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連鎖酒店誰敢住?

这样的连锁酒店谁敢住?

熱水壺內鏽跡清晰可見。

这样的连锁酒店谁敢住?

清理車裡不同顏色的抹布混放。

这样的连锁酒店谁敢住?

酒店房間裡過期的防毒面罩。

記者暗訪連鎖酒店

日前,深圳市衛生監督部門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共有59家單位在衛生信譽等級評定複審工作中,被予以“降級”,其中不乏7天、維也納等知名連鎖酒店。

連日來,記者兵分多路走訪調查廣州、東莞、深圳多家7天連鎖酒店(以下簡稱“7天酒店”)發現,不少酒店在布草、清潔用具、桌面牆壁等方面存在衛生問題。與此同時,記者發現部分酒店所存在的消防隱患、衛生標識不清晰等問題也成為消費者所詬病的老大難問題。

問題1

布草常見汙漬

清潔抹布使用混亂

5月6日下午,在廣州天河石牌橋地鐵站附近的7天優品酒店,記者暗訪發現該酒店的房間內存在多處衛生問題。

記者隨機進入一間客房,潮黴之氣撲面而來。臥室牆壁的木製衣架有明顯發黴痕跡,衛生間牆角有多處汙漬,天花板上也有滲水的痕跡,且已經滋生了一點青苔。毛巾有衛生袋包裝,但拆開後看起來十分陳舊而且有大面積的破孔。

儘管酒店會經常更換床單、枕套和被罩,但是其枕芯和被褥卻成為衛生盲區。脫掉枕套,枕芯內的黃色汙漬和斑點清晰可見。而打開被套後,被褥內則可見到明顯的汙漬和殘留的毛髮。

走訪過程中,記者發現,酒店在儲存、配送浴巾時都會用白色塑料袋進行包裹。然而當打開塑料袋後情況卻並不樂觀。在上述7天優品酒店內,記者就看到一條毛巾上竟有多處破洞,破舊不堪。記者還發現,不少顧客在酒店的各個預訂網站上針對此問題進行投訴:有網友在大眾點評上留言稱:“儘管酒店提供了有包裝袋的毛巾,但打開後仍然發現了毛髮,帶來了糟糕的體驗”。

連鎖酒店提供的杯具衛生問題,近年來也是消費者詬病的問題之一。在7天酒店廣州客村三店,記者在其中一房間內看到一個熱水壺已經破舊不堪,水壺內部有明顯的鏽跡。

7日下午,記者前往東莞厚街萬達廣場附近的一家7天酒店入住時,碰巧遇到一住客在投訴客房有蟑螂。隨後工作人員解釋稱,出現蟑螂是“因為連續下雨房間潮溼所致,酒店也是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記者在東莞多家7天酒店走訪時發現,酒店內均設有洗消間,洗消間內掛有各種不同顏色的抹布,分別是用於客房的馬桶、地面等不同區域的擦拭。但記者發現,清潔人員在使用抹布時並未嚴格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區分。在厚街會展中心7天酒店的8樓,記者親眼看到一名保潔阿姨在對一間客房打掃完畢後,將不同顏色的抹布放在清理車的同一個小框裡,隨後進入另一房間打掃衛生。

公共空間往往成為酒店方清潔所忽視的衛生死角。例如,在廣州客村三店的三樓電梯間前,地板上有一條寬約5釐米的裂痕,如果沒留意很容易被絆倒。而上述7天優品酒店內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三至四樓步梯的過道已完全成為存放啤酒瓶等的廢品間。此外,不少酒店大堂和走廊的地毯上,也有明顯的汙漬毛髮等,衛生情況堪憂。

問題2

防毒面罩大多過期

消防安全或存隱患

除了衛生問題外,在走訪調查時記者還發現部分酒店存在消防安全隱患。

記者在東莞厚街萬達廣場的7天酒店發現,該酒店樓層消防設施陳舊,一些滅火器放置點已經“空位”。較為嚴重的是,多個房間配備的防毒面罩已經過期或已被開啟。

記者入住的房間裡設有消防噴淋、煙霧報警器、防毒面罩等常見的消防設施。煙霧報警器有亮燈閃爍,處於正常狀態。但是檢查兩個防毒面罩可以發現,其外包裝上的合格證顯示生產日期為2015年5月,保質期為3年,明顯已過期,甚至其中一個防毒面罩的塑料包裝已經被撕破。而該防毒面罩的外包裝注意事項顯示,該面罩為一次性產品,使用前如發現塑料包裝有破損,則標明該防毒面具已失效。

“我這個也是2015年生產的,不知道是否還能用,我們都是這裡的常客了,一般也沒在意這些細節。”記者對面房間的住客小李也檢查出了同樣的情況。隨後記者走訪了多個房間,發現均存在防毒面罩過期的情況。

為什麼房間配備的防毒面罩已經過期?該酒店的一名前臺經理告訴記者,防毒面罩的配備屬於消防檢查的其中一項,由當地消防部門進行管理。“這種情況在酒店很正常,不是什麼大問題,等下次消防部門來檢查的時候,消防部門會幫忙更換。”當記者問及何時更換新的防毒面罩,該經理如此解釋。

在公共走廊上,每個滅火器放置點都有一張監測記錄卡片,記錄卡顯示,最新的一次檢測簽名是5月2日。仔細查看不難發現,一些滅火器氣壓顯示異常,甚至有一些滅火器放置點也已經“空位”。

問題3

不願曝“家醜”,部分酒店未掛衛生等級標識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衛生部關於推行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的通知》(衛監督發〔2009〕5號)要求,公共場所衛生信譽度等級應向社會公示,並使用統一標識。

衛生監督部門根據住宿場所量化分級評分表進行評價,按100分量化後,依照得分的高低對住宿場所評定相應的衛生信譽度等級。衛生信譽度等級標識反映了經營單位的整體衛生情況,等級越高表示衛生狀況越好,其中A級為優秀,B級為良好,C級為一般。

然而記者在走訪過程中卻發現,穗莞深等多地的7天酒店,部分未懸掛“衛生信譽度等級標識”。

在東莞的一家7天酒店內,記者向前臺的工作人員詢問為何沒有懸掛衛生等級標識,該工作人員對此表示“不知情”。有酒店工作人員甚至告訴記者,標識“從來沒掛過、不瞭解情況”。“公司只要求懸掛營業執照、工商執照、衛生許可三證,對於這份衛生信譽等級標識卻並未有明確要求。”一酒店的前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對於這種情況,有酒店業內人士說:“衛生信譽等級標識的懸掛率多年來一直不高,主要原因是僅有評級為A的經營者願意懸掛,而倘若被評級為B、C,酒店方通常不願在門廳前‘自曝家醜’。”

“我從來不知道還有衛生信譽度等級。”常年多地旅遊的孫女士表示,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獲取酒店衛生情況目前大多依靠酒店在攜程、去哪兒、大眾點評網等網友留言來進行判斷。“住酒店就像拆禮盒,打開房間前根本沒人知道它是什麼。”孫女士表示,在進入房間前,旅客根本無法得知酒店房間內真實的衛生情況。在衛生信息的公開度上,應該對酒店要求更嚴格,而不是把難題留給旅客,等到入住後發現各種衛生問題才進行溝通反饋。

■整治

要對長期被投訴的酒店

敢於“亮黃牌”

實際上,在本次深圳市抽樣檢查酒店前,7天連鎖酒店就曾多次曝出衛生問題。

2018年12月底,有網絡視頻曝光7天、如家等連鎖酒店床單“暴力蒸白”的黑幕;2016年4月,有媒體報道,包括7天等多家快捷酒店將床品、毛巾洗滌業務外包給第三方廠家,後者將帶血、帶嘔吐物的床單混在一起用火鹼洗滌,導致床品PH值超標。

針對7天酒店出現的衛生及消防問題,南方日報記者聯繫了7天連鎖酒店所屬公司——鉑濤酒店集團,但截至9日晚上11時,該集團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隨著衛生問題不斷曝光,不少消費者對經濟型酒店貼上了“不衛生”的標籤。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經濟型酒店為了壓縮成本,縮減了清潔方面的開支,讓消費者有了酒店清潔很不到位的印象。

近年來,廣東地區衛生監督等部門頻繁發力,加大力度監管各類酒店的衛生問題。今年2月,深圳市衛生監督部門開展“深圳市住宿場所衛生專項整治行動”,對超過半數的經濟型連鎖酒店進行大規模隨機抽查;去年9月至11月,廣州海珠區衛生監督所開展了住宿場所衛生專項整治,檢查住宿場所200間……

“突擊檢查是一種短期內奏效的監管模式,要提高酒店行業整體服務質量,還需要常態化的旅客反饋機制。”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向記者分析道,相關部門應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加強集中整治,對長期被投訴的酒店敢於“亮黃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南方日報記者 硃紅鮮 徐勉 吳揚 周人果 實習生 劉倩欣 姚怡欣 策劃統籌 張蜀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