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盡哀榮的農村葬禮,究竟是辦給誰?

豫記


問:農村極盡衰榮的喪事葬禮,究竟是為誰而辦?

親朋無不悲慟、無不動容落淚的葬禮是為死者辦的;當然,也有辦給活人看的,比如喪事音樂會上唱《今天是個好日子》的就是為活人而辦,因為終於等到了好日子的今天。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葬禮葬禮,與普通酒席不同,各地都有獨具特色的禮數講究。刺楸認為,可把葬禮分為喪事和酒席兩部分。


一、喪事為死者而辦

老人去世後,葬禮上會歷經停喪、灰靈、守靈、超度開路、下祭、辭靈等眾多大大小小的喪事活動,連續三天三夜、三天兩夜不合眼休息是常事。這些是流傳下來的民俗活動,目的是褒揚其生前功績,讓其安心地走。一些親朋好友還會親自撰寫祭文,以便在下祭的時候惦念死者。

二、酒席和表演為活人而辦

1、葬禮上的酒席是為活人做的。老人去世後,一生蓋棺定論。生前有交情的大部分好友、故人和打過交道的白客皆會不請自來,弔唁死者、追思亡靈,送老人最後一程。此外,刺楸認為村裡的紅白喜事老人在生前都有走動,幫前忙後且送上了人情。農村的人情講究你有來我有往,所以同個村的普通村民也多半會來。

因此,招待客人自然少不了,人情味濃點的農村會組織村裡人幫忙做酒席,而相對的則請人做包桌。

2、歌舞怪象是為活人辦。有些地方不但不營造出悲傷的氣氛,反倒興起了請戲班、舞隊、哭喪表演的習俗。人死燈滅,不會看日子,不會挑日期。有時可能真是很長時間才會遇到一回喪事,所以有人點歌唱《千年等一回》,有的可能真的解脫了,一首《解脫》和一首《今天是個好日子》在眾人的鬨笑聲中結束。



以上就是刺楸對農村葬禮到底是為誰而辦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的還行,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那些年我家裡盡死人,確切說是我家裡連同幾方面的親戚在兩三年間死了上十個人。我父親過世時我應是請樂隊的,我和幾個哥哥商量滿共大家請一套算了,有個響動就行了,我並不覺得這有麼不好。因為我最厭煩鑼鼓喧天,最厭煩炮仗,禮花炸得到處都是,又吵又髒又浪費,鞭炮聲對孕婦腹中的胎兒有危險,能使有心臟病的人發病,能使嬰幼兒的耳膜致聾,總之沒有一頭好。由於大家都知道我父親活著和生病期間我對他是好的,所以我作為家中唯一的女兒,我沒麼主張大操辦,也沒有聽到有誰說我做得不對,我也不怕別人會不會說我吝嗇錢,因為我總對家裡人說,你屋裡有幾個人是個麼打模誰還不曉得,有麼必要拿到大庭廣眾面前去顯擺的。到鄉里大伯媽過世時我們回去,看到有人在大樹上牽線架喇叭放音樂唱戲,我問叔伯妯娌,我們家死了人,咋人家反倒扎架子唱起來了,叔伯妯娌說這正是我們家請來的,因為明天是下祭就是坐夜的日子,我這才知道,我總認為人死了應該默哀,安安靜靜地,怎麼反倒要大吵大鬧的,沒想到鄉下沒人管,辦白喜事就象過節,比城關還吵鬧多少倍,有的還玩獅子,打腰鼓,有的搭兩三個戲臺子,都敲打各路親戚打賞點歌。到繞棺,行禮時又是沒完沒了的輪著丟錢,所斂聚的大把大把的錢最後都由那些吹鼓手們象分贓似地拿去分,由於越演越烈,以至所有的人都看得出明擺著是那些張羅喪事的人在大肆斂財,但又都拿這些人沒辦法,只有認宰,有的主家還深怕別人說他不爽快,怕用錢怕擔不孝的名聲,我感到這樣做容易把人心搞壞。在農村我還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些孝子孝女全無悲慼之色,說是白喜事,就象真的是辦喜事,那些農村的老的,晚上看熱鬧也猶如觀劇,都排排坐,看得嘴張張的。可以看出農村平時留守的人少,荒僻冷清慣了,象辦這樣的白喜事,就象過盛大的節日。而且幾乎每個農村老人都無不向往將來到自已頭上也是這樣,他們覺得這既是無尚的風光,又是在人世的最後的奢侈。


樂樂335536


小時候最怕的就是有人哭喪,那種聲音跟平日裡完全不一樣,夾雜著一種特有的腔調、每次遇到都趕緊跑回家。我十多歲的時候,奶奶生病了,癌症,從化療到最後胃被摧毀,只能靠營養水續命,我就睡在她的身旁,眼看著生命一點點的走完,再後來她就被放在水晶棺材裡七天,在老家宅子裡,那裡已經很多年沒有人住,大家都來弔唁,來的人都先扯腔調哭一會,我站在一旁看著,覺得奶奶睡的很安詳,這群人好吵。從那之後,我就不再害怕這種事了,那些人白事上特有的響器聲哭聲,有時候竟然會勾出我的眼淚。


燴麵十八扯


從個人來講,不贊同隆重的葬禮。

以後我死了,讓我兒子女兒隨便把我燒了埋了就行,樹葬海葬都不錯,不需要他們給我買墓地,幾十年後誰還記得墳地裡埋的是誰。

我也只記得我的爺爺奶奶,再往上數,我也不知道誰是誰。

我爺爺奶奶的父母們的墓地,早就夷為平地了,從我記事起,跟著奶奶去燒紙,她都是在人家的地裡燒,說以前那裡埋著她的父母公婆。

我們這裡農村,現在辦喪事村裡會管的,不讓鋪張浪費,就連結婚都不讓擺好的酒席,酒席上不讓上四大件(雞魚肘子丸子),煙不能超過20塊錢,酒不能超過50塊錢。

誰家有喜事喪事,村裡有幹部去你家盯著,不能違規。

人死了,隆重的葬禮只是讓子女多花錢而已,但是死去的人卻啥也不知道啥也享受不到了。

小時候,我們這裡死了人,要請哭喪的,請演電影的,請唱戲的,現在早就不讓了,村子裡早就開始管了。

死者為大,是心裡的尊重,不在喪事上。只要肯花錢,不孝順的兒子也能辦隆重的喪事。

我爸有個哥們,他的父親生前癱瘓,他都不伺候的,兒媳婦也不伺候,老人身體都生蛆了,父親死後,他哭的比唱戲的還好,有啥用?

我認為隆重的喪事是辦給活人看的面子工程,沒有一點實質作用,因為死人已經享受不到了。


葉子葉公子


更多農村奇聞趣事,請關注三農堂廣訊,誠邀您的關注,共同探討農村知識!

生者堅強,逝者安息!在農村如果有老人去世了,為了家主的面子問題就要辦理一場有場面的喪禮,比如在我們農村老家這裡,喪禮講究的都是排場,一般一場普通的喪禮是請一夥嗩吶隊,如果是家主為了面子,可能還會請2-3夥嗩吶隊來吹奏表演,團隊按人頭收費一人200,除了管飯到了出殯後就離開,一般都兩天的時間在喪禮上忙活!不泛這些嗩吶對裡晚上也會有演出,比如唱歌跳舞之類的,搞的很是熱鬧,尤其在晚上幾乎如同演唱會一般!


如果在農村十里八鄉誰知道哪個村裡出現了一些老人的殯事,那麼很多人都會趕過去觀看,在農村這些殯事的演出比結婚還熱鬧,現在農村結婚頭一天基本都是打鼓敲鑼,也就在晚上六點到7點就結束了,所以沒看頭,但是殯事不一樣了,家主為了場面的問題,晚上都是要求在家主面前進行表演,可謂是吹拉彈唱樣樣都有啊,甚至還有的地方表演還會出現一些雜技,小品之類的,活脫脫的一個小型歌舞團,一般這種節目延續到晚上10點左右,甚至一些觀眾猶意未盡,不願離開!


在老人去世到出殯的這幾天裡,比如去世老人的長子,就要在棺材旁邊守靈,還要一直跪著,一些親朋好友來弔孝的時候也要去陪著拜祭,這期間還要去送路,老家這叫行路祭,在老家這裡以前有個規定,意思是孝子的話,就三天三夜不能吃飯不能睡覺要陪在老人的棺旁,這樣才顯得有孝心,出殯當天親朋好友拜祭完後就要進去吃飯,然後等著出殯,出殯後還要跟著下葬,然後回來和親戚一起吃倒頭飯!這期間家主也是非常累的,一些人活生生的累虛脫了!個人感覺一些喪事的拜祭是給逝者辦的,而一些表演和吃飯喝酒這些是給活人辦的,不過現在國家也倡導殯事從簡,不準大操大辦。我國大部分地區都也實行了,最近幾年像表演那些幾乎沒有了,就連家主的酒席的菜品的數量也都控住了!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全面還望大家補充,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頭條號三農堂廣訊,瞭解更多農村奇聞趣事,解疑答惑!請點個關注以示感謝🙏🏻🙏🏻🙏🏻


三農堂廣訊


逝者為大,這是中國千古傳統!

極盡哀榮的葬禮,其實不僅僅在農村,就是在很多縣城或者中小城市,也是要大操大辦的!

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古話說得真好!

葬禮活動期間,哪怕是兄弟姐妹平時打得頭破血流,這時候矛盾也會霧散煙消!

可見葬禮不可簡陋,操辦必須隆重。所謂人言可畏,人情難卻,人心感嘆,不能說沒有道理!


感謝悟空老師和豫記朋友邀請回答問題。極盡哀榮的農村葬禮,究竟是辦給誰?

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如果自己家裡沒有經歷過這種情況,往往會覺得太鋪張,難道不應該勤儉節約辦喪事嗎?

事到頭,不自由!這是連雲港和淮安一帶的人,多年的一句口頭禪。老人(連雲港方言,人去世的意思。)的事情家家都可能有,一旦一件事情攤到哪家頭上,忙得會讓人脫層皮!

說句心裡話,真正辦喪事的這家主人,從內心裡也不願意大操大辦。一是太累人,跪靈、守靈、辭靈、燒轎馬慰靈,直至靈柩下葬,兩三天、三四天、五六天,讓孝子尤其是大孝子,就象掉了魂。二是容易得罪人,在辦事情的過程中,哪怕一個步驟、一個人的事情沒做好,麻煩的事情就來了。三是忙來忙去,錢花得如流水,最後一算賬,花得太大了,能讓人不心疼?

清官難斷家務事,事臨己身說不清!對於朋友提出的極盡哀榮的農村葬禮,究竟是辦給誰?我在想啊,一是辦給去世的人,有些老人希望自己風風光光走去。二是辦給自己,了卻了自己一廂心願,活人要對得起死人。三是辦給社會看,如果不辦或辦得太次,社會上會說是一個不孝順的人!

其實,移風易俗已經幾十年了,為什麼到了今天死灰復燃,反而愈演愈烈呢?不是一直提倡厚養薄葬嗎?我百思不得其解!

最後再說一句話,也是一件關於葬禮的事情。在連雲港市區,不管哪一家有人去世,可以去探望,可以去出喪禮,但是沒有物品回贈,哪怕是一對壽碗。辦宴席飲酒吃飯呢,一概沒有。說幾句節哀順變一類的話,把錢交給主人登記後,拍拍屁股走人!



感謝您對九文天下三農問答的關注與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謝謝!


九文天下


小崗上的老張太死了。八十歲的老人死在老宅裡,是鄰居偶然發現,也不知那天死去。

聞訊趕來的兒女們大放悲聲,哭天動地,隨後,為母親舉行了一場隆重又風光的葬禮。

只見:高高的靈棚,白花環繞,中間一口紅木大棺材,老張太大紅壽衣躺在棺中,旌文壓蓋,棺面八仙駕鶴,周圍紙紮的金童玉女陪伴,遍地鮮花。

請來了戲班子,吹唱彈拉,聲聲悲哀,催人淚下。

三天後出嬪,白幡引路,花圈簇擁,鑼鼓開道,鞭炮震天,三十二人抬槓,槓頭一聲吆喝:起靈,浩浩蕩蕩的出嬪隊伍出發了。

真是轟轟烈烈的風光大葬,極盡哀榮。

可是此舉卻遭到村裡人的非議。誰都知道,張老太有三兒(二兒子從小病亡)二女,張老頭死的早,是張老太含辛茹苦把兒女拉扯大,各自成家立業。這些年,張老太一直居住在老宅裡,兒女們輪流侍候。

前些日子,老張太直嚷嚷著頭疼,經常丟三拉四,早就應該去醫院檢查,可是,不是大兒媳婦去城裡照看孫子,就是二女兒裝修房子脫不開身,就這樣一拖再拖,直到一日,老張太突發腦出血,死在家中。

今天,老太太死了,兒女們為她舉行風光大葬,說是良心發現,緬懷母親,其實就是做給別人看的。當然,多少還有點擔心,人死了有靈有神,老張太會化成厲鬼來打他們的不孝。我現在這樣對你,你該滿意了吧?


祝福2992


不管是喜喪還是悲喪,農村辦喪事總有那麼一種現象——就是哭的時候哭得悲慟的無非是逝者的至親骨肉,其他人辦完喪事之後沒過多久就恢復過來了,尤其是管事的那些男性長輩們,只是臉上悲悲慼慼,沒人來弔孝的時候或站或蹲,一個勁地抽菸;有賓客來了臉上的表情似乎才有了那麼一點變化,然後便客客氣氣的迎著。有時候就在想,這些長輩們確實比晚輩們強大,生死之事經過他們之後,不過是一場宴請的活動。他們的難過和悲傷,全埋在了腳邊的一堆菸灰裡。 所以,這種聲勢浩蕩的喪禮,到底是辦給誰看的?辦給看客的


椿夏girl


現在社會有很多憑藉亡人的喪事大操大辦,亡人生前從來見不著子女面對待老人不管不問,老人就是有病臥床不起也不到跟前看一眼,老人亡後子女爭先恐後的哭受罪的爹孃你怎麼就這麼走啦,一天福沒享,鼻子一把淚一把又是扎紙活,又是請樂隊平時不招來的親戚朋友都請到,大操大辦攀比之心極強掩人耳目,這些虛情假意其實都是給活著看的,有用嗎不如老人活著時候多回來看望關心關心老人的身體,多孝順老人總比這樣強吧。


東山再起219


這個只是做給別人看的,生前孝順的話,老人去世了倒不會說什麼,不孝順別人必然指指點點。但是有一些程序還是必不可少,甚至有的老人生前會交代。

在我們這邊,道教的人去世,超度,破地獄這些程序必不可少,就像天主教的去世彌撒是不可缺少。我們這邊老人大多交代死後必須做的要做,其他出殯用的樂隊能少儘量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