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雷帝網 雷建平 5月10日報道

全球最大共享出行平臺Uber今日在紐交所上市,發行價為45美元,為此前發行區間44-50美元的下端,顯示Uber上市採取了相對保守的定價策略。

按45美元的發行價計算,股份完全稀釋後的Uber的市值將達到824億美元,要低於2018年底投行曾向Uber提出的衝擊1200億美元市值的目標。

招股書顯示,Uber在2018年營收為112.7億美元,高於上年的79.32億美元,同比增42%;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Uber在2018年運營虧損為30億美元,上年同期運營虧損為40.80億美元。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意氣風發的CEO(圖片來自康路朋友圈)

當前,Uber在美國的最大對手Lyft已於3月30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募集資金23億美元,上市時市值一度突破240億美元。

不過,Lyft上市後表現欠佳,當前市值為140億美元左右,較最高峰時期已大幅縮水,這也直接影響了投資人對Uber的信心,拖累了Uber估值。

Uber業務形態比Lyft更豐富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Uber與Lyft營收對比

Uber在2018年第四季度營收為29.74億美元,較上一季度的29.44億美元增長1%,較上年同期的24.41億美元增長22%,增幅減緩。

Lyft在2018年第四季度營收為6.69億美元,較上一季度的5.85億美元增長14%,較上年同期的3.44億美元增長94%。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Uber業務構成更豐富,除打車業務外,還有送餐業務Uber Eats、連接貨主和貨運公司的業務Uber Freight及收購Jump,進軍共享電動單車市場。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Uber在路演PPT中稱,3年多前,Uber推出了Uber Eats應用,基於總預訂量,Uber Eats已發展成為世界上除中國以外最大的送餐平臺。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Uber Eats小哥(圖片來自康路朋友圈)

Uber Eats通過在非高峰乘車時間獲取額外的出行需求,使專車司機能夠提高利用率和收入。Uber Eats還通過讓沒有駕駛資格或沒有駕駛資格車輛的人在平臺上送餐,擴大了專車司機的範圍。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通過這一方式,Uber Eats減少專車司機等待時間,並提高送餐速度。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底,Uber平臺上的平均月度活躍用戶人數為9100萬人,其中包含了送餐服務Uber Eats的月度活躍用戶人數。

與2017年相比,這一數字增長了33.8%,但增速低於一年前的51%。

持有滴滴15.4%股權 背後股東都是軟銀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分地區來看,Uber的主戰場是北美地區(美國和加拿大),這部分的年度營收61.5億美元,第二大市場拉美地區的營收為20億美元。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歐洲、中東和非洲的營收為17.2億美元,亞太地區營收為10.3億美元。

Uber在全球擁有非常多資產,比如,Uber將優步中國與滴滴合併,換取了滴滴的股權,截止2018年9月30日,持有滴滴約15.4%的股權。

Uber將東南亞業務與東南亞打車軟件Grab合併,換取了後者30%的股權,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仍持有Grab約23.2%的股權。

Uber、滴滴、Grab背後都有一個重要股東,那就是日本軟銀,軟銀在2017年先後投資了滴滴80億美元,是滴滴排名前二的股東。

Grab至少獲得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14.6億美元投資,滴滴也是Grab的股東。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2018年3月,在軟銀等投資人的撮合下,為避免Grab與Uber在東南亞的燒錢大戰,與滴滴收購Uber中國如出一轍,Uber與Grab達成交易協議。

Uber把旗下東南亞業務出售給Grab。作為交易的一部分,Uber獲得Grab 27.5%股權。Uber CEO Dara Khosrowshahi加入Grab董事會。

Uber還將其俄羅斯業務與俄羅斯搜索引擎Yandex旗下打車服務Yandex.Taxi合併。Uber持有Yandex.Taxi約38%的股權。

Uber與Lyft均是燒錢大戶 後者上市後業績變臉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Uber與Lyft的運營虧損對比

Uber在2018年第四季度運營虧損10.5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虧損11.97億美元有所縮減,但依然較前三個季度大幅增加,運營虧損率為-35%。

由於Lyft成本與費用佔比過高,導致Lyft在2018年第四季運營虧損2.7億美元,運營利潤率為-40%。Lyft的虧損大幅要小於Uber,但佔營收比更高。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Lyft淨利潤情況

此前幾天,Lyft公佈了上市後首份財報,財報顯示,Lyft在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7.76億美元,同比增95%;淨虧11.385億美元,虧損幅度擴大。

Lyft第一季度淨虧損中包括8.94億美元的股權獎勵支出和相關工資稅支出,這與公司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相關。

不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Lyft第一季度調整後的淨虧損為2.11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284億美元有所收窄。

軟銀是大股東 谷歌母公司持股5.2%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IPO前,軟銀持有Uber的股權為16.3%,軟銀曾談判要求獲得Uber董事會的兩個席位。

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Benchmark Capital Partners為Uber第二大股東,持股為11%;Ryan Graves持股為2.4%。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前任CEO查爾韋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持股為8.6%,為第三大股東;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Expa-1, LLC持股為6%;

H.E. Yasir Al-Rumayyan持股為5.4%;The Public Investment Fund持股為5.3%;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Alphabet Inc.持股為5.2%。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Uber CEO達拉·科斯羅薩西

作為職業經理人的Uber CEO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持股佔比很低,不足1%。

2017年,Uber創始人、前任CEO查爾韋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去職,COO、CFO先後離職。Uber還被調查出存在200多起不當行為。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有網友調侃:“Uber不再有COO、CFO和CEO,簡直就是一家‘無人駕駛’的公司。”也是在這種情況下,達拉·科斯羅薩西出任了Uber CEO職務。

當前,達拉·科斯羅薩西還面臨很多挑戰,他要回答投資者有關公司財務狀況的問題,還要負責說服投資者相信,在過去兩年發生了一系列令人尷尬的醜聞後,現在他已成功改變了該公司的文化和商業實踐。

這些醜聞包括性騷擾指控、向監管機構隱瞞大規模數據洩露事件、使用非法軟件繞過當局以及海外賄賂指控等。

Uber成功美國上市:去年運營虧損30億美元 軟銀是大股東

IPO後,軟銀持股降至12.8%,仍為第一大股東;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Benchmark Capital Partners持股為8.5%;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Expa-1, LLC持股為4.6%;

查爾韋斯·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持股為6.7%;Entities affiliated with Alphabet Inc.持股為4.2%。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為頭條簽約作者,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