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田種地也是一種職業,你是否贊成農民也應該有退休工資戓者是養老金?

隱居仙境


這是個老話題,這也代表著農民的心聲,農民應該有退休金(非退休工資),應該增加養老金(60歲以上已有)。

都說農民是一種職業,只是分工的不同。怎麼說也是對國家有過一定貢獻的。建國初期國家物資匱乏,基礎建設滯後,經濟水平相當落後。那時候農民吃飽飯都成困難,但還是參加興修水利、公路、鐵路等國家建沒;又為國家繳納公糧,還有後來的“三提五統”等農業稅,這是誰也無法抹去的歷史。而這些曾經做過貢獻的正是如今六七十歲的農村老人。

農民就沒有退休一說,也沒有國家法定到什麼年齡就得“退休”。絕大多數的農民都是身體是實在撐不住了,幹不動活了,才從土地中脫出身來,也算是“退休”吧!而農民不種糧食也就意味著餬口都成了問題,沒有了一點經濟來源,就別說養家了,老年生活十分艱難。現在我國經濟位居世界第二,一代老農民功不可沒。給他們每月至少發放5一600元的退休金也合情合理,也是老農民最大的期盼。


農村養老保險是從09年開始實行的。60週歲以上的農民去年基礎養老金才增加到每月88元。也就買一袋鹽,稱1斤10元左右的茶葉,有自來水也不太用,又不太看電視,就是燈泡都怕著得時間長,但總還有水電費要交。老農的煙癮只用旱菸應對;人老了就容易得病,還經常得的是慢性病,久治不愈,挺費錢的。雖有“新農保”,可慢性病這一塊還是讓老農民自己掏得多。再說身體沒啥大病,那些止痛的、降壓之類的藥還是要常備的。再怎麼省著花才不夠。國家給老農民的養老金還是太少了。


2018年3月,國家要求各地建立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保險增長機制。例如寧夏每年額外提供5元基本養老金,山東省五年調整一次,上海增加了80元等等。如果能將基本養老金每月也提高到4一500元,農民一定滿意的。


為生活而提神


農民用他們沒日沒夜的辛勤耕耘,多少年來在有限的土地上養活著城市人,粗茶淡飯不說,生活條件也相當艱苦、簡陋。在2000年之前往後推幾千年國家的稅收大部分都是由農民來承擔著。生老病死卻都由自己來解決。他們一生交的稅不比城市人少。可是現在他 們的養老金比起城市人卻少的可憐。只有五百,八百元。不知熬多少年才能逐步能增到上千元。或許有一天真能上千了,恐怕城市裡的退休金也已上萬了。工人農民本來都是平等的階級,為什麼他們的退休待遇有著那麼大的代差呢?難道真是像有人告戒孩子們說的,千萬別做萬世不如人的農民嗎?


明城主人


農民種地是一種最低的職業,他養育了一代代無數的兒女。他的身份是最低,常被人看不起,人格得不尊重,連聖人都說:種地是小人的事,種地老實,種地窩囊, 常受人氣。出的牛馬力,生活得不到保障,常被達官貴族指責沒本亊。從古至今向爬在地上的老黃牛,人老了,腰灣了,背駝了,腿瘸了,眼瞎了,耳聾了,心臟有毛病,肝臟有囊腫,腎虧了,肺傷了,瘸南料北,無人問津。乘車沒有黃。看病又缺錢。有口難言,風裡來雨裡去。盛夏酷暑,數九寒天,起早貪黑,腰痠背痛,腿抽筋,又對誰講,。到老了乆臥病,大門不出 二門不邁。不要出外旅遊,拄著柺杖還要摔跤裡,這就是辛苦一輩子的農民,我不在農民求你情,我說的大實話,肺腑之言,把農民養老問題納入法制,納入正軌管理,工廠是國家投資 資金有國家出。而農民處處用一雙帶繭的手,政府部門當務之急解決農民的養老問題,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 因為他太誠實丶太酣厚。國家有難時,他們也是勒緊褲腰帶,鼎立相助,農村根據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朝鮮戰爭,五八年蘇聯逼債,為了爭一口氣,還外債,他們忍飢受凍,餓死了多少鄉下人。如今國家富裕給他們一個安窩,老有所養,意想天年。


user756444046112


農民年老了應該有退休金。這是因為農民為國家的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早在解放戰爭的時候,老百姓出糧出力支援前線。陳毅元帥就曾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農民兄弟用小車推出來的。

建國後,農民又響應黨的號召,大搞農田水利建設,開挖河道,興修水利。大大提高了農田的灌溉面積。

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民積極向國家交公糧、提留。有利的支援了國家的各項建設。

年老了,幹不動了,黨和政府也沒有忘記農民兄弟。頭些年早就取消了公糧、提留。這幾年,又有了糧食補貼,農民種地不交錢了。

政府讓農民辦了養老保險,合作醫療,使農民能夠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家庭困難的家庭辦了低保,殘疾人有了撫卹金。

又實行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孩子上學免了學費。

有地種,有養老金花,農民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


風輕雲淡75281


對於農民養老金問題,我個人看法贊成6O歲就應當給於不低於4oo元每月的養老生活補貼,因為現在年滿60歲以上的人,在他們年青的那個年代,正是毛澤東時代,在農業戰線上,每年的公糧,購糧任務是要完成的,還要義務參加國家各種建設,如修鐵路,公路,水庫,河渠治理等各項工程,生活也是很艱苦的,所以國家現在也富裕了,他們現在也老了,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太好,大多數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存款,雖然國家現在給6o歲以上的老人每月有8o多元的養老金,但是按現在的生活水平,那還是太少,現在的老人,受當時條件限制,大多數文化水平低,就不和退休工人幹部比較,每月有四、五百元對於農村的老年人來說正常生活也是可以的,這是我個人看法。


長江232766335


如果政策允許,希望農民享受工人同等待遇:1.有退休金,有五險一金.

2.有法定的節假日.

3.有福利保障,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4.實行月薪制。

5.按年按月評比技術標兵,定時參加技能培訓。

6.實行崗位競聘制,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7.孕婦有產假。

8.有公費旅遊,國家報銷差旅費。

9.有加班津貼。

10.有公費醫療。

這能實現嗎?


紅孩兒是我


謝謝朋友的提問,我從來不認為農民種田是一種職業,我今天以回答了這個問題。關於農民享有退休工資,這個意見是好事件。不過當前的六十歲以上的農民每月都有錢,不多,各個地方採取了多樣化交養老保險金的模式,很普遍,實施性開展。提倡農民有退休工資,我個人認為,看國情。新農村的發展,建設美麗的鄉村,就是帶領農民奔小康,讓農民享有生態宜居環境。抉貧攻堅,各種補貼的優惠,給現代農民創造帶來了更多良好的機遇。新農村建設的各種模式,土地流轉,農村合作社,產業互鏈,休閒農莊,生態旅遊業全面開展。新農村,新農人的實現,我們農民還要退休工資嗎?還愁醫療社保沒有保障嗎?振興鄉村,不是在講書,所見所聞,有落實,有推力,有意義!只要農民腳踏實地,去做,去幹,這才是硬道理!個人觀點2019.3.25日


l大長江


養老金與職業沒有任何關係!無論從事什麼職業,如果不參加相關基本養老保險,都不會有養老金。即是你沒有任何職業,不參加任何社會勞動,只要你參加了相關基本養老保險,到達法定年齡,連續交費15年以上的,就可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想擁有平等的權利,享有平等的社會福利,只能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且必須依法履行法定義務。謀求法外平等是不現實的,強取即構成犯罪,想想無防但不解決現實問題。如此糾結於心,於事無補且傷氣勞神!

如此擔心老無所依,不如正視現實,合理計劃家庭收支,對兒女要“適時斷奶”,對父母好好孝順。要想老來能享受養老金待遇,唯一的辦法就是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它途徑。


鞠維坤1


工人退休後,有退休金,但不能帶走廠裡一顆鏍釘。

農民退休後,能把承包責任地退回來嗎?

不是人人都想退,至少在我所住的貴陽市觀山湖區,農業戶籍家家徵地都有幾百上千萬,坐著村委修建的,每戶240平大房,開著寶馬車當環衛工(上過新聞)。讓他們退還徵地款,滿五十以上的老人,如貴鋼退休職工般,每月發三千元不到退休金,退出大房,住廠區70平左右的宿舍樓。會願意嗎?


城鎮戶籍打工者


由於人有很多種需求,要吃、要住、要穿、要醫療、要這要那等等,所以人們不可能同做一種事情。而做各種事都是為了滿足世人的需求,農民種地生產糧食也不例外!公務員是社會上精英人群,他們工作環境舒適而又幹淨,冬夏有空調,常年有茶水。工作時風光無限,60歲退休後依然待遇豐厚,吃穿不愁,醫療不擔心!但他們的工作也是為了人們的需求,也是一種職業。企事業單位人員,雖然比不上公務員的工作環境待遇,可以說是社會上中上層人群,有穩定的工作,有星期有假期,也有相當不錯的工資與福利,60歲退休後也有穩定的生活與醫療保障!有編別單位的工人,他們工作也非常辛苦,但60歲退休後,雖然工資待遇不高,但基本生活及醫療保障還是有的!再來說說農民,社會最低層人群,沒有話語權,說任人宰割有點嚴重了,那就說一切順其自然。不要說60歲,就是70一80歲,身體允許,也必須幹,不種地,不生產糧食就沒有吃的,因為他們沒有退休金,就沒有穩定的生活。人們所從事各個行業,都是服務社會,滿足人們的需求!公務員、企事業人員、工人退休後都有穩定生活和醫療保障,而農村確沒有!農民能不想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