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向著光明 勇往直前


樹掩映中,“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幾個大字鮮紅亮眼。這裡是昆明市石龍壩水電站。

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向著光明 勇往直前


“歡迎參觀,請隨我來。”走進石龍壩水電站博物館大門,一個由兩層木樓圍合而成的四合院映入眼簾,木窗鏤空,屋簷飛展。在石龍壩發電廠政治工作部主任劉德鵬的講述下,石龍壩水電站所彰顯的民族大義、自強精神和愛國情懷漸漸清晰起來——

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向著光明 勇往直前

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向著光明 勇往直前


時光追溯到110年前。1908年,通過中法戰爭獲得滇越鐵路修建權的法國人,妄圖以為火車供電為藉口,在石龍壩修建水電站以控制雲南電力資源。在官府無力出資的情況下,雲南政商兩界毅然攜手,決定以股份制創辦屬於中國人自己的電燈公司。“螳螂川曾是滇池唯一的出滇河道,從滇池出口到大約17公里處的平地哨一段,河道平緩。平地哨以下,尤其是從滾龍壩到石龍壩一段,坡陡流急,落差集中。石龍壩水電站就是以滇池為天然調節水庫,利用該段30多米的集中落差而建成。”劉德鵬介紹。


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雲南電力工業的起步湧動著振興民族工業、反抗列強侵略的家國情懷。1910年3月1日,雲南商辦耀龍電燈股份有限公司誕生,成為中國最早由民間集資興辦的水電股份公司,也是雲南第一家民族工業企業。1910年8月21日,石龍壩水電站工程鳴炮開工。一時間,開山挖河,鑿石建橋,人背馬馱……來自全省各地的人們用原始工具進行著“螞蟻搬家”,以每天100米的速度向石龍壩水電站運送發電設備。當時沒有公路汽車,沒有吊裝機械,只能將龐大的機器拆散,靠人工搬到滇池邊裝船,過了滇池又靠人工一步步往前挪。


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向著光明 勇往直前


歷經千辛萬苦,1912年5月28日,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終於建成,兩臺德國西門子公司發電機組和奧地利伏依特公司水輪機轉動起來,並通過23千伏輸電線,將電力輸送到昆明各地。當天,耀龍電力公司在昆明翠湖等地懸掛了2000多隻白熾燈泡,昆明夜空第一次被電燈照亮。


“這裡是第一車間,是最早建設的機房。”蔥蘢樹林旁,曲徑通幽處,是一棟石牆瓦頂、拱形窗的建築。走進一看,一臺發電機組泛著青銅色光芒。劉德鵬介紹,這是最早引進的第一臺240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由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百年滄桑,見證著雲南人民不畏列強、艱苦創業的精神品質。

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向著光明 勇往直前


資料顯示,當石龍壩水電站第一次把先進工業技術引到紅土地上的同時,1927年4月,中共雲南省第一個地下企業黨支部也在石龍壩秘密成立。紅色的火種,促成了“新盟會”“工盟會”“讀書會”“歌詠隊”“護廠委員會”的成立,石龍壩水電站從此走進了中華民族求生存的光榮歷史。抗戰期間,日本對昆明進行慘無人道的大轟炸,1940年12月16日上午,7架日機10分鐘內向電站投彈9枚。當時,人員受傷、車間受損,然而,工人仍堅守崗位,發電機組仍持續運轉,以保證抗戰機要部門的用電。


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向著光明 勇往直前

1943年5月,抗戰進入最艱難時期,石龍壩水電站承擔著昆明地區機場、軍隊、機關、學校、警報、軍工廠等重要單位的供電任務。為了提高供電能力,在無法採購水輪發電機組的情況下,技術人員將廢棄的機組重新修復,建成第三車間。3個車間總裝機容量2920千瓦,使石龍壩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水電站。


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向著光明 勇往直前

向著光明,勇往直前。106年過去了,昆明供電局成立也已有半個多世紀,昆明電網走過了從高壓到超高壓,到遠距離、大容量的發展歷程,形成以昆明主城區為中心的500千伏“口”字形環網和220千伏雙環網,是雲南電網“西電東送”的重要樞紐。


“如今在祖國江河之上,大小水力發電站星羅棋佈,石龍壩水電站的發電量已微不足道,但它的歷史地位和精神意義卻無可替代。”劉德鵬的解說總是恰到好處,真情流露。“講解得多了,都銘記於心了。”石龍壩水電站在崗職工有39人,像劉德鵬這樣的“免費兼職”很多,不少電力工人經常是放下手裡的活,穿著工作服就當起了“講解員”。劉德鵬說,石龍壩水電站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工業遺產,每天都有四面八方的團隊前來參觀。電站提出,在努力抓住來水多發電、為社會提供清潔能源的同時,致力於打造中國水電歷史文化基地、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工業旅遊示範基地和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承擔起弘揚和傳承愛國主義精神的社會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