(收藏備用)

一篇公文寫的怎麼樣?有沒有什麼檢驗的基本標準和尺度?雖然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但總有一些規律的東西,總有一些共識。也有的人以為,公文挺簡單,只要掌握公文格式,照貓畫虎就能寫出好的公文。這其實是誤解。也有些人以為,只要能寫,只要是中文系畢業的學生,寫篇公文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其實這兩種認識都有一定的偏差。公文寫作,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寫作過程,是各種能力和水平的全面檢驗。

請“關注”職場文書寫作吧,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公文寫作萬變不離其宗的“六條”鐵律(收藏備用)

公文的寫作萬變不離其宗的“五條”必須鐵律要求如下

一、必須符合有關的方針、政策及有關規定。公文姓公,公事公辦,公文有鮮明的政治性,鮮明的政治性決定了公文寫作的莊重性。因此,撰寫者要以認真嚴肅的態度對待公文寫作,注意學習理論知識,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熟悉和研究各項方針、政策、法令規定,不斷提高理論政策水平。凡是寫得好的公文,都是旗幟鮮明,立場正確,體現相關的方針政策的。所以,公文撰寫者要有較高的政治修養,理論功底。在實踐中,一些單位和寫作者由於對有關方針政策規定不夠熟悉,有時會出差錯也時有發生。主要有在三個方面。一是政策、有關規定已經變了,但是由於不經常加強學習,沒有掌握最新的有關政策和規定,一本“天書”唸到老,顯然不行。二是制定的公文,某些具體的條文缺乏具體依據。三是所出臺的公文,缺乏必要的法定程序。那還有其他一些情況。

二、必須要緊密結合實際情況。

公文是要解決問題的,是要指導工作的,是要請示問題的。所陳述的一切都應當是確實的,實事求是的,不能有半點的虛假成分,要緊密結合實際,有的放矢,不能脫離實際。要不脫離實際,就要把事情的各個方面瞭解清楚。一定要公文的主旨思想合於客觀事物的規律性!

三、必須選擇正確的文種。選擇恰當文種,寫一篇公文的一個基本要求,每種公文都有自己的名稱,如命令、決定、公告、請示等。這些公文名稱,是經過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各有各的用途和對應的功能。不同的公文名稱,體現了發文機關的權限範圍和行文機關之間的關係,反映了不同的辦文目的和要求,因此,擬製公文時,應根據本機關的職權、所處的地位與發文的目的,恰當選擇文種,不能亂用,否則,就會妨礙收文機關對公文意圖的正確理解,影響對公文及時、妥善的處理。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存在濫用、亂用公文名稱的現象。 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用錯文種,張冠李戴。二是自造文種,隨心所欲,三是各種文種套用雜糅在一起。必須要加以注意。

四、必須要遵守公文格式。公文格式是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形成的一套比較穩定的規格形式。在公文格式中,發文機關標識、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成文日期、印章等是必不可少的,秘密等級,緊急程度、附件、抄送機關則看具體情況而定。如果公文格式不合規範,就會給文件的收文單位的檢閱、歸檔帶來不便,直接影響公文效用的發揮。因此,寫作公文,就要嚴格遵守這種公文的格式。在工作中,不遵守公文格式的情況時有發生。比如公文標題來說,一般由發文機關+事由(主要內容)+文種組成,一般不能省略,真的是要省略,也是有條件的。

五、必須注意行文關係行文和流轉。從行文關係分,公文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行文關係是指機關之間文件的授受關係,它是根據機關各自的隸屬關係和職權範圍來確定的。上行文指下級被領導機關向上級機關的發文;平行文指平級機關或不相隸屬機關之間的發文;下行文指上級機關向所屬下級機關的發文。不同的行文關係要用相應的行文語氣。行文語氣是指組織文字、表達意思時用的語氣。上行文體現本機關請求和接受上級機關的領導,要用請求的語氣;平行文體現平行機關之間的互相協商與工作聯繫,語氣要謙虛;下行文體現本機關對下屬機關的領導,可用比較嚴肅、莊重的語氣,但也不能盛氣凌人。所以,不同的新聞關係,使用語言的語氣都有講究。

六、必須掌握公文語言運用的特點。公文的語言對寫好公文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俗話說得好,“一字人公文,九牛拔不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公文的語言基本的特點是準確、樸實、簡明。

  1. 準確。寫文章,語言都要準確,這是一般的要求,但是公文對語言要求準確性,會更加明確,更加強調。公文只有語言準確,才能如實反映客觀事物,如實傳達發文機關的意圖,使收文機關正確地理解公文的內容,從而順利地貫徹執行或及時批覆。準確包括概念準確、判斷準確和造句合乎規範。
  2. 樸實。公文的語言要質樸無華,排除雕飾,少用描寫和抒情的手法。寫公文要提倡直話直說,直陳其事,不能用含蓄的筆法,委婉地表達意思。使人一目瞭然。
  3. 簡明。要使語言簡明,就須開門見山,儘快道出主旨,摒棄“橡皮章語言”(即可以普遍套用的語言)。有些公文,不論內容如何,開頭總是“在……下”、;結尾總是“讓我們……奮鬥”,中間則贅語成串。這種穿靴戴帽、枝蔓叢生的寫法,使公文篇幅人為地拉長,造成文牘主義,必須應以糾正。

當然,公文還有一套必不可少的常用的事務性詞彙,如開端用語、稱謂用語、經辦用語、引敘用語、期請用語、表態用語,結尾用語等,熟練地運用它們

,這種長期固定使用的公文語言“套話”,也是公文語言應用的一個特點,必須要熟練掌握。

總之,上述六個方面的寫好公文的“鐵律”,是對所有公文寫作的一個基本要求,務必掌握,細細體會。

請“關注”職場文書寫作吧,更多好文下期共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