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秋季,東線戰場德軍的補給線有多糟?

瘋狗的輕武


這個問題我來談談!1941年德軍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軍事行動,但是一向以縝密細緻著稱的德軍總參謀部在制定作戰計劃時至少犯了三個致命錯誤:第一,低估了蘇軍的兵力和動員能力;第二,低估了蘇聯的氣候和道路條件的影響;第三,低估了後勤運輸的困難。下面就著重談談1941年時東線德軍的後勤補給。

“巴巴羅薩”行動中,向蘇聯腹地挺進的德軍摩托化部隊和步兵部隊,柏油公路在哪裡?不存在的。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德軍的後勤補給流程,包括鐵路運輸、兵站分配、公路運輸、前線補給等幾個環節構成,通常大宗的補給物資先通過鐵路運往距離前線最近的物資集散地卸載,並通過後方兵站進行分配,然後由各部隊後勤單位的運輸車隊沿公路運往前線,最後由前線的後勤部門分配到基層部隊。在“巴巴羅薩”行動中,德軍後勤補給的需求量是巨大的,有資料顯示,德軍一個裝甲師或摩托化師每日消耗的物資約300噸,一個步兵師每日消耗200噸,而德軍投入“巴巴羅薩”行動的作戰師約150個,單日消耗物資超過30000噸。

使用鐵路運往前線的德軍坦克,鐵路在德軍後勤運輸體系中扮演著核心角色。


相對前線的大量消耗,德軍在作戰初期的物資儲備明顯不足,一線部隊只攜帶2~3個基數的作戰物資,另外在後方儲備了20個師的物資,但這些儲備在戰役開始後就被迅速消耗殆盡,之後全靠後勤系統長途運輸,而且隨著德軍向蘇聯腹地推進越深,補給線就越長,運輸時間就越久。然而,德軍傳統的後勤補給系統卻在東線戰場上遭遇了空前的困難,首先就是著名的“軌距危機”。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都採用軌距1.435米的窄軌鐵路,而蘇聯採用軌距1.524米的寬軌鐵路,這導致德軍在戰役初期無法馬上利用蘇聯的鐵路系統從事後勤運輸,德軍鐵道兵和鐵路工人只能一米一米地修改鐵軌軌距,但他們的進度遠遠比不上德軍的推進速度,加上蘇聯鐵路設施落後,導致鐵路運輸的效率大幅降低,嚴重影響了德軍的後勤補給作業。

在“巴巴羅薩”行動中,由鐵路運到後方兵站的油料分裝到卡車上,再運往前線。


在鐵路運輸能力受到嚴重製約的情況下,德軍只能更多地依靠公路運輸,為此還組建第602、605、616戰區汽車運輸團,擁有6000輛卡車,載重量19500噸。然而,蘇聯的公路設施同樣落後,路網稀疏,缺乏高等級公路,路況極為惡劣,受天氣影響極大,車輛和油料的損耗率激增,在西歐地區行駛100公里的油料在蘇聯僅能跑70公里,為了滿足前線的需要,德軍汽車往往儘可能地多裝物資,導致發動機負荷沉重,故障頻發,輪胎磨損也大幅加速,進一步削弱了公路運輸能力。到1941年底,德軍後勤部門僅有25%的汽車可以使用。

即使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蘇聯凹凸不平的土製公路也能讓老司機們抓狂。


鐵路運輸效率不足,公路運輸不堪重負,加上德軍在道路交通調度上的混亂,各類部隊紛紛爭搶有限的公路行軍,直接導致後勤運輸系統難以維持順暢,在戰役開始不過三個月時間,德軍前線部隊就紛紛面臨後勤危機。比如1941年9月中旬,中央集團軍群第4集團軍司令克盧格寫道:“目前補給只夠維持當前消耗,部隊生活只能餬口。”中央集團軍群的油料儲備持續下降,在9月23日,德軍的一個軍已經有10天沒有得到麵包補給,只能依靠就地籌措填飽肚子。同時,推進迅速的裝甲部隊與後勤部隊頻繁脫節,常因補給不足而止步,需要飛機緊急空投油料以保持前進速度。到1941年秋冬時節,德軍前線的補給狀況更是每況愈下,以中央集團軍群為例,每天至少需要75列軍列的物資,而實際達到防區的列車數量長期徘徊在每天25~40列之間,只能優先運輸彈藥、燃料、武器等急需物資,而食物、冬裝、藥品、飼料等物資的運輸出現了嚴重延誤。到“颱風”行動後期,某些部隊連牙膏、圖釘之類的日用品都消耗一空,德軍後勤的窘迫狀況可見一斑。“巴巴羅薩”行動的失敗很大程度上要歸咎於德軍後勤組織的失利。

如果天氣不好,爛泥公路更加是德軍後勤運輸的噩夢,人力拉車幾乎是常態。


崎峻戰史


戰時伙食標準

每日定量:國防軍的野戰伙食定量標準:

 冷餐:

 750克麵包。

 150克脂肪(以黃油,煉乳,60-80克人造奶油,70-90克凝塊動物或植物油〉。

 120克香腸(新鮮的或罐裝的)或者魚罐頭或者奶酪。

 7根香菸或者2跟雪茄。

   熱餐

 1000克土豆,

 250克新鮮蔬菜或150克罐頭蔬菜

 125克麵食,或者部分以米飯,黑麥、西米或大麥替代。

 至多250克新鮮肉類(烹調用油從士兵冷餐用油中扣除)。

 15克調料(鹽、香料)。

 8克咖啡或10克人造咖啡(有可能的話以茶葉替代)。

   如條件許可可配給雞蛋、水果和巧克力。

  德軍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佔50%,晚餐佔33%,早餐佔13%

    這遵照了德國人的生活習慣--以午餐為日常用餐的中心。

事實上,這只是規定,但在實際情況下,還是和規定有差距的。尤其是戰爭後期,物資緊張,42年的斯大林格勒會戰,被圍德軍第六集團軍的士兵更能夠體會飢餓的煎熬!補給最困難的時候,每人每天只有50克麵包,15人1000克土豆。對於前線德軍來說,麵包是十分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