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E乳、複方酸草膏被炒賣 院內製劑藥師怎麼看

近日,網絡曝光的部分醫院院內製劑,經微商倒賣,醫院明星小藥價格暴漲數倍。作為一名藥師,看到這樣的信息,收到的信息不僅僅是“倒賣處方藥違法”和“自制藥不能市售”。還有既欣慰又憂心。欣慰的是我們的院內製劑得到群眾的認可,憂心的是這種倒賣帶給患者的不僅僅是經濟負擔,更大的是存在安全隱患。

醫療機構製劑,是指醫療機構根據本單位臨床需要經批准而配製、自用的固定處方製劑。他的發展正經歷著由盛到衰的階段。在上世紀50年代,為了滿足人民的臨床用藥需求,醫療機構製劑應運而生。到了80年代,幾乎每一家省級醫院都能生產200種左右的製劑,涵蓋種類非常豐富。

進入21世紀後,我國醫藥工業迅速發展和進步,醫院自制藥品出現了諸多弊端,國家監管機構不斷提高對醫療機構製劑的審評審批要求,醫療機構製劑品種大幅度減少,但也促進了醫療機構製劑的優勝劣汰,醫院自制中藥注射劑等高危品種就是在這一時期被淘汰。故目前尚存的醫療機構製劑多是外用捈劑和部分口服類中成藥。

院內製劑的優缺點

優點:保障臨床用藥為主,臨床經驗總結制得,臨床應用時間久經驗豐富,與同類藥品相比,針對性強,療效能夠及時得到反饋,及時改進。且價格一般低於市場價格。對於醫生形成了用藥習慣,對於患者積累了良好口碑。

缺點:產量小,投入大,生產成本高於藥企,保質期一般較短,在某些疾病上有初步療效,研究基礎相對薄弱,需在本院醫生處方指導下應用,常常需要醫生對患者進行一對一評估。由於醫療機構製劑為處方製劑,且在市場上並未供應,也就只能通過在製劑單位排隊掛號、開具處方的方式購買,需要患者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

網絡高價倒賣院內製劑給我們的啟示

1網絡高價倒賣院內製劑的背後,是供需不平衡的結果。

近幾年,實施藥品零加成政策後,院外藥品0利潤,為了利潤,雖然醫院鼓勵發展院內製劑。但是經過大洗牌之後,各醫療機構的院內製劑品種有限,且申請新的門檻較高。同時醫療機構製劑不像藥廠那樣流水線、工業化生產,所採用的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低,產能較小,製劑生產成本較高,設施設備陳舊制劑質量控制水平不高,與現行對醫療機構製劑的要求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大規模升級改造。這種高成本,低產出的情況造成醫院製劑利潤相對較低,且一部分醫院院內製劑銷售量也不容樂觀,國內各個醫院的院內製劑利潤相對不高,很大一部分處於賠本的狀態。造成院內製劑發展緩慢。

另外。相關法律法規對醫院院內製劑的使用做出了以下限制:醫療機構製劑按照處方藥管理,醫療機構配製的製劑,憑醫師處方在本醫療機構使用,不得在市場銷售。只有在特殊情況下,且經主管部門批准,才能在指定醫療機構間調劑使用。藥品經營企業不得購進和銷售醫療機構配製的製劑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不得采用郵售、互聯網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眾銷售處方藥。

所以有需求的患者只能通過在製劑單位排隊掛號、開具處方到本醫院藥房購買,需要患者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那些距離較遠,對該藥品又有需求的患者,遠遠沒有在零售藥店購買藥品方便,進而催生了高價倒賣院內製劑的現象。

2這些購買醫院院內製劑的群眾中,一部分群眾存在盲目跟風。藥品不同於一般的商品,與人類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必須有相關的疾病,經過臨床醫師的診斷指導用藥。是藥三分毒,無論外用還是內服,對身體都是有很大影響,部分藥物有慎用禁用的人群。藥師的責任是為患者服務,為患者的合理用藥保駕護航,患者在購買醫院院內製劑時,切不可盲目,需要關注購買渠道,以防止買到假藥、劣藥。使用時需要嚴格按照藥品適應症、用法用量使用。使用過程中一旦出現不適需及時就診。

目前醫療機構製劑的存在依然有其必要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醫療機構製劑依然肩負著填補臨床用藥空缺的重責大任。近年來我國醫藥發展迅速,但藥品短缺和廉價藥消失等問題持續出現,如果醫療機構製劑被叫停,恐怕會加重醫院臨床用藥壓力。此外,經過多年發展,醫療機構製劑的研發、生產、使用和監管標準不斷進步,部分醫院自制藥成為“明星藥”,也從側面證明了醫療機構製劑的有效性,對於兒科等藥品研究比較薄弱的領域,醫療機構製劑也起到了很好的補缺作用。

但是對於醫療機構院內製劑的管理應該做些改變。一方面引入市場機制,改革醫療機構製劑文號持有及生產資質要求,鼓勵藥企參與區域製劑中心建立及管理,探索製劑中心多種資金形式共建,把市場前景好、有特色的醫療機構製劑與企業合作聯合研發轉化為新藥,進行產業化生產,擴大市場應用範圍,改變其只在本院使用的侷限,實現各醫療機構製劑集中生產、滿足臨床需求,保障患者用藥安全。這樣可便於監管優化審批方法,簡化在臨床長期使用的古方、秘方、驗方的申報程序。

近年逐步興起的醫聯體、MAH制度和地區醫療協同等改革新思路也為醫療機構製劑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例如,醫聯體成立統一的製劑中心,有利於集中人力物力,防止低水平重建,相比起各醫院製劑室,大型製劑中心更有利於醫療機構製劑的研發、生產和使用。

而無論是引入市場機制,還是醫聯體,將新思路運用於醫療機構製劑的發展都將有助於增強優秀醫療機構製劑的普惠範圍,使更多患者有機會使用到價廉物美的製劑。建立和拓展正規合理的製劑流通渠道也可以起到淨化醫療機構製劑流通環境的作用,使違法倒賣行為沒有利潤和操作空間,保障人民用藥安全。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