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一些農村退休職工,四處炫耀覺得自己比別人強,你怎麼看?

命理索源


這很正常,改革開放前,離退休人員國家企業管得很嚴,拿離退休生活保障費的人員除企事業單位那些上無片瓦下無寸地的人員到一定年令可離退休外,其他人員望塵莫及,就是軍隊也有比較嚴格的政策,而今政策放鬆,如農村徵地農民,農村流動人口,經商人員轉業軍人,等等有關城鎮居民,農村閒散人口,交了一定比例的社會統籌都可拿退休工資,但等級差別較大,有一部分老農民一分錢都不交的有田有地有山有基地的,就只能享受全國統一現行人均7o元,心裡不平衡,另有一些離退休人員象高工特殊行業教育供電石油等行業工資拿得較高購買力強,出手大方,很若人眼球,而今農村老弱疒殘幼婦留守農村,田也沒往曰種的好,豬牛羊雞鴨鵝魚都沒餵養,完全靠子女打工給點錢,購買力低下,懸殊差距不平衡,針對這種狀況少數退休人員顯擺就凸現出來。


張火焱


我經常回農村老家,恰巧我也曾在農村教過學對幾個退休的老師都很熟悉,何況其中有幾個還是我初中的同學。沒事的時候我也喜歡和家裡的老鄉湊一塊嘮嗑,所以,自認對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有發言權。

你說的這種“拿著退休工資到處顯擺”的現象不能說沒有,但這種人是極個別的,大部分人並不是這樣。我和他們(在農村退休的老師)曾經聊過這個問題,他們感覺很尷尬。西方國家往往把每個人的收入看做是自己的隱私,忌諱別人打聽。我們國家不太忌諱這個事。特別是農村人很喜歡打聽那些有退休工資的人每月能領多少錢。對這個問題我那些同學(或同事)表現出很無奈的樣子:某人照實說了 別人就說他顯擺;某人少說了一點 別人就說“那個人沒實話!藏著掖著的誰又不找你借錢”;別人問你了你還不能不說,如果不說別人就會很反感。

所以說 我對農村退休的一些人“到處顯擺”這一說法認為是言過其實了,要說他們內心多少會有一些優越感這個是存在的,畢竟在農村每月能領幾千塊的工資比一般人確實強太多了。


長江253666752


現實確實是農村退休職工的晚年生活比大多數的同齡農民要好,尤其在經濟上。原先在村裡家境一般的工人,退休後都挺起腰桿,為人處世都感覺高人一等,因為他們按月有退休金還有醫保,而村民沒有退休金,只有國家的80塊補貼,即使有新農合,可是報銷比例不一樣,他們有可以炫耀的資本。



時代造就了這種差別,從我父親和周圍的鄰居就可解釋這種情況。最初差別不大,現在他們存在明顯差別,我父親是40年代末生人,自己和父母也只是老實巴交的人只知道下地幹活。和他同齡的或許父母英明找關係讓他們去當工人,有些當民辦老師,我父親卻在村裡當了會計。可是事過經年,民辦老師轉正了,退休後的工資每月六七千,國企工人(萊鋼)每月也五六千,就連一般企業的門衛退休工資也兩千五六。村裡沒有任何可發展的項目,自己又老實巴交,依然是個農民,即使360天在地裡幹活,全家一年的收入也不過也不過一兩萬。即使現在70多了,依然下地幹活,一天不幹一天沒有收成。



退休職工每月按時發退休金還有醫保,平時還可以再找點事做或者種點地,他們的生活旱澇保收。每天穿的乾淨整潔,按時吃飯,整天閒逛聊天,晚上還可以跳個廣場舞,退休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而像我父親的村民即使年齡大了還要每天下地幹活,吃飯沒正點,穿的衣服到處沾滿泥,好不容易晚上回家也只想休息,一動都不想動,可是每年的收成卻看天吃飯。雖然有些村民有頭腦,會掙錢,但是畢竟是少數,雙方一比即可見分曉,自然他們有種優越感,有資本值得炫耀的。



這種現象是時代的產物,是時代造就了這種差異,農民只有改變思路,尋求適合當地情況來發展經濟,有經濟頭腦的要起帶頭作用,帶動大家一起致富,想必就不會這種現象了。


常青似錦


為什麼有的農村退休職工,在村裡炫耀比別人強,你怎麼看?我來回答這一問題。

一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我還是初中生時,這個問題就刺痛我的心,我的同桌的父親在糧站工作,她穿著和花錢上都比我強百倍,用我現在的話來說,"你是天仙,我是臭蟲"。無法比,原因就是有一位好父親,不但我羨慕,就是村裡人大部分都很羨慕。

二是,到了高中,農村職工孩子可以接班,又比我優越得多了,我同桌的父親在供銷社上班,我非常嫉妒,我發奮的讀書,我終於考上了學,現在我的同桌的她,問我說,″當時你怎麼不與我搞對象"我斬釘截鐵的說,"你是白雪公主,我是放牛娃。"這此人沒怎麼"奮鬥",靠父親,大部分都接班了,弄了個非農業,而且還有很好的工作。

三是,上幾天,回農村老家,這些人還很叫人羨慕,因為他們有退休金,比一般農民佔有很大優勢,我想這輩子農民翻不了身了,永遠被這些人看不起。

總之,人與人應該平等,況且農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應該有不低於這些職工的待遇。僅供參考。這就是我的回答。



英莫問667


農村人也是閒話特別多,聽風就是雨。。。

我父親是退休教師,像我父親一樣的同事都退休的也沒有說四處炫耀。。。

只是從別人要看吧,就感覺在農村你拿著退休工資,他們就不爽,你幹個什麼,他都覺得你是在炫耀。。。現在農村很對人都是見不得別人好,,,每天不顧自己的事 就是給別人操心呢。。。

有沒有同感,,,,,,


深山掌櫃


退休後回到農村的退休人員,他們在沒有脫離農村前就比其他農民有優越感,我是70年下鄉插隊知識青年,對他們的情況較為清楚,如今還和這些人有往來,對此有一定的發言權。

這群回鄉安度晚年的退休人員中,他們大多數是在70年代通過推薦參加工作,上中專或大學,有的是當兵在部提幹後復員到地方工作,當初在農村能夠推薦工作,上學的都是農村大隊幹部以上的子女,在脫離農村前雖有優越感,但進城參加工後他們的優越感就顯示不出來了,但畢竟是在農村長大,比城裡的人要能吃苦節儉,憑著這種精神,他們後來在各個行業都發展得不錯,有的做了教師,有的後來成為公務員,在改革開放後,他們憑藉各種關係或手段把自己的子女都安排了理想的工作崗位,如今他們中的子女們在各行業中居領導崗位。

如今這些農村退休“職工”,回到農村後炫耀無非就是找回當年的優越感而矣。



軍歌響亮


農村退休人員張揚的畢竟是極少數,我現在就在蘇北農村,這裡退休人員分如下幾個等級:

首先是教師,一位小學校長64歲,每月養老金6700元。其他退休教師六千元左右。

其次是醫生,一個小學畢業曾經在醫院搞內勤的如門衛電工之類雜事,因為有編制,所以退休後養老金在五千多元。

第三是職工,象排灌站,信用社,植保站,農機管理的人員,養老金在三千元左右。

第四是城鎮工廠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與職工,養老金在二千元左右。

所以農村退休人員養老金也分三六九等的。

農村退休人員比城裡同級別人員活得更滋潤的是,由於當年這些人員工作在單位戶口在農村,所以都分到一部分田。他們利用這些田種植糧食,蔬菜,飼養家禽,一年養老金可以積蓄起來,僅田地產出就夠生活了。

但別以為農村退休人員有養老金就閒著,其實七老八十仍在勞動太多了。一個是因為農村勞動可以延年益壽,一個是多做多收穫為子女們創造效益。我看到一位拿養老金的老師承包一片魚塘,每天和僱工幹些魚塘活什,一年到頭都是如此。所以即使養老金很豐茂,但人性決定了他們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幹,還是要幹力所能及的田事活,並不因為老也不因為養老金高就不幹了,那是不可能的。

但題主說農村退休人員拿退休金四處炫耀,我覺得沒有的事,都是鄉親同族們,一般都很低調,那種炫富情況在農村幾乎不存在吧?


東楚龍野虎


確實有一部分這樣的人, 這些愛炫耀的農村退休職工,多半是愛面子、喜歡攀比才這樣做。

農村地區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比較貧窮,現如今大家的生活才好一些。十幾、二十年前,農村的公路上很少看到小轎車,現在隨處可見。農村人喜歡比什麼,當然是比房、比車、比工資,當大家都蓋起了小洋房、小別墅,開起了小汽車時,剩下的就是比工資,比退休金等收入了。

在很多農村人看來,越有錢就代表著越有面子,越有威望,越有說服力。所以,為了能夠凸顯出自己的實力,當然是各種炫富。農村的攀比之風一直存在,很多人為了一爭高下,甚至不惜大吹牛皮,最後牛皮吹破了,卻也不覺得丟臉,這樣的現象可不少見。

就拿我身邊的親戚來說,有些親戚真的是勢利眼,他們見誰比較富有,就拍誰馬屁,而且做得非常明顯,但是他們卻不覺得有何不妥,也絲毫沒有覺察自己的行為是多麼可恥。有句話叫“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這話說得真的挺對,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

農村地區的退休職工多為這幾種情況:1.退休教師 2.工廠退休職工 3.企業退休職員 4.農林牧副漁等基礎管理退休員工等。

這些農村退休職工在未退休之前,即便工資不高,那也是一份相對比較固定的工資,這比很多沒有固定經濟來源的農民來說,已經相當好了。退休之後,每個月還能夠領一份退休金,那可是相當有面子了,因此怎麼能夠浪費這麼好的資本而不炫耀呢!

說句實在話,喜歡炫耀並不是某一類人的專利,而是大部分人的特性,很多人都比較炫耀,這並不只是農村退休職工而已。筆者覺得,適當攀比是可取的,但是過度攀比、炫耀就不應該了,做人還是低調點比較好。



【以上僅個人觀點,若有不同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關注:快嘴社會說,一起聊人生。】

一木MU


為什麼有一些農村退休職工,四處炫耀自己比別人強?退休的職工老師、鄉鎮員工,這些人的退休工資在農村乃至於縣城都是個不菲的數目。農村人羨慕的很,要說他們四處炫耀那終歸是少數。退休了閒來無事吹吹牛皮人家也有那個資本,沒有什麼。有人天生就愛炫耀有人天生就愛低調,素質不同。為什麼農村人會羨慕,看著看人家老來享福。在看看自己辛苦一生,落個啥貧窮與疾病是一生最大‘資本’不由得感嘆。時也命也,誰叫咱沒能力沒資本了。



敖漢人的生活


的確有一部分“偽農民”,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就以各種途徑進城工作,在城市混了個職工身份,退休後,忙碌了半輩子的他們給兒女置辦好家業就和老伴回到農村老家,重新蓋起了幾間北房,享受著農村的自然環境,拿著一個月少則三千,多則五六千的退休金,享受著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等政策帶來的便利,與一輩子在土裡刨食吃的真正農民形成鮮明對比,他們大都衣著講究,喜歡四處炫耀,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

這部分人不能稱之為農民,他們往往在農村已經沒有他們的耕地了,多數情況下是老伴戶口留在農村,還有有一畝三分地,“偽農民”借住在村莊內。而這部分人相比一輩子沒怎麼離開縣城的農民而言,擁有他們無法比擬的眼界,見多識廣,處處炫耀自己的學識,村裡一但有什麼集體活動也都積極參與,狂刷刷存在感,同時,在遇事也多會指手畫腳,一副我在行的表現,彷彿在農村又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

對於這種人,多數在城市混的比較壓抑,不然也不會再回到農村。他們就像暴發戶一樣,發達後衣錦還鄉,總是會會一會自己的窮親戚,享受周圍人羨慕的目光,虛榮心得到極大的滿足,一副我就是比你強的表情,丟失多年的自信心再次迴歸。

當然,這部分人也會誠心的去幫助身邊的農民朋友,出發點也是好的,但往往在農村住不長久,畢竟城市的風土人情和農村不一樣,因吃不準而得罪人的事遲早會發生,等自己玩膩了還是想回到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