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配電價改革為電力市場建設奠定基礎

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輸配電價又是理順電價形成機制的重點內容,也是分步實現公益性以外的發售電價格由市場形成的前提,將為電力市場建設奠定基礎。

輸配電價改革為電力市場建設奠定基礎

一、輸配電價改革的重要意義

輸配電價是電網經營企業提供接入系統、聯網、電能輸送服務價格的總稱。

輸配電是電力產業價值鏈的中間環節,不僅具有通常理解的電能輸送和分配作用,還通過堅強智能的網架結構將“點狀”分散的用戶、電源等連接為統一的電力系統,保證用戶獲得安全、經濟、優質的電能。

推進輸配電價改革,將輸配電價從形成機制上與發、售電分開,具有重大意義。

1、建立電網企業的激勵約束機制,既滿足電網正常合理的投資需要,保證電網企業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和收益水平,又能夠加強成本約束,促進企業加強管理、提高效率。

2、形成規則清晰、水平合理、監管有力、科學透明的輸配電價體系,還原電力商品屬性,實現消費者公平負擔供電成本,促進電力市場交易,讓所有市場主體都享有公平參與市場的機會。

3、保障全社會都能以可負擔價格得到均等的電力普遍服務。電力已成為現代社會生活必需品,具有準公共服務產品屬性。通過輸配電價籌集和轉移支付,實現用戶類別之間、地區之間的電價交叉補貼。

二、輸配電價改革的主要內容

1、建立“成本加收益”的輸配電價形成機制,現行電網企業以經銷電量、獲取銷售電價和上網電價價差收入為主的運營模式,將轉變為按照“成本加收益”原則,以電網企業的有效資產和准許成本為基礎,按監管週期事前核定輸配電准許收入的新運營模式。

2、構建科學的輸配電價體系,設計合理的價格形式和價格結構,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並有利於讓全體用戶站到同一起跑線上參與電力市場競爭,真正做到“還原電力一般商品屬性”,使得發電、售電環節成為可通過市場決定的競爭性環節電價。

輸配電價改革為電力市場建設奠定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