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還有不少人用糧食餵豬,這種豬肉你吃過嗎,覺得如何?

詩城小白


農村還有不少人用糧食餵豬,這種豬肉你吃過嗎?你覺得如何?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江西宜春農村農村從小在生活在農村的我,父母都喜歡在家裡面養豬,養個1到2頭,然後順便把剩飯餵給豬吃,還有米糠多出來的蔬菜,都是作為豬食餵給豬吃,過年的時候都會殺一頭,賣掉賣掉一些豬肉,剩餘的都是自己過年吃,這種不吃飼料的豬肉比在市場上買的那些豬肉好吃的多,這種豬肉肥肉要少,然後裡面也沒有像市場上買的那些豬肉有水,口感都不一樣,今年我爸又去買了兩頭豬仔,好不容易買到的,一般這種豬肉比市場上的豬肉要貴上幾塊錢一斤

其實農村養豬是賺不到錢的,甚至還虧本,我叫我父母不要養還累人,他們說每天剩的米飯,以及多出來的蔬菜浪費了,不如給豬吃當做攢零錢,養豬也是一種習慣,每天找點事做充實一點


網絡主播八卦


說起餵豬,相信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都有過的經歷吧,我小時候家裡每年都會買兩三頭小豬仔來餵養,豬圈就在自己家裡,那時候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個豬圈,放學或星期天經常跟著媽媽去地裡割草拿回家餵豬。


餵豬的食物有很多麥麩子,玉米,紅薯,剩菜剩飯,西瓜皮等,那時候家裡窮,外出打工工資也不高,養豬也是為了賣了錢貼補點家用。


現在農村家裡餵豬的少了,但有些在家沒有外出打工的家庭還是有喂的,自家種的有糧食,閒著也沒事,餵豬也不再是單純的為了賣錢,大多是為了到過年殺了自己吃肉,賣一部分留一部分。

這種肉要比大批飼養的豬肉好吃多了,大批飼養的豬都是規模化餵養,吃的是含有各種添加劑的飼料,活動場地小,生長週期比較快,一般3到4個月就可以出欄。肉質可想而知。


而我們自己在家餵養的豬,吃的都是純天然食物,沒有任何添加劑,生長週期也比較長,一般都一年以上肉質細嫩,顏色紅潤,吃起來特別香,特別美味,營養也比較豐富。小崔小時候吃一頓豬肉能記半年。


小崔帶你吃喝玩樂


在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全民講究的經濟效益,曾經我就做過一個月的豬飼料,所謂的科學養豬其實也就是用豬飼料養,每天能算到長多少斤才賺錢,往往這樣卻背道而馳,以前我們小時候,家住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養有幾頭豬,喂的是剩飯剩菜,地裡面的糧食、豬菜。當時的豬長得很慢很慢,肉質肥多瘦少,但是想起曾經的紅燒肉的味道確實是現如今飼料餵養出來瘦多肥少的豬肉是沒有辦法比的。現在很少人用以前的辦法養了,除了一些為了自己養過年殺的外,市場上基本都是飼料豬了。


記憶空城285


糧食餵豬這樣的生豬生長週期慢,一般搭配山上的野菜,小的時候見過熬豬食的,一大鍋,那個時候沒有豬飼料,也不摻抗生素,一般需要兩年才能出欄,我是東北的,大家對殺豬菜都有印象吧,一大鍋酸菜,裡面有五花肉,豬骨頭,血腸,那真是太好吃了,喂糧食的豬肉也比現在喂飼料的豬肉好吃,現在的豬幾個月就出欄,全是飼料催起來的!說那時的豬肉好吃,不是隻有因為那時的條件不好,和豬肉也是真有關係,正常長兩年和幾個月味道能一樣嘛,根本就不一樣!

以前家裡在農村,兒時的玩伴很多家裡都有養豬的,那時候只有過年的時候家裡殺頭豬,留下一部分自己吃,剩下的賣了,還能補貼家用,殺豬的時候鄰里都過來幫忙,燒水的,磨刀的,晚上一鍋殺豬菜,😄好吃!


參領域海哥


我的老家幾乎每家每戶都有幾頭用糧食喂出來的豬!也就是所說的笨豬肉!

當然了自己家喂的豬肉可不是賣的!是留著自己家過年殺年豬吃的!平時也殺豬,現在生活水平好了!家家的冰櫃裡都存放不少的豬肉。

笨豬肉吃起來口感很好!而且味道也比市場的肉好多了!市場買的肉看著挺好的,其實下鍋之後都粘鍋底,不知道為什麼。而自己家的笨豬肉鍋裡都不用放油直接放肉都不會粘鍋底的!

就憑這一點!說明了笨豬肉的質量各方面都是要好過飼料餵養的!


陽光勝男


現在的農村,還有不少人用糧食餵豬,這樣的豬肉吃得很香!但是一般糧食喂的豬肉都是自家吃的,很少賣,只有少部分人會用糧食喂的豬肉賣給城鎮居民。糧食喂的豬肉,比飼養豬肉要貴很多,但仍然很受歡迎。只要聽說哪家用糧食餵豬,一般都會被提前預定,下手晚了就買不到糧食喂的豬肉。

我們不養豬,但是每一年都會到山區農戶家裡預定年豬,到宰殺時節直接去宰殺。宰殺後去除腸腸肚肚,連頭帶腳的稱重。價格嘛,一般比普通飼料豬肉要貴30%左右。無論新鮮肉,還是熏製臘肉、香腸的肉,我們都喜歡用糧食餵養的豬,吃著味道確實不一樣,感覺特別香。即使是肥肉吃著也不膩,吃的滿嘴流油也停不下筷子,總感覺吃不夠!

一般而言,山區農戶用糧食養豬也不是從小養的,而是把豬仔養到150斤左右之後再用糧食熟料飼養,到宰殺的時候一般就250斤至350斤之間。就那樣,豬肉的香是飼料豬肉永遠無法比的,差距很大。飼料豬肉吃不出肉味兒,沒什麼味道。吃到糧食熟料餵養的豬肉,感覺那才是真正的肉!





貴州山妹妹


過去的那種情景以後再也不會來了。臘月二十幾把自家的年豬殺了。約上本組和你關係好的鄰居。親戚朋友兄弟姐妹,叔叔嬸嬸,堂哥堂妹反正就是一大家子聚了起來兩三桌人。會弄菜的幫忙弄菜,不會弄菜的聚在一起打牌,好不熱鬧,五花屁股肉,豬血湯一大鍋,豬肝裡肉炒青椒幾盆碗,白菜羅卜最後上。老酒端上桌,一家人喜氣洋洋。那種情景讓人回味。可已成過去。現在你就是殺了年豬請他來吃他都不會,因為他怕你是有其宅目的。時代變了,人心也變了,過去的事,只能回味了。!


老許742


農村人自已養的豬,用糧食喂其實以把玉米,洋芋等等當作精料添加而己,以平衡豬的營養,主要還是以豬菜等粗料為主,一般接近過年催肥才會加大點糧食的喂量。以就是傳統的養殖方法,現在叫生態豬,和現在養殖廠在養法沒什麼區別,只是養殖廠是用飼料養,縮短飼養週期,打亂豬生長規律,在加上各種添加劑,豬肉味道就差了去甚至不放心,而時下以只能吃又無它法。而農村加糧食喂的豬,是順其豬自然規律生長,加上不用任何添加劑,飼養週期長。在農村,自己吃的豬是不用喂飼料的,一般以不會外買,肉質好且很香且放心,吃到這種豬肉的時間是不多的,所以,農村殺年豬時都會去吃殺豬飯,間或親朋好友會給一塊肉,我會很受用,必竟在城裡是吃不到這種豬肉的,當然,更會想起農村純樸純真的情。




53120335335


這個提問真好!我們這裡屬於山區,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餵豬,而且都用粗糧餵豬,少則一年,兩百多斤;多則兩年四、五百斤才殺掉吃肉。絕大部分都是年前冬月或者臘月殺豬,趁熱用食鹽淹好烘乾,第二年要計劃吃一年。自己家的豬肉,脂肪多,油大,特別有鮮香味。尤其是煮熟後的臘肉中的瘦肉,不用任何調料,撕著吃,那個感覺真是美味無比,香!有嚼勁。

既然是山區,每家各戶都有承包的土地,面積都是很不大,人均有地不到一畝半。種莊稼也是兩年收三季,玉米、小麥、大豆三種主要農作物。過去國家徵收公購糧,自從放開糧價以後,我們這裡的農民就不在賣糧食了。小麥作為細糧人吃,大豆做豆腐吃一部分,給豬留一部分作飼料,其餘換成大米人吃,玉米除新玉米人吃一小部分而外,絕大部分都作為飼料餵了豬。

因此,我們這裡的豬都是用糧食飼餵的豬。當然也不全是給豬吃的糧食,一般情況下,小豬吃的好,中豬和大豬是半草半料,肥育豬是精料。用糧食餵豬也講究配方的,小豬飼料配方是:玉米50%、炒熟的大豆30%、麥麩20%,食鹽四兩。中豬飼料配方:玉米70%、炒熟的大豆10%、麥麩20%、食鹽四兩,肥育豬飼料配方:玉米80%、炒熟的大豆10%、麥麩10%,食鹽四兩。給豬喂的草,在春、夏、秋基本上都是青草或者是菜葉之類的,冬季給豬喂的是糠,主要是把大豆秸稈粉碎後作為飼料。

大體上家裡的土地面積大的,喂兩三頭豬,過年吃一頭,賣一兩頭。土地面積小的喂一頭豬,過年殺掉供全家人吃一年。

很多城裡人知道山區農村餵豬,用的飼料是純糧食,不使用各種添加劑,都紛紛到農村買新鮮肉或者是幹臘肉,哪怕貴三五塊錢都樂意,為啥?綠色、安全、營養,味道鮮美,有勁道!



秦巴小蜜蜂


我是農村人,原來餵過豬現在沒餵了。以前一般喂兩頭,開始責任田剛到戶,稻田裡全種的常規稻每畝只能產幾百斤,還要上繳徵購,那時就沒有糧食餵豬,全扯的野豬草。



自雜交稻問世糧食產量也提高了,每畝800到1000斤,再加上國家給農民取消了農業稅,這就有足購的糧食。現在餵豬主要以紅薯藤加大米或是玉米磨的粉,到下半年兩個月有的每天1/2升大米加紅薯米(實際講這生活在集體時人都沒吃這麼好)。這種喂的豬宰殺後的肉比市場上賣的飼料養的豬肉要強很多倍,這也是名符其實的土豬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