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篇青少年學習力家庭教育文章 第二十八篇 如何高效的閱讀

一直致力於學習力研究,在孩子學習力方面,有一個重要的能力就是閱讀能力。我們發現有一些孩子閱讀速度特別慢,或者理解能力不好,其實是由於孩子的閱讀方法不對。如今市面上閱讀 的書籍浩如煙海,許多孩子很容易在閱讀上迷失了方向,所以需要告訴孩子一些正確的閱讀方法,才能在閱讀中游刃有餘。

我去參加快速閱讀師資培訓的時候,最初我們以為快速閱讀就是有些不讀,跳讀,而後來經過專業老師的指點,其實快速閱讀不僅是快還需要理解,達到60%的理解率。在這裡給孩子們一些閱讀的方法。

1 精讀泛讀法

不同的內容需要不同的閱讀方法,有的書籍需要精讀,有的需要泛讀。當然如何判斷精讀和泛讀,根據每個孩子的需求而定;比如一些科學及學習方面的書籍就需要精讀,而對於一些小說,科普讀物及生活方面的書籍就需要泛讀畢竟我們的精力是有限的。

2 快速跳讀法

當孩子們要嘗試這種讀法的時候,需要有一個訓練的過程。比如以閱讀一篇文章為例,首先應以每分鐘300-400字的速度,讀完文章的第一段或者第二段,不能省略內容。其目的在於瞭解文中的大意,背景,寫作風格,語調和語氣等,這就是為了快速跳讀做準備。接著就要加快速度,當每分鐘達到800字時候就可以跳讀了。這時候,讀幾個關鍵句子和一兩個論據,瞭解大意即可以。

3 序目讀書法

這種讀法是比較重視閱讀的序跋和目錄的學習方法。有人把序跋比作一本書的“小照”,把目錄比作一本書的“骨骼”。寫在書前的序和後面的跋,雖然文字沒有多少,但是信息量很大。一般來說,它不僅介紹了一本書的主要內容,創作意圖,作者對象,書中的體例及特色,有的還介紹了作者情況,寫作緣由,簡單經過及對該書評論等。讀序跋有利於瞭解清楚作者,時代背景,有利於自己做是否要閱讀及怎樣閱讀的選擇。

我最開始讀書的時候,就很少用到這個方法,那時候不懂,就是拿著一本書,從頭看到尾,後來發現有些內容是重複,或者叫無效的,就比較浪費時間。

後來運用這種序目讀書法,我開始對書籍進行了鑑別,對內容進行了鑑別,通過閱讀目錄,大概瞭解了一下書的內容,結構和重點,可以對閱讀全書有這提綱挈領的作用。有些不需要精讀的書,閱讀一下序跋和目錄也夠了。

4 交替學習法

交替學習法是遵循大腦活動規律的科學學習方法;

科學實驗表明:一個人長時間進行內容單一的學習,大腦皮層一定部位在長期緊張,興奮後,會出現保護性抑制,導致腦力下降。而如果適時更換學習內容,可使得大腦皮層原有興奮去產生抑制,原有得抑制區出現新的興奮中心。如此興奮,抑制交替循環,既能使腦力活動得到調劑,又能保持彈性,使得學習能持續進行。

當然閱讀方法還有許多,僅供參考借鑑。

100篇青少年學習力家庭教育文章 第二十八篇 如何高效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