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真正的大師-宮崎駿的癲狂與瘋魔

宮崎駿老爺子的作品,具備鮮明的個人風格,但凡看過他的動畫片,總能感受到濃濃的宮崎駿STYLE:風,貓,女孩,環境,戰爭,溪流,森林,飛翔……

我們瞭解他,通過他的作品,但是,你真的認識他嗎?

【宮崎駿的執著】

2018年12月14日,宮崎駿的《龍貓》終於在中國上映,這一天距離《龍貓》在日本上映已經過去了30年!宮崎駿帶領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翻越千山萬嶺,穿越時光,仍然吸引著數全球粉絲的關注。

帶你認識真正的大師-宮崎駿的癲狂與瘋魔

30年,迪士尼創作了89部動畫作品,坐收全球百億票房。而吉卜力僅僅上映了21部動畫作品,其中宮崎駿執導的只有8部,票房還不及迪士尼的一個零頭。那麼這30年,宮崎駿都在做什麼呢?他為何這麼慢?

【01】無劇本創作

宮崎駿的作品從來沒有劇本,他不在乎時間,他堅持憑自己的感覺來手繪分鏡,所有人包括宮崎駿本人,都不知道故事的結局。創作期間,宮崎駿每天11點開始工作,畫到晚上9點,然後回到自己的私人畫室繼續工作。

【02】堅持手繪-動畫界魔鬼

宮崎駿曾說:一個人一生能畫的線的長度是有限的,那就是繞地球七圈半,我早已經畫超了。大家都稱呼他是動畫界的魔鬼。在創作1997年上映的《幽靈公主》時,他靠著手部按摩堅持完成了作品。常年作畫,他落下嚴重的手疾,現在他的手幾乎握不穩筆,只能使用非常軟的5B鉛筆畫圖。

帶你認識真正的大師-宮崎駿的癲狂與瘋魔

【03】精益求精

作為動畫總負責人,他不僅僅負責繪畫,是一部電影的總設計師。為了真實呈現故事的本真,宮崎駿的作品拒絕職業聲優,他覺得職業聲優的聲音太假沒有真實感,所以大多使用的都是職業演員或者是負責海外電影配音的“洋畫專屬聲優”。 每一部電影只要有一個細節做不好,他都不會讓電影上映。他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他自己。他堅持呈現出讓人感嘆的作品:太棒了,這是怎麼做出來的?

帶你認識真正的大師-宮崎駿的癲狂與瘋魔

【04】不妥協

有一次,《幽靈公主》在海外發行時,宮崎駿直接給當時的負責人哈維·韋恩斯坦郵寄了一把武士刀,刀刃上寫著:不得刪減!

但正是這種執著造就了宮崎駿的一部部經典,讓宮崎駿的完美主義和極具個人特色的繪畫風格發揮到極致。一個有才華、要求高又不妥協的人,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完成偉大的作品。他雖然很慢,但全球很多人,願意等待,抱著一顆尊敬的心。

《時代週刊》這樣評價宮崎駿——這是個興起用電腦作畫的年代,如皮克斯跟迪斯尼公司的《汽車總動員》、《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等等。但宮崎駿依然一心一意地用人手去創造一個寧靜的美麗的禪之世界。猶如清水滴在長滿青苔的岩石上,猶如一列火車在黎明時分駛過大海。

2015年,宮崎駿獲得第87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宮崎駿的瘋魔】

在電影畫面上,宮崎駿有著近乎瘋魔的審核標準,所有的畫面,細節和動作都必須行雲流水。

他說:我喜歡的電影從來都不是因為它的故事情結,而是某一個鏡頭讓我覺得太棒了,我認為這才是電影。

一般來說,一部時長90分鐘的動畫電影,大概需要繪製一萬張畫,而吉卜力會繪製八萬多張。

《懸崖上的金魚姬》裡,一個水母浮出水面的短短12秒的鏡頭,畫了1613幅。

整部《懸崖上的金魚姬》一共畫出了17萬幅原畫稿,還不包括廢棄的手稿。

這樣的標準下,吉卜力一個月能畫5分鐘的電影時長就已經算快了。

《起風了》那4秒描繪關東大地震的鏡頭,足足畫了了15個月。

帶你認識真正的大師-宮崎駿的癲狂與瘋魔

這樣瘋魔的宮崎駿對待員工像對待自己一樣嚴苛。吉卜力的大管家鈴木敏夫曾表示,製作《借東西的小人》之前,吉卜力才華橫溢的新人導演有的是,不過大多在第一週、第二週,就因十二指腸潰瘍或者其他各種各樣的病住院了。一部片長只有14分20秒的CG動畫《毛毛蟲波羅》,在宮崎駿的一改再改下,硬是畫了5年。

捨棄了匠心的創作者,會被他瞧不起。曾經,宮崎駿一度被五六十年代的中國動畫所吸引,上海美術製片廠的《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都讓他驚歎。1984年宮崎駿去上影廠參觀,當上影廠的人不停地追問他,如何計算成本、如何獲得效益、如何計件工資等問題時。宮崎駿心中的敬佩也隨之崩塌了。

在他的嚴苛管理下,吉卜力工作室形成了近乎變態的傳統,每一部電影票房的利潤收入全部投到下部電影的製作成本中,做到更加精益求精。即使功成名就,三獲“終身成就獎”,宮崎駿的別墅豪宅依然只出現在他的動畫世界裡。

帶你認識真正的大師-宮崎駿的癲狂與瘋魔

這個酷似肯德基上校的老爺爺,總是看起來溫暖治癒。

但他之所以成為享譽全球的大師,卻有著非同常人的偏執甚至瘋魔。

不逐利、不迎合、甚至為了最偉大的作品犧牲自己,這,才是那個真正的宮崎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