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動漫《青春之旅》男主洸明明喜歡女主卻拒絕她的行為?

壹瞬流年


我是卡熳,寫文又卡又慢。


今天是週三啦,再熬兩天大家又能happy啦!


《青春之旅》是卡熳前幾個月看的作品,因為男主的聲優是梶裕貴,加上他沉默的性格,頓時令我產生了好感。


雖然《青春之旅》開頭給了我不少驚喜,但是中間隨著劇情的發展,我覺得故事有些拖沓,女主的“聖母”行為也比較嚴重。這樣的戀愛作品比較多,《青春之旅》後期表現不是很出彩。



大概的劇情是這樣的:男主洸從初中開始便喜歡女主,但是無意間聽到她說“討厭男生”的話,而產生了誤會。


洸後來因為家庭的原因而轉學,再次轉回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是高中生,洸的性格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轉變。


由以前的晴朗陽光,變得暗沉悶騷。女主發現自己喜歡洸,假裝不在乎,假裝不承認,但最後還是被洸的一舉一動而牽制。



洸明明對女主是有好感的,那為什麼要拒絕她呢?


我認為有兩點原因:

1、洸放不下自己所經歷的事情,對戀愛並不抱有希望

2、洸認為自己無法給予雙方想要的感情狀態


因為洸的父母離異後,洸就一直跟母親生活,後來母親病逝,洸覺得是自己的責任,也非常愧疚,所以性格發生了轉變。



他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是心中化不開的結。所以,他就算對女主有好感,卻沒有戀愛的勁頭。


另外,在這種沉重的思想負擔下,洸就會變得比較消沉。一個消沉的人,在戀愛關係裡,沒有辦法給出積極的引導,戀情肯定不會很順心。我想洸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認為當下的自己,不能給女主她所期待的感情,所以拒絕了她。


不過,女主還是用她的聖母光環感化了洸,最後還是在一起了。



-END-

我是卡熳,現在正在等著你的點贊評喲~~

小心卡熳愛的暴擊!

Biubiubiubiu~~(づ ̄3 ̄)づ╭❤~


動漫販子的卡熳


嗯,這是個意味深長的問題。

為了還原真相我儘量基於漫畫層面回答你,那樣比較全面。洸拒絕雙葉的告白在漫畫第28話,首先我們來重演一下劇情。

雙葉:洸,我喜歡你。

洸驚詫地抬頭(上一秒還在注意他被冬馬扯掉的扣子),瞳孔放大。

雙葉繼續說:所以乾脆來讓你甩了我,因為我想在事情告一段落之前前進一點……為了能真正接受失戀這件事,想請你把我甩了。

洸雙目黯淡,說了一句:嗯,我沒辦法和吉岡交往。

雙葉沉默了一陣,說:啊――這樣我們就徹底結束了!

洸雙眼無神地看著雙葉徒勞的尷尬緩解。

雙葉繼續說:謝謝你,這樣我們就只是普通的同班同學了……那個……今後也要和我說話哦。

說完雙葉自顧自地走了,洸看著她走的背影茫然若失。忽而手機鈴聲響起,他來電顯示都沒看就將手機摔了。

我歸結了一下原因,大致有三。1、時機不對;2、洸的性格問題;3、雙葉的反應及措辭。

首先,時機問題。一直以來兩個人互相吸引,就差一層窗戶紙沒捅破而已。有無數次機會,可是卻因為種種因素,沒有攤牌。只能說這是純愛漫畫的一個看點,陰差陽錯的情節、互相推拉延長劇情。明明有那麼多次好機會,而雙葉卻選擇了最糟糕的時機。譬如說第14話“暴風雨事件 ”後,兩個人心心相惜,月光照耀著河岸草坡,洸眼中含淚,雙葉侷促地想要表白,卻被肚子叫破了氣氛。

又譬如說18話的最後,洸因為雙葉的女僕裝被冬馬讚賞而吃醋,酸了幾句怪話。雙葉借勢佯哭,洸自覺自己話重刺激了雙葉,於是緊張地道歉,並且情不自禁地吻了雙葉的頭髮。雙葉抬頭問洸剛才的舉動是什麼意思,洸害羞地想要和她說什麼的時候,被唯的來電打斷。




種種陰差陽錯不勝枚舉,只能說很可惜。那些錯過都是在兩個人情感到位也沒什麼大阻礙的情況下發生的,卻無一例外因為一點點小小的氣氛不對而結束對話。可惜就在於此。而雙葉一拍腦門終於決定正式告白的時候,情況最差。一方面,洸在感冒以及釦子被扯的事情過後,原本要照顧唯的執念稍稍有些動搖,但還沒來得及捋清楚。另一方面,雙葉感覺到兩人的距離在拉遠和稍稍靠近的波動中,錯以為自己對洸的影響力沒那麼大。怎麼說呢,雙葉看到洸為了哥哥講話的時候發覺到了自己的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敲開”洸心門的舉動誰都可以做得到。各種複雜的情緒,雙葉選擇了一種看似“保守”的告白方式。“請你甩了我,我們還可以繼續做朋友”。這點待會再細說。

其次,關於洸的性格問題。我們作為讀者只能從他過去的舉動概括出來。你一定得要知道,洸沒談過戀愛,而且他有一種“對重要的人及物都必須全力以赴的執念”。所以根據他和小湊的對話,我們可以分析出,他若是有女朋友,絕對不會和其他異性接觸過密,因為最在乎的只能有一個。這也是“有了重要的東西會很累的”的解讀。洸是那種寧缺毋濫的人,要麼不談戀愛,要麼全力對待。另外,戀愛其實是最自私的一種情感,在沒到達“非她不可,否則會死”的極端情境下,戀愛不是洸的首要問題。他其實還是想要給關心他的人溫暖的那類型。於是當舊友向他發出求救信號的時候,他將戀愛靠後放了。他的腦回路就是,等解決完唯的事情,再考慮自己的需要。雖然他知道自己喜歡的是雙葉,他也確定自己在照顧唯的時候不會就勢和她交往。洸的行動指南是:戀愛那類型交往的前提一定是因為喜歡,而喜歡卻不一定會達到交往的程度。也就是說,洸的交往前提一定是:足夠愛和時機到了。洸他追求的是水到渠成的戀愛,不是那種交往倒逼喜歡的模式。當然,在那個情境下,他也是在自我保護,他怕自己再度失去重要的人,於是他催眠自己:和雙葉還沒有正式開始,所以不存在失去一說。

最後,雙葉告白的措辭。雙葉說乾脆你甩了我,放我前進。對象是洸這種“溫柔的人”,他怎麼可能說出,“你別走,再等等我”的這種死乞白賴的話麼!再說,雙葉其實是有點賭氣的,她這套說辭看似是給彼此留了後路,拒絕後我們還是好朋友,其實是隱藏了一種希望。她希望洸也能不顧一切地說:“我也喜歡你”。但她隱隱感知到洸不是那種自私的人,她做好了失敗的準備告的白。怎麼說呢,雙葉喜歡的是溫柔的洸,那個洸不可能放任朋友的苦難不管,而她又知道他們彼此的障礙也來自於洸的溫柔。所以,她其實是抱著30%成功、70%失敗的心情告的白,但她的措辭卻是近乎100%失敗的臺階預設。她意料到自己會失敗,但真正失敗的時候卻還是很失望。

可能又是一次陰差陽錯吧,作者故意的絕對是故意的。雙葉巨大的失望情緒掩蓋了她最後一點理智,若是她聽得出洸的言外之意,她或許沒那麼急著要宣告並承認自己失戀了。洸說的是“我沒辦法和吉岡交往”,並不是“我不喜歡你,吉岡”。而且洸說的那句話,實際上是有時限性的,完整的意思應該是 “我現在沒辦法和吉岡交往”,翻譯過來就是,“我現在沒有辦法給你一場100%全力以赴的戀愛”。




千錯萬錯,都是時(作)機(者)的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