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被送到太空中的那些動物們現在都怎樣了?

涵少27065338


人類進入太空宇宙的歷史也將近80年了,起初載人飛船並不是載人的,而是以一些和人類生命和體形特徵極為相似的動物作為實驗體送入太空。這些動物大多以鼠類和猿類為主,曾經也有過一個犬類被送進太空,但試驗結果也十分殘酷,僅僅只有一隻大猩猩算是經歷過太空旅行後,真正返回地球並生存下來的。

自1948-1961年,美國和蘇聯就分別派送了五次動物給出大氣層,進入太空,每次的穿越高度不一樣,主要是為了獲取動物在飛行過程中的數據。因為猿類和鼠類,在生命結構上而言,與人類是高度相似的,都足足達到了99%,所以他們很幸運地,比人類更早進入太空。

1948年,一隻恆河猴,工作人員麻醉之後,送上了距離地面62千米的高空,但奈何當時的供養和抗壓設備十分簡陋,畢竟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搭載生物的飛船,所以到了半空,這隻恆河猴就立即缺氧,失去了生命特徵,非常地不幸運,作為地球生物的第一位探索者,它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但也目睹了離開地面的壯景。

對於這樣失敗的結果,美國人痛定思痛,修改計劃和設備漏洞,在第二年,又實施第二次送動物上太空的計劃,自己也還是一隻猴子。此次計劃總體而言比上一次成功得太多,甚至飛出了134千米的高度,猴子的生命信息正常。可萬萬想不到的是,在返回地面時,猴子因為經受不住撞擊帶來的震動,活活震死,可見動物實驗已經出現弊端。

再到後來1952年,美國方面又派出了幾隻猴子和倉鼠,同時進入太空。這樣的實驗目的是,用倉鼠的耐生存數據來平衡猴子的短板,以便形成科學的數據對比。結果不出美國人所料,猴子依然是被震死,但倉鼠卻堅強地活了下來,這對於美國人著手生物體積和生存率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很重要的考證。

在兩極格局時代,能與美國在航天當面媲美的,也就是蘇聯了。蘇聯在美國進行多次試驗後,也開始進行了自己的太空之旅,而蘇聯第一隻進入太空的生物是一隻狗,這隻狗是和衛星一起飛出地球的,也是一隻真正意義上到達太空的地球生物,但衛星註定是單程旅行,這位太空遊客在出了太空之後,就活活嚇死,現在都還一直待在衛星上面。

雖然有那麼多悲慘的例子,但也有成功的案例。黑猩猩作為最為接近人類的智慧生物,這一次就閃亮登場了。1961,一隻黑猩猩被作為一顆衛星的宇航員,在受過應激培訓之後,就已經高度相似人類宇航員了,它在太空中完成地面指揮的一系列操作,並且在返航時,也完成了緩衝衝擊波的設備操作,避開了前幾次同類死去的命運,並且其成功返回地球,在地球上健健康康地度過了晚年。

人類使用動物進行太空實驗,是人類跨出地球進入太空極為重要的。一個實驗步驟。在這些過程之中,成功的或者失敗的動物們,都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來的人們經常說起進入太空的第一個宇航員,但說到生物,這些首批進入太空的更加偉大,起碼因為它們的貢獻,我們的宇航員才有了更多目睹太空美麗的機會。


LongTime常錟


據不完全統計,從1950年代起,人類送往太空的動物計有:2頭豬、7只狗、5只貓、44只鼠、4只牛蛙、10只小倉鼠、數只兔子、3只烏龜和10多隻猴子。另外,還有金魚、蠶、若干昆蟲如螞蟻、蜜蜂、蜘蛛、果蠅、蟑螂、蝙蝠等等。

這些動物的命運大多不好。它們中,有的死於高速升空和降落時的衝擊,有的和飛行器一起消失在茫茫太空再也沒有回到地球,有的則掉入深深的海洋人類沒法以把它們打撈出來。

總體而言,狗、猴子、倉鼠和果蠅的情況似乎好一些,沒有馬上死去、能活過一段時間、甚至再次返回太空的比例,比其他動物和昆蟲的比例,要高得多。倉鼠歷經太空飛行後,身體狀態與飛行前並無太大的差異。

美國科學家早在1946年,就開始了動物升空實驗。他們將豬、貓、青蛙、金魚、果蠅、倉鼠等放入一個高空熱氣球中。但是那次實驗並不成功,氣球在3萬米的高空爆炸。

1947年2月20日,美國的V-2火箭飛行了3分10秒後,在11萬米的高空將艙體彈出,裡面有被送往太空的果蠅。最後,這幾隻果蠅完好無損地回來了。

第一隻進入太空的猴子叫阿爾貝二世,於1949年6月14日抵達了13.4萬米的高空。但不幸的是,沒能經受住速降的衝擊,阿爾貝二世在回到地球前就喪命了。

第一隻進入太空的老鼠叫阿爾貝五世,同樣是美國人的實驗。由於發射失敗,這隻著名老鼠的命運便眾所周知。蘇聯於1951年7月22日將兩隻狗送上太空。回到地球后,一隻狗很快死去,另一隻狗則活了較長時間。

但是,所有上述動物都未能抵達太空軌道。1957年11月3日,蘇聯的萊卡犬是那時人類送到太空軌道的第一隻狗。但是,萊卡犬死於飛行途中。此後,蘇聯又實驗了多隻太空狗,但命運都和萊卡犬差不多。

在太空飛行時間最長的狗是蘇聯發射的。這兩隻狗於1966年2月22日升天,飛行了22天后於3月16日回到地球。1969年,美國專門發射了一顆生物實驗衛星,並由一隻經過訓練的猴子邦妮操作食物投放機,餵養其他猴子。航天器原本計劃繞地球飛行30天,但只飛行了15天就掉在了太平洋。第二天,邦妮和大部分猴子死去。


世界真的很大


人類為了實現太空的飛天夢,探索太空失重環境和輻射對生物體的影響,先後把種類繁多的生物送上了太空,從植物到原生動物,在到果蠅,青蛙,狗和猴子等動物。這些生物是為人類太空之旅做出貢獻的有功之臣。


從一開始的火箭實驗開始,有些動物就被送上天空成為替身,1948年美國就把用火箭座艙把猴子發射到6萬米的高空中,由於降落傘打開故障,這隻猴子直接摔了下來。隨後的的多次測試中,不是發射時爆炸,就是降落故障,多少猴子都因此魂歸西天。

而蘇聯在同期也發射過多隻小動物,在1957年一隻混血小狗被伴侶-2號衛星送上了太空,成為真正進入太空的動物,這隻名叫萊伊卡的小狗傳回了大量的生理測試數據,最後當衛星電能耗盡後,小狗孤獨死在報廢的衛星之中,至今還在繞地球飛行。

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更多的太空生物實驗,使得小白鼠,果蠅等實驗動物成為明星。大量的白鼠被送入太空進行實驗,在返程後被解剖研究。在1998年升空上的哥倫比亞航天飛機上,除了航天員,還攜帶了2000多實驗動物,從白鼠到蝸牛蟋蟀小魚,進行神經和發育實驗研究。

動物們是人類飛天嘗試前的替身,如果沒有這些飛往太空動物的貢獻,很難想象人類現在的載人航空現狀。那些年送上天的動物們,它們有些在飛行任務中就獻出了生命,有些在太空歸來後被解剖研究,當然也有一些仍然健在,

最後,讓我們為這些太空動物英雄點贊吧。

歡迎評論,關注量子實驗室。


量子實驗室


被送到太空的動物呢,要麼就是死得很慘,屍骨無存,要麼就是順利完成了任務最後老死被製作成為標本作為紀念,當然也有善終的。

1946年,科學家首次將一隻氣球釋放到大氣層的上空,藉此研究輻射對於果蠅的影響。此後,狗、猴子、兔子、老鼠、烏龜、水母、海藻以及很多種類的昆蟲等都曾被送去太空,在人類進入太空之前,已經通過這些動物測試了生物體對於輻射、失重等的一些適應能力,可以說這些動物是真正的太空先驅者,為人類日後步入太空的安全保障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說,這些動物都是一些試驗品而已,很多時候由於考慮不周導致了動物慘死甚至是屍骨無存。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動物是一條狗,1957年由前蘇聯通過衛星發射的方式進入太空,這注定是一條載入史冊的狗,雖然它走上了一條不歸路,生命在太空中凋零,也因此成為了全球最孤獨的狗。但是世人不會忘記這條狗的名字——萊卡,它被稱為是全球最迷人的狗。由於一開始就沒有設計返回艙,所以發射之後萊卡註定在太空中殞命,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它還沒有踏上太空就死了,就在升空的前一天,由於製冷系統故障,萊卡就不幸離世了。萊卡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它不僅是第一個葬在太空的狗,而且它死後它的故事還被編進了蘇聯的教材裡,可以說一條狗能夠有這樣的待遇已經是很難得了。

隨後又是前蘇聯,在1960年的時候,試圖將“小狐狸”、“海鷗”兩隻小狗送入太空,但是由於運載火箭發生故障,在發射僅僅38秒後便發生了爆炸,兩隻小狗被炸的粉身碎骨,同年12月,又是因為故障,航天器與火箭分離,墜落在了西伯利亞,但是奇蹟的是小狗竟然生還了。

1961年,美國把一條只名為“哈姆”的猩猩送上了太空,這次實驗非常成功,最後這隻猩猩整整活了25歲;半年後,另外一隻黑猩猩“埃諾斯”也不辱使命,可惜的是一年之後埃諾斯因病逝世。1959年,猴子“阿貝爾”、“貝克”搭乘火箭上太空之後安全返回了,阿貝爾因為麻醉事故喪生後被製為標本,貝克則又健康地生活了25年,死後安葬在美國國家太空與火箭中心公寓。



雖然美國送動物上太空成功率高,但是在四五十年代時,由於技術不成熟,很多的猴子因此喪生,直到60年代才相對安全。美國在載人登月之前也曾發射過搭載有烏龜、兔子的衛星環繞月球,測試對人體的影響。

1961年,法國將老鼠送上太空;1975年,蘇聯的烏龜在太空飛船上遨遊太空90天;1992年,一隻蛙被奮進號航天飛機送入太空;2007年,俄羅斯將蟑螂送入太空;2011年,兩隻蜘蛛被送往國際空間站……

人類上天之前,由於這些太空先驅者的探路,使得日後人類走上太空少走了很多彎路,這些動物是當之無愧的太空英雄,當然隨著航天技術的提高,人類已經不需要這些動物去冒險了,但是我們也不能忘了這些動物為我們人類做出的貢獻。


鏡像宇宙


絕大多數被送到太空的動物,都沒有“現在”可言。

因為它們要麼死於上太空的過程,要麼在太空中死去,要麼死於回程,如果它們熬過了所有這些艱難困苦,那麼大多數上過太空的動物還被解剖了,以便人類瞭解太空之旅對動物身體健康的綜合影響,只有極少數動物逃過了最後一劫,安度餘生。這個問題中的許多答案都談到了被犧牲的動物,那我就重點談談那些劫後餘生,能平靜地活到老死的少數幸運兒吧。

首個經歷太空飛行後長期存活的狗:Tsygan

圖示:R-1導彈紀念碑

1951年7月22日,前蘇聯利用R-1導彈,攜帶了兩隻狗 Tsygan和Dezik進入太空——越過了距離地面100公里的卡門線——併成功安全落地,達到的高度為110公里,在那裡導彈的頭部脫落,在墜地前降落傘張開減速,Tsygan和Dezik也因此成為第一批經歷過太空飛行,併成功倖存的哺乳生物代表。而此前曾經到達過太空高度的動物只有果蠅,果蠅這種昆蟲真的很厲害,輕鬆就經受住了嚴酷的太空之旅。

圖示:導彈發射前的Tsygan(左)和Dezik(右)


1951年7月29號,Dezik和新搭檔Lisa,再次重返太空,但這次由於降落傘故障,沒有打開,Dezik和Lisa都因硬著陸而喪命,但這次悲劇倒是讓Tsygan得到解脫,它被前蘇聯太空科學家和外交官阿納託利·布拉岡拉沃夫收養,作為寵物犬直到老死。

圖示:前蘇聯太空科學家阿納託利·布拉岡拉沃夫(右)


冷戰期間,前蘇聯太空科學家阿納託利·布拉岡拉沃夫作為前蘇聯代表參加了聯合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委員會,在那裡他和美國同行和代表休·德萊頓,共同促進了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多次太空合作。美國航天飛機停用後,美國宇航員能借助俄羅斯的聯盟飛船進入太空和空間站,也是因為兩國在太空領域即對抗又合作的老傳統所致。


可能是因為巴甫洛夫用狗做生理實驗的原因,所以前蘇聯在使用動物上太空這事上首先想到的就是訓練狗,前蘇聯一共訓練了數十隻專用於上太空的狗,大多死於各種意外或者被解剖了。只有上面提到過的Tsygan,作為第一隻成功上過太空並倖存的狗,才被阿納託利·布拉岡拉沃夫收養後得以善終。


首個經歷太空飛行後長期存活的猴子:貝克

在前蘇聯訓練狗的時候,美國的同行們則選擇了猴子,一來肯定是不想被指為抄襲和山寨,二來猴子也的確比狗更類似於人類。


1959年,埃布爾(Able)和貝克(Baker)成為首批在經歷太空飛行後存活的猴子。它們乘坐導彈,如前蘇聯的狗那樣短暫地衝上太空,然後落地。在此之前,它們的前輩都因各種原因死亡,比如導彈爆炸,比如降落傘張開失敗,比如空氣量不夠用,居然死於窒息等。

圖示:1959年美國生活雜誌報道替人類上太空探路的埃布爾和貝克。


1959年5月28日,埃布爾和貝克在導彈的鼻錐中飛行至579公里的高度,最高時速達到16,000公里/小時,在穿越2,735公里的距離後落地。雖然總飛行時間很短,僅僅只有16分鐘。但在這短暫卻具有致命危險的16分鐘裡,埃布爾和貝克經歷了38倍重力的考驗,又經歷了9分鐘的失重。


這次飛行,讓埃布爾和貝克成為首批上過太空並活著落地的猴子。但不幸的是安貝爾在接受切除植入體內觀察用電極的外科手術的四天後死亡,唯一倖存的貝克則在接下來幾個月中成為媒體關注的中心,她的生理狀態一直被密切監控,以確定太空飛行是否對她造成了任何不良影響。而且生物太空學專家們還試圖讓她成為母親,以便了解太空飛行是否會危及哺乳動物的生殖健康,也因此貝克有幸成為活到老死的太空猴,它於1984年11月29號離世,此前一直生活在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

首個上太空並長期存活的黑猩猩——漢姆

漢姆於1957年出生於當時還屬於法國的殖民地喀麥隆,幼年的漢姆被動物走私販子非法捕獲後,被賣到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的的一家農場。1959 年美國空軍購買了一大批黑猩猩,訓練它們上太空完成任務,漢姆也成為其中的一員,並被帶到霍洛曼空軍基地。經過初步篩選後,只有40只黑猩猩入選,在訓練中不斷淘汰後,最終只有6只黑猩猩進入上太空的候選名單。而漢姆此時只有一個編號65,並沒有正式的名字,因為美國空軍不願意讓失敗的動物擁有一個名字,以迴避因此帶來的心理壓力。


從1959年7月開始,這隻兩歲大的黑猩猩被神經科學家Joseph V. Brady訓練,漢姆被教導在看到閃爍的藍光後的五秒鐘內推動一個槓桿,漢姆成功完成了訓練。讓漢姆和所有其他上過太空動物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並不僅僅是一名乘客,漢姆證明了在太空中,動物依然具有完成一些任務的能力,而漢姆的試飛結果,極大地鼓舞了人類的太空之旅,事實上美國首個上太空的宇航員艾倫·謝潑德在1961年5月5日所完成的任務,就和漢姆沒啥區別。

圖示:上太空前的漢姆,整裝待發。此前的靈長類動物實驗,動物都是在麻醉狀態下上的太空,但這次不同,因為漢姆要在太空中完成特定任務,它必須清醒著經歷太空旅行的全過程。


1961年1月31日,漢姆完成了太空飛行和首個動物太空任務,飛行時間16分39秒,濺落於大西洋,當天晚些時候漢姆被一艘救援船救回。總的來說,處於清醒狀態中的漢姆,並未因太空飛行引發的驚恐讓自己受到嚴重創傷,它只是鼻子輕微受傷。

圖示:漢姆從大西洋中生還,救援人員給了它一個蘋果。當時海水已經通過通氣閥灌入船艙,如果救援直升機再晚發現一會兒,漢姆可能會被淹死在船艙中。


在成功完成首個黑猩猩太空飛行任務之後,漢姆在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動物園中生活了17年, 然後又加入北卡羅來納動物園中的一小群圈養黑猩猩。1983年,漢姆去世,屍體被移交給美國空間武裝部隊的病理學研究所進行屍檢。屍檢後,本來的計劃是將它製作成標本,在史密森尼學會展出,這是仿照蘇聯太空狗的先例。但這一計劃遭到公眾抵制,於是漢姆的肉體最終被埋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國際太空名人堂。但其骨架則被國家健康醫學博物館收藏。

圖示:漢姆的墓地


另外,當時漢姆的替補米妮(Minnie),是受訓中唯一的雌性黑猩猩。它後來並沒有上太空,而是作為美國空軍黑猩猩育種計劃的成員,共生養了9個後代,眀妮是最後一隻倖存的太空計劃黑猩猩,雖然它並沒有上過太空,眀妮於1998年3月14日去世,終年41歲。


倒黴的首個上太空並存活的貓——Félicette

前蘇聯和美國在太空爭霸的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動物作為人類的先驅前往太空,其中絕大多數都死於各種意外,除了首批倖存動物因為有首例光環而得以安享晚年,多數沒有死於意外的動物也會被解剖研究。但最倒黴的當屬首個上太空的貓——Félicette,它在1963年由法國政府送上太空,達到152公里的高度,並順利回返地面,作為首個上太空的貓,卻在兩個月後被解剖了,以便研究它的大腦是否曾因上太空而受到影響。


現在,我們依然在太空中進行一些必要的動物實驗,主要是瞭解長期太空生活,對動物的影響。

與冷戰時期,盲目地使用動物不同——許多動物太空實驗毫無必要,也沒有幫助人類瞭解更多知識,它們的犧牲毫無價值——,現在的太空動物實驗都有明確的研究目的,研究太空飛行長時間對肌肉,神經,心臟和其他系統的影響,實驗動物也主要是小鼠。人類對貓、狗和黑猩猩的感情遠超過小鼠,當然重量因素也在考慮之中,畢竟小鼠很輕,不是嗎?


最後來看一張太空動物的總結長圖吧。



裸猿的故事


好可憐的動物,它們把人類當朋友,人類卻送它們上天。

人類最早送上天的動物是一隻重約4公斤的恆河猴,名叫阿爾伯特一號,1948年6月這隻猴子被美國科學家麻醉後關在V2火箭的艙內,計劃送到距離地面62千米的高空,但由於當時設備簡陋,艙內的呼吸設備出現了故障,這隻猴子最終因為呼吸困難死亡。

美國人吸取了教訓計劃在1949年將第二隻猴子阿爾伯特二號送入134千米的太空,這次擴大了艙內空間保證呼吸系統穩定,最終還是因為返回艙在返回地球過程中重擊地面而死亡,科學家通過心跳儀器記錄的數據得到了這個結論。

1951年美國又將一隻猴子和11只倉鼠送上太空,由於猴子的生理構造和人類相似因此常被用於早期的航天試驗,送上太空後猴子負責提供心跳血壓的數據,倉鼠負責提供宇宙輻射與自身相關危害的數據和引力反應試驗的數據,最後可憐的猴子還是由於著陸時的衝擊而死亡。終於在1952年美國送上天的兩隻猴子和兩隻倉鼠成功從大氣層頂部返回地球,並且生命體徵都正常。

由於當時對太空範圍的認定比較模糊,目前看來至少距離地面100千米才算是太空,因此美國在1952年發射進入太空的動物並沒有進入真正的太空,只是來到了距離地面58千米的高層大氣。

第一隻真正被送入100千米以上太空的動物,應該是前蘇聯一條名叫“萊卡依”的小土狗。1957年前蘇聯在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時,在衛星上安置了一個艙位,將小狗萊卡依放進艙內,並且監控了小狗的體徵數據,通過無線電波實時傳送。小狗最後來到了近地點211千米,遠地點1659千米的橢圓軌道,最後科學家發現這隻小狗狗因為驚嚇過度而死亡,僅活了不到3天的時間。目前這顆衛星還沒有被回收,這隻狗狗目前依然在繞著地球運動。

第一隻進入太空,並且健康返回地面的動物應該是名叫哈姆的黑猩猩。1961年哈姆作為水星號飛船的唯一駕駛員來到了距離地球253公里高度的太空,並且配合了地面的科學家完成了返回地球的指令,科學家通過食物誘導和電擊訓練哈姆形成條件反射,在特定情況下拉下返回降落的操縱桿,最後哈姆成功回到地球並落在海上將衝擊力化解,科研人員在預估好的海上位置迎接了哈姆,並送上它愛吃的食物作為獎賞。經檢查哈姆生命特徵良好,並未收到損傷,後送到動物園安享晚年。哈姆便是人類第一個送上太空併成功返回地球的動物。


科學薛定諤的貓


第一隻去太空的動物是條狗

1957年俄羅斯大狗“萊卡”乘坐蘇聯的“史潑尼格2號”進入太空軌道,當之無愧的犬內第一人。但“萊卡”的運氣似乎不太好,當時的蘇聯科學家並不知道怎麼重新收回衛星(這科學家過家家呢?),幾小時後艙內氧氣耗光,萊卡就因為壓力和過熱的原因葬身宇宙。

開局一隻船、一條狗,蘇聯人探宇宙全靠運氣。

宇宙無老虎,猴子當大王

1959年美國人把一隻獼猴和一隻松鼠猴送進了太空,猴子背地裡有菩提祖師的庇護最終安全的返回地球,但那隻獼猴在醫生為它摘除電極時因為麻醉嗝屁了。

再此之前另一隻獼猴也進入過太空,可惜回家時火箭跟蒼茫大地來了個熱情的擁抱,太空猴成為了戀愛的犧牲品。

美國人把猴子它祖宗也送進了太空

1961年黑猩猩哈姆被送進太空,為了紀念肯尼迪成為白宮第一名天主教徒的第七天。身體強壯的哈姆整個旅途只出現了輕微脫水的狀況,最後它得到了一隻蘋果作為探險的回報(美國人可真摳,那麼有錢才給一個蘋果)

又是美國人,這次給太空送了個怪物

1997年美國用“哥倫比亞”號給豹蟾魚搞了個免費太空遊,據說是為了研究失重狀態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倒黴的豹蟾魚因為聽力結構像人類就被“親切的問候了一遍”。

這隻魚長的其醜無比,卻能夠通過歌聲來吸引母魚。它雖然醜可它泡妞強呀(我有理由懷疑美國人想用這條魚釣個外星人回來)。

關注人字拖,這個夏天不得jio氣


賣橘子的人字拖


第一隻去太空的動物是一條狗。1957年俄羅斯大狗“萊卡”乘坐蘇聯的“史潑尼格2號”進入太空軌道,當之無愧的犬內第一人。但“萊卡”的運氣似乎不太好,當時的蘇聯科學家並不知道怎麼重新收回衛星(這科學家過家家呢?),幾小時後艙內氧氣耗光,萊卡就因為壓力和過熱的原因葬身宇宙。開局一隻船、一條狗,蘇聯人探宇宙全靠運氣。

猴子可以說是最早的太空先鋒之一了,美國曾經就在1949年的時候,將一隻叫做艾伯特三世的猴子送入太空,但結果是悲慘了,由於搭乘的火箭發生爆炸,艾伯特三世最終屍骨無存。後來美國科學家又先後將艾伯特四世和艾伯特五世送入太空,但結果依然是悲慘的,這兩隻猴子都在火箭發射的過程中死亡。

1959年美國人把一隻獼猴和一隻松鼠猴送進了太空,松鼠猴背地裡有菩提祖師的庇護最終安全的返回地球,但那隻獼猴在醫生為它摘除電極時因為麻醉嗝屁了。在此之前另一隻獼猴也進入過太空,可惜回家時火箭跟蒼茫大地來了個熱情的擁抱,太空猴成為了戀愛的犧牲品。其實在上世紀40.50年代,美國就一直有這方面的發展,只是送入太空的很多猴子都喪生了,一直到60年代後才變得相對安全!

1950年,一隻小白鼠被安置在了艾伯特系列的飛行器之中,但是由於降落傘回收系統壞了,飛行失敗,老鼠也“涼了”。第二年,也就是1951年,美國的火箭彈帶著11只老鼠飛行,同樣失敗。1958年,美國再次帶著3只老鼠飛進太空,可是又一次失敗。1959年飛入太空,還是失敗。不過不死總會出頭,1961年,法國太空中心派出了一隻名叫“赫克託”的老鼠,成功飛入太空並返回,它也被譽為第一個參觀太空的老鼠。

1973年,研究人員未了研究太空失重怎麼影響蜘蛛織網,就將蜘蛛送入了太空。研究發現,蜘蛛建造的網時間越長,質量越好。(慢工出細活,這事還用上太空?)

最後除了猴子和狗之外,人類還將貓送入過太空,例如法國就曾在1963的時候將一隻貓咪送入太空,另外進入太空還有像青蛙,魚,老鼠,果蠅等其他動物。那麼這些動物雖然都已經死了,但它們為人類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所以如果沒有它們,人類還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進入太空.........

太空中處於失重狀態,就算是人類都要經過訓練才敢進入,更何況動物們!所以大多數動物在進入太空後都產生了一些"不同"的反應!截至2013年,全世界僅有俄羅斯,美國,中國具備載人航天的能力!自從1961年人類首次飛天開始,一共有38個國家的航天員登上了太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員是蘇聯的加加林,在1961年乘坐東方一號進入太空!


生活小叮噹


答:除了人類外,還有好多動物被送入太空過,有的不幸死去,有的回到地球正常生活。


第一隻進入太空的動物——猴子

蘇聯最早在1949年,把一隻代號為“艾伯特II號”的猴子,送入134公里的高空,但是在著陸時降落傘未打開而失敗;就在前一年,代號為“艾伯特I號”的猴子,還沒有上升到100公里就窒息而死。

一般情況下,我們把距離地面100公里以上的區域稱作太空,距離地面1000公里以外的稱之為外太空。


第一隻進入外太空的動物——狗

第一個被送入外太空的地球動物,是一隻名叫“萊卡”的流浪狗,於1957年11月3日搭乘前蘇聯的史波尼克二號進入外太空,軌道高度1600公里。

當時蘇聯官方宣稱萊卡狗在太空飛行一週後,被餵食含有劇毒的晚餐後死去,此時處於蘇美爭霸時期;直到2002年,才有當時參與項目的研究人員解密,說萊卡狗升空幾小時後,飛船控溫系統失靈,萊卡狗因驚嚇和中暑死去。


首次被送入月球軌道的動物——烏龜

在1968年,還處於蘇美太空爭霸的激烈階段,面對美國阿波羅計劃的步步緊逼,蘇聯心知自己沒有能力把宇航員送入月球軌道,於是安排五號繞月探測器,攜帶兩隻烏龜完成繞月飛行,併成功返回地球,其用意不言而喻。

美國官方資料:阿波羅10號飛船,在1969年5月實現載人繞月飛行(未登陸月球),併成功返回地球;然後阿波羅11號飛船,在1969年7月,實現首次載人登月,並安全返回地球。


第一隻送入太空的黑猩猩

1961年,美國使用水星二號宇宙飛船,把一隻名為“哈姆”的黑猩猩送入太空,距離地面250公里,以測試黑猩猩對微重力、加速、減速和溫度變化的反應。

哈姆歷經6分鐘的太空飛行後,最後安全降落在大西洋,整個飛行過程持續了16分鐘,哈姆最終在動物園安享晚年,於1987年去世,享年25歲。


除了以上動物外,人類還把兔子、蜘蛛、螞蟻、水熊蟲、貓、青蛙、果蠅、小白鼠等等動物送入太空,以此研究地球生物在太空中的適應情況。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第一隻去太空的動物是一條狗。1957年俄羅斯大狗“萊卡”乘坐蘇聯的“史潑尼格2號”進入太空軌道,當之無愧的犬內第一人。但“萊卡”的運氣似乎不太好,當時的蘇聯科學家並不知道怎麼重新收回衛星(這科學家過家家呢?),幾小時後艙內氧氣耗光,萊卡就因為壓力和過熱的原因葬身宇宙。開局一隻船、一條狗,蘇聯人探宇宙全靠運氣。

猴子可以說是最早的太空先鋒之一了,美國曾經就在1949年的時候,將一隻叫做艾伯特三世的猴子送入太空,但結果是悲慘了,由於搭乘的火箭發生爆炸,艾伯特三世最終屍骨無存。後來美國科學家又先後將艾伯特四世和艾伯特五世送入太空,但結果依然是悲慘的,這兩隻猴子都在火箭發射的過程中死亡。

1959年美國人把一隻獼猴和一隻松鼠猴送進了太空,松鼠猴背地裡有菩提祖師的庇護最終安全的返回地球,但那隻獼猴在醫生為它摘除電極時因為麻醉嗝屁了。在此之前另一隻獼猴也進入過太空,可惜回家時火箭跟蒼茫大地來了個熱情的擁抱,太空猴成為了戀愛的犧牲品。其實在上世紀40.50年代,美國就一直有這方面的發展,只是送入太空的很多猴子都喪生了,一直到60年代後才變得相對安全!

1950年,一隻小白鼠被安置在了艾伯特系列的飛行器之中,但是由於降落傘回收系統壞了,飛行失敗,老鼠也“涼了”。第二年,也就是1951年,美國的火箭彈帶著11只老鼠飛行,同樣失敗。1958年,美國再次帶著3只老鼠飛進太空,可是又一次失敗。1959年飛入太空,還是失敗。不過不死總會出頭,1961年,法國太空中心派出了一隻名叫“赫克託”的老鼠,成功飛入太空並返回,它也被譽為第一個參觀太空的老鼠。

1973年,研究人員未了研究太空失重怎麼影響蜘蛛織網,就將蜘蛛送入了太空。研究發現,蜘蛛建造的網時間越長,質量越好。(慢工出細活,這事還用上太空?)

最後除了猴子和狗之外,人類還將貓送入過太空,例如法國就曾在1963的時候將一隻貓咪送入太空,另外進入太空還有像青蛙,魚,老鼠,果蠅等其他動物。那麼這些動物雖然都已經死了,但它們為人類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所以如果沒有它們,人類還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進入太空.........

太空中處於失重狀態,就算是人類都要經過訓練才敢進入,更何況動物們!所以大多數動物在進入太空後都產生了一些"不同"的反應!截至2013年,全世界僅有俄羅斯,美國,中國具備載人航天的能力!自從1961年人類首次飛天開始,一共有38個國家的航天員登上了太空!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員是蘇聯的加加林,在1961年乘坐東方一號進入太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