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兒童化”教育觀與“兒童成人化”教育觀

我們把兒童當成人,我們把成人當兒童

一.“兒童成人化”教育觀

好像不管什麼樣的教育觀,最終都要回歸“從娃娃抓起”的正軌,

在“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之乎者也”一類舊詞被廢棄之後,

我們能做的,無非是新瓶裝舊酒

“你要學會讓著弟弟妹妹”

“你要學會尊重長輩,親戚來了要懂得端茶倒水,嘴巴要甜一些”

“你要學會誠實,正直,友善,禮貌”

“你看,這是好人,這是壞人”

我們嘴上說的“他還只是個孩子啊”,可是從來都沒有把他們當成孩子

孔融讓梨的故事被吟誦了幾千年,謙讓似乎也是很能體現一個人品德的關鍵

可是,人終究是自私的,在這個充斥著蠅營狗苟,勾心鬥角的成人世界,我們尚且不能做到讓利於人,一切的偽裝都不能掩飾我們失去所想所得那一刻的悵然,更何況是一個涉世未深的小孩子。

誠實,正直,友善,禮貌,像某某典範學習,像某某典範致敬,

我們向來對孩子進行這般口頭教育,一味的說教,卻很少付諸行動,

一千塊標語,一萬條橫幅,都比不上家長的一次實際行動來的實在

大概只是把成人世界那種固有式的說教氣息帶到兒童世界,用一種成人化的方法教育孩子,

也很少有人問,孩子是否開心,快樂。

我們從小就教育孩子這是好人,那是壞人,這是英雄,那是小人,

也從來都沒有告訴他們如何去辨別好人與壞人,這也導致他們沒有獨立判斷力

這在追星中就可見一斑,

抄襲?吸毒?性醜聞?沒事,我繼續支持我的偶像

偶像有偶像的職業操守,但粉絲卻沒有了底線,

確切的說,他們不知道底線是什麼?

大家都在奇怪,粉絲怎麼會這樣子,連最基本的辨識度都沒有

是啊,我們覺得所謂的惡,性,孩子都不應該接觸,

可是在成人刻意的壓抑下,孩子的另一種情緒則以更為極端的方式爆發噴湧

這是我們希望看到的結局嗎?

我們只是覺得,他還小,他還不懂,

一味的以成人所謂的成熟來衡量孩子的幼稚,以成人的標尺來衡量孩子的長短好壞

而在他們長大之後,卻把他們看待成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連戀愛,工作,生活仍然要受到管制,

這種顛倒錯亂的做法, 只培養出他制他律性的人格,更無所謂“個性”“自我”

二.“成人兒童化”教育觀

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大聲喧譁,不排隊,這大概是大家對國人普遍性的一些看法

每天早高峰的地鐵,廣播上都不時會響起,“乘車的乘客請往車廂中部走”“先下後上”“文明排隊”之類的廣播提示

在每個公交站牌旁,大概都會有“禮讓行人,文明乘車”之類的標語

可是,每逢公交地鐵到站,大家依舊一擁而上,推搡的人群中不只有為老不尊的老年人,中青年也有很多,我想這並不能說明,等到這一批人老死過去之後,國民的素質就會蹭蹭的往上漲

無論標語換的多新,喇叭喊的再響,情況並未有任何改變,我覺得也不會有什麼改變

大街上依舊有年輕夫婦帶著小孩子在路邊撒尿排便,公交車站依舊擁擠不堪

其實這所有的不文明行為,本應不該發生

這樣的場合本應是體現一個人最基本素養的,但是

生而為人,沒有人會覺得抱歉

小學教育,應該教會一個人最基本的素質要求

中學教育,應該教會一個人最基本的謀生技能

大學教育,應該教會一個人如何成為人生航向的掌舵手

那麼,本應在小學幼兒園就應該懂得的道理,又為何花費如此大的力氣來讓社會對成人進行再教育呢?

如果連最基本的排隊守序都做不好,那又憑什麼大談道德教化,仁義禮智呢?

用哄兒童的方式來對待成人,用成人世界的教條來約束兒童,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用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用賤人的標準要求別人

三,獨立人格

“我都是為了你好”

並不能作為父母對孩子肆意妄為的一張通行證。

從小學到大學都不允許孩子談戀愛,卻在大學畢業後催促孩子結婚成家

自己像個孩子自私貪婪受不了物質誘惑,卻希望孩子懂得謙讓剋制

他還是個孩子啊,我們又如何能把自己想做到卻做不到的強加給他們?

誰還不是個普通人呢

我喜歡吃甜瓜,你一直要餵我吃苦瓜,還說苦瓜有營養,可是我真的不喜歡吃苦瓜,你一邊說為了我好,一邊繼續餵我吃苦瓜

最後的結果是,我討厭吃瓜,厭食。

為了我好?好啊

前提是,你要把我當成一個獨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