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鯉魚成災,澳洲兔子成災,為什麼中國很少出現能吃的物種成災?

頃千八頁


我可以負責人地告訴你:吃貨是解決不了入侵物種的問題的,因為吃貨只吃那麼幾樣就開始覺得自己真的可以解決入侵物種。

實際上入侵物種成災這個問題在中國並不少見,甚至本土物種成災都有。只要翻一下《中國入侵物種名單》就會知道,在入侵物種面前,吃貨的力量是蒼白無力的。

比如著名的清道夫魚,就是入侵物種,也沒見誰解決了。還有被四處放生的大鱷龜把當地水域裡的魚吃光了也沒見怎麼解決。還有把夏威夷各種蝸牛生態位置擠壓掉了的非洲大蝸牛在中國也成了災,雖然吃貨一直在解決,可是也有增無減。福壽螺也不說了,由於近幾年年來營銷號大規模渲染管圓線蟲,吃貨們就不戰而敗。還有美國白蛾以及你德國小蠊和美洲大蠊(什麼?沒聽過?好吧,其實就是蟑螂)更是適應了並且生存下來。還有就是被稱為生態殺手的各種流浪貓,實際上就是一種入侵物種,很多流浪貓殺鳥、青蛙、蜥蜴的危害也不是沒上過新聞,但是吃貨們捨得去對付嗎?
清道夫


福壽螺

大鱷龜
流浪貓殺鳥

美國白蛾

順便一提本土物種成災的情況,最典型的就是東北和三江源。由於當初的開發,擠壓了老虎的棲息地,讓羚牛和野豬的天敵消失然後也成災了。野豬經常進村啃食莊稼讓農民叫苦不迭,因此很多地方的政府都有意思地擊殺野豬控制數量。而羚牛則是由於強大的生殖力,不斷擠壓大熊貓的生境,也成了動保問題最頭疼的地方。
野豬崽兒


野豬

羚牛


小無語妹妹


每當新聞傳出某某地區某某國傢什麼入侵動物成災的消息,網友紛紛出言獻策:把中國吃貨送過去,分分鐘給你吃成瀕危動物!雖然這話的玩笑成分居多,但中國吃貨確實也不是蓋的,像是別的地方氾濫成災的小龍蝦,進了咱們國門不也混到了需要養殖才能滿足廣大吃貨的地步了嘛!
美國鯉魚
氾濫成災,河道內滿滿的都是長得十分肥大的鯉魚,填滿了河道,讓本土魚類無處生存。新西蘭和澳洲的小龍蝦氾濫成災,放眼望去滿街都是小龍蝦。而且澳大利亞還一直飽受著野兔氾濫成災的問題,他們甚至在大地上修建起了長長的鐵絲網,想要把野兔攔住,卻收效甚微。

這裡面有一些原因是美國人不吃鯉魚,新西蘭人和澳洲人不吃小龍蝦,但澳洲人不吃野兔嗎?不,當然不是,那是因為澳洲人的消耗能力和野兔的繁殖能力相比,實在是差太遠了!
好像聽說現在澳洲袋鼠都開始成為一個麻煩了,政府出臺了獵殺袋鼠的政策,澳洲超市裡也都是琳琅滿目的袋鼠肉製品,看來是想通過吃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了,不過看來依然收效甚微啊。

其實這最主要的原因是歪果仁是地廣人稀,而中國人是人多而資源少啊。所以說別的國家很難和咱們國家一樣,靠無窮無盡的吃貨來把那些入侵動物給吃滅絕。而且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啊,很多食物在歪果仁看來都不可以作為食材,而在中國廚師的手中卻成了珍饈美味!


不過中國吃貨也不是萬能的啊,可以吃的東西能給你吃沒了,可不能吃的就實在沒有辦法了。

比如說南方氾濫成災的福壽螺、非洲大蝸牛、清道夫等入侵動物,攜帶著很多細菌和寄生蟲,不僅味道不好還很危險,所以一直沒能成功的治理。

再比如說像多年前全國性的美國白蛾的問題,咱們可謂是全民皆兵,所有人都加入了消滅白蛾的鬥爭中來了,才勉強打贏了這場自然界的戰爭啊!


悅寵喵大俠


在一個吃貨的國度,是不會出現能吃的美味氾濫成災;如果有,那一定是不能吃。

在中國僅僅四川一年就吃掉3億個兔頭。這乾鍋兔頭、麻辣兔頭等都是人間極品美味。

而中國的蝗蟲更慘,都不敢三隻飛一起,因為剛好湊成一串,炸著吃最香了。

為什麼中國人不挑食,幾乎啥都吃呢?主要有五個原因:

第一,中國地形氣候的多樣使得物種和物產極為豐富,便於豐富菜單,不然只能天天吃著泡菜和大醬湯了。

第二,國外普遍信陽宗教,每個宗教都有一套嚴格的飲食禁忌。而中國社會的宗教性最為淡泊,所以在飲食方面百無禁忌。

第三,外國人之所以挑食,是因為他們吃不出可口的味道來。而這些外國人一來中國,小龍蝦、牛蛙、大閘蟹不也吃得津津有味?

看來還是中國大廚高明,什麼食材都能發揮到極致。

第四,在中國人眼裡,天生我材必有用,好吃的能吃的都能變成了美食,不好吃的不能吃的都沒做成了中藥。

以青蛙和蟾蜍為例,青蛙是美食,蟾蜍雖然不好吃卻能做中藥,而候著的價格比前者要貴很多。

第五,林語堂曾說過:“我們的人口太緊密,而饑荒太普遍,令我們不得不吃手指能夾持的任何東西”。

老祖宗們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總結了一套生存的方法,為了填飽肚子從來不敢也不能挑食






初見


造成物種氾濫主要兩個原因:環境因素和人為因素。

首先,一個物種到達適宜的生存環境,並且缺少天敵限制,必定大規模繁殖,導致氾濫成災。美國的亞洲鯉魚,澳洲的兔子等都是這種情況。美國人很少吃淡水魚類,澳洲地廣人稀。

其次,人為干涉,比如到了中國的小龍蝦和福壽螺,由於環境適合和缺少天敵,最初在中國也有爆發式繁殖增長,但是,中國勞動人民發現了其食用價值以後,大規模捕捉,現在吃的小龍蝦都是人工飼養為主了。


尋得春風十里


人口密度大,並且是農業或半農業社會,可以當食物的動物是不會氾濫成災的、一壺老酒、烤點野味下酒、中國有很重的酒文化,再加上歷史上多次饑荒的痛苦記憶、所以國人對吃是特別在意、即使到當今社會、國人見面的問候語都是:飯吃了沒?所以一個社會性問題總得從這個社會的人口構成,歷史文化來詳加分析!


像狼一樣的狗


國外一直用檸檬,是因為他們不會玩做醋,好多時候相同的道理,他們不會做,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豈是蠻夷能參透的


小崔農莊


這跟自然環境有關,美洲澳洲地廣人稀,動物自然多,我們國家人口眾多,動物少。再加上我們國家擅長美食,會吃也會做,所以就不存在這種現象了。


用戶5312149220504


中國飲食文化悠久且豐富,所有可以食用的物種到中國來都找到了適合的烹飪方法,加上中國人口多,消費能力強,所以自然不會讓外來物種氾濫成災了。


小刀XD


簡單點說吧!中國人多所以對食物就沒有那麼挑剔,什麼都要吃!為了吃的味道好變著花樣的做。相反你提到的這些國家富源遼闊人口

稀少可選擇的餘地大,因此有些食物他們是不吃的。在某一個特定時間和區域發生生態失衡物種氾濫也是必然,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啦!

在中國有些地區蚊子也會氾濫成災!


跨越世紀的愛戀


因為中國人口太多連不能吃的物種都吃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