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梭煙雨:敗軍名將

戰場上沒有常勝將軍,除非雙方實力相差太遠。孫武、司馬穰苴、吳起、孫臏、白起、韓信固然是從無敗績,那也是因為對手太弱。白起也知道邯鄲之戰必敗,這才拒絕出征引來殺身之禍。倘若白起在長平面對的是趙國老將廉頗,勝負尚未可知。可惜這兩位名將沒有機會對陣——長平之戰廉頗被臨陣換將,邯鄲之戰白起寧死不掛帥。歷史上的敗軍之將不少,趁著閒暇時間總結一二。

一梭煙雨:敗軍名將

1、孟明視——孟明視是秦國名相百里奚的兒子,秦穆公時期率領秦軍攻滅滑國,但在回師途中遭遇晉軍主帥先軫伏擊在殽山之戰中全軍覆沒。孟明視被釋放後,秦穆公再度讓其領軍攻晉,在彭衙之戰遭遇晉軍主帥先且居截擊潰敗,秦穆公勉勵孟明視繼續領軍。公元前624年,孟明視渡河攻晉,收復被晉軍佔據的兩座城池,還奪取了晉國幾座大城,晉軍不敢出戰。孟明視兩次戰敗,秦穆公都勉勵他,最終戰勝“超級大國”晉國。此前楚軍主帥成得臣在城濮之戰中被晉文公擊敗,楚成王竟然逼迫成得臣自殺而不是勉勵成得臣雪恥,比起秦穆公顯然要遜色太多。

2、王齕——王齕是秦昭王時期的名將,曾在長平之戰中協助名將白起殲滅趙括率領的趙軍主力並奪取趙國武安、皮牢等地。王齕在邯鄲戰役中被廉頗守軍與信陵君、春申君援軍擊敗,但秦昭王並沒有誅殺王齕,而是繼續讓其領兵作戰。王齕後來被趙軍再度擊敗,但秦昭王依舊信任王齕還派出援軍,王齕最終穩住陣線還奪取趙國太原郡。“覆軍殺將”趙括的母親擔心的是“連坐”,王齕卻可以獲得源源不斷的支持,看看秦與楚國趙國對將領的態度,秦國最終勝出理所當然。

3、王翦——王翦是白起之後秦國最出色的將領,曾在攻趙之戰中兩次被李牧擊敗。要知道趙軍主力在長平之戰喪失殆盡,李牧能夠挫敗王翦攻勢著實不易。秦王嬴政面對王翦的敗績不是“追究責任”而是重演反間廉頗的那一幕,結果趙王中反間計撤換甚至誅殺李牧,這才有王翦橫掃六國的豐功偉績。換了白起、王翦是趙軍將領而廉頗、李牧是秦軍將領,秦軍照樣最終消滅趙軍,秦軍背後有秦國君臣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而趙軍不僅要與秦軍作戰而且要與背後的中傷乃至陷害作戰。

4、李信——李信是秦王嬴政時期突然崛起的年輕將領,在公元前226年攻滅燕國時名聲大噪,但在公元前225年作為主帥領兵攻楚時被項燕殺得大敗。秦王嬴政極為憤怒,以老將王翦代替李信並派出傾國之兵攻楚,但並沒有遷怒李信。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再度讓李信領兵,李信與王賁聯手攻滅燕國遼東殘餘勢力,次年又攻滅齊國。後來章邯在鉅鹿之戰被項羽擊敗,章邯身後卻沒有一位可以隨時對其信任並提供支援的秦王,大秦帝國崩潰與其說是亡於六國不如說是亡於自己。

5、鄧禹——鄧禹是光武帝劉秀“雲臺二八將”之首,在公元27年遭遇赤眉軍主力被重創,只帶著24騎突出重圍,後又再次被擊敗。但劉秀僅僅是免去鄧禹大司徒職務,讓其以右將軍身份繼續領軍。公元28年鄧禹大破赤眉軍主力,劉秀的信任終於收到的豐碩的回報。“敗軍之將”竟然是首席大將,劉秀的胸懷可見一斑。

6、張頜——張頜是袁紹舊將,官渡之戰時投歸曹操,成為曹操“五子良將”之一。215年張頜在漢中被張飛殺敗,僅十幾人棄馬爬山逃歸南鄭,幾乎被主帥曹洪斬殺,但攝於曹操的威嚴而被增兵戴罪立功。夏侯淵戰死後,張頜臨危受命保全大軍主力。張頜後來江陵擊敗吳軍,又在街亭擊敗蜀軍,成為曹魏後期首席猛將。同樣是戰敗,曹操、司馬懿從來不會斬殺大將,諸葛亮卻在街亭之戰後斬殺馬謖而不是主動承擔責任,諸葛亮領軍才華不如曹操、司馬懿遠矣。

7、李績——李績是瓦崗軍舊將,瓦崗軍被王世充擊敗後投歸唐朝。619年李績遭遇竇建德大軍主力兵敗被俘,後逃歸李唐。李淵並沒有因為李績兵敗被俘而處罰,繼續予以信任,李績後來從政竇建德、王世充,與李世民一起乘車獻祭太廟。李績在與竇建德部下劉黑闥作戰時再次被擊敗,李世民對其繼續信任。李績最大的軍事功績則是與李靖一起征服突厥,後又作為主帥征服高句麗,完成隋唐兩朝五代君主的意願。

8、郭子儀——郭子儀是安史之亂中湧現出來的“第一名將”,功同再造。不過,郭子儀也不是“常勝將軍”,758年相州之戰郭子儀兵敗,固然是宦官監軍魚朝恩錯誤指揮,但也與郭子儀治軍不嚴有關——李光弼在相州之戰中卻可以保持不敗。郭子儀兵敗後,唐肅宗繼續讓郭子儀領兵,最終平定安史之亂甚至平息僕固懷恩叛亂、擊退吐蕃收復長安。只要帝王不是刻薄寡恩之人,大將戰敗完全可以戴罪立功一雪前恥。

9、李繼隆——李繼隆是北宋四大名將之一,地位不如潘美、曹彬,兩次幽州之戰分別作為前者的部下參戰,即使戰敗也不至於崩潰。宋太宗趙光義繼續委任李繼隆領兵駐守邊防,連續挫敗遼軍耶律休哥的南侵,又轉赴西北前線抗擊党項李繼遷叛亂。有如此名將,趙光義父子竟然不知珍惜不能放手任用,悲夫。

10、曾國藩——曾國藩是近代軍閥的開山鼻祖湘軍的創始人,此人屢戰屢敗但屢敗屢戰,堅韌不拔精神堪比劉邦。說他是名將不如說是儒將,作為軍事統帥比作為大兵團主將更勝任。曾國藩指揮湘軍與石達開正面交鋒鮮有勝績,但朝廷在用人之際也只能不斷勉勵曾國藩繼續作戰。“天京變亂”後石達開出走,這才使得曾國藩可以施展拳腳順江東下連破九江、安慶等軍事要塞最終攻破天京。曾國藩不是簡單的名將而是“出將入相”,推薦的門生故吏與幕僚長期把持朝政與地方督撫大權,滿清王朝已經是滿與漢“共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