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聞】34元打車費,乘客微信誤轉3400元,“本分”的哥報警後原地等候

揚子晚報網5月10日訊(通訊員 呂梅 潘曉燕 記者 萬凌雲)5月9日晚上9點半鐘左右,家住鎮江丹徒新城某小區的乘客蔡浚(化名),緊握著在小區門口等了自己數十分鐘的出租車司機鄭師傅的手說:“真的非常感謝您,您的行為太讓我感動了!”

【暖新闻】34元打车费,乘客微信误转3400元,“本分”的哥报警后原地等候

那麼,深夜時分,何事讓蔡浚如此“感動”?

原來,9日晚上的哥鄭夕松利用等客時間,清點當天乘客微信付款賬目。突然,他發現手機微信裡有一筆3400元的車費。鄭師傅一驚,當即意識到,肯定是哪個乘客轉錯錢了!他定睛看了下付款時間:9日20點40分,馬上想起那名乘客應該是從鎮江丁卯緯五路上車,到鎮江丹徒新城某住宅小區下車。當時,車資是34元,而乘客卻錯轉成3400元。

鄭夕松給記者回憶:“乘客下車付費時,是用微信掃碼支付的。當時就弄了三四分鐘,後來乘客說付了,因為信任,我當時也就沒確認。”

51歲的鄭師傅,開出租車僅兩年有餘,還是一名專開夜班的“二駕”,平時掙得都是一筆一筆的“小錢”。 鄭師傅告訴記者,眼下出租車市場不景氣,如果說出租車司機掙得錢也算是工資的話,那麼這3400元,可能自己幹一個月都未必能掙的到。

“但做人要本分,不是自己掙的錢,再多也不能要!”隨即,鄭師傅毫不猶豫的就選擇“退款”。

但是,微信支付的隱私設置不能直接原路退錢,加上自己又不怎麼會弄微信,更無法直接與這名乘客聯繫。情急之下,鄭師傅先向110報了警,然後又打電話給公司,簡單彙報此事。

公司考慮到乘客發現後可能會打電話聯繫運管部門查找,於是建議鄭師傅返回乘客下車的地方,等待消息。

10日下午,蔡浚告訴記者,在支付了3400元后,自己根本沒有意識到。但快到家門口的時候,因為手機銀行信息綁定的是妻子的手機,妻子就打電話過來問他,怎麼晚上消費了3400元?蔡浚一聽,當即知道麻煩大了!好在他下車時去了票,且票上有出租公司及出租車號,他立即就打電話到大眾公司。

不想公司一會就回話了,告訴蔡浚,多收款的鄭師傅不僅報警,並且還已經在其下車處等候他了!蔡浚好一陣激動,立即和妻子騎電動車趕了過去。果然,在小區門口,鄭師傅和民警已經等在那裡。

“9日晚上陪朋友吃飯,席間多喝了兩杯,在微信掃碼付款時,稀裡糊塗的將34元錯轉成了3400元”,蔡浚告訴記者,自己平時不是經常用微信支付,當時在輸完34數字後,微信支付頁面還沒有收起。他以為支付還要再輸入“角分”,於是就又輸了“00”,最後就支付了3400元。

“誠信無價!沒想到好心的哥鄭師傅多收錢後,報了警還想方設法尋找自己,又放棄營運返回我下車的地方等我,他真是有顆金子般的心!”蔡浚感激地說到。

當晚9時許,鄭夕松把3400元通過微信,退還給了蔡浚。而蔡浚重新轉賬,將34元車資付給了鄭師傅。這樣,就有了開頭的一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