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中談戀愛很容易,上了大學卻找不到對象了呢?

廣東那些嗨事


這個問題本身應該就比較容易引起爭議,因為沒有那麼絕對,還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高中談戀愛不容易,上了大學卻好找對象。但既然題主問了這個問題,我就先從這個方向聊聊可能存在的原因。

首先,高中大家待在一起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尤其是封閉式學校,每天面對的都是這一波人,加上學習時長非常長,大家朝夕相處,很容易日久生情。學習枯燥乏味,兩個人相伴學習也能互相鼓勵。而在大學裡,很多人應該有這個感觸,大學四年結束,你很有可能連班上的人都認不全,很多人的名字你都叫不上來。大家相處的時間太少了,生出感情的機會也少。從這個層面上來看,高中談戀愛相對容易。

其次,從地域上來看,高中大家基本都是本地學生,家離的比較近,而大學的一個班裡大家來自於全國各地,大學裡談戀愛很多人都會想的比較長遠,畢竟有“畢業季就是分手季”的擔憂,異地戀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由此,很多人在大學裡如果沒遇到和自己同一個家鄉的合適的人,是不會選擇談戀愛的。

另外,大學是個“小社會”,相對來說大學裡談戀愛是比較現實的,女孩的選擇可能多一些,眼光也會高一點,很多男孩因為無法負擔談戀愛需要花的錢就只能選擇不談戀愛。高中可能大家都在學校學習,偶爾買個零食都能討女孩歡心,可在大學休閒娛樂時間比較長,追女孩往往需要“重金”,只是約出來散散步應該沒什麼吸引力。這也就導致很多人單身。

你覺得呢?你是什麼時候談戀愛的?高中還是大學呢?


中公考研網校,讓考研變得簡單!每日更新,歡迎關注哦,期待和你交流關於考研的一切~

中公考研網校


其實,有時候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在高中那種相對狹小封閉的環境裡有那麼多小情侶,而大學如此廣闊開放的環境裡卻發現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是單身,包括比較優秀的朋友也是單身。當然我並不是說大學情侶少,我的意思是比例少了很多。就我的例子吧,高中時一個寢室的室友七八個裡面有三個談了對象,現在還能想起當時羨慕的樣子,哈哈。而大學室友裡面六個也就一個有對象。而且大學龐大的學生源(我所在大學在校生4萬)是高中(我所在高中在校生1700左右)遠遠不能比的。這個情侶所佔比例似乎變小了很多,樓主問了這個問題,我這裡說一下我的個人觀點。


先就高中說起,為什麼高中談戀愛容易,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生理原因,高中生正處於情竇初開的年齡。

大家都是從那個年齡過來的,相信朋友們在這個年齡的時候都有過想談戀愛的想法吧,有的讀者或許談了一個幾個都不知道吧,嘿嘿,高中就羨慕你這樣的朋友,這裡開個玩笑別介意哈。就算各位沒有這個戀愛的想法也一定對某個女生產生過好感,愛慕,甚至暗戀吧。我覺得這是很正常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說生理原因是很主要的一個原因。(篇幅原因,這裡不寫那麼囉嗦啦)


二:環境原因,高中學習環境中學習壓力大,枯燥等。

高中學習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知道,這裡不多說。正因為它的重要,導致家庭,學校給孩子們制定了嚴密的學習計劃。家庭幫報補習班,學校安排學習考試複習(很多高中高二之前就學完高三所有的知識),這樣的安排可能導致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學習枯燥等(僅個人觀點)。當然我沒有說這樣不好,存在即有意義。在這種環境下,加之本來的生理原因導致學生會對異性的好奇心加大,也更想戀愛獲得新奇感,幸福感,心動感等一系列精神因素。恰好戀愛能夠滿足這種精神因素來“中和”環境因素和生理因素。


這裡講了高中戀愛容易最主要的兩個原因。接下來講講大學為啥不太容易找到對象(指的戀愛比例)。



其實和高中一樣,只是相對的,然後也多了一些其他的因素,這裡大概講講。


一:生理原因,大學過了那個懵懂,憧憬愛情的年齡。

大學不會像高中那樣懵懂,不會那樣渴望愛情,大學之後,學生都想遇到自己真正心動的那個人,理性占上,甚至是寧缺毋濫(沒有針對高中的意思)。


二:環境原因,大學環境很開放。

大學也不會像高中那樣封閉,很開放的一個新的環境,學生們的很多屬於自己的天性得到解放,各種興趣愛好,社團組織充斥在學生身邊。所以一部分對戀愛的需求轉移到了別的需求上。


三:可選擇性多了。

大學對於戀愛的對象選擇更多,小到專業大至各學院,舉個例子吧,我有個朋友說找對象決不能找本專業的,最好找個其他學院的,因為不那樣談戀愛還有什麼意思。這個例子可能不能很好的詮釋一部分大學生對於戀愛的想法,但是它的確說明了一個道理,大學選擇多了,戀愛就難了。


大概就是這三個原因,當然還有其他的因素,比如說有的朋友談過一個,心累了,不想去觸碰愛情。有的朋友想認認真真考個研或者學點專業知識。還有的朋友覺得大學戀愛不靠譜,最後工作還是會分開,何必浪費時間等等,這些就另說啦。我說的是大概。


這樣一對比就可以解釋高中和大學戀愛的區別。僅代表個人觀點哈,如有不正,大家隨便評論。我們一起完善樓主的問題。


挽回前任攻略吖


大學,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對於我來說,大學讓我少了很多快樂,可能是我自己原因。

大學這個環境,非常安逸

比我大的師哥跟我說,大學三年把同班同學認過來就不錯了,這是真的,我上大學已經一個學期多了,每天上課,一個寢室做一塊,男的跟男的,女的跟女的,沒人會主動說話,除非有事,跟高中差的太多,我上高中,半個學期已經能打成一片了

也有人說,都是成年人了,有事聯繫,沒事不開口,很多人會變的心機,

說到找對象,這麼久,我只認識一個女生,還是因為有事找她,其他人都不認識,有的可能知道名字但是不會說話,有的你跟她打招呼,她會防著你,久而久之也不說話。

沒辦法成年人就是這樣,


夢想追尋者


高中的時候,男女孩子 情竇初開,對愛情真執純潔,沒有一絲的世俗的染汙,不會有經濟的考慮,不會有權勢的衡量,只有純真的愛,只有美好的感情,看到一個帥哥,眼睛一亮,不加任何的考慮,真接撲 了上去,不顧淑女的形象,沒有少女的矜持,只有心中升騰的愛,只有讓人痴迷的情,遇見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整個的身心都在她的身上,心裡想的是她,眼裡見到的是她,他的生活就是圍著她轉,她就是他心中的女神,她就是他心中等待了好久的那個她,那時候純真美好的感情以後真的是再也遇不到了,也不可能遇到了

到了大學的時候,長大了,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頭腦複雜了,想的多了,思想受染汙了,想戀愛,卻沒有了過去純潔的感情了,愛情也不那麼純潔了,可還保持著少年的情懷,還在想著那純真美好的情感,對有了雜質的愛情不太習慣,可是那樣的感情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再也找不到了


熊貓生活家


因為高中學習生活的環境,比較封閉。除了學習沒有更多的物質慾望,和豐富的業務活動。況且此時又是情竇初開,荷爾蒙旺盛的花季,很容易鍾情於一個人而沉迷其中。高中的戀愛,更像是被壓抑的衝動,得以釋放的一個途徑。

你很容易因一個優點而傾心於一個人,比如長的帥,長的高,打籃球,唱歌,幽默,甚至成績好都能俘獲很多少女的芳心。

大學後,脫離了必須每天待在一間教室的舒服,異性之間見面的頻率也急速降低。在你追求一個異性的時候,你要想辦法制造相遇的頻率,這相比高中更為困難。尤其大學時業務生活比較豐富,思想比較成熟,考量的範圍更加多元化。

尤其是工科院校和文科院校男女比例極度失衡,讓大部分人戀愛的成本和困難急劇上升。大學時又有很多遊戲,愛好,興趣等等,可以宅的文化流行。談戀愛已經變成一個可選項,而不是必選項。


八神一請叫我廠長大人


談一下自己的看法,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1.高中懵懂無知,少男少女,希望品嚐愛情的甜美味道;同齡男女都有找對象的想法,並且認為不會影響學習,且認為能和對方走下去,所以談戀愛會比較容易,在加上高中顏值巔峰,所以啦~

2.讀了大學,視野開拓了,見得優秀男女也就多了,可供選擇的機會也就多了,考慮的問題不僅僅有對方的長相還有對方的家庭條件背景以及以後的工作發展,想的多所以選擇的時候就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再加上有的男生比較花心,上了大學更是可以瘋狂的追求好看的學姐學妹,對待愛情反而沒有像高中那樣真誠了,久而久之,愛情觀也隨之發生變化。

當然啦,身邊有高中就在談的情侶,結婚的也不再少數,也有大學四年談了很多女朋友的男生,其中體會,只有當事人知道,但希望大家都能在最適合的時間遇到最適合的人~

認真做人,真心對待感情。我是教你如何追女生,給個贊和關注唄,謝謝大家。


教你如何追女生


原因是很明顯的,高中和大學都是情竇初開的年齡,但是高中要封閉得多,換個詞形容就是純潔得多,高中給女孩子送禮物,哪怕一個千紙鶴人家都要感動半天,大學給女孩子送禮物,沒有個蘋果x你好意思拿出手?大學生的自由支配時間很多,基本上是半個社會人了,也就是被社會上的燈紅酒綠汙染了。所以,拋開物質而言,相對要單純得多的高中更容易談戀愛。最後總結一下我本人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愛情和婚姻還是不一樣,婚姻是真愛,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當然我指的是基本的生活條件,哪怕農村的一間土屋也可以,車子嘛,代步工具,有個電動車摩托車也是不錯的。在滿足基本生活物質條件的情況下,幸福婚姻一樣可以有,不要去過分追求城市裡的商品房和小轎車,那些從來都和幸福婚姻沒有必然聯繫。越簡單越幸福,慾望越少越幸福(簡單不等於簡陋,就像麻雀,最普通的鳥,灰不溜秋的也不漂亮,但五臟俱全)


牛七千


高中時期處於愛情突發比較普遍的時期,再加上枯燥乏味的高中生活和讓人無法忍受無聊與寂寞。大家都是為了躲避著讓人無法忍受高中生活,選擇了以談戀愛的方式來為枯燥的高中生活添加一份色彩。所以談戀愛的人就比較多。

大學談戀愛不再像高中那麼單純,心智會更加成熟,需要考慮的因素會有很多,比如學業的發展方向,就業問題,將來工作地點是否異地,是否考研等等,都會是學生們自由戀愛的擋路石。當然那些耍流氓的除外,啥叫耍流氓?一切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叫耍流氓……



夫子奇葩說


這個很簡單啊,高中和初中差不多,都是青春期,在大人眼裡都還是小孩,而且高中壓力大,每天學習任務多,相處的基本上還是同學和發小之類的,生活方面也比較古板,每天面對的都是同齡人,感情也只在同學之間,而且18,9的少男少女正是青青萌動最嚴重的時候,好奇心也特別重,加上現代化的影視網絡方面,當然主要是時代的進步影響,幾乎滿校園都是情侶。

上了大學相對於學校的管理方式是開放式的,可以稱之為類似小社會,在大學你就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思想也開始成熟,談戀愛會考慮到現實問題,感情也不在像高中那樣單純了。!

高中只要雙方喜歡就可以在一起了,大學不同了,要考慮以後的工作方面啦,所學專業方面有沒有前途等,這樣感情一旦對未來的要求苛刻了,那就中意的會很少,那談戀愛當然就難了。不過還是希望所有學子能在畢業的時候學業感情都能有好的收穫。


深知是命


三觀和思維都發生了改變

高中的戀愛很純粹,那時候不會考慮到太多的東西,只知道她特別喜歡他,特別想跟他在一起,她喜歡看他打籃球,他喜歡看她的微笑。每天他們都希望看到對方,有時候跑很遠的地方只為了能夠見到對方一面。

上了大學後才發現找對象需要經濟能力的支撐,出去約會需要錢,節假給對方買禮物需要錢,吃喝玩樂都需要錢,被金錢所限制了行動。一方面高中時的激情到了大學也漸漸變得不冷不熱,沒有多餘的激情去哄去關心去陪一個人鬧,總感覺一個人蠻好的,只是偶爾會羨慕街頭手拉手的情侶。

總而言之,要麼是沒有資本,要麼是沒有激情,要麼就是沒人看得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