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那麼懶,為什麼還是高度發達國家?

駕照到手都是淚


之前有很多的回答從經濟結構,歷史淵源來分析法國為何是高度發達國家,對此我也不想再多加贅述,但是我想從另一個觀點來分析一下法國為何是發達國家。經濟殖民,也叫新殖民主義。

中國援助非洲是一個坊間熱議的話題,有人說這是不對的,因為國內還有那麼多窮人,但是精英群體對此往往十分熱衷支持,因為非洲的市場廣大、資源豐厚,如果好好與其發展,國內過剩的產能也能找到市場,同時國內環保訴求日益高漲,亂挖亂採對於生態是個巨大的破壞,剛好非洲富足的資源能夠彌補之後的資源缺口。自中國開始援非開始,國際上對於中國是對非洲進行經濟殖民的輿論就沒停過,而國內居然還真有人認同此語,並藉此反對中國援非。但這卻是賊喊捉賊,燈下黑。大多數歐美大國在非洲就從未停止過經濟殖民,並在此地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因而中國動他們的利益蛋糕的時候,才會有這麼多的反對聲,否則,怎麼解釋在二戰後非洲的獨立浪潮過去後非洲經濟依然步履蹣跚,怎麼解釋法國的特種部隊在非洲各國動作頻頻,甚至親自上陣搞垮不聽話的卡扎菲

讓雖不民主但至少勞動就能吃穿不愁的敘利亞人民如今深陷戰爭汪洋,直到今天還看不到戰爭結束的希望。

中國援助非洲的國家大多數位於東非與西非,而北非的國家甚少,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


原因就在上圖,北非包括埃及、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蘇丹等。埃及、利比亞和蘇丹又稱東北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稱西北非。歐洲國家中與北非較為靠近的國家有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希臘、葡萄牙。但是二戰中意大利戰敗,戰後被剝奪了自由呼吸權,希臘是二戰中盟軍的傀儡國,毫無發言權,西班牙與葡萄牙因為天塹比利牛斯山脈的阻擋而在二戰中遠離歐洲核心戰場,並未參戰,所以戰後對於北非的控制,戰勝國高盧雄雞近水樓臺先得月,在北非擢取了大量利益,當然,因為歷史原因,北非大部分都被視為法國人的後花園,甚至在法國被納粹佔領之時,亡國之際,戴高樂還在北非苦苦支撐著法國的流亡政府。在1940年8月底,除加蓬以外的整個法屬赤道非洲和喀麥隆都宣誓效忠戴高樂,儘管這些地區位置偏遠,但為盟軍在北非的行動和自由法國軍隊的編練提供了幫助。所以中國很少對北非國家開展援助就是因為那裡有隻高盧雄雞,他一直都在對中國雄雞的行為虎視眈眈,致使中國一直都進入不了法國的利益核心區—北非。

法國對於北非的控制並不是一蹴而就的,18世紀,高盧雄雞日漸強盛,面對身邊搖搖欲墜的奧斯曼帝國,它就像一塊砧板上的肉一樣令人垂涎欲滴,當時貴為歐陸第一大國的法蘭西自然也在環地中海區域不可一世。像中國古代王朝一樣,開疆擴土往往是強盛時的標配,而此時的法國,也將雞爪踩向了奧斯曼帝國的北非領土。第一隻爪子踩在了238萬平方公里的阿爾及利亞上,這個殖民地不僅為法國帶來了大量資源與國內商品急需的市場,還在另一個意義上為法國帶來了他們魂牽夢繞的世界盃冠軍。三屆世界足球先生,98年世界盃奪冠核心齊達內就是阿爾及利亞移民,沒有了齊達內,法國隊能否獲得世界盃冠軍或許要打一個個大大的問號。

但正所謂因果報應,法國在北非明面上的殖民統治也是由阿爾及利亞人與其開戰並取得勝利後建國,從而在非洲民族獨立上開了一個口子而動搖的,此後北非的民族獨立運動如火如荼,被這個搞得焦頭爛額的法國人這時才發現維持殖民模式花費太大,與收益嚴重不符,故而不再強力鎮壓民族運動了。所以看到沒有,標榜著民主自由的法國也像成年人一樣,只看利益,不問對錯,所以別再跪舔外國,盲目踩中。

雖然北非已經獨立,但是沒有誰願意心甘情願的讓鍋裡的雞飛了,所以在一波獨立浪潮後,非洲人民並未像期待的那樣過上比之前更好的生活,但是非洲當地權貴的生活與獨立前相比卻是天壤之別,他們靠著當法國人的買辦,成為當地上層階級,過上人間天堂,酒池肉林的生活。所謂買辦,就是從國外引進貨物,再高價賣給國人,同時將國內資源出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買辦引進西方先進文明,但是作用也僅限於引進而已,引進之後少有買辦能夠推動本國發展,因為本國要發展,就必須發展當地的工業,以本國生產替代國外進口,這在根上可謂是斷了他們的財路,在中國近代史上,買辦階層可謂是中國現代路上的攔路虎,國民政府也是潰敗於此,黨內腐敗,以宋子文為代表的買辦階層實質上控制了中國的工商命脈,所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話也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看看法國對於北非隱形的經濟殖民方式,比如法國以前的殖民地尼日爾。 尼日爾是世界第四大鈾礦產國,其70%的鈾礦出口,被法國AREVA(阿海琺)牢牢控制,因為法國80%以上的電力來源於核電,法國每年要消耗掉9900噸鈾礦,但就是這家掌控這法國現代文明血液流動命脈的尼日爾是全世界最窮的國家,人均日收入低於1美金,當然,就像每次網上公佈中國平均收入一樣,大量網民都會高呼被平均了,而尼日爾的大部分國民也被平均了。 而科特迪瓦,足球運動員魔獸德羅巴的家鄉,法國女婿瓦塔拉在1990年一躍而上,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副總裁位置空降到科特迪瓦總理的位置上。

但時任總理科特迪瓦獨立之父博瓦尼和他不太對付,瓦塔拉自2000年後解手法國軍方資助,2004年,法國獨角獸部隊直接炸燬了反對其治理的南方巴博政府空軍的三分之二的飛機。目前科特迪瓦全國電力公司CIE、全國自來水公司SODECI、全國最大的電子通訊公司Orange、全國最大的物流公司Bollore、基建公司Bouygues、石油公司Solibre、全國最大的可可豆公司SACO(科特迪瓦是全世界出口可可豆最多的國家)等全都是法國人的公司,拿中國打比方的話,中國電力、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聯通、移動、電信、華為、順豐+中國郵政+三通一達全是外資企業,而這些恰恰是中國最具賺錢能力的國企和最有代表性的民營企業了,如果真的這樣的話,咱們中國人民早就完犢子了,還談什麼中國夢?哪能還有閒情去討論為什麼法國人這麼懶卻是發達國家呢?

這個世界就是《三體》裡的黑暗森林法則的表現,哪有什麼惠澤全世界的普世價值觀,誰有空幫你打倒獨裁,建立皿煮,有利於他們的就是好,不利於他們的就是壞。所以全世界實現皿煮政體的國家那麼多,為何現在的發達國家除了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以外(挖石油的土豪自動忽略),發達國家幾乎清一色的都是百年前踐踏圓明園的的八國聯軍(其中奧斯曼土耳其解體了)呢?

發達國家不僅僅是產業結構的合理,還在於歷史的積累和先發的雄厚的金融資本,只要控制住後發國家的龍頭企業(韓國自豪的三星55%的股權由外國佔有,日本最大的半導體企業東芝芯片被美國資本全資收購),大頭的利潤自然滾滾流入本國。


花果山下者行孫


回答這個問題,我就一句話,王思聰大少爺嚷嚷出去創業,雖然絕對不能說他懶,但上帝給每個人每天都是24小時,為啥人家一出手能賺幾個億,咱就是996,累到吐血卻也賺不著呢?



道理很簡單,人家出來創業時候老爹給了足夠多讓銀行都眼紅的啟動資金啊,只要王少爺不是敗家子(事實上確實不是),有覺悟,那這些錢滾來生錢不是難事,可咱們呢?

算了吧,不夠生活用的……

以“一三五休假,二四六罷工,週日回家做禮拜”而聞名於世的法國人,為什麼那麼懶卻還那麼富,事實上正是這個道理。




一般人對這個的說法是:法國有空客,有達索,有阿爾斯通,有龐巴迪,技術先進,科技發達……回這些人一句:國情不同,別拿國人思想去套法國。對於中國,工業是民族之本,強國之根,我們全國的氛圍都是鼓勵創新渴求技術。這話沒問題。但法國人?人家的想法是巴不得把他這些技術全扔了,航母賣了換福利,核電站拆了省得汙染,什麼幻影什麼陣風,都關了買美國的就行……

一句話,法國雖然有高科技不假,但整個法國經濟所仰仗的,並不是先進的技術和發達的工業。所以法國人自然不需要過得太累。

如果搞不明白,一圖流,看看世界主要國家三產所佔比例,大家就懂了。



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來,英、法等歐洲國家,佔據GDP大餅的主要部分是紅色那一塊,藍色那一塊也就是工業,佔比很低,尤其是法國。也就是說,第三產業佔據法國經濟80%以上。

換言之,法國這個國家,即使不能生產任何的工業品,完全停止研發高科技,法國的經濟依然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然而你覺得法國如此富裕指望的是高科技??很明顯,中法兩國同時剝去第三產業以後單純拼高科技和大工業的結果是:我們的人均GDP立刻趕上法國。

這才是很多鼓吹“高科技”的人面對的一個尷尬的現實。

這裡不是宣揚工業無用論,相反沒有工業的三產是空中樓、水中月,但問題是,說到法國這種小體量國家,上來就宣揚人家“工業發達、科技先進”,那就離事實太遠了。

那麼法國第三產業佔比那麼多都是些啥?

舉個栗子:旅遊業。

泱泱中華,960萬平方公里,五千年曆史博大精深,然而按照海關數據來看,中國全國一年接待外國遊客也就是2000-3000萬人次上下(不含港澳臺人士,如含的話要翻好幾倍),還不如日本。

所以我在我的其它回覆裡說了好幾次,論科技創新、論工業技術,看大數據都知道,日本壓根兒不是我們對手。但是為什麼我們那麼窮日本那麼富?日本的第三產業也就是文娛才是關鍵。日本動漫、遊戲、AV之類產業每年創造的GDP才是大頭,相比之下,日本家電,精密機床之類只是個小零頭。甚至說,日本除了汽車產業,其它工業的營收對於日本人而言,不值一提,沒有?就沒有吧。

所以某種程度上,不要嘲笑日本“平成廢物”們。花心思去搞高科技,講什麼“匠心精神”,還真不如畫個熊本熊,櫻桃小丸子,組織一隊AKB48,再辦幾場漫展Cosplay來錢快。



話題回到法國。法國只有我們一個省大,幾千萬人口。每年接待外國遊客多少人?9000萬人次!比法國總人口數量都要大。



法國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每年接待海外遊客最多的國家,法國旅遊業創造的GDP佔法國GDP超過10%,這還沒算無數國人跑到法國爆買,或者旅遊衣食住行產生的間接GDP。而我們剛剛還說了,法國工業佔GDP比值不到20%……

對於法國人來說,我開幾個旅店,擺幾張床,隔壁老王再開個餐館,做幾道法國菜就把錢賺了,外國遊客前赴後繼來買單,那還辛辛苦苦搞什麼工業?山青水秀的多好啊……

這時候大家可以理解為什麼前幾天巴黎聖母院大火讓無數法國人如喪考妣了。國家象徵,歷史文化那都是虛的。而旅遊業受損,動了無數法國人的錢包和福利,那才是實打實的。

一般法國人的真實看法是:誰動我們高科技無所謂,但是想動我們旅遊業……那真跟你拼了……



法國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文化旅遊資源?答案是,無數代法國人用了無數時間,創作、積累和保護下來的。正是因為這些前輩的努力,才有了現在法國人懶惰的資本。

再看看我們,按理說儒教衍聖公的地位不該低於歐洲教皇,也就是說曲阜的旅遊業收入不該比麥加、梵蒂岡更差,但是實際情況怎麼樣,大家都明白。

把孔家店砸爛,把末代衍聖公轟到臺灣,然後大力發展煤礦、石化、鍊鋁等產業,這就是我們曲阜幹出來的。

所以人家法國人守著一堆古蹟躺著賺錢,我們只能進工廠,員工天天三班倒,996,累死怨誰?怨老闆嗎?老闆也不輕鬆啊!值得深思。

說完法國第三產業,再說個法國人可以躺著賺錢的原因:品牌建設。

最簡單的例子:香奈兒。圖上一個香奈兒Boy系列手包,3萬塊。一雙香奈兒的黑白雨靴,1萬塊。



千萬不要覺得香奈兒的雨靴賣一萬塊“展現了法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我國類似雨靴絕對不缺,只不過長這模樣:



說到這裡,我知道這時候基本上所有讀者心裡一堆草泥馬呼嘯而過……

香奈兒的雨靴穿著更舒服這話鬼才信,但你說香奈兒這雙雨靴能賣一萬塊是因為設計好嗎?也不是。打開淘寶搜索“時尚雨靴”,國產貨、國產款式千千萬,論設計真的不差,各種花裡胡哨,但是最多也就是百把塊,幾百塊。

那麼差距出在哪裡?品牌。它就是香奈兒的,僅此而已。

香奈兒的魅力就在於你給你女朋友說,買香奈兒包乾什麼?李寧帆布包又便宜又結實……你看諸位的結局是跪電路板還是方便麵,就行了。

所以,法國人早在我們工業化以前就把品牌創建好了,法國奢侈品,法國紅酒,法式大餐,法國香水……個個貴得嚇人但不缺買家。

還是以香奈兒雨靴為例,法國人只要掛上自己的牌子,同樣做工用料,同樣設計製版,造一雙鞋賺的錢等於我們造100雙,而且法國鞋我們還搶著去代購爆買,我們的得降價打折促銷才勉強賣得動,法國人豈不是躺著賺錢?

而品牌上的差距,恰恰是目前國產之最大殤,比什麼芯片,比什麼圓珠筆頭更要命。

舉個例子,寶沃汽車。懂車的都知道,是福田汽車從德國買來的一個死得透透的汽車品牌而已。從研發、設計到製造,全都是國產,所謂德國人,就是僱幾個擺擺樣子罷了。



那為什麼不直接掛福田的牌子賣非要跑德國轉一圈呢?很簡單,造二三十萬元汽車的技術,福田的確是不缺,但是造出來汽車,掛個國產牌子,你買嗎?

很多人對國產車的看法還是十萬元級的小車,花二三十萬買國產車,在絕大多數人腦子裡還是“信仰無限”“神經病”級的存在。

試問人人都這麼想的話,國產汽車廠商就是有技術,敢去大膽量產,有必要認真研發嗎?

相比之下,某些汽車掛上德國牌子,宣傳“正宗德味”,“德系血統”,立馬就有銷量,這事情已經屢試不爽了。

別的不說,大眾汽車,朗逸、零渡、帕薩特(國外正宗帕薩特是國內邁騰)甚至輝昂,很多都是“中國專供”的存在。中國設計,中國製造。甚至EA888,EA211,DQ200這種變速箱,從頭到尾都是國產貨,最後就是大眾來認證一下打個標。類似事情日本車也不少,雷凌,冠道啥的就是典型。



這些東西賣得怎麼樣,大家自己有數。德國人就是來打個標認個證,拿走利潤40%。這日子不要太好過。想獨吞?不讓德國人賺走這40%成不?看看寶沃就懂了。

所以,國人對自己品牌自己產品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也是“外國人躺著賺錢”的原因之一。

有人說,我們假貨橫行啊,自己坑自己……毒奶粉,毒疫苗,不買外國貨沒辦法啊……

然而毒奶粉、毒疫苗就真的是我們失去對國貨和國產品牌的信心的原因了嗎?不是的。

別人不說,看看隔壁鄰居日本,咱們奶粉加三聚氰胺,吃了腎結石,而日本奶粉加的是砒霜吃了死人……還有什麼水俁病、富山米,如果這些事情覺得是上世紀的,那麼瞭解一下最近的神戶制鋼,高田氣囊,索尼排線,豐田剎車,本田機油,日產檢驗員……

這麼多事情之下還能搶著去日本買馬桶蓋電飯煲,只能一句話,自作孽,不可活,累死也活該啊。


Magic6981045


如今的很多歐美國家雖然近幾年遭受了經濟危機,但是不得不承認他們依然很發達,我們跟他們比較還有很大差距,至少人均上面就有三四倍這麼多。

我們熟知的很多歐美髮達國家,他們每人國家都有幾項自己比較突然的產業,在歐洲甚至世界都佔有很高的份額。

比如德國的汽車,高精密行業極度發達進而帶動整個國家的發展。

法國人天生浪漫,會經營,在香水,化妝,奢侈品行業非常突出在佔據全球主導地位。

很多歐洲國家的工人都很懶,其實這個懶是相對來說的,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他們懶懶散散,但是對於別的發達國家的人來說他們不會這麼認為的,因為很多發達國家一個星期連4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都沒有了,很多人都只有30-35小時,甚至更少。我相信未來我們中國人的工作時間普遍也會減少的,這個是跟生活水平提高有關係的。

歐洲的很多國家人口普遍較少,比如法國人口只有6500萬,但是僅僅巴黎市一年接待的遊客量就超過3500萬,法國全年更是超過9000萬,大量的美國,日本,等高收入群體湧入法國帶動法國的奢侈品,化妝行業的發展,類似的國家還有英國,意大利。

法國人相對意大利人更會經營品牌,比如很多意大利品牌都被法國人收購了,比如GUCCI。世界最大的奢侈品公司是法國的路威酩軒集團(LVMH),還有愛馬仕集團,開雲集團都是世界知名的奢侈品集團。在這些行業的成功,加上發達的旅遊業,服務業,製造業,跟一些其他重工業,法國有足夠的資本成為發達國家。

大家千萬不要小看旅遊行業對經濟的影響,我非常贊同攜程老總前段時間的言論,他說中國急需擴大外國遊客到中國旅遊的數量,應該簡化手續,甚至更多的推廣,不然中國每年幾千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會因為中國大量的人出國遊玩消費而變成貿易赤字。






路邊的卡卡


法國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大旅遊目的地國,每年接待海外遊客最多的國家,法國旅遊業創造的GDP佔法國GDP超過10%,這還沒算無數國人跑到法國爆買,或者旅遊衣食住行產生的間接GDP。而我們剛剛還說了,法國工業佔GDP比值不到20%。無數代法國人用了無數時間,創作、積累和保護下來的。正是因為這些前輩的努力,才有了現在法國人懶惰的資本。 這個國家的人懶跟這個國家是否發達沒有直接關係,反而越發達的國家越能夠維持“高消費、重休閒”的生活方式。關於懶,數據說明法國人就是很懶。跟英國、美國、德國、葡萄牙、西班牙相比,法國的勞動參與率全歐倒數。但是!法國的經濟增長在歐盟一直不差。 表面看上去法國人似乎顯得悠然、閒適、安逸,貌似很善於享受高品質生活。而實際上別說是在法國國內辛苦打拼的上班一族,即便是受聘於國外的專業技術人員,中午往往隨便草草吃一點快餐隨即又投入緊張的工作,與所在國國企員工雷打不動的午休習慣形成鮮明對比。所以,法國人其實並不懶:法國人積累的社會財富就是靠一代又一代人辛苦打拼而來。


ཌ王ད375


這個國家的人懶跟這個國家是否發達沒有直接關係,反而越發達的國家越能夠維持“高消費、重休閒”的生活方式。“高消費”意味這資本積累率低,“重休閒”又意味著人均平均勞動時間短,那麼為什麼人家在資本積累率和勞動時間雙低還能是發達國家?很簡單,就是發達國家人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所以懶沒關係呀,我平均效率高,我勞動1小時的價值相當於你勞動的4小時,我一天工作6小時的價值就等於你工作一天了。所以我一直就發達,你再勤奮一天也最多就是24小時呀。

我們再來看看各國勞動參與率的數據,首先從1991年到2016年,幾乎所有國家的勞動參與率都在下降;第二,世界銀行統計的最不發達國家的勞動參與率(70%以上)>中等收入國家勞動參與率(65%左右)>發達國家勞動參與率(60%左右)。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都會越變越懶,我們就笨想也知道,要是經濟發展不能為我們提供輕鬆的生活,我們要經濟發展有啥用啊。所以馬克思說,未來理想社會就是,我上午釣魚、下午打獵、晚上就是批判者與思想家,這頹廢的生活多美好。不要說人家,隨著經濟發展,咱們也會越來越懶。

再回到法國。關於懶,數據說明法國人就是很懶。跟英國、美國、德國、葡萄牙、西班牙相比,法國的勞動參與率全歐倒數。但是!法國的經濟增長在歐盟一直不差,大家有種錯覺就是法國經濟差了,可能就是因為危機過後對歐盟的經濟貢獻率跟德國相比差距有點拉大,但絕對的比例來說一直是21%左右,在歐盟內部絕對是做三把交椅內的存在。又回到剛才的論點,雖然我法國生性悠閒愛自由,但我們產出一直不錯呀。

再說我大中華,我們說發展中國家在進步過程中容易掉入“中產階級陷阱”,需要熊彼得所謂“創新”去提高勞動生產率,而這個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過程需要企業家精神。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依靠投資拉不動(投資所帶來經濟增長的邊際效率變低)的時候,就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所以要想像法國人這麼懶,咱們在轉變經濟發展的道路上,再奮鬥15年吧。

哈哈。筆芯。

(評論員:王夢溪)


首席投資官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首先,法國人所謂的懶是技術人員,如果是中層管理人員的話,很大可能是超越996的存在。不行的話,你去百度一下,這些企業的基層管理或者是中層,他們都是相當勤奮,工作時間甚至甚至比我們還長。

但是,法國跟我們不一樣,我們底層的人民過得比較苦一點,工作時間比較長。法國的工人工作時間到了就準時走,而且收入還不必中層管理低。所以很多人都原因做技術工人。

這主要得益於國家的福利好,而且得益於法國人口不多。

國家福利好

富二代出去創業,愛上班就上班,不愛上班就不上班,公司倒閉也沒有什麼所謂。因為他有一個好爸爸。他家家底厚,所以怎麼折騰,也過得比大多數人996、007的人好。

法國也是這樣,法國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候沾了點光;第二工業革命的時候崛起;後來還成為聯合國五常,人家在上百年前就積累了很多。所以,家底厚啊。

而且,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候和第二工業革命期間,法國還到處搞殖民地。在19至20世紀初,它成為僅次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你以為人家搞殖民地是交朋友?殖民地被剝削、被吸血的。這個多國家一起給法國供血,能不富?到了現代,大家文明起來了。但是法國在某些方面很先進,還有很多的奢侈品企業,這些跨國企業,每一年都給法國創造很多收入的。

代際積累很重要啊,圈起來,要考。

法國人口不多

說實話,要是要比有錢的話,我們幾十年創造的成績,一點都不慫。但是我們14億人口啊!

法國才多少人口來著?2017年的時候統計過,有這麼多——67,118,648人。

這怎麼玩啊?人家說是發達國家不是亂吹的,人家的人口不多,所以福利好。

因為福利好了,這些工人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不用怎麼努力就能過上不錯的生活了,很多人自然不會努力。所以,這就懶了!

換一句話來說,人家是變成了高度發達的國家才變得這麼懶的。早期的資本主義的法國,對勞工的壓榨可以說極致,你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當然,想要過得更好,那就是中層管理人員,他們也過得比較累啊。

當然,我們不用羨慕別人的,因為別人的先輩花了很多血汗,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奮發圖強了。我們現在努力也不遲。我們好歹也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啊!


太平洋電腦網


中世紀末法國就已經是一個歐洲大國

至十七、十八世紀路易十四時則達到鼎盛時期。一七八九年爆發的大革命推翻君主專制政體之後,又先後經歷兩次帝國時期和三次共和國時期,其國力於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時達到巔峰。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法國湧現了不少對人類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的著名啟蒙思想家。如:盧梭、笛卡爾、伏爾泰、狄德羅、孟德斯鳩等。這些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為法國設計了一個良性的社會政治生態,從而成為法國日後強盛的巨大推動力。另一方面,歐洲的兩次工業革命無疑使法國最先接觸了人類工業文明的碩果,從而使法國後來成為一個高度發達的西方工業化國家。同時也成為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以至於法國有著較高的國民生活水平,以及高效的社會保障機制。經濟實力雄厚的法國除了她的殷實富足外,那就是她與生俱來的時尚與華貴,以至於成為引領時裝潮流的國際時裝週舉辦國之一(巴黎、紐約、倫敦、米蘭)。

表面看上去法國人似乎顯得悠然、閒適、安逸,貌似很善於享受高品質生活。而實際上別說是在法國國內辛苦打拼的上班一族,即便是受聘於國外的專業技術人員,中午往往隨便草草吃一點快餐隨即又投入緊張的工作,與所在國國企員工雷打不動的午休習慣形成鮮明對比。所以,法國人其實並不懶:法國人積累的社會財富就是靠一代又一代人辛苦打拼而來。


Mrttlzz99


歷史領域創作者 中世紀末法國就已經是一個歐洲大國 至十七、十八世紀路易十四時則達到鼎盛時期。一七八九年爆發的大革命推翻君主專制政體之後,又先後經歷兩次帝國時期和三次共和國時期,其國力於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時達到巔峰。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法國湧現了不少對人類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的著名啟蒙思想家。如:盧梭、笛卡爾、伏爾泰、狄德羅、孟德斯鳩等。這些偉大的啟蒙思想家為法國設計了一個良性的社會政治生態,從而成為法國日後強盛的巨大推動力。另一方面,歐洲的兩次工業革命無疑使法國最先接觸了人類工業文明的碩果,從而使法國後來成為一個高度發達的西方工業化國家。同時也成為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以至於法國有著較高的國民生活水平,以及高效的社會保障機制。經濟實力雄厚的法國除了她的殷實富足外,那就是她與生俱來的時尚與華貴,以至於成為引領時裝潮流的國際時裝週舉辦國之一(巴黎、紐約、倫敦、米蘭)。 表面看上去法國人似乎顯得悠然、閒適、安逸,貌似很善於享受高品質生活。而實際上別說是在法國國內辛苦打拼的上班一族,即便是受聘於國外的專業技術人員,中午往往隨便草草吃一點快餐隨即又投入緊張的工作,與所在國國企員工雷打不動的午休習慣形成鮮明對比。所以,法國人其實並不懶:法國人積累的社會財富就是靠一代又一代人辛苦打拼而來。


【像故人】


法國人懶只是相對而言,這是由於西方文化和法國的浪漫主義給大家造成的錯覺,並不是說法國人生來就很懶。

雖然法國也有阿爾斯通、空客、龐巴迪這些世界知名製造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核能、航空航天、交通等產業都很發達,但是法國的工業實力相比中國卻想去甚遠。在國企的中央軍裡面,這樣的企業沒有100也有好幾十,只有美國才能與其媲美。那法國靠什麼才如此發達呢?主要靠後工業時代的積累,一方面通過教育和科技保持自己不掉隊,另一方面大力發展旅遊業和第三產業,積累了巨量的社會財富。

舉個例子,中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但一年的外國遊客才兩三千萬,而法國卻達到了九千萬,其旅遊業的收入相當於國民經濟的百分之十。而且法國有香奈兒、LV、愛馬仕等奢侈品牌,得到一眾中國富婆和小三的喜愛,也收穫了不少盈利。在某種意義上第一產業基礎保障,第二產業是支柱,但是就盈利能力而言,服務業要比工業強很多,所以這一點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目前,日本的AV產值達到其國民經濟的百分之一,日本的漫畫、韓國的韓劇、中國的玄幻等,號稱亞洲三大文化產品,中國在這些方面的潛力還有很大的空間可以挖掘。法國人雖然浪漫主義,絕不再休閒的時候談工作,但是其工作效率還真不一定比中國低,畢竟有幾百年工業革命的技術和人才積累。


青年史學家


本來就是,與懶惰沒有多大關係。懶惰是效率和智慧的表現,適當的懶惰有助於思考,思想,文學藝術以及科學的發展。懶羊羊的葛優躺那兒,一個靈光一現,可能就有重大發現或突破。人類的很多進步都是因為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