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真的越玩越聪明!


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真的越玩越聪明!

说到脑科学研究,想必大家都听过著名的【左右脑】理论。

斯佩奇(1913-1994)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也因此荣获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常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由胼胝体连接沟通,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大脑两半球在机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并控制右边的身体,右半球感受并控制左边的身体;左脑主要从事逻辑思维,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艺术和经验学习的中枢。

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真的越玩越聪明!

而近日,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大脑研究和行为实验室主任保罗·麦克里恩(Paul MacLean)提出了【三体脑】(triune brain)理论。

根据演化阶段,该理论将人脑分成【爬虫脑】、【哺乳脑】和【皮质脑】,并分别代表不同的心智状况和需要。

生活中,常常有人夜以继日地工作和学习,看起来非常辛苦,但却收效颇微;也有人看起来每天都在玩,但是成效却非常好。为什么呢?这一项脑科学研究或许能告诉你答案。

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真的越玩越聪明!

三体脑的分工与合作

皮质脑,即是我们平常在大脑的图片中所看到的,浅灰色的沟壑与褶皱,它负责逻辑、推理、判断等意识层面的内容。哺乳脑负责情绪和感觉,而爬虫脑则负责管理身体的机能。

当你在阅读这篇文章时,你的皮质脑在进行阅读、判断和学习,同时你的爬虫脑在管理着你的呼吸与心跳,同时,哺乳脑中,还控制着你此刻的愉悦、无聊或是烦躁等情绪。

大脑的三个部分各自分工,并且按照一定的优先级运转与合作。

优先级最高的是爬虫脑。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在上课时忽然地震了,你的反应一定是拔腿就跑,脑子中不会有任何多余的思考。在人的生存受到威胁时,爬虫脑会指挥肌肉进行迅速反应。只有等逃离到安全环境之后,人才能意识到刚刚的头脑里一片空白。这是因为,在爬虫脑高速运转的情况下,皮质脑是会停止工作的。

同时,当哺乳脑高度运转时,皮质脑也会受到影响。当哺乳脑被激发进入高速的工作状态时,皮质脑的效率和机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看来,我们老话中所说的“发怒时不要做决定”也是具有脑科学理论依据的。

在“玩”中高效学习

从三体脑的理论角度来看,无论是在工作或学习中,如果产生了过多的焦虑和压力情绪,会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造成阻碍,严重降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很多时候,面临第二天的考试,如果你坐在教室,压力很大,很焦虑,甚至很愤怒,你会发现自己根本看不进去书,最后什么也做不出来;而有的时候,当你愿意坐下来,把书看进去,心情放松并且感受到学习的喜悦时,你的学习效率就提升了。

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真的越玩越聪明!

只有在放松愉快和开心的情绪下,我们的学习才能高效。在“玩”的过程中,大脑里还会不断分泌血清素、内啡肽和多巴胺,提高我们学习和思考的效率。这也是人们常常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表现得更加聪明的原因。

在孩子的成长培养过程中,我们不能施予其过多的压力。孩子在带着抵触情绪,或是压力焦虑的情绪下,看似坐在座位上学习,但是人在心不在,这时学习的效率是相当低的。

而最好的学习,常常发生在孩子边玩边学的过程中。孩子正处在成长培养的关键时期,每一步路都非常关键。脑科学的研究理论告诉我们,轻松趣味的氛围+游戏环节的设置=高效学习。

如今大热的“少儿科学实验”正是这样的一门学科。它依据孩子的大脑建构及认知发展理论,帮助孩子在充满趣味的轻松氛围中,一边玩游戏,一边高效学习。

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真的越玩越聪明!

在国外,少儿科学实验教育发展程度非常高,全球已有24个国家在基础教育中设立了科学课程大纲:

· 在美国,科学实验早已进入幼儿园和中小学课堂,是备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 在英国,少儿科学课程,成为6~15岁孩子的必修课

· 在日本,“少儿科学实验”成为日本家长最想让成为孩子学习的技能之一

而在国内,从2017年开始,教育部关于科学教育的教育信息就几乎月月更新,所有信息都在强调一个事实:在将来,不会科学实验,将严重影响孩子学习成绩。

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真的越玩越聪明!

如今,少儿科学已经成为升学和未来就业的大趋势,如果还抱持着,“以后不当科学家不用学科学”、“不打竞赛不用学科学”、“科学实验能力是加分项不是必须项”等等观点,未来孩子可能就要输在起跑线了。

曼塔星球少儿科学教育,是专门为4—10岁孩子打造的趣味科学课程,为响应“中国梦,科技梦”而生,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科学教育必须要全面开展。

我们以科学启蒙、培养全能型人才为己任,引进欧美的“STEM+AS”教育体系,激发孩子好奇心,培养创造力,鼓励每一个孩子提问、思考、动手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孩子的探究意识和执着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