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頂撞老師?這樣做既保護自己,又幫助學生!

學生頂撞老師?這樣做既保護自己,又幫助學生!


學生頂撞老師?這樣做既保護自己,又幫助學生!


全文長 30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4 分鐘

學生頂撞老師?這樣做既保護自己,又幫助學生!


精彩導讀

師生之間發生衝突,老師應該如何處理呢?其實,找到一些和學生的相處之道,既是對學生的一種幫助,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來源 | 中國教育報(ID:Zhongguojiaoyubao)

你身邊有沒有人說, 老師越來越難當?

有老師感嘆說,做老師真是不容易。平時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管理粗放一些,會有人說教師不負責任。對學生管理嚴格了,會有人說扼殺了學生的個性。

還有老師說,有的學生因為身心尚未成熟,對於老師的說教,甚至會記恨。一位教師表示,身邊還出現過同事和學生產生激烈衝突的事件。

但是細究一下,你會發現,有時候,衝突的起因不過是一些小事、小矛盾。而如何避免這些事情,其實就是教師和學生的相處之道了,特別是面對問題或矛盾的時候,處理方式非常關鍵。

其實說白了,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關係也是一種社會關係。

這種關係是相互的,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老師對學生髮展的教育、關心、愛護、指導和幫助等方面的關係,另一方面是指學生對老師的教育、關心、愛護、指導和幫助等方面所表現的接受、反感、恐懼、緊張等方面的關係。

所以,師生之間的關係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只有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係才能達到和實現我們的教育目的。

老師,您和班裡的孩子之間也曾產生衝突嗎?

如果衝突發生了,應該如何處理呢?其實,找到一些和學生的相處之道,既是對學生的一種幫助,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老師,我們該如何

避免師生間的衝突呢?

情緒把控最重要!多一點技巧,少一點衝突

有時候,班上的學生淘氣起來真的能把人氣得不輕。但是,老師,一定要注意把控自己的情緒。不要衝動,不要真的和孩子生氣。

作為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教師可以嘗試自我調節心態、自我調節情緒,努力在複雜的情緒氛圍內,控制自己的情緒,進而避免師生矛盾的產生

一位老師這樣寫道:記得有一次,學生正在按我的要求默寫課文,只有一位學生在做數學題,他平時就重理輕文,有些自傲。我當時很生氣,真想大喊“某某給我默課文!”但我意識到:他那麼要面子,強硬不會讓他馬上收起。我靜觀其變,果然他無動於衷。我走到他跟前,說:“呦,某某都要成小數學家了,語文老師可要‘吃醋’啦!”這位同學頓時臉紅了,尷尬地衝我笑了笑,趕緊加入默寫的行列。巧用幽默化解衝突這就是一種特別明智的方法。

師生距離要拿捏好!因人而異強化感情互動

教師與學生之間關係是非常微妙的,過遠則有生疏之感,過近則生戲謔之憂。

與學生保持多大的距離才適當呢?其實距離也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比如對那些比較自卑的學生,應該與他們保持較近的距離,對他們多加鼓勵,喚醒他們向上的動力;對於那些性格活潑,“吃硬不吃軟”,自制力較差的學生,應該與他們保持相對遠的距離,用距離的空間形成其心理上的“威懾”,給他們一種威嚴,喚醒其自責、自省的意識。

適當給個“臺階”下!老師也需要給學生留些“面子”

給學生留點面子和臺階,既是給自己留臺階下,也是用行動去感化學生。學生也都是有自尊的人,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差學生。有的學生會性格倔強,承受能力差,如果老師的話太直接他們一般接受不了。

對學生合理“批”與“評”

批評學生要做到精確無誤,“批”與“評”有機結合。批,是對學生的錯誤或缺點予以指出、糾正。評,是對學生所犯錯誤進行評論、評判。批評的目的在於通過批評達到糾正、幫助、指導的目的,使被批評者找到差距,明確事理,避免重犯。

相信大家都聽過陶行知先生曾經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的男同學,當即阻止了他,並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經等在門口準備挨訓了。

可一見面,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果送給他,並說:“這是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裡,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接過糖果。

隨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他手裡,說:“這塊糖果也是獎給你的,因為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尊重我,我應該獎勵你。”王友更驚疑了,他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王友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有跟壞人作鬥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呀!”王友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的說道:“陶.....陶校長,你.....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呀!”

陶行知滿意的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遞過去,說:“為你能正確的認識錯誤,我再獎勵你一顆糖果,可惜我只有一塊糖果了,我的糖果用完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完了吧!”說完就走出了校長室。這種教育效果是用任何尖銳的批評和攻擊都不能達到的。

老師,衝突要是發生了,

我們該咋解決呢?

靜觀其變:首先要先冷靜自己的情緒

頂撞事件發生後,大多數學生的心理會很敏感,很脆弱。所以,在事件發生後,先不要急於採取行動,而是要冷靜,靜下心來思考。

突發事件最能體現班主任的自控能力和應變能力。

抽絲剝繭:靜下來後分析背後的原因

有時候,頂撞發生了,不妨徹底分析一下。

有一位老師遇到過這樣一位學生,他很調皮,在他們班的學習成績也很一般。由於父母經常賭博,甚至在家裡開設賭場,孩子沒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而且父母經常由於輸錢而吵架,有時候就會拿孩子撒氣,家庭的影響使孩子的心靈留下大的創傷。

有一天上課,孩子心不在焉,這個老師就把他叫起來回答問題,孩子站起來大聲說:“我不會!”老師說:“不會,怎麼還理直氣壯的?”他說:“不會就是不會,幹嘛不叫那些會的人!”當時就和老師較上勁,老師很生氣,覺得孩子在無理取鬧。

但事後回想孩子一連串的表現,意識到他不敬頂撞只是表面,在那孩子的內心深處是並不願意這樣做的。於是課後找那個孩子談話,談話過程中老師沒有責備他的“不敬”,而是從內心深處瞭解孩子頂撞老師的原因,看到老師並沒有要批評他的意思。課後,這位老師深入這個孩子的家裡,和家長做了一次長談,家長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做法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從那以後這個孩子每天都能以積極飽滿的心態來對待學習。

拿捏方法:批評也是一種藝術

批評是一門藝術,老師在批評學生時要拿捏好分寸。

對於普遍存在的不良現象可以採取公開場合的大會、公眾或通報等批評方式,進行集中批評,使當事人深思反省,對其他同學警示提醒。

對於個別及少數同學的問題宜採取個別談話的方式進行,尤其是在面對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

情緒變動同個人性格緊密相關。對於內向型同學,批評的重點在於開導,態度要和緩,必要時可避開其他同學,以滿足保護此類學生的自尊心;對於外向型同學,批評要採取以柔克剛,任其傾述宣洩後,再與其講道理。

如果權益真的受到侵害,

老師,我們需要這麼辦!

教師這個職業往往戴著“太陽底下最光輝職業”的光環,但其實,咱老師也是普通人,需要被呵護和關懷,至少是平等對待。

拿起法律的武器

在很多情況下,法律已經對教師的權利做出了明確保障,但是很多教師自己沒有意識到。教師要認識到自己的權益,做一個會保護自己的人啊!

其實,若學生或家長對教師做出了不合理的過分舉動,老師絕對可以大膽站出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這可都是法律明文規定的。

《教師法》第三十五條明確規定:“侮辱、毆打教師的,根據不同情況,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行政處罰;造成損害的,責令賠償損失;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弘揚師德,也勿忘師權

教師也是普通的人,我們在弘揚師德的同時,也應該宣傳、鼓勵對教師合法權益進行保障,讓家長和社會有這樣的認識。這不僅有利於教師合法權益的保障,也有利於促進學生、家長、學校、教育行政部門以及全社會法律意識的養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