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司馬遷對霍去病的評價不高?

鐵錘歷史


其實,司馬遷不僅對霍去病的評價不高,對衛青的評價也不高。在他寫的《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給人總有一種欲說還休的感覺。因為,但凡司馬遷所寫的的列傳或者合傳,在文章的結尾處,司馬遷都會對這些人做個非常深刻的點評,但唯有霍去病和衛青沒有。

在霍去病和衛青合傳的結尾處,司馬遷只是引用蘇建的話,說是“蘇建曾讓衛青養賢納士,以增加聲譽。但衛青卻認為,作為臣子應當奉公守法,做好本份就好,何必招士,霍去病也是這麼認為的”。最後,司馬遷自己則只點評了這樣一句話:“這是他們為將之道”。

不僅如此,司馬遷還在《佞幸列傳》中點了衛青和霍去病的名字,說他二人都是以外戚的身份才得到皇帝寵幸,只不過,因為他們兩才華橫溢,不願自甘下流,這才取得令人稱道的功績。同時,司馬遷還說霍去病不體恤下屬,班師回朝時,寧願扔掉許多米食,也要讓士兵捱餓,而且餓得站不起來,霍去病還要和他們踢球遊戲。

反觀和他們同時代的李廣,司馬遷不僅對其戰功和事蹟做了詳細敘述,還給予他非常高的評價,在李廣列傳的結尾處,更是不惜筆墨,用近百字對李廣進行點評,說他其身正,不令而行;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還說他忠實的品格得到全軍將士們的信賴,可謂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按理說,衛青和霍去病的戰功都要遠遠超過李廣,僅官職就要高出李廣好幾頭,又是漢武帝的左膀右臂,還是滅匈奴的最大功臣,但司馬遷為什麼要這樣對他們倆呢?很多人說,是因為司馬遷對漢武帝曾閹割他而感到不滿,所以對有著裙帶關係的衛、霍二人也不怎麼待見。

同時,司馬遷和李家關係較好,當年李廣被逼到自盡,與衛青、霍去病脫不了干係。後來霍去病又射殺李敢,武帝還包庇他,這讓司馬遷心裡更很不平衡。當然,還有人認為,是司馬遷覺得征討匈奴,耗時耗力,還導致民眾賦稅徭役加重,卻最終“建功不深”,自然不應該對身為統帥的衛青和霍去病大讚特贊。

但事實上,這些理由都只是表面上的,真實原因,需要從當時的歷史背景去分析。大家知道,司馬遷的《史記》完成時間,是在漢武帝徵和二年,也就是公元前91年,在這一年,司馬遷完成了對本朝,也就是漢武帝在位時的歷史記載,主要有三篇文章,分別是《孝武本紀》、《三王世家》和《衛將軍驃騎列傳》,這也是司馬遷自己在給他的朋友任安所寫的一封信中有提到的。



熟悉歷史的人應該知道,在公元前91年初,大漢帝國發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它就是牽連兩萬多人的“巫蠱之禍”,在這個事件最後,太子劉據被迫起兵造反,而衛、霍兩家作為太子的嫡系,都是堅定的跟隨太子,也正因為此,衛、霍兩家遭到嚴重打擊,連衛青的兒子衛伉都被漢武帝下令處死,皇后衛子夫也被逼得自殺。

按照正常情況,衛、霍兩家在“巫蠱之禍”事件中的行為,等同於謀反,按照法律至少是要被誅三族,但漢武帝念在衛、霍兩家昔日的功勞,並沒有過分擴大打擊面,但畢竟衛、霍兩家參與謀反,從皇權的角度來說,他們就是反賊。

這個定性,直到三年後,漢武帝發佈輪臺罪幾詔,才給予部分平反。再等到漢宣帝劉病已繼位,才真正給予他們全面平反。於是,後來的朝代才開始公開對衛青和霍去病大讚特贊。但在當時的史書上,尤其是事件發生當年,衛、霍兩家顯然無法被給予“高偉光正”的形象。



也正因為此,司馬遷當時在寫衛青和霍去病的合傳時,只能簡單記述下他們的生平事蹟,對於對他們的評價,也只能引用當時人們對他們倆的評價,所以總給人一種欲說還休的感覺。

很多人總覺得,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可以暢所欲言,但其實是很難的。因為司馬遷作為大漢朝的官方太史令,不管他寫的《史記》是為國家編寫史書,還是他的個人行為,他想寫本朝這段歷史,沒有當朝皇帝的認可,是沒有人敢去寫的。因為未經過官方許可,擅自對本朝皇帝和開國將相進行非議,這都是滅族的重罪。

或許有人說司馬遷可以私下偷偷寫,但大家要知道,當時還沒有紙,所有的文字都是記載在竹簡上,《史記》共計130篇,50多萬字,這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憑司馬遷一個人,根本是無法完成的,必然需要人來幫他。而且這些竹簡堆放起來,至少要半間房子才能裝得下,這絕不是偷偷摸摸能完成的,至少司馬遷的親朋好友、還有他府上的人員肯定是知道的。



在這種背景下,這個消息很快就會傳到漢武帝的耳朵裡,因為司馬遷在偷偷記述當朝歷史,還對本朝歷代皇帝做評價,這個稍有不慎,可是要滿門抄斬的。這個時候,作為司馬遷的親朋好友,或者府上的人員,難道不會為洗脫嫌疑而去告密嗎?否則,他們可就是知情不報,屬於共犯,也是要砍頭的。

更何況,我們知道司馬遷曾經就因為非議了兩句武帝的小舅子。結果武帝馬上就把他給閹割,搞得司馬遷都差點自殺。處於這樣的背景下,記錄本朝開國曆史時,記錄大漢的歷史時,實在受的限制太多。他所寫的內容,只能按照皇帝給擬定好的框架來記述。

換句話說,漢武帝給某個人的評價是七分功,三分過,那司馬遷就絕不敢說他是三分功,七分過。事實上,不僅是司馬遷的《史記》,幾乎每部王朝歷史,都不可避免的會打上時代的鉻印、帶上種種利益集團的有色眼鏡。每個著史者,總不可避免的受到時代與自己所處地位的影響。

我們總認為史觀們的偉大在於他們能秉筆直書歷史,但其實,他們真正的偉大,是在於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們雖然不能直述這段歷史,但卻最大限度的保留住歷史的真實,讓後人們能夠在他們字裡行間中還原當時歷史的真實面貌。


我是趙帥鍋


司馬遷對霍去病的評價並非不高,只是沒有當代的“粉”們期待得那麼高。

而這種矛盾的產生,與其說是司馬遷與李廣家族的關係而“褒李貶衛霍”,進而質疑太史公的“史德”,不如說是古今價值觀的差異。

事實上,我們看對於衛霍的記載,《史記》和《漢書》其實非常相近,當然,會有不少“傻孩子”在不瞭解歷史文獻學的基礎知識的情況下,會認為《漢書》成書時間晚,是東漢初年的作品,史料沒有司馬遷這個同時代人掌握得多,所以照錄了《史記》,其實不然。

《史記》和《漢書》雖然都是私家修史,但由於兩位作者的特殊身份,其實能夠深入閱讀當時秘藏的歷史典籍和檔案材料,到班固修《漢書》的時代,很多基於政府檔案的材料被補入,但在衛、霍二人的經歷上卻沒有明顯的增補。

歸根結底,就在於班固也認為,“這就夠了”。

在這一點上,司馬遷和班固的價值觀其實是類似的,他們並不像今天的,或者說近代以來民族主義勃興之後的普遍教育之下的“讀書人”,對於對外擴張有著近似於宗教性的“信仰”和“痴迷”。

後者與近代以來長期的屈辱史有直接關係,所謂缺什麼補什麼,對於衛霍這種深入敵境千里,絕域破敵的英雄有著天然的推崇,而在兩漢,匈奴對於漢朝人而言,從來都是疥癬之疾,沒有人會將這些“打了就跑”的胡人視為什麼亡國滅種的威脅。

而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明示的理由是要報高祖平城之圍,高後之辱,朝堂上卻早已經暴露了他的目的,就是希望將匈奴打臣服、朝貢,滿足他四夷賓服的聖王之夢。

然而,《史記》、《漢書》的記載都很明晰,在人馬多死,幾十年積蓄揮霍一空的出塞戰爭後,匈奴並沒有垮臺,也沒有臣服,而是避居漠北積蓄力量。

哪怕是今天某些孩子們所說的“沉重打擊匈奴帶來邊境平安”,其實也是不存在的,哪怕只對照年表就會發現,漢武帝出塞決戰匈奴之後,僅僅十年,匈奴的寇略又捲土重來,繼續對漢朝的邊地形成騷擾,其頻率並不比和親時代少。

在整個戰爭的評判上,《史記》和《漢書》其實一樣認為是得不償失的,而具體執行這場戰爭的將帥,衛青和霍去病,其將略,對比真正“對抗強敵”的古之名將,其實也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所以,在對他們的戰果進行詳細記錄之後,也指出了霍去病好享受,不體恤士卒等等毛病。

綜上所述,並非司馬遷貶低了霍去病,而是今人過於抬高了霍去病罷了。


劉三解


要說哪部史書為中國歷史之最,那《史記》第一的位置絕對無人可以撼動,連作者司馬遷也是被受讚譽的人物。

《史記》最受大家歡迎的地方

除了它極廣的涵蓋面以外,主要還與它極高的可讀性有關。雖然是歷史,但是卻帶著一絲作者的感情,讀起來並不枯燥。

正因為摻雜了一些個人感情在裡面,所有我們能發現,司馬遷在寫近當代歷史的時候,總是有些偏頗的評價。

譬如他喜歡李廣,而不喜歡衛青霍去病,雖然在書中並沒有表現出絕對的好惡,但是字裡行間總是能透露出一些端倪。

衛青還好些,畢竟他為人謙和,雖然司馬遷對這些靠裙帶關係爬上去的人並沒有多少的好感,但是對衛青還不算太過苛刻。

但是霍去病就不一樣了,司馬遷對於霍去病的功績只是寥寥幾筆帶過,而對他的缺點倒是認真的書寫了一番。

之所以這麼不待見霍去病,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他的身份背景,霍去病聲稱是皇后衛子夫姐姐的孩子,但實際身世其實有諸多疑點,司馬遷甚至認為他就是衛子夫進宮前生的孩子。

霍去病在宮中長大,嬌生慣養也情有可原,但司馬遷寫出來這些並不一定都是為了給他箇中肯的評價,也帶有擠兌漢武帝的意思。

<strong><strong>

畢竟他是因為漢武帝才受了刑,這對司馬遷來說是一輩子的恥辱。雖然身為一個史學者他不能在著作中胡說八道,但給霍去病穿個小鞋還是可以的。

其次,司馬遷不喜霍去病,也是因為李敢是因霍去病而死。司馬遷對李家有多麼同情,就多麼討厭霍去病。

所以在司馬遷的著作裡,我們確實能看到司馬遷對李家的偏袒和對霍去病的擠兌,誰讓司馬遷是個性情中人呢。

下面來具體說明一下。

司馬遷在《霍去病傳》裡說,霍去病不體恤下屬,班師回朝時,寧願扔掉許多米食,也要讓士兵捱餓,而且餓得站不起來了,霍去病還要和他們踢球遊戲。個人認為,這段司馬遷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了。霍去病這種領導,屬於雷厲風行,賞罰分明的類型,和衛青的“仁愛”是兩種帶兵路子。

霍去病的戰術又喜歡長驅直入,長途奔襲。而大漠裡資源缺乏,容易迷路,作戰的期限不是將領能控制的,這就很講究軍隊的體力和忍耐力,霍去病讓士兵忍餓踢球,也可能是激發士兵潛力的訓練。再者,如果平日讓士兵吃得太好太飽,糧水供應充足,那遇到絕境時,怎麼會有戰鬥力?又如何會磨練出一支有能力,深入敵後的勁旅呢?

退一步說,霍去病不體恤下屬,士兵們怎麼會為霍去病賣命?如果士兵們真的餓得受不了,早就在大漠裡殺了霍去病投敵了,又怎麼會有日後大大小小的將校跟著霍去病封侯領賞呢?另外,著名的“酒泉郡”(現酒泉市),傳說就是漢武帝送來美酒給霍去病軍慶功,由於酒少人多,於是霍去病倒酒入泉,和將士共飲,因此取名“酒泉”。

所以,綜合以上這些,個人認為司馬遷對霍去病是有偏見的,這種偏見主要還是對漢武帝對待李家待遇和窮兵黷武的不滿有著連帶的關係。

<strong>

歷史公元


這個有一個故事,那就是衛青,霍去病,李廣家族,司馬遷以及漢武帝之間的恩恩怨怨。

李廣在被逼自殺之後,兒子李敢認為是衛青導致自己父親自殺,於是去找衛青報仇。霍去病知道自己的舅舅被欺負以後,這個人太勇猛了,所以就把李敢殺了。到了李廣孫子李陵的時候,因為打敗仗投降匈奴,被漢朝群臣鄙視,包括漢武帝在內都認為是李陵自己投降匈奴,和蘇武在塞外一起放羊。整個漢朝能說的上話的只有司馬遷一個人力挺李氏家族,說李陵頭像匈奴是為了活下來,不是主動投降的。漢武帝大怒,這不把偉大的司馬遷先生給施行了宮刑,還不讓他痛痛快快的死,就是要羞辱司馬遷。

但是漢武帝絕對沒有想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人的心性是不可以被折斷扭曲的,只可以進行牽引,司馬遷在受到宮刑之後,不但沒有死,而且胸中的憤怒讓他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司馬開頭的史學家。

於是他就開始寫,腦子你漢武帝總歸奪不去吧,就算你把我的手砍了,我也能口述,就算不能說話了,我還有腳。我就不信寫不出來。所以,莫說司馬遷對霍去病的評價不高,你看看《史記》裡面對漢武大帝的評價是不是也不高,和漢武帝有親戚關係的這些人哪一個有很高的評價,相反倒是李氏家族,司馬遷卻評價極為積極。

所以,司馬遷也是人,也有感情,有感情就有自己喜歡的,自己不喜歡的,霍去病正好是司馬遷自己不喜歡的那個人。追問其他的沒有什麼意義。


小文殊蘭


有書君以前看《大漢天子》系列,被霍去病那句“匈奴未滅,無以家為”感動得痛哭流涕。

這句話還是激勵有志於民族解放事業的仁人志士的豪言壯語,影響深廣。

然而,在司馬遷的筆下,霍去病的形象卻顯得並沒那麼高。

一般來說,《史記》每一卷的結尾都會有“太史公曰”,表明司馬遷對這卷所寫人物的評價。他說李廣是奇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但他評價功勞更高的衛青、霍去病卻是轉述蘇建的話,沒有過多誇讚。為何?

01司馬遷的實錄精神

霍去病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閃電戰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年少成名,戰功赫赫。

這些司馬遷都如實記錄在《史記》中。

但,他也說:“然(霍去病)少而侍中,貴,不省士。

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事多此類。”

大意就是霍去病不體恤下屬,驕奢浪費,恃才傲物。

這不難理解,霍去病從小養在漢武帝身邊,且武帝對他百般寵愛,他自然不知下層人的疾苦。

太史公如實寫出了霍去病的缺點,畢竟人無完人,這也顯示出司馬遷修史時的“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

02霍去病射殺李敢

漠北大戰時,李敢曾隨霍去病出戰匈奴,有同僚情誼。

公元前118年,李敢因私怨刺傷大將軍衛青,不久,霍去病為舅復仇,在甘泉宮的射獵中射殺了李敢。

而漢武帝為庇護霍去病,詭稱李敢是被鹿撞死了。

李敢是飛將軍李廣之子,而司馬遷十分崇拜李廣,欣賞他的為人,也同情他功高不爵。當年李廣被逼到自盡的境地,司馬遷認為與衛青、霍去病脫不了干係。

而後霍去病又殺了李敢,武帝還包庇他,這讓司馬遷心裡很不平衡,卻又無處發洩。

編寫《史記》時,司馬遷把這些事都如實記錄,但在字裡行間嵌入了主觀情緒,表明自己對霍去病的為人並不欣賞,甚至有些反感。

03古今價值觀的差異

受近代屈辱歷史的影響,我們喜歡強大的人,對霍去病這種深入敵境千里,絕域破敵,以少勝多的英雄有著天然的推崇。

在西漢時期,匈奴雖頻頻來犯,但對於漢朝人而言,從來都是疥癬之疾,沒有人會將這些“打了就跑”的胡人視為亡國滅種的威脅。

而漢武帝希望匈奴臣服,頻繁發動戰爭打擊匈奴。多年征戰,人馬多死,把“文景之治”幾十年的積蓄揮霍一空,而匈奴並沒有垮臺,也沒有臣服,只是暫時避居漠北積蓄力量。僅僅十年,他們又捲土重來。

所以,司馬遷認為征討匈奴,耗時耗力,民眾賦稅徭役加重,最終卻“建功不深”。自然而然,身為將領的霍去病的功業也未達到頂端,不至於大讚特贊。

有書君以為,太史公對霍去病確實有一定的偏見,但他寫《史記》時實事求是,把霍去病的優缺點都表現出來。

為我們還原一個真實的霍去病,而不是刻意編纂一個完美的英雄人物。

是非功過,有後人論斷,大可不必過於在意太史公的評價。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太史公司馬遷,實事求是的精神,才是史記流傳千古的重要原因。如果隨意附會一些當權者,那麼太史公也就不是我們心目中的太史公了。

霍去病無疑就是那個時代最閃亮的明星,他擁有漢武帝無上的寵愛,在抗擊匈奴的過程中,戰無不勝,被封為冠軍侯。這些都證明了霍去病是一個當權者,但是太史公並沒有為此而大加褒獎,卻也沒有貶低的成分,只是實事求是而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如何記載霍去病的。

第一,他認為霍去病是一個恃寵而驕的人。

霍去病從小就在漢武帝身邊長大,他的舅舅衛青是漢武帝的小舅子,也是漢武帝最欣賞的戰將。為了能夠從外戚手中奪取政權,

漢武帝努力培養衛青,從而使得手裡真正掌握了軍權,在朝中有了說話的權力。所以霍去病得到了漢武帝無限地寵愛,在太史公的是筆記當中,我們可以發現,他認為霍去病是一個恃寵而驕的人,甚至有些怠慢身邊的戰士。

這件事確實有被記載下來,但是我認為太史公只是客觀記載了他看到的事實。並不代表他的個人觀點,某一次他看到霍去病浪費了大量的糧食,卻忘記了士兵們還在飢餓當中,所以就記載了下來。至於後來霍去病有沒有對士兵好一些,其實是不言而喻的,他如果對士兵不好,難道士兵們會甘心為他肝腦塗地地打仗嗎?



第二,霍去病在戰場上的功績,是得到太史公認可的。

霍去病是一位年輕的將領,他雖然年輕,但是有腦子,會打仗。司馬遷對霍去病在戰場上的功績評價非常高。甚至認為那個時代,只有他一人站在了戰爭學的巔峰。連他的舅舅衛青都不能跟他相提並論。主要是因為他比衛青的膽子大,他不害怕失敗。但是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性格,或許才釀成了他英年早逝的情況。樂極生悲的事情發生了太多次

,可是歷史總是不斷重演,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看一看過去那些人到底犯了哪些錯,這才是我們往前走少入坑的不二法則。

第三,太史公對李廣一家的同情,或許轉變成了對霍去病的嫉妒。

要說完全沒有私人感情,這是不可能的。畢竟史記不僅僅是一本史書,還是司馬遷個人的文學作品。但凡是文學作品,都會帶有個人感情。看著霍去病的風起雲湧,反觀李廣全家被漢武帝誅殺,其實這已經表明了一切。

司馬遷跟李廣家族的關係是非常好的,李陵投降匈奴以後,他不惜得罪漢武帝,都要覲見,希望漢武帝能夠給李廣家族一個機會。可是漢武帝不僅沒有聽他的,反而把他給閹割了。受到了這般奇恥大辱,司馬遷的作品中不貶低漢武帝才怪。但是他不敢這麼做,所以只能轉移到了漢武帝喜愛的霍去病身上。不過我認為,他記載的霍去病或許才是真實的那個人。

第四,公正客觀不帶個人情感,才是史學的出路。

很多歷史作品其實都是帶有摻假的現象的,如果不仔細分辨,是很難明白歷史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司馬遷的史記其實已經比較客觀了,他不畏強權的那種精神,才是後代史官們應該學習的,但是學會的人寥寥無幾。歷史到底還有沒有出路呢?我認為是有的,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天,都在不斷髮生著故事,創造著未來的歷史。如果沒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記錄,或許對後人來說,又是一件比較遺憾的事情。


我是江湖小曉生,司馬遷對霍去病的評價我是這麼認為的,不知道親愛的你們是怎麼想的呢?


江湖小曉生


現在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吹捧衛青也好,說霍去病也好,都刻意打壓李廣,奇葩得很!司馬遷對霍去病、衛青沒有偏見,反而把他們的功勞詳細記載,對於李廣,司馬遷心中的五善完人,卻不記載李廣的詳細戰績,顯然是特意弱化李廣。這裡是否有武帝的壓力呢?畢竟武帝曾經做過。

首先,李廣將軍不存在運氣差,他是兩次被衛青當做擋箭牌和替罪羊。衛青還曾經把蘇建當替罪羊,那次衛青也損失了士馬十幾萬,《漢書食貨志》記載,衛青兩次損失士馬30萬左右。在這之前,都是漢武帝制定作戰計劃,多路出擊,衛青只是帶領一路人馬而已,但是功勞都算在他頭上,武帝多麼照顧這位小舅子啊!

李廣在武帝時,出色的完成了牽制匈奴主力的任務,武帝后期,能力不在霍去病之下的李廣利,卻因為沒有李廣牽制匈奴主力,最終失敗。

李廣在文帝時已經功勞很大,足夠封萬戶侯。

東漢荀悅所寫《前漢紀》中,清楚寫明,《言兵事疏》是在漢文帝十四年到十五年間寫的。這就證明了李廣在漢文帝十四年確實大勝老上單于。殺一王,大有利。而之後的幾次也是李廣,連續擊敗老上單于的大舉入侵。所以漢文帝才會說,李廣的功績超過萬戶侯。

再看晁錯,他是公元前165年被舉賢良,向武帝上書國策後,任中大夫。這些國策中,應當就包含《言兵事疏》。

也就是說《言兵事疏》是公元前165年寫的。漢文帝以資歷封侯,所以李廣功勞再大,也沒有辦法封侯,必須等高祖老臣都封侯或者去世了,才能輪到他。

景帝時,李廣帶領公孫昆邪平定吳楚,李廣不服從周亞夫不救梁王的命令,被周亞夫打壓,因為景帝對周亞夫又怕又依賴,所以李廣被派去上郡任太守,部屬卻甚少,主動進攻風險極大。後享受少數民族政策高升的公孫昆邪為老上司求情,景帝馬上藉機把李廣調離最危險的上郡,說明景帝是愛惜李廣的。然而周亞夫的存在,使得李廣只能在邊境各郡做太守,直到周亞夫死後,李廣才有了機會。

有人說,衛青是大將軍,所以功勞最大。別忘了大漢的大將軍並不是按功勞封的,從第一位韓信開始,到最後一位何進何屠戶,都是無功受祿。衛青也差不多,起點就是車騎將軍,這個大將軍幾乎等於白送。

霍去病可是從校尉做起,一步一步打出來的,這一點和李廣很像。當然武帝出手大方,如果李廣在文帝時立的功,按武帝的標準,早就是大將軍萬戶侯了。

漢文帝時期,匈奴實力強大,擁有40幾萬騎兵,大月氏等國歸附匈奴,匈奴可戰之兵應在60萬以上!最強單于--老上單于多次大規模入侵,李廣多次擊敗老上單于殺敵無數,立下大功!

匈奴地域廣大,40萬騎兵不可能一直集結,單于通常會帶上幾個王和自己治下的兵馬,匈奴最強時,左賢王有8萬騎兵,右賢王6萬,左右谷蠡王4萬,其餘依次遞減。公元前166年老上單于第一次大規模入侵,兵力達到14萬,結果被16歲的李廣以幾千地方軍大敗,並且殺了一個王。經過數年多次大舉入侵,次次被李廣擊敗,匈奴損失慘重,軍臣繼位後,只能出動6萬騎兵。 而且不敢再侵犯李廣鎮守的隴西。

周亞夫細柳營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段時間。6萬匈奴軍分兵兩路,其中一路奔陝西,為防範匈奴軍襲擊長安,漢軍佈置了三路人馬防守。其中一路就是河內太守周亞夫統領。史記記載,孝文且崩時,誡太子曰:即有緩急,周亞夫真可任將兵。 文帝之所以不提李廣,其一李廣才25歲,對文帝來說還太年輕,其二,李廣是文帝用以抵禦匈奴的,隴西李家代表先秦王朝,文帝時離滅秦並不遙遠,得到重用很難。對內平叛當然要用信得過的自家人,周勃的後代最完美了。很快,因為七國之亂,周亞夫平步青雲,升為太尉,領兵平叛。而李廣在平叛時得罪了周亞夫,雖然立下大功,依然被打發到邊關守衛。

大漢李家與大宋楊家,都是一心為國,剖肝礪膽,死後均是天下百姓軍士為之哭泣。所以後世人都為楊家李家不平,在楊家將的故事裡,楊四郎的原型就是李陵,楊七郎的身上也融入了李敢的影子。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在看司馬遷寫的《衛將軍驃騎列傳》時,總有一種“詭異”的感覺,因為但凡司馬遷寫的列傳或者合傳,最後總有一段司馬遷對這些人的主觀點評,無論篇幅長短,表達卻很豐富。唯有衛青,霍去病的點評感覺有些簡單和敷衍,《衛將軍驃騎列傳》最後一段的太史公曰,採用的是蘇建的話,大意是蘇建讓衛青養賢納士,增加聲譽。衛青卻認為,為臣子奉公守法,做好本份就好,何必招士,霍去病也是這麼認為的。太史公說,這是他們為將之道。所以,《史記》司馬貞的索隱都看不下了,於是補了一段衛青,霍去病的贊。



個人認為司馬遷是對衛青和霍去病有些不待見的,衛青為人謙和還好一點,霍去病就不一樣了,畢竟以司馬遷對李家的好感,李敢死於霍去病之手,司馬遷心中無偏見,是不可能的。關於司馬遷對衛,霍集團的態度,個人在問答中《衛青和霍去病為什麼出現在裡》一文,已經分析過了。總之,司馬遷不待見衛,霍,主要的根源是司馬遷對漢武帝的不滿,再加上李廣,李敢之死,李陵失去歸國的機會,都和衛,霍集團有一定關係。


(深入大漠的霍去病漢軍)

至於,司馬遷在《霍去病傳》裡說,霍去病不體恤下屬,班師回朝時,寧願扔掉許多米食,也要讓士兵捱餓,而且餓得站不起來了,霍去病還要和他們踢球遊戲。個人認為,這段司馬遷有點“站著說話不腰疼”了。霍去病這種領導,屬於雷厲風行,賞罰分明的類型,和衛青的“仁愛”是兩種帶兵路子。霍去病的戰術又喜歡長驅直入,長途奔襲。而大漠裡資源缺乏,容易迷路,作戰的期限不是將領能控制的,這就很講究軍隊的體力和忍耐力,霍去病讓士兵忍餓踢球,也可能是激發士兵潛力的訓練。再者,如果平日讓士兵吃得太好太飽,糧水供應充足,那遇到絕境時,怎麼會有戰鬥力?又如何會磨練出一支有能力,深入敵後的勁旅呢?


退一步說,霍去病不體恤下屬,士兵們怎麼會為霍去病賣命?如果士兵們真的餓得受不了,早就在大漠裡殺了霍去病投敵了,又怎麼會有日後大大小小的將校跟著霍去病封侯領賞呢?另外,著名的“酒泉郡”(現酒泉市),傳說就是漢武帝送來美酒給霍去病軍慶功,由於酒少人多,於是霍去病倒酒入泉,和將士共飲,因此取名“酒泉”。

所以,綜合以上這些,個人認為司馬遷對霍去病是有偏見的,這種偏見主要還是對漢武帝對待李家待遇和窮兵黷武的不滿有著連帶的關係。


大飛熊騎士


司馬遷對霍去病的評價確實不高,一般來說,重要的人物,司馬遷在傳記最後都會有一個總結評價,而霍去病居然沒有,而且霍去病是和衛青放在一個傳記裡說的,並未單獨列傳,在敘述霍去病的經歷時,不僅沒有誇讚之詞,還指責霍去病不體恤士兵,可見司馬遷對霍去病的態度。

在此前的回答中我提到過,對於漢武帝時期的三位將軍,李廣、衛青和霍去病,司馬遷的態度是高度讚揚李廣,冷漠對待衛青,一筆帶過霍去病。司馬遷給衛青的評價有這樣幾個字:“君子豹變,貴賤何常。青本奴虜,忽升戎行。”完全不是誇讚,其中的“貴賤”“奴虜”“忽”等字眼,甚至在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蔑視衛青。但對於李廣這樣對匈作戰中根本沒有戰功的人,居然單獨列傳,而且大誇特誇,他用“惜哉名將,天下無雙!”這樣的話去評價李廣,讓人感覺有些詫異,這樣的評價不應該是給衛青霍去病的嗎?

在《衛將軍驃騎列傳》中,司馬遷不僅沒有誇讚霍去病,還指責他不懂得體恤士兵,原話是這樣說的:“然少而侍中,貴,不省士。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餘棄粱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驃騎尚穿域蹋鞠。事多此類。”意思是說,霍去病年紀輕輕就當上侍中,身份尊貴,因此不知道體恤士兵,車上有剩餘的肉和糧食,有的士兵卻還在忍飢挨餓;在外作戰時,士兵餓的站不起來,霍去病卻不聞不問,只顧著玩蹴鞠。

我們很難理解司馬遷的想法,對於霍去病這樣立下蓋世之功的天才,居然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或許司馬遷在當時還並未意識到霍去病所作的事情有多麼偉大。又或許,司馬遷對於衛青霍去病這兩個人,本身就是抱有蔑視態度的,其實這也難怪,衛青出身卑微,說的不好聽就是奴隸出身,官宦人家出身的司馬遷看不起衛青也倒是符合常理,霍去病和衛青是一家人,他是藉助衛家的勢力才躋身貴族的,司馬遷也有理由看不上他。倒是對於李廣這樣的人,司馬遷特別喜歡,我猜測在當時,司馬遷和李廣家的關係應該很好,要不然他也不為為了李廣的孫子李陵去冒死求情。

對了,霍去病殺李廣之子李敢,也可能是司馬遷不待見他的原因之一。


用戶3278175866


司馬遷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又是被漢武帝給閹割掉的。

對於漢武帝這個人,司馬遷肯定是痛恨的,畢竟,是漢武帝讓他失去了男人本應有的尊嚴,讓他嚐到了人世間最大的侮辱。

這些事讓司馬遷和漢武帝之間有了隔閡,兩個人甚至是水火不容的關係,但是,作為臣子的司馬遷,又不能表達出自己的不滿來。

所以他只能通過自己的文字,來表達自己的厭惡。

正是因為司馬遷對漢武帝有意見,所以他對漢武帝的做法,肯定是帶偏見的。

漢武帝喜歡的人,司馬遷就痛恨。漢武帝不喜歡的人,司馬遷就感同身受,會對他們加以讚揚。


大家都知道,在漢武帝朝,最有名將領是衛青,霍去病,還有李廣。

李廣是三個人中資歷最深的一個,可謂是三朝元老。但是,李廣是最懷才不遇的一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司馬遷對李廣有很大的好感。

在《史記》裡,司馬遷用了大量的篇幅,來寫李廣的事蹟,而且每一件事,寫的都很詳細。

但是,對於衛青和霍去病,卻不是這樣。

衛青和霍去病上位,本來就不正,他們是靠裙帶關係上位的。這種人,恰恰正是司馬遷看不上的。

他們不像李廣,人家李廣是一刀一槍的,在戰場上真正的打來的赫赫聲明。

他這個將軍的頭銜,就是從小士兵,經過無數次戰役,無數次生死,升上來的。

衛青是靠著自己的姐姐衛子夫的裙帶關係,直接就當了一個軍的統帥,然後一戰成名當上的大將軍。

只能說衛青的運氣比較好,因為那一次出征,衛青和李廣是各自帶了一萬人馬前去打匈奴的。

當時匈奴得知了這個消息,就派了主力去阻擊李廣的部隊,結果李廣是全軍覆沒,自己還差一點還戰死了。

但是,衛青正是因為李廣把大部隊給吸引走了,所以,他才帶著兵,直接殺到了匈奴的老窩龍城,然後取得的大捷的。

衛青成名之後,他又開始帶領自己的外甥霍去病,去打匈奴。霍去病也是因為親戚關係,得到了漢武帝的栽培,開始馳騁於疆場之上的。

霍去病第一次出戰,就表現的極其的驍勇善戰,他只帶了八百人馬,斬殺了匈奴兩千多人。霍去病的勝利,漢武帝格外的高興。

因為他又發現了一顆新的將星。

就是這樣的衛青和霍去病,司馬遷對他們一點好感都沒有。

有的可能是不齒,是厭惡。這些我們都能從司馬遷的描述裡看得出來。

本來衛青和霍去病打的勝仗有很多,戰爭的經過肯定,也比李廣打的有意思的多。

但是,司馬遷在描寫他們的戰役的時候,永遠都是用一串冷冰冰的數字在描述,某某人,於某某年,某某月打了某某勝仗,殲敵多少人。僅此而已。

對於霍去病和衛青打的戰役,永遠是這種很簡略的記錄,司馬遷之所以這樣寫他們,我想大概就是因為他們都是漢武帝的得力干將,都是漢武帝朝的紅的發紫的人。

所以,漢武帝喜歡的,他就討厭。

這大致就是司馬遷對霍去病評價不高的大致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