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即使媽媽對孩子打罵,孩子還是那麼的黏媽媽?


首先感謝大家看我的回答。

最近幾天我老公就老問孩子們這個問題。

問他們為什麼老黏媽媽,而不粘爸爸。

孩子們都只是笑而不答。

因為孩子和媽媽是臍帶連接的兩個人,怎麼會不黏?

因為媽媽在孩子的心中無人代替,

再有繼母神馬的也沒用,畢竟沒有血緣關係。

這就叫血濃於水,人之天性。

媽媽打罵孩子,孩子就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

孩子會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得不到媽媽的歡心,

孩子就越發的期待能得到媽媽的認可,

所以也格外的粘著媽媽。

哺乳期的孩子大多有媽媽帶著,

而爸爸在負責掙錢養家。

這期間孩子與媽媽接觸最多,對媽媽的信任也最強。

最熟悉的也是媽媽的味道。

如果孩子沒有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幫帶,

那陪伴孩子最多的也是媽媽。

孩子的事情一直都是媽媽在做,

這樣日子久了,

爸爸也習慣了媽媽為孩子做任何事情。

有時孩子找爸爸幫忙,

爸爸會說:找你媽媽去,讓你媽媽給你弄。

這樣更加強了孩子對媽媽的粘性。

所以孩子也知道了無論媽媽怎樣打罵自己,

最後還是會為自己做任何事情。

孩子得不到媽媽的認可,

長此以往會自卑,沒有信心,

長大之後,極有可能冷漠或者情緒出現問題。

當然,如果孩孑過分依賴媽媽的話,

可能會影響孩子長大後有戀母情結。

在這裡也奉勸各位媽媽們,

請不要再用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了。

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是沒有任何理由的。

不要用冷漠傷害了孩子的純真。





紫月媽媽育兒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前兩天兒子跟我說過的一句話:五一假期結束,我有一天跟兒子談心,最後總結似的說了一句,如果媽媽有不對的地方你也可以跟媽媽提出來,媽媽一定改正。可是九歲兒子卻跟我說,媽媽沒有做的不對的地方。媽媽辛苦把我生下來,把我養大,無論媽媽怎麼對我,我都覺得媽媽是對的。這些話讓我非常慚愧,一直以來我們都強調自己有多麼愛孩子,但是我們對孩子的愛好像又不是那麼單純。我們要求孩子要聽自己的話,要求孩子學習要出類拔萃,要求孩子要多才多藝等等、等等,但是孩子們呢?他們只是要求我們愛他們,有時間可以多陪陪他而已。孩子對我們的愛要遠遠比我們做父母對他們的愛更多更純粹。也許有的人會覺得這是應該的,但是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應該啊!難道你付出了就一定會得到回報?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特別懂事乖巧,特別的黏人,你就好好珍惜吧,這一定是個知道感恩,孝順的孩子。


雲故之


因為媽媽是孩子的全世界!

孩子最依賴的,就是媽媽了。

我是個天塌下來都反應不過來的人,但是路上只要看到有媽媽在打罵孩子,我就跑過去護。

我實在忍不住多管閒事。

第一次過去護別人孩子,是兩年前看到一個年輕媽媽在推搡一個看起來只有三四歲的小女孩,媽媽一邊吼叫一邊推她,小女孩就哭著一次次的再往媽媽身上撲。

我問老公,我過去勸勸合適麼?

老公說你試試吧,最多被人罵幾句,萬一能成功阻止呢?

我就過去了。

小女孩真的超級漂亮。

我跟年輕媽媽說,孩子小不懂事,你要耐心呀,這樣孩子很傷心的。

那天請她們吃了個路邊茶點,聊了很久,得知年輕媽媽才21歲,也沒有領證,沒有收入,過的很辛苦。

一般打罵孩子的媽媽,其實不是孩子錯了,而是自己過得不如意。

在你怒吼的時候,孩子可能完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打罵有時候毫無意義。

試著控制一下情緒吧,孩子看到平日裡溫柔的媽媽打罵自己真的會害怕。

我真的超愛孩子的。

我有次重感冒,躺在床上一直睡一直睡,家裡只有我兩歲半的女兒,她一聲不吭,抱著玩偶陪在我床頭。

醒了之後,她問我要不要喝水水,我點點頭,她就給我裝來水,摻好的溫水。

只有兩歲半。

那是孩子第一次照顧我。

我覺得超級神奇。

之後還發生好多好多令我感到溫暖的事。

血緣真是奇妙的東西啊!

所以媽媽們,不要再打罵孩子了,發火之前想想孩子們可愛的模樣,這是上天賜予我們的天使。

愛都愛不夠,怎麼能打罵呢?

你給孩子們溫暖和愛,一點點耐心,他們會長成幸福快樂的乖孩子的。

會好好愛你的。



霜晨月修行錄


因為媽媽是孩子的全部。

德國有一本非常出名的繪本《一生氣就大吼大叫的媽媽》是一隻可愛的企鵝寶寶向我們講述了它和它媽媽之間非凡的經歷。內容是這樣的。“今天早上,我媽媽發脾氣,衝著我生氣的大叫。結果嚇得我全身都散開飛跑了……我的腦袋飛到了宇宙裡,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最後發脾氣大叫的媽媽又將我找了回去,將我修補好,媽媽跟我說“對不起”,我也原諒了媽媽。”



這就是孩子的天性,很快就原諒了媽媽。

前幾天我兒子也很不聽話,我批評了他,他還是不聽,我在忙店裡的事,可是他一直要叫我去陪他玩,我解釋了好幾遍,忙完我的就是他了,他不聽,我很生氣,就將他指出去了,鄰居看見了就叫去了她家,他一直呆了一個小時,後來鄰居給我說,你兒子說:“媽媽生氣了,我不敢回去,但是我很想媽媽”兒子回來後,就抱著我的腿,感覺好幾天沒有見我一樣,特別親切。我在問他錯了沒,他點頭說錯了,然後又說,等媽媽忙完了陪我玩。



媽媽就是孩子的全部,孩子的眼裡只有媽媽。

我兒子經常會對我說:“媽媽你看我的眼睛,我的眼睛裡只有媽媽”聽到這一句話心都要融化了。

我也打過罵過孩子,幾分鐘後孩子就特別粘我,可能我就是他的安全感,或者說有媽媽在才有安全。


果果愛媽咪


因為世上只有媽媽好啊。

從我的自身經歷說起,爸爸常年在外,我的生命中大多都是媽媽。小時候比較調皮,經常被媽媽訓,還被媽媽打過,但是等到吃飯的時候還是屁顛屁顛的跑去找媽媽。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那時候比較叛逆,受不了媽媽的嘮叨,她只要一說我,我就嫌煩,就經常和她吵架,每次都把她氣的流淚 她哭我也哭,她總說我不聽話,我經常覺得她不理解我,經常就是一吵架我就不吃飯,那時的我經常在想,為什麼我要生在這樣的家庭,好像什麼事都是我的錯一樣,感覺真的很委屈,沒有人能理解我,可是吵架歸吵架,等到吃飯的時候她還是會喊我吃飯,那一瞬間,感覺媽媽還是在乎我的,也沒有難受了。

還有高中的時候,她經常說我花錢多,可事實上我覺得我也沒有花多少錢,就和她吵,最後去上學的時候我一分錢也沒拿,等到學校的時候,她讓爸爸去給我送錢,她還是怕我餓著,我也理解他只是刀子嘴豆腐心。

到大學了,只有寒暑假才回一次家,每次回去都噓寒問暖,每次看見她頭上增長的白髮,我的心裡都不是滋味,我總是對自己說,我要好好學習,報答我的父母。

不論媽媽怎麼打罵,孩子都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啊,因為媽媽的懷抱真的很溫暖。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宇宙中的那片銀海


我從小就是被我媽罵著長大的。雖說當時會覺得在家真的好煩啊什麼,但是出來工作之後還是覺得家裡好。雖說我媽經常說我,但是我做子女的該做的事情還是照樣去做。從小我媽跟別人說我長大以後不孝順,我的鄰居啊姥姥啊什麼的,都說我媽,讓她不要老是罵我。雖說我是老二,在家裡不吃香,但我還是很想粘著我媽。在我大學之前,我很想抱抱她,可是可能是我媽脾氣比較暴躁,我不太敢。我也不敢表達。大學之後,我覺得還是做出來好一點,回家就會抱一下,親一下,我媽沒有拒絕,就是很隨意的說了一句。我做出這個動作。我想哭。我比較感性,比如我剛掙錢,跟我媽錢,我都是眼含淚水的給的她。因為我不知道我面對著我她的眼睛,會不會哭出來。現在我媽變了,她比之前轉變了好多,脾氣不暴躁了。我就希望我的父母身體健康,每天開開心心的。我們三姐弟可以好好的孝敬我們的父母。為他們創造好的條件。


圓圓237673681


看到這個標題不自覺得點進來說兩句!今天下午我女兒放學回家寫作業!寫好了我拿在手裡檢查!當看到一個造句的題目!用即使…依然來造句!我往下一看我女兒是這樣寫的:即使我媽媽打我!我依然愛我的媽媽!看到這個句頓時感覺好笑 還有感動!每個孩子心底是那麼愛自己媽媽!儘管作為媽媽會打孩子!可是孩子依然選擇原諒選擇去愛!我告訴女兒句子不可以這樣造!我女兒說老師準這樣寫!我說你愛媽媽放心裡就好!媽媽也愛你!每次女兒犯錯被我教訓甚至有些時候還要捱打!但是打過之後我都會告訴我女兒天天為什麼要打你為什麼要對你兇!講了一些道理給她聽!然後下次女兒就改正了!孩子不聽話惹事的時候!大人要教訓打孩子!重點是打過以後一定要跟他講清道理!這次捱打的原因!直到孩子可以理解!不可以打過了啥也不說!孩子心裡會受不了的!


這是誰關心對方好


扎心了!

有時候,你吼了孩子,甚至打了他,孩子可能一轉身又會跑過來甜甜的叫著媽媽。 有時候,你越推開他,他大哭著卻誰也不要只要媽媽。 世界上除了孩子,大概沒有人會這麼輕易原諒你了吧。 你的臉色,可能會是孩子整個世界的顏色。


之前寫過上面的一段,無數媽媽共鳴,大概有300條留言,我都挨個看過了。

其實誰想真的打孩子呢?多少媽媽是一邊打著孩子一邊跟著孩子在流眼淚。誰都不是完美媽媽,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會不斷的成長。

孩子為什麼黏媽媽,即使你打了他他還是最愛你。

媽媽是孩子最初安全感的來源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呆了十個月,出生後媽媽回給他餵奶,細心的照顧,跟他呆在一起的時間最長。孩子通常都是跟媽媽在一起才覺得更安全。

媽媽是孩子的整個世界

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世界很小,小到可能只有爸爸媽媽。而大人的世界很複雜,連帶著對孩子也有很多要求。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視頻,讓媽媽們給自己的孩子打分,基本都是6分、8分、9分這樣,而讓孩子給媽媽打分全部都是100分。

孩子怕你不愛他了

你打他兇他,他的第一反應很可能是:“媽媽不愛我了。”然後拼命的想確認媽媽是愛我的,所以他不要別人,拼命的往媽媽懷裡撲。


誰都不是完美媽媽,當我們結束一天的工作或者剛把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想坐下來歇一下的時候,孩子又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打翻了牛奶,讓你瞬間到達崩潰的邊緣。我們也有情緒啊,也要宣洩啊,不可能時刻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啊。。。

雖然我們內心都深深的知道,吼孩子不好,打孩子更不應該,但有時候控制不住。

總結了幾個小方法:

  • 在你想發火想打罵孩子的時候,深吸三口氣,跟自己說先冷靜。
  • 跟孩子說:“媽媽需要進屋冷靜一下。”之後你可能會找到更好的跟孩子溝通的方式。
  • 即使吼了孩子,事後針對吼的態度跟他道歉,說媽媽愛你永遠愛你。



其實孩子總會慢慢長大,小的時候總是粘你離不開你,但很快你就會發現,他的世界越來越大,大到可能不再需要你,所以,在你還能擁他入懷的時候,多表達愛,少一些吼叫和打罵吧。

我是一個混跡育兒圈10年終於得以自己施展拳腳的雙胞胎寶媽,是朋友圈中的輔食達人,育兒小百科,愛生活愛分享,正能量爆棚的我期待與您一起同行,在育兒育己的路上共同學習成長哈。記得幫我點贊關注哦哈,謝謝


帥帥育兒


看到“什麼即使媽媽對孩子打罵,孩子還是那麼黏媽媽?”這個問題時,我的心先是被揪了一下。

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孩子出生的時候,孩子的生命從根源上是父親和母親所贈予的,當然這並不表明父母對孩子擁有隨意處置權。

但是孩子卻因此成為了“被監護人”,而父母,雖然沒有經過任何培訓就上崗了,並自然而然成為了孩子的第一監護人。

這種天然的血緣關係,讓孩子從出生就對父母,尤其媽媽有了依賴感。而這種依賴感的滿足會讓孩子有了生病源頭的認可,然後她就可以踏實地將生命紮根,更好地成長。

被母親愛著的孩子更容易自信,也更容易有安全感。

孩子太黏媽媽是因為什麼

孩子黏媽媽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是受孩子的年齡、成長狀態、生命狀態的變化而變化的,但是說起來會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然階段。孩子在一歲之後,開始認識到除了自己之外,這個世界還有其他人,還有更寬大的世界。

探索世界的過程中他會接觸到陌生人,陌生事物,於是會生出不安全感。而母親的懷抱會讓孩子重新尋找到安全感,尋找到力量,從而進一步探索未知世界。

這階段孩子有可能會表現為黏媽媽,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時候都是連在一起的,他會在有媽媽的安全感裡去探索世界。

第二種情況是孩子從媽媽那兒得不到愛和認可。

孩子內心得不到愛的時候感覺是被媽媽推開的,而自然界中,都有力和反作用力,當孩子感覺到被媽媽排斥的時候,就越想靠近媽媽,所以就出現了黏著媽媽的情況。

媽媽越是打罵,孩子越是沒有安全感和歸屬感,也越發期待得到媽媽的認可,所以也格外黏著媽媽。

不過這樣的孩子是非常可悲的,前些天那對虐死兒子的美國人, 他們兒子最後一句話是“我媽媽抽我,但是我覺得她不是故意的。”

這樣的孩子會因為心理學上的內歸因,感覺是自己不夠好才得不到媽媽的認可,長此以往會自卑,沒有安全感。繼續這樣下去長大極有可能冷漠或者情緒出現問題。

當孩子太黏媽媽的時候,請對照自己看看是哪種情況,如果是第二種情況,如果媽媽有可能願意自省成長的話,請不要再用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是沒有任何理由的,不要用父母的冷漠,傷害了孩子的純真。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我是晨光微曉,期待你的關注,共同交流。

晨光微曉


媽媽對孩子打罵,孩子為什麼還是那麼黏著媽媽?

這個問題需要多方面來看,媽媽打罵孩子,不能說媽媽不愛孩子,只能說這個媽媽情緒控制能力比較差,愛得深,往往就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哪有孩子那麼稱心如意,所以媽媽就會忍不住打罵。

當然也不排除那種不愛自己孩子的媽媽,她們更多的是不懂如何去愛,這就要說到原生家庭了,那種在不被愛的家庭長大的人,也不會懂得如何愛別人,因為她們從小就沒有得到過愛,內心是缺乏愛的,自己都沒有的東西怎麼給別人呢!所以,這樣的媽媽根本不知道如何去愛孩子。她們遇事就喜歡通過打罵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都說媽媽愛孩子,其實,孩子更愛媽媽。

曾經,有一首小詩火遍了朋友圈,作者是一個8歲孩子朱爾,他把這首小詩送給媽媽,看哭了很多媽媽。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兒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孩子真的比我們想象中的要愛媽媽!

有一位作家的女兒曾對她說過:“我覺得是我更愛媽媽。因為媽媽生氣了會兇我,但我從來都捨不得兇媽媽。”

很多時候,媽媽的愛也並不是無私的,是有條件的,當孩子乖巧聽話,優秀的時候,媽媽才愛孩子,而孩子愛媽媽卻是無條件的,哪怕你打罵他!

身為媽媽,真的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愛是否無私。

情緒不穩定的媽媽,應該多提升一下自己的情緒掌控能力,愛孩子,就做一個好脾氣的媽媽。

媽媽情緒穩定,孩子就會有如沐春風的感覺,自由自在的成長,成為快樂平和的孩子。

媽媽情緒不穩定,孩子時時處於狂風暴雨中,就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媽媽比起孩子,更應該好好學習,好好學習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如何去愛孩子。要知道,媽媽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媽媽好了,孩子自然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