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過30年,村裡那些認識的大爺大娘都陸續去世了,周圍的人你也不認識了,你還回去嗎?

瓶子響噹噹


落葉歸根,每個人都會老,都會死去,回到小時候的家鄉去,是每個遊子的最後期盼。

未來農村發展會越來越好,空氣清馨,山美水美,適合老人居住,而且是30年以後,仔細想一想都很美妙的事。

不管村子裡還有沒有親人,一定回來,站在曾出生的地方,回味小時候的歲月,別有的情愫在心頭,我們會不會感嘆人間真愛真情依在?尋一院房進去,拉開話閘,回憶村子裡的往事…


開心151933790


別說再過三十年,就是現在,我也幾乎不會回老家的。

無論在書本里,故事裡,還是影視劇中,農民的形象都是憨厚,老實,樸實,純樸,辛苦,勤勞等等吧,事實上呢?

我從小在豫東一個偏僻農村長大,村子很大,然後誰家兄弟多,誰家心狠手辣,誰家就是村裡的覇頭,誰家孤門獨戶,誰家人少,誰就是被欺負。而且都是照死了去欺負人,例如張三兄弟多有力氣,欺負住李四了,那麼李四這輩子就慘了,在人多地方,在田地裡,在紅白喜事上,張三會明裡暗裡去指桑罵槐,找個茬就把李四打個半死。

在農村老家,啥叫有本事?今天扒你幾顆花生,拽你幾個棉花桃,明天掰你幾個玉米,偷你幾個雞蛋。種地時多犁你一點地邊,老家這就是有材料。你敢不願意?馬上就是開罵,然後動手打你。

在農村老家,滿眼看到的都是狡猾,奸詐,狠毒,鼠目寸光,勾心鬥角,嘲笑蔑視,恨人有笑人無,從村東數落到村西,吃完飯幾個老孃們往門口一蹲,看見誰路過,在背後嘰嘰咕咕,撇嘴弄眼,東家長西家短。

我家在農村老家屬於最最弱的一戶,從小在被欺負,被歧視,被嘲笑中長大,所幸的是,我大學畢業後留在省會,在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後買了幾套房子,讓父母兄弟姐妹幾個也都搬出來了,現在老家連一個親戚都沒有了,很輕鬆,也很慶幸!

這是我自身經歷,也許片面,但請勿噴!!


組裝機會


其實,不必再過30年。

即使現在,我們也很少回老家了。

因為我家裡沒有男孩,只有我和我姐。

所以一直被周圍鄰居看不起,說是“絕戶頭”。

而父親,也經常被人欺負,

比如,鄰居家蓋房子的時候,會往我們家的宅子多佔一些,

地裡的菜,經常莫名的被人偷走。

家裡養的雞,跑出去一天會少一隻。

。。。。。。


因為父親沒有兄弟,只有他自己一個男孩,

所以在村裡總覺得沒有地位,

有時候遇到被欺負也不敢吭聲的。

後來,大姐出去打工,

十多年過去,已經小有成就。

現在省會城市買了房子車子,嫁了人,幾乎不回來了。

而我,也有了體面的工作,雖說是在小縣城,

但車房都有,家庭幸福。

我們姐妹合夥給父母買了房。


父母在城市打工,雖然工資不高,但足夠他們老兩口生活用,

奶奶去世,爺爺跟著父母,父親沒有別的兄弟姐妹,老家沒有人了。

所以現在一年不回去一次。

有親人的地方才是家,

沒有親人,農村那個土屋,還是算了。

有時候,農村人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勢力。

尤其是前些年,兄弟多的,在農村就是一霸。

而兄弟少的家庭。,往往就是受氣的。


佛系媽媽育兒


三十年?我們現在就不想回!老公家父母己過世,姐姐嫁人了不想要那房子,我們住地級市,老弟住省城,兄弟倆各生一個女孩,我們常回家掛青,弟弟連清明節都回得少,兩個女孩開導航才知道回家的路。如今,老房仍在,年久失修,算危房了,但是,前面的坪被修路佔用了,左右後面均被鄰居擠得沒什麼空地了。


自由的年齡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如今農村大多數外出打工,一年也就回家一兩次,有些人甚至在城裡買了房子,平時老家除了房子也沒什麼人居住,有些人甚至過年回來拜個年就走了,這樣的情況在農村並不是少數。

但是再過30年,村裡那些認識的大爺大娘基本上可以肯定已經不在人世,而父母那輩人都塵歸塵土歸土了,自己再回到家鄉,確實周圍的人全是生面孔。而此時家中除了宅基地上的老房子,其他的真的沒什麼值得留戀的地方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問我30年後,村裡認識的人都不再人世了,周圍人也都不認識,我還會回去嗎?我的答案是,會的,會回去的。

農村人講究落葉歸根,30年後或許我的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但父母的墳墓尚在生養我的農村土地上,家中老屋雖然少有人住,那一磚一瓦,每一件傢俱,卻都沉澱著我的成長,我的歡樂,我的童年,我的記憶。而且人有一個特點,越是年紀大,越是鄉愁重,這種對家的懷念是任何人無法改變的,哪怕你年長了,很多記憶都想不起來了,村裡的成長,老屋的物件卻無法遺忘。、

我們村也有很多人在改革開放初期,也就是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在外地“下海”,趕上了時代的發展浪潮,混的風生水起,幾乎很少在村子裡見到他們的身影,並且如今過去這麼多年,他們家中的老人早已不在人世,可他們依然會每年回村,祭奠一下父母,摸一摸曾經的老屋,走在村子裡幾乎沒有多少熟面孔,卻依然阻擋不住他們每年回家的心情。

有些村裡的人出去後再也沒回來過,但當他們老了,家鄉的熟面孔都已經不在了,他們卻會攜帶妻兒一起回到村子,老淚縱橫。這份感情是不會隨著村裡熟人的老去而消失的。

我姥爺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全家遷到了千里之外的城市生活,可是當他年紀大了,走不動路了,卻還是每年都要回家鄉一趟,哪怕家鄉他所熟悉的人都已經不在,他還是願意在曾經的街道上走走,在年輕時玩耍過的地方看看,在祖墳上撒一把黃土。

現在我姥爺也不在了,可是我大舅年紀大了,卻也開始走上了姥爺曾經走過的路,家鄉熟人越來越少,大舅他們卻每年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多。這種感情可能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

所以,再過30年,或許家中熟悉的面孔都已經不在人世,但我依然會選擇每年都回去至少一次,不會常住卻會因為撫摸到老屋的磚石勾起無盡的回憶。


李阿冰


肯定回啊

我19歲出去讀書,到如今20年了,工作娶老婆,都在外地,離家千里。

在外地買房買車,把父母也接了出來,一家人生活在一起,挺幸福的。父母老了,每次聊天,就聊老家的話題,聊我小時候的趣事,那時候很窮但很幸福。

爺爺奶奶在老家,80多,每年過年,五一十一的,叔啊姑啊都回去,說看一眼少一眼,我總覺得,爺奶還能活個幾十年,死亡離他們還很遙遠。正因為有爺奶在,家才像個家,一家人都有了回家的盼頭,她們代表著我們心中的故鄉。

老家在我看來最開心的時刻就是過年,爺奶生得多,7個孩子,現如今四世同堂,過年吃年夜飯2張桌子坐不下,只能輪流坐。今天爺爺家請,然後幾個叔家輪流請,過年都是在吃飯中度過的,那真是快樂的時光。

這段時光能持續多久,不知道,也許等爺奶百年以後就沒有了吧!真心希望爺奶能長命百歲。現在每年回家,爺爺都會帶我祭祖,一邊給我介紹這是誰,一邊講他和家鄉的往事,應該是讓我不要忘了祖先,一代代傳承下去,等我老了,我也會帶著我的孫子,把這些講給他聽。

30年後,我會回去,看看墓碑。只是我是站在墓碑外面的那個人還是躺在裡面的那個人,還說不定呢。

最後願家鄉人一切都好!


tzhsilver


遙想往事不堪回首,剛分田到戶那時候我還在上高中一年級我家在村裡是單姓,記得那年七月二十五日全村的田都插得差不多了,我放學回來看到我家依然一片荒原,父親為這事去了很多次大隊找書記,書記來幾次都調解不了,媽媽坐家裡流沮,我放下書包靜靜聽家人訴說,一聽到說不給用水插不了秧苗我當時火來了拿了把鋤頭!腰上別了一把菜刀直奔門口塘的水閘,全村人都出來了對方開始罵說我要開閘放水要打死我,老子當時不知那來勇氣直奔那個人而去那傢伙見我要砍他就逃了,我依然去開閘放水有個對方跟我差不多的男孩子跳出來奔我而來,當時我站路中間握刀就砍那小子又跑走了,當時有老人發話大概是他們族長之類的人說不給人家放水那是斷人家生路等著死人吧!我不管誰自己去開閘放水拿著刀將所有田放白茫茫一片,然後我關了閘門回家睡覺第二天又去上學了。後來我離開了農村每年只有過年回一次,後來父母也離開了房子田地都荒了,回想往事不堪回首農村剛分田到戶時宗族鬧得非常兇,我們那裡主要為用水,後來種田沒收入都到城市謀生我也極少回村裡,只有上墳時回村裡看看,老了的殘疾的給他們一百塊錢是個意思,他們也會硬要給我雞蛋之類的土特產,我不恨他們依然愛著故鄉的山水,夢裡常現一望無際的油菜花,金色的稻田,山上的紅薯,水塘裡的喜頭魚,暴雨後的地皮菜。慈祥的老人們!他們也是貧窮的人侍強凌弱是農村幾千年的劣根性,一個新時代來臨農村那些東西慢慢消失了。


chajghua


不回了

我在外婆家長大的

父母常年在外務工

17歲步入社會後才每年跟著父母一起回自己家

家長沒有熟悉的親朋好友

只有那一絲屬於自己故鄉的歸屬感

熟悉的鄉村成長環境卻不屬於我

現在的家長對於我來說只有父母,那一絲歸屬

我也有自己的家庭了

我曾想過等我老了回鄉過著田園生活

我也明白我的伴侶未必願意陪著我

我曾想過我也可以一個人多回去走走

守著一畝三分地

種點菜,養幾隻鴨或者鵝,再養2只狗,有伴

我又覺得人老了怕孤獨

那我一個人回去了我的老伴更孤獨吧?

我還是不能任性,我更需要陪著她。

如果她願意,我帶著她回去。

等我能回去了

30年後

我的父母也許都不一定健在了吧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我的妹妹也成家了,還不知道會去哪裡

她幸福就好

而我 將這一切存在整理清楚後

家長對我而言還剩什麼?30年後?

如果沒有親人?

沒有朋友?

沒有年少一起吹過牛逼的老頭?

還剩什麼?僅有的也只剩寧靜了吧?

所以到那一步,現實的想法。

我的老伴願意在哪我就在哪

兜兜轉轉一輩子,不容易

老了也許就踏實了,不想那麼多了

也不用奮鬥了,想吃什麼吃點什麼

想去哪就去看看

越老,熟悉的人越少,心裡也越空虛

我害怕老去

我害怕長久的孤獨

我害怕無夢可尋

30年後 我並未老 我也才五十多

可對於我來說也老了

我想健康的活著

當我步履蹣跚

連老伴也照顧不了

不能再幫忙洗菜做飯,洗碗拖地。

30年後應該有安樂死了吧?

如果我真正意義上的“老了”

也走不動了

再通過網絡看看這個社會到底變化到什麼樣了

我的國家又變成什麼樣了

世界格局又有沒有什麼變化

然後我再體面的離開這個世界

30年後 我還是不回去了吧

30年內 我還是抽時間多回去吧


原來是木公子啊


這個問題太傷感了,現在就已經是這樣了。初中一年級開始外出上學,直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都很少回去過。如今快四十,每年也就回老家貼一次對聯,家裡的石榴樹棗樹結的果子落一地,也沒人摘。村裡的人大多都不認識了,原來熱熱鬧鬧的小學初中都撤掉合併到鎮上了,老家生產隊原來二三十戶人家,現在常住的就倆家人。

小時候鄰居有個奶奶對我很好,每次見我都噓寒問暖,前兩天,想起她了,就問我媽她現在過的怎麼樣,才知道老人家都去世十年了,之前很愛乾淨的一個人,後來中風了,每天被用輪椅推到門口曬太陽,曬的黑瘦,沒多久就過世了。


旋木137683662


我是80後,從小生長在農村,特別心疼爸爸他們那一代,也就是50年代出生的農村人,小時候為了能跳出農門,爸爸告訴我一定要好好讀書,一定要走出去,現在出來10多年了,最近還是經常想起小時候的一幕幕,彷彿發生在上個世紀一樣。

現在回去,老家人都很少咯,以前諾大的院子現在只有幾家人,到處都是一派衰敗的景象,以前村民能為了一塊地爭的面紅耳赤,現在到處是大片的荒地沒人種,以前為了一隻家禽大打出手,現在靜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曾經的死對頭現在也化干戈為玉帛了,以前生機勃勃的小村莊現在已被時代的洪流沖刷無幾,可能在過幾十年會徹底消失,雖然小時候很苦,但是看到這些衰敗還是很感慨,曾經艱苦的歲月是一家人在一起的,那些歲月也凝聚了父母對我的愛,而現在母親已經永遠離開了我。總之,對我的故鄉,感情很複雜,還是心存感激的。說不定有一天累了,重新想回去歸隱山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