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快過半,你思考過什麼樣的種植戶更賺錢嗎(種植大戶發展方向)?

阿春説村


我們們是專業種植柑橘、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團隊,針對您提出的這個問題,我們的觀點是從幾個方面來思考,專業人做專業事!

1、成立合作社抱團發展,懂技術的就管技術種植;擅長管理的,可以作為合作社的管理人員,從收購到人員管理調配;對業務熟悉的就可以負責業務銷售,從三個環節來做,做好市場就能賺錢。

2、如果自己種植面積大的話,可以發家庭農場,結果休閒觀光、鄉村旅遊的方向來做,打造成小而精的三產融合的休閒農場。

3、可以專業從事初級農產品的加工,打造地方特色來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

4、走品牌路線,挑選精品來做成禮品,這樣價格也非常高,可能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來銷售。


山太子


推薦搞家庭農場。理由如下:

一是國家政策的支持,我們國家現在大力支持兩種農業發展模式,其中一種就是家庭農場,另一種就是專業化公司制的合作社;

二是家庭農場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有效延續,能夠有效刺激經營者更好的持久的經營農業;

三是家庭農場能夠種養結合,以多模式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以上是我推薦家庭農場的理由。當然,具體種什麼是一個要調查研究的過程,盲目回答您的地塊適合種植什麼,首先您沒有提供這樣的訊息,無法給出具體建議。當然,如果您願意,請關注我們,一起討論種點什麼才有未來。下面是我們種植澳洲堅果的圖片。


達山兄弟


都想掙錢!都想賺錢!思路不對都賠錢!

不管是以哪種類型的土地流轉從事農業生產行業經營的,這些年來真沒見過幾個賺到錢的!短期種植看農產品行情、看勞動成本,賺一年、平一年、虧一年,三年過去等於白乾;長期種植還在投,何時才能有產出?產出之後看行情、人工成本還在長!

從華爾街到供給側開始就有人認為“農業是我國最後的金礦”,那些從別的行業轉行過來的人,開始了新的創業,精神可嘉,但思路上卻少了農業的農字!四種死法供參考!

一種是拿著別的行業的工作思路來做農業,別的行業精打細算,方方面面都有工作預案,產供銷都有方案等,各方面都在可預見範圍內;可是農業產業就不是那麼回事了,種籽、肥料、農藥、土壤、氣候、管理(包括人工)六大方面同等重要,一個都不能少,誰能完掌控?要交多少學費才能畢業?一場自然災害可能白忙一年!有多少錢來投?有什麼耐心等?等多久?八年、十年?

二是拿著從前的思維方式來從事農業,走走關係、開個後門、吃吃喝喝、某領導是我親戚朋友、我在上面有人等等;怎麼種?怎麼賣全然靠這個!也許某領導打個招呼能夠幫助一下,但那決不長久之計!

三是以消費者心態從事農業產業的,是衝著有所謂產業政策、政府的各項補貼去的,什麼事第一個就是砍價,種子種苗砍、肥料農藥砍、人工機械砍,美其名曰節約成本,這同那些排隊等打折的老太太們有啥區別?農業不是靠節約出來的,而是靠創造出來了!

四是老農民心態從事農業產業的,自己本身就是一個一直從事農業生產的,什麼事自己都會,卻沒有大場面的、創新的工作思路,自己能幹10畝卻無法駕馭100畝,幹什麼都是老辦法,肩挑揹負,施肥打藥老套,人工成本一大堆,農產品量不高質不優,還怪行情不好!卻不知道現代農業就不是這樣乾的!

如果舉例說明那得說三天!

有人說過:別看別人是怎麼成功的,要看別人是怎麼失敗的!農業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科學過程,尊重農業生產規律,遵循經濟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