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5月10日上午10時,省委宣傳部、省委文明辦舉行“加強誠信陝西建設 提升誠信建設水平”系列發佈會第二場,省公安廳副廳級偵察員呂海濤通報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省公安廳治安局政委汪西兵、省公安廳副廳級偵察員、環食藥總隊隊長王明峰、經偵總隊總隊長蔣樂耕、省公安廳刑偵局副局長楊永登參加發佈會並回答記者提問。發佈會由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工作處處長張競怡主持。

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委宣傳部新聞發佈工作處張競怡: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省委宣傳部與省委文明辦共同舉辦的新聞發佈會。

今天是“加強誠信陝西建設 提升誠信建設水平”系列發佈會第二場,我們邀請到省公安廳副廳級偵察員呂海濤先生,請他向大家通報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出席今天發佈會的還有省公安廳治安局政委汪西兵先生,省公安廳副廳級偵察員、環食藥總隊隊長王明峰先生,經偵總隊總隊長蔣樂耕先生,省公安廳刑偵局副局長楊永登先生。

下面,首先請呂先生介紹情況。

省公安廳副廳級偵察員呂海濤:

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誠信是中化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石。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誠信建設,先後就加強和推進誠信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部署要求。去年8月份以來,中央文明委、省委文明委制定出臺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集中整治群眾反映強烈、社會普遍關注的19項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提升全社會誠信水平。

按照省委文明委任務分工,結合工作職能,省公安廳主要參與承擔打擊整治通信信息詐騙、食品藥品、拖欠工資、逃稅騙稅、網絡賭博等14項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去年9月份集中治理行動以來,全省公安機關發揮職能、主動作為,在集中治理誠信缺失重點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共破獲電信詐騙案件165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192名,省反詐中心共接受群眾及基層辦案單位諮詢7060餘人次,發送預警81750條,止付、查詢、凍結各類銀行賬戶109931個,止付涉案資金3.0895億元,凍結金額6.1337億元;打掉黑廣播窩點28個,查扣黑廣播設備25臺(套),抓獲違法犯罪人員24人。偵辦食品藥品犯罪案件259起,涉案金額12.49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376人,刑事拘留281人,搗毀製假售假窩點40餘處;其中偵辦公安部督辦案件9起,省廳督辦案件35起,發起全國集群戰役4起。排查預警欠薪案件140起,調處化解90起;共查處欠薪案件75起,追回拖欠農民工工資2400餘萬元。在為期兩年的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共立涉稅案件122起,破案9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1人,打掉窩點11個,發起集群戰役7起,挽回稅款損失3700餘萬元。偵辦境外開設賭場、組織出境賭博案件2起,打掉涉案團伙2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5人,凍結釦押、收繳涉案資金1200餘萬;偵辦網絡賭博犯罪刑事案件36起,打掉涉案團伙21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34人,打掉網絡運營商5個、支付平臺4家,凍結釦押、收繳追繳涉案資金3151萬元。

我們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高點站位,迅速安排部署。省公安廳堅持把集中治理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牽頭負責的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專項行動方案,明確任務分工,制定工作措施,部署全省公安機關深入開展了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專項行動,督導各地市、各警種抓好落實,推動集中治理工作深入開展。

二是重拳出擊,狠抓專項治理。為確保集中治理取得實效,全省公安機關強化主責主業,突出治理重點,實施精準打擊,通過開展“利劍”、“淨網2018”、“斷鏈”等專項行動,成功偵破了咸陽郭某麗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西安“10·14”生產銷售假藥案、渭南合陽“12·29”網絡賭博案、漢中“3·22”特大製售持有偽造機動車銷售發票等一批危害民生、社會關注的犯罪案件,有力震懾了違法犯罪行為。

三是密切協作,形成打擊合力。針對集中治理覆蓋領域寬、涉及部門多、社會責任大的實際,全省公安機關堅持協同發力,整體作戰,進一步提升了集中治理工作成效。省公安廳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加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辦理工作的通知》,聯合省稅務局、西安海關等單位制定了《陝西省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兩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並定期召開聯席座談會,針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特點,協調督促銀行、電信等部門發揮職能,強化行業治理。各級公安機關會同市場監管、食藥監、衛計委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活動400餘次,檢查各類食品藥品生產經營企業1200餘家,有效整治了市場亂象。

四是做精業務,提升打擊效能。全省公安機關堅持把強化業務技能、依法文明辦案貫穿集中治理全過程,通過開展打擊涉稅領域犯罪論劍大比武、銀聯JASS(傑思)電信業務技能培訓等活動,進一步提升集中治理水平。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與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加強交流合作,有效提升了公安民警運用大數據偵察辦案的能力。定期分析研究案例,總結經驗、提煉戰法,推動全省打擊整治工作深入開展。

五是加強宣傳,形成濃厚氛圍。全省公安機關堅持把誠信宣傳、預警防範作為集中治理的重要環節,通過“秦風熱線”、“今日點擊”等媒體專欄,向社會公眾介紹、曝光全省打擊整治違法犯罪案件;利用全國敬老月、春節、“食品安全宣傳週”、“禁賭宣傳週”等時機,通過展板展示、現場解答、交流互動,提醒廣大民眾明辨真偽,有效提高了全民安全防範意識。

集中治理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下一階段,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文明委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建設“誠信陝西”目標,擔當履職、攻堅克難,持續治理、久久為功,努力為提升全省社會誠信水平再做新貢獻。

一是加大打擊力度。充分發揮公安機關打擊犯罪主力軍作用,持續深化“利劍”、“斷鏈”等專項行動,通過線索核查、信息研判、專案攻堅、掛牌督辦等手段,重拳打擊電信詐騙、食品藥品等民生領域、社會關注的誠信缺失突出問題,在提高破案率、降壓發案率上取得新突破,力爭集中偵破一批案件、抓獲一批犯罪分子、摧毀一批違法犯罪窩點,以強有力的震懾效應有效遏制誠信缺失突出問題。

二是推進信息共享。加強與“阿里”、“騰訊”等互聯網企業的協作配合,建立信息互通機制,開發自動預警攔截系統,及時發現案件線索。加強偵查技術裝備建設改造,提升偵查發現能力和涉網案件打擊效能,努力遏制減少發案。積極整合建立相關領域信用信息網絡,拓展信息共享範圍,為社會提供方便快捷的信用信息服務。

三是加強宣傳防範。廣泛開展全社會失信案件宣傳教育活動,讓熱點案件成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推動防詐騙、防風險宣傳進社區、進單位、進學校、進家庭,不斷增強廣大群眾識騙防騙的意識和能力。依託“誠信建設萬里行”西安接力活動,加強誠信建設典型宣傳,壯大主流輿論,形成宣傳聲勢,講好誠信陝西建設的公安故事。

四是深化協作配合。健全完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深化聯合執法活動,提升集中治理效果。加強警企協作,形成雙向聯動打擊合力,努力構建共建共治工作格局,努力打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的社會環境。此外,堅持把文明執法、陽光辦案貫穿集中治理全過程,確保執法辦案活動在公開公正、陽光下運行。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對陝西公安工作的關心支持!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工作處張競怡:

介紹就到這裡。下面請大家圍繞今天新聞發佈會的主題進行提問。提問的時候,報一下自己所在的新聞單位名稱。謝謝。

陝西工人報記者:

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無現金支付方式的普及,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有哪些新的特點?廣大民眾應如何防範?

省公安廳刑偵局副局長楊永登:

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首先,感謝你的提問。我們通過對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情況梳理分析,主要表現為:網絡購物冒充客服類詐騙、機票改簽類詐騙、冒充領導和熟人類詐騙的案件有所上升。

一是網絡購物、冒充客服類詐騙。作案手法主要通過微信或其他網絡社交工具,以兜售低價商品為誘餌,待當事人支付購物款後,就將當事人拉黑,從而詐騙錢款;冒充電商平臺客服,以商品出現異常需要退貨為由,發送虛假鏈接或二維碼,在不知不覺中將被害人銀行卡中的錢款轉走。在詐騙過程中還出現了要求被害人通過支付寶、花唄貸款,來實現詐騙更多錢款的情況。

防範提示:電商平臺的絕大多數退、賠款都是從被害人支付的賬戶中原路返回,無需購物人在其他社交軟件中操作,更不會要求購物人通過掃碼、點擊鏈接、提供銀行卡卡號、銀行卡密碼、短信驗證碼等方式進行退賠款。凡是出現上述不合理要求的,市民群眾都要引起高度警惕。

二是機票改簽類詐騙。主要手法是發送短信或電話聯繫當事人,以飛機故障或天氣原因不能起飛為由,要求當事人機票改簽或者提出對當事人作出賠償、退款,引誘當事人提供個人銀行賬戶、驗證碼等各類信息後轉走當事人銀行卡中的錢款。

防範提示:接到飛機航班更改、退款賠償等信息時應該及時撥打航空公司官方客服電話核實,切勿輕信來歷不明的短信和電話,遇到對方索要銀行賬戶、驗證碼的情況,一定要保持警惕。

三是冒充熟人領導詐騙。詐騙者冒充當事人的親戚、朋友、領導,以自己手頭緊或要疏通人際關係等各種理由借錢,要求被害人轉款。

防範提示:接到熟人、領導打來電話或發來的聊天信息,凡是涉及到錢款的務必要當面或通過常用聯繫方式核實。平時要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安全,不要隨意在非官方網站上洩露自己的姓名、聯繫電話、家庭情況等各類信息。看好自己的錢袋子,一定要核實信息。

最後,再次提醒,廣大人民群眾在投資理財、網上購物、網上交友婚戀時,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凡是涉及資金的問題保持清醒頭腦,多和家人、朋友商量,也可向公安機關諮詢,以防上當受騙。一旦發現被騙,第一時間到公安機關報案。

新華社記者:

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近幾年,賭博違法犯罪出現那些新情況、新特點?公安機關採取哪些防範應對措施?

省公安廳治安局政委汪西兵:

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賭博違法犯罪出現一些新情況、新特點,主要是因為近幾年各級公安機關持續強化打擊力度,賭博違法犯罪組織者為了逃避打擊,也是受境內境外、線上線下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所以出現了新的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互聯網+”賭博活動迅速擴散。不法分子不斷變換賭博花樣,通過網絡遊戲、非法彩票、微信紅包等方式,私下開盤設賭,坐莊牟利,誘惑大量玩家沉迷其中,有人短短几個月就輸得傾家蕩產。國際賭博集團將賭博網站的技術研發、服務器租用、運維客服等分設於不同國家和地區,在國內佈設網站推廣及資金結算等網絡設賭牟利,增加打擊難度。二是農村地區賭博問題向“兩個群體”蔓延。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我省農村賭博問題依然嚴峻,正在向“兩類”群體蔓延:一類是徵地拆遷後的“暴富”群體,這幾年社會發展,大量的拆遷徵地,這些人“腰包鼓起來”了,包括留守群體和在外務工返鄉群體,這些人把賭博作為主要的娛樂消遣活動,“不捨得吃不捨得喝,就捨得賭”。有些人把一年辛苦打工錢都輸完了,有的老闆春節回到家鄉賭博把錢都輸完了。

三是地下流動賭場逃避打擊能力增強。地下賭博團伙由初期的糾合性、分散化向組織化、專業化發展,利用便利的通訊手段,隨時群發信息,在田間地頭、山嶺廢棄工棚等偏遠、隱蔽場所及行政區劃交界處招賭聚賭,“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出入口多、流動性強,便於藏身瞭望及疏散逃匿。以上是這幾年發現的賭博犯罪的三種形式。

賭博問題敗壞社會風氣,誘發違法犯罪,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始終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的原則,近年來針對賭博現象,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宣傳力度。落實五個“講清”:講清法律政策規定、講清禁賭工作部署、講清違法犯罪界限、講清各類賭博形式、講清參賭現實危害,積極引導人民群眾有力協助公安機關禁賭工作;二是加大打擊力度。落實多方參與的網絡化巡邏防控,加強對涉賭重點人員的動態研判,及時發現賭博苗頭,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三是推動綜合整治力度。積極會同綜治、文明辦等部門,結合禁賭綜治考評和文明村鎮創建工作,推動發揮基層組織社會治安“第一道防線”作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等,不斷豐富文化生活,堅決禁止賭博現象。

三秦都市報記者:

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我們看到現在利用互聯網製售假劣食品藥品的犯罪案件在增多,能介紹一下互聯網食品藥品犯罪的特點和公安機關在這方面的打擊舉措嗎?

省公安廳副廳級偵察員、環食藥總隊隊長王明峰:

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食品藥品安全關係到千家萬戶,也關係著人民的健康。隨著互聯網購買興起,網絡銷售已經融入了日常生活,也有一些不法分子藉助方便的網購平臺打法律監管漏洞的擦邊球。最近幾年,我們發現網絡銷售假劣食品藥品呈上升趨勢。特別是近兩年,通過調研、案例分析、綜合研判發現,目前網絡銷售食品藥品基本特徵是危害擴散化、空間虛擬化、行為隱蔽化、犯罪集團化。具體表現在犯罪分子利用網絡的虛擬性,以虛假信息在電商、即時通訊等社交平臺註冊,利用QQ、微信等多種工具建立串貨群、技術交流群等相互勾結,在百度等搜索引擎發佈廣告,組建多層級的龐大銷售網絡。基本手段是分散生產、售前組裝、訂單銷售,利用物流寄遞、儲存甚至收款,實現幕後指揮、快速收益,容易逃避打擊處理。

面對這樣的形勢,陝西公安機關把守護食品藥品安全作為當前打擊犯罪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從2018年以來,持續深化協作,進一步拓寬案件線索來源,建立了“省廳綜合研判、市局直接參與、區縣主力偵查”的網絡案件偵辦工作機制;印發了《打擊互聯網食藥犯罪辦案指引》,規範指導各市、縣公安機關開展相關工作;開展了打擊互聯網環食藥犯罪專項行動並取得突出戰果。2018年,全省共偵辦涉網食藥案件119起,比去年增加66起,打擊效能同比提升125%。今年,我們還將持續發力、重拳出擊,繼續保持嚴打高壓態勢,遏制涉網食藥犯罪發展蔓延。

在此,我們想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食品和保健食品,以及因病尋醫問藥的過程中,一定要提升食品藥品安全意識,注意防範假劣問題。要選擇證照齊全、管理規範的商場、超市、藥店和醫療機構,注意查看包裝標識是否齊全,是否超過有效期,外觀是否正常,注意索取發票、購物小票等憑證;特別是要通過正規渠道治療疾病、購買藥品和保健食品,不要盲目接受一些免費體檢、贈送禮品等營銷活動,更不要輕信不明人員的病情診斷和保健食品、藥品推薦;發現上當受騙的,及時報警求助。我也倡議,我們共同參與,攜手並肩,共同營造和維護安全有序的食品藥品誠信氛圍。

陝西網記者:

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兩年專項行動的目標任務是什麼?公安機關採取了哪些措施?

經偵總隊總隊長蔣樂耕:

陝西公安發佈:全省公安機關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情況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安部、海關總署、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委打擊虛開騙稅兩年專項行動的統一部署,我省公安機關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兩年專項行動的主要目標任務是:強力打擊高危行業虛開、騙稅違法犯罪活動,摧毀跨區域、行業性職業虛開騙稅團伙,嚴厲打擊虛開騙稅大案要案,嚴厲查處惡意利用“放管服”等創新政策實施的違法犯罪活動,形成對虛開騙稅違法犯罪行為露頭就打、一查到底的壓倒性高壓態勢,有效遏制虛開騙稅違法犯罪猖獗勢頭,全力挽回國家稅款。

主要措施:一是加強協作,深化綜合治理。積極會同稅務、海關、人民銀行等部門,加大綜合整治力度,與周邊地區協作聯動,建立健全區域執法合作機制,有效預防、控制和打擊涉稅違法犯罪活動轉移擴散;加強與通信管理部門、電子商務企業的協作,強化網上問題整治,有力遏制互聯網買票賣票違法犯罪。二是突出重點,狠抓破案攻堅。在兩年專項行動中,以“雲端”打擊為主戰模式,持續開展集中打擊和波次打擊,注重數據研判和擴線、網上網下相結合、集約化循環打擊;加大對主要涉案嫌疑人抓捕追逃和挽損力度,務求全環節、全鏈條攻克大案要案,確保一打到底。三是注重宣傳,弘揚正氣。充分利用電視、廣播、自媒體等形式,積極宣傳打擊成效,展現我省公安機關嚴厲懲處打擊涉稅違法犯罪的決心,形成強大聲勢,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高依法納稅人意識,形成“納稅光榮,偷稅可恥”的良好稅收環境。

在這裡希望通過媒體向群眾做一些提醒,近年,不法分子為逃避行政部門監管和公安機關刑事打擊,以金錢利誘僱傭他人以他人身份信息註冊登記公司,領取發票並充當公司法人和其他職務,完成虛開發票準備後,支付給被僱傭人1000到2000人民幣。爾後不法分子以公司名義在無任何經營情況下以最大化虛開發票,按發票金額比例收取賣票費,使國家稅款損失巨大。由於不法人員一直躲在幕後,註冊監管部門登記留存的公司人員信息為被僱傭人員信息,加大了案件的偵破難度。因此告誡大家,莫貪不當得利,謹防助紂違法。

省委宣傳部新聞發佈工作處張競怡:

今天的新聞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光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