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則簡短的心理學常識

巴納姆效應:是一種心理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

斯特魯普效應:干擾因素對相同事物的反應時間有影響。也就是說當人們對某一特定的刺激做出反應時,由於某些因素的干擾,人們很難集中精力對此做出反應。

期待效應:如果一個人沒有得到注意和期待,而是被埋沒在人群中,那麼他很可能就這樣一直平庸下去,當他被周圍人寄予厚望並頻頻鼓勵時,他卻能宛若新生,做出一番令人不可思議的壯舉,這就是神奇的期待效應,在心理學上稱為“羅森塔爾效應”。

暈輪效應:就是以點概面。某人做了一件好事,那就一切都是好的,某人做了壞事,那就一切都不好了。就像一個人頭上照了光,其他部分都照到了一樣。

投射效應:是以己度人,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必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人的一種認知障礙。

瓦倫達效應:為了達到一種目的,總是專心致志的做某事,而患得患失的心態。

蔡戈尼效應:指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人們之所以會忘記已完成的工作,是因為欲完成的動機已經得到滿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這一動機便是他對此留下深刻印象。

破窗效應: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

責任分散心理:又被稱為“旁觀者效應”指對某一件事來說,如果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很強,會做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要求一個群體共同完成任務,群體中每個個體責任感很弱,面對困難或者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