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從什麼時候能夠認出媽媽又是什麼時候認出周圍的人?

阿倫寫字的地方


有一天去找鄰居小美玩,到她家時發現她正在逗自己家是三個多月的寶寶,寶寶也可以和媽媽相互呼應,粉妝玉琢的樣子特別可愛。我上前去逗她時,她突然大哭起來,小美開玩笑說,咋回事啊,你這狼外婆,嚇到我家寶寶啦。我家寶寶才聰明呢,拒絕和陌生人說話。

我說:少來,快看看是不是便便了吧,都有味了。

小美一邊換紙尿褲,一邊問我:你說小嬰兒是多大開始能夠認識媽媽的?

我一本正經地說:肯定是還沒懷上時。

小美差點要把紙尿褲丟過來,說:切,你咋不說從我閨女在我小時候就認識了呢。

我說:難道你沒聽過一段小故事嗎?小嬰兒在沒到媽媽肚裡時,排著隊在天上選媽媽,輪到他時,他就會在天上看來看去,然後挑一個最喜歡的媽咪,鑽到她的肚子裡。


想起來了兒子小時候,剛出月子時有一天突然衝著我笑,那時候整個人的心都要融化了。兩個多月時只要我抱著哭聲就會慢慢靜下來。


小美也很開心地說,我家還不到兩個月的小寶就是這樣,閉著眼都曉得往懷裡蹭,吃飽了就盯著我看的好認真,我和老公聊天,盯著我嘴巴動,自己微笑,以為我是在和她聊天。


這真是個幸福的時刻!

寶寶從什麼時候開始“認識”媽媽呢?

實際上,從胎兒時期就已經開始啦!

胎寶寶4個月就開始有了聽覺,在6個月時就和成人的聽力一致了。當胎寶寶聽到媽媽的聲音,會比較開心。記得看過一個故事,一個準爸爸時常在媽咪的肚子前給胎寶寶講故事,並且錄製下來,胎寶寶出生後,他被派到外地不能回家,媽媽想他的時候,就會播放他原來錄製的聲音,寶寶就會很神奇的停住哭鬧,做出認真傾聽的樣子。

所以,不要小看胎寶寶,人家本事大著呢。在媽咪子宮裡就開始有選擇的“偷聽”爸媽的悄悄話啦。

所以,當寶寶出生後,當寶寶出生大哭時,除了需要哺乳,媽媽溫柔的聲音和安慰劑一樣安慰著寶寶,會使寶寶輕柔地進入夢鄉。

媽媽身上獨特的氣味也是寶寶所熟悉的

大家都有這樣的感知,新生兒寶寶每次都是閉著眼睛大哭,但是當媽媽靠近他時,他會主動去尋找媽媽的胸部,這就是來自媽媽的氣味,能讓小寶寶“認出”媽媽來。

而媽媽身上甜蜜蜜的乳汁味道,也會給小嬰兒留下香甜的味道。


當新生兒寶寶睡覺很容易哭鬧時,必須媽咪抱睡的情況時,有一個小辦法就是媽媽先把寶寶哄睡後,旁邊弄的緊實一點,營造一個類似子宮的環境,同時拿一件自己穿過的衣服或者媽媽自己的被子放在寶寶的身邊。寶寶呼吸著熟悉的媽咪的味道,就會睡得更香甜,更有安全感。

最主要的還是視覺圖像化媽媽

小嬰兒雖然大多數都在睡眠期間,但是醒來時也會到處看來看去,雖然看的比較近,大概在20釐米左右,所以媽媽在哺乳時是寶寶看的時間最長的,而這時候寶寶的記憶和方法都是在大腦形成圖像化。


就這樣,媽媽的樣子在他的腦海中就會形成甜蜜的形象,他知道當這個“人像”來到身邊時,就會給自己帶來口糧和愛,會給自己溫暖,會哄自己,會讓自己快樂舒適。


這裡會有一個特別好玩的現象,有的媽媽可能是長頭髮,有一天突然剪短了頭髮之後,小寶寶會就不認識她了,因為寶寶的視覺圖像化媽媽變了。不過當媽媽溫柔地和他說話,哄著他時,他很快就會重新喚起認知了。

這大概就是寶寶從懷胎到從出生後一點點感知母親存在,也一點點認出母親的過程吧。


很奇妙又暖心的過程!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臺原創作者,青雲獎獲獎者,優質問答獲獎者。
原創不易,請求點贊並轉發!

jason媽咪有辦法


我覺得嬰兒一出生就能認出媽媽,這個認,不是能認出媽媽的模樣,而是熟悉媽媽的聲音和心跳。

在胎兒時期,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最熟悉的聲音莫過於媽媽的說話聲和心跳了。一些育兒書籍中就說到對於哭鬧的新生兒,可以讓寶寶的頭挨著媽媽左側,這樣聽著媽媽的心跳,熟悉的聲音會帶來安全感。我家寶寶剛出生頭一夜哭鬧很厲害,後來讓寶寶躺在我的左側懷裡,頭挨著我的心臟位置,真的很快就安靜下來入睡了。


等到有了母乳,寶寶就更容易認出媽媽了,聞著奶味就找到了。

至於認識周圍人,小寶寶就需要一些時間了,要熟悉他們的聲音,還要視覺發育起來,能夠看到大概的面部特徵。一般三四個月,也可以認識了。

我家寶寶大概是在三個月左右,對於除家裡人以外的人有了一定的抗拒,特別是第一次見面的,如果要抱她,就會一副緊張嚴肅的表情。



咩小胖育兒


導讀:新生兒剛出生之後看到的事物均是黑白色,原因是剛出生的嬰兒視力沒有完全發育好,而這個時候寶寶最喜歡看的就是媽媽,因為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一直聽媽媽的心跳,所以對媽媽有熟悉的頻率,也會產生安全感。
對於嬰兒什麼時候能認出媽媽?什麼時候可以認出周圍其他人?媽媽們好像都非常有發言權:
“出生後馬上就認識的”
“出生後三四個月就認識了,我家寶寶就是這樣”
“我家寶寶五六個月就知道誰是媽媽了”
“……”
其實啊,大家的回答都沒錯。要想知道嬰兒何時認人,就要對下面的知識點有所瞭解。
聽覺
在嬰兒的五官發育中,聽覺系統是最早發育的。聽力在妊娠周的28到30周,就發育完善了,這時候的寶寶已經可以聽到外部環境帶來的雜音與人聲。
只不過,此時的寶寶還是個小胎兒躺在媽媽身體裡,隔著媽媽的肚皮,外部聲音傳來都是比較模糊的,所以媽媽的聲音成為小嬰兒最熟悉的聲音。
因此,新生兒出生後,是能通過感受媽媽的聲音特質、媽媽熟悉的頻率認出媽媽。也就是說,你覺得他/她認識你,並不一定是認識你的臉,而且認出了你的聲音。
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
4個多月的嬰兒可以區分自己的名字以及與其相似的發音。
5個多月的嬰兒可以靠發音區分大段的英文與西班牙語的發音,雖然他們實際並沒有聽懂這些語言的意思,是不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所以寶寶是有語言天賦的,家長一定要注意培養。
到了6個月的嬰兒已經能夠發現單音符的變化,以及整體音調上的變化,是不是很神奇!這就可以解釋有的家庭成員對寶寶哼唱舒緩的搖籃曲,寶寶會覺得很安心很有安全感,也就有了為什麼大人對小寶寶說話時,音調都有些幼稚與可愛了。
嗅覺
與聽覺相同,嗅覺也是小嬰兒發育較快的一項。這也是小嬰兒可以用味道來區別誰是媽媽的一項小技巧。並且小嬰兒還喜歡奶類自由的酸甜味道。
視覺
發展心理學家指出,嬰兒時期寶寶已經可以明顯表現出視覺偏好,什麼意思?就是說嬰兒天生就對例如:曲線、三維圖形如人臉,在視覺上產生刺激偏好。而擁有這張臉的媽媽又帶著小嬰兒熟悉的聲音與味道,於是小寶寶內心就會出現一個聲音:啊!我愛她~
陌生人焦慮
研究表明,在嬰兒六到八個月的時候,會發生陌生人焦慮。4個月前的嬰兒,是分辨不出陌生人和熟人的;4個月左右,開始有了區分,但這是嬰兒並不害怕陌生人,還會對陌生人微笑;5、6個月時見到陌生人嚴肅多了,笑容少了;而8個月的嬰兒明顯開始怕生。
重點提示:有人認為,陌生人焦慮,是因為嬰兒已經建立了媽媽的表象,能夠敏銳地察覺陌生人與媽媽不同,從而做出焦慮反應,其實也側面說明此時的寶寶已經可以察覺誰是周圍熟悉的人,誰是陌生而又不認識的人啦。

今日話題:你家的寶寶是何時有了認人的表現的呢?何時開始變的想說話要表達呢?歡迎大家暢所欲言。

【格格巫育兒日記:育兒達人,親子閱讀,科學育兒,一孩之媽、專注育兒話題,歡迎留言評論、點贊、分享、轉發!意在傳播育兒知識,內容僅供參考。謝謝!】


格格巫育兒


我是於平,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這實際上是一個嬰兒在TA的生命初期最為關鍵的關於依戀關係的一個問題。

依戀是嬰兒尋求並試圖保持與養育者親密的身體和情感聯繫,從而形成母嬰之間的積極的情感聯結。良好的依戀關係,孩子才有安全感,這是成長的最初前提,為嬰兒最初的成長和探索提供了安全基地。親子依戀關係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要素。


嬰兒與養育者的依戀形成一般大體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前依戀期(0-2個月):嬰兒對所有的人作出反應,但不能進行區分,沒有對特殊人的特殊反應。TA們用聲音喚起別人的注意,隨後用微笑、注視和咿呀語同成人交流,對前來安慰TA的成人不做選擇;


• 依戀建立期(2個月至7~12個月):嬰兒對成人的社會性反應程度增加,能從周圍人中區分出最親近的人——媽媽以及其他的養育者。這時的嬰兒雖然一般能接受比較陌生的人的關照,也能忍受與養育者暫時分離,但會反應出不快的情緒;


• 依戀關係明確期(7~12個月至24個月):嬰兒對養育者的偏愛更加強烈,把媽媽或者照看者作為一個“安全基地”,從此點出發,去探索周圍世界,一旦有安全需要時又返回到照看者身邊。此階段的嬰兒不但形成分離焦慮,而且形成陌生焦慮——“認生”;


• 互相形成期(24個月以上):嬰兒開始理解父母的情感、要求,開始有限度的調節自己的行為。

所以,我們說“分離焦慮與怯生的出現是親子依戀形成的標誌”。關於這兩個話題,也是嬰兒期最為明顯的兩大特徵。


1、分離焦慮

大多數嬰兒在6個月左右,逐漸認識到媽媽和自己原來是不同的個體,並意識到媽媽有可能與自己分離。然而,這個時候TA的客體永存的概念又尚未形成,也就是說,每一次分離對嬰兒來說都意味著生離死別,所以這時候焦慮感油然而生,以至於哪怕是片刻獨處,孩子都會嚎啕大哭。


而通常4~6個月這個時候,在職的媽媽們又不得不走上工作崗位,所以很多育兒指導都建議最好提前至少一個月讓替代媽媽的照料者與嬰兒建立熟悉的撫育關係,並且媽媽也需要調整好情緒,儘量用輕鬆的情緒和語言與孩子再見,並且告訴TA自己會在什麼時候回來(不管TA聽不聽得懂,但TA能感受到媽媽的平和安全的情緒),下班後及時給予撫慰,晚上讓寶寶和媽媽親密接觸和陪伴入睡,促進依戀關係的深化,特別沒有必要為了訓練孩子的所謂獨立而分開居住。


實際上每個孩子在這個階段多多少少都會表現出分離焦慮,通常在8個月後會有一定的緩解,並且也有資料說到,若這階段孩子沒有分離焦慮,反而可能說明母子之間沒有形成很好的依戀關係,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後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情緒障礙。

2、認生

這個話題似乎是中國家庭最為關切的問題,從認生可以擴展到膽小內向,繼而延伸至缺乏社交能力,直至人生未來的喪失。


現在,有專家告訴我們,對陌生事物的恐懼是人的天性,是自我保護的本能。事實上週歲前的新鮮刺激對孩子來說不是好事,比如說把一個能說會跳的玩具娃娃送給孩子,孩子往往會表現出警覺,有的孩子還會被嚇哭,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這完全是個陌生、讓人害怕的東西。


只有過一段時間,孩子感到安全了TA才會鼓足勇氣小心的開始探究。這在小狗小貓身上很常見,只不過當發生在人類的嬰兒身上時,成人往往會用看待問題般的眼光來對待。


當嬰兒開始區分自己和外部世界之時,就會出現對陌生環境和人產生恐懼。所以,週歲前建議最好保持孩子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孩子在陌生人面前,媽媽(或者養育者)需要保護孩子,可以把孩子抱在懷裡,給予TA安全的支持,同時媽媽自然友好的和對方交流,這樣可以減低孩子認生的焦慮,也為孩子提供了觀察交友的機會。特別不贊成的就是在孩子極力躲避的時候,家長拼命的把孩子往前推,對孩子帶來的衝擊可能是長久的恐懼。


每個孩子有TA自己的特質,對孩子行為訓練還是要“以孩子可以接受為原則”,順其自然,循序漸進。

作者簡介
於平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諮詢領域:情緒困擾、人際交往、職場壓力、個人成長、兒童青少年成長困惑等。善於通過聆聽、敘事等互動模式,協助來訪者探索自己的內心,發掘自身的資源與力量。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嬰兒從什麼時候能夠認出媽媽,又是什麼時候認出周圍的人?相信媽媽們都很好奇。

俗話說,三月認母,意思是寶寶長到三個月的時候,就能認出自己的媽媽了。這是因為,寶寶在0-2個月的時候,沒有形成圖像知覺,所以很難分辨出哪個是媽媽、哪個是親人、哪個是陌生人。但到了3個月的時候,寶寶的視覺逐漸發育,看見的東西從黑白色變成彩色,從模糊到清洗,有了分辨事物的能力,此時就能夠認出自己的媽媽了。

而到7-8個月的時候,寶寶對身邊的人,比如爸爸、姥姥姥爺、爺爺奶奶等親人熟悉了,尤其是經常陪伴的親人,寶寶就不感到陌生,會讓他們抱抱了。但對於陌生人,寶寶還是十分抗拒的,一旦抱了就會大哭。

當然,這個時間並不是絕對的,因每個寶寶的敏感、聰慧程度不同,認生時間也存在差異,有的早點,有的晚點。


養娃視頻


有句話是:“三月認母”大家對孩子認識媽媽這件事的普遍認知為3個月,其實對於這件事情,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就有個體差異性,加上不同家庭的教養方式是不一樣的,孩子對於認識媽媽和其他人這件事情上也會有早有晚,不過在孩子視覺上通常有發展規律可循的,家長們可以針對孩子視力發展規律作為參考。

嬰兒視力的發育規律:隨著月齡的增加而逐漸增加,但發育速度非勻速進行,出生後頭3個月視覺發育速度相對緩慢, 第3個月後進入一個快速發育期 , 至5第個月後視覺發育增加速度又開始減慢。

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就有分辨明與暗的能力,需要在出生的一個月裡家長給孩子提供一些機會,讓孩子充分感受明與暗,這樣孩子的分辨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鍛鍊。新生兒的視覺距離為60釐米,在15-20釐米的範圍內視覺最清晰,這個距離正是媽媽餵乳孩子的距離,所以小傢伙可以清晰的看見媽媽的臉,加上寶寶十月在母體裡,熟悉媽媽的心跳,熟悉媽媽的聲音,所以孩子出生後最先認識的就是媽媽。

當到了2個月的時候孩子對人臉和黑白的東西有很大的興趣且孩子一直是用兩隻眼睛輪流注視這個世界的,孩子到了半歲之後兩隻眼睛看到的視覺圖像可以整合在一起,視力發展的水平幾乎到成人的水平,基本到了8個月孩子就可以認生了。

嬰幼兒的視覺發育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內在因素到外在因素,包括遺傳,孕期的餵養情況及養育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因此在養育嬰兒的過程中,應建議家長儘可能的為寶寶提供不同顏色的玩具,並且建議家長讓寶寶儘早的接觸顏色豐富多彩的玩具。如果在這一過程中 , 能有父母親與孩子的互動 , 在孩子感到外界環境出現變化時 , 例如父母能及時的作出提示、解釋等快速、敏銳的反應,那麼嬰兒的視感知能力將會大大的提高。


我是Olive


其實,在寶寶剛出生時,就已經會用眼睛跟蹤和追視視線範圍內的人,只不過這時候寶寶的視線範圍很小。

滿月時,在給寶寶更換衣服或尿布時,寶寶能注視給他換尿布的人,當媽媽與寶寶說話時,寶寶會注視媽媽的面孔,但這時候還是不會認出媽媽的。

2個月大時,寶寶平躺時有時候能短時間內看著媽媽的臉,逗寶寶時,會做出一定的反應,如微笑、手腳揮動等。



3個月大時,寶寶看見媽媽的乳房或奶瓶時會流露出期待的表情,也會根據氣味尋找媽媽的乳房。看見熟悉的面孔,會興奮地扭動身體,這個時候一般就能認出媽媽了。到4個月大時,寶寶見到熟悉的面孔能自發地微笑,基本上就能認出熟悉的人了。

當寶寶6個月大照鏡子時,不但會對鏡子中的影像微笑,而且已經能夠分辨出自己與鏡子中影像的不同。


到8個月後,寶寶就會開始觀察大人的行為,當你站在他面前伸開雙手招呼他時,他會微笑並伸手要求你抱他。有的寶寶認生會只讓媽媽或者熟悉的人抱。

寶寶成長過程中,幾乎每天都會給你驚喜哦!我有一個10月大的小公主,每天關注她的成長,分享經驗也學習別人的經驗!


曼陀媽媽


嬰兒從什麼時候能夠認出媽媽又是什麼時候認出周圍的人?

我認為嬰兒從出生開始就能夠認出媽媽,只不過這時他不是通過眼睛,而是通過媽媽的體味、心跳和聲音來認出媽媽的。

1、媽媽身上的獨特氣味

剛出生時,寶寶的視力還特別弱,看不清楚媽媽的樣貌,但他們還是能夠很清楚的通過媽媽身上的獨特氣味特別是乳汁的氣味來辨認出媽媽。

這是因為在胎兒時期,寶寶的嗅覺就已經開始發育,並且很熟悉自己媽媽的氣味,再加上媽媽的乳汁是孩子的基本需求,可以帶給他們安全感。

2、媽媽的心跳

寶寶在肚子裡的時候,你媽媽的心臟比較近,他們每天都會傾聽媽媽的心跳,早已經熟悉媽媽的心跳聲。所以出生後的寶寶,有時會因為不安而哭鬧不止,只要媽媽輕輕抱起他們,讓他們聽一聽自己的心跳,一會他們就可以安靜下來了。

3、媽媽的聲音

在胎兒時期,寶寶在媽媽的子宮裡,就已經能感知到外界聲音及音調的變化,但由於有羊水的緩衝,胎兒聽到的其他聲音還是有點模糊,唯一能聽清楚的只有媽媽的聲音。再加上孕期媽媽是與寶寶說話最多的人,所以寶寶對媽媽的聲音特別熟悉。

等出生後寶寶就能夠通過辨別聲音的方式來認出媽媽。有時寶寶哭鬧,其他人都沒辦法安撫,媽媽說幾句話後寶寶就能夠安靜下來了。

儘管寶寶看得不是很清楚,但在媽媽給寶寶哺乳的時候,寶寶會一直盯著媽媽的臉看,想要記住媽媽的樣子。到了出生後3個月左右,寶寶的視力得到了發育,這個時候寶寶就能第一時間通過看媽媽的臉來認出媽媽,他會注視著媽媽並且回應媽媽一個開心的笑容。

認人後,只要寶寶醒著,視線就會一直追隨著媽媽,看不到媽媽就開始哭,任誰都沒法哄好。

等寶寶5-6個月的時候,開始能夠認出周圍的人,見到陌生人臉部會比較嚴肅,等到8個月左右,認生特別明顯,沒見過的一抱他,他會大哭反抗。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嬰兒從什麼能夠認出媽媽又是什麼時候認出周圍的人?


最近閨蜜一臉興奮的跟我分享:“暖暖,最近我發現了個寶寶特別有趣的現象,寶寶已經3個月了,當看到別人的時候沒有什麼表情,但是看到我卻表現得異常興奮,非常開心,難道這麼小的寶寶就已經能認出媽媽了?不是說小寶寶還太小,不能認出媽媽嗎?”


其實,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就能夠認出媽媽,當然他不是像我們一樣看的,而是根據媽媽的氣味和聲音能夠分辨出自己媽媽,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視力很弱,不能夠看清楚東西。寶寶開始認人的時候會有一點明顯表現,比如寶寶會一直盯著你看,你往哪兒走,寶寶就朝哪兒看。但是寶寶到三個多月的時候,寶寶就能看清楚媽媽的長相,從而可以通過視覺直接認出媽媽。

寶寶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來認出媽媽的?

1.氣味

對於寶寶而言,媽媽身上有獨特的氣味,當然只有寶寶能夠辨別出來,其實我們人體每個人身上都有這種氣味,但是我們大人不能清晰的分清楚。尤其是哺乳期的媽媽,寶寶可以通過母乳的氣味來尋找到媽媽,這也就是為什麼寶寶特別喜歡往媽媽的懷裡蹭,這是她在尋找自己熟悉的氣味。


2.聲音

寶寶聽到的聲音最近,最多的只能是媽媽的,時間長了,寶寶就能通過聲音辨別出媽媽,而且在整個孕期,媽媽是與寶寶說話最多的人,寶寶對媽媽的聲音特別熟悉。寶寶在出生三天左右的時間就能通過聲音,分辨出媽媽。


暖暖育兒經


寶寶認識這個世界是通過最親近的人開始的。通常都是由媽媽來開始,因為媽媽能夠給她溫飽,無條件的愛她,保護她。如果因為某個原因媽媽不能照顧寶寶了,孩子就會依賴另一個日夜照顧她的人。跟她親近。

我坐月子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由月嫂照顧孩子,寶寶明顯就更親近她,有時候她一哭,就會尋找月嫂,不要媽媽。所以如果媽媽不是經常照顧寶寶的人。寶寶會比較遲才能認出媽媽。我們看看以下幾種情況


一:媽媽一生下來就送回老家給奶奶帶的情況。那要看媽媽回老家的頻率多經常。通常這樣的情況都要等寶寶會說話了,由奶奶來告訴寶寶這個是媽媽,寶貝在情感世界是不知道媽媽代表著什麼的。

二:媽媽和阿姨共同帶寶寶,阿姨帶的多,媽媽只提供母乳的情況。寶寶認出媽媽也需要到寶寶認生期開始後才能認出媽媽,認生期會在6個月以後開始。

三:只有媽媽一個人帶的情況。

1:通常月子裡的寶寶都是通過媽媽的氣味來辨別媽媽的,這種美好味道的感覺會伴隨孩子的一生。記得大寶六歲的時候,我去北京出差,爸爸跟我說,他每天晚上都要抱著我的睡衣聞好久,說有媽媽的味道。

2:月子裡寶寶的眼睛看的還不是那麼遠,能看到的距離大概在20~30釐米。通常是媽媽喂寶寶吃奶的時候,和媽媽對視的距離。所以這時候是和寶寶交流的最好時機,寶寶會盯著媽媽的臉看。這時候還沒有辨別的意思。

3:這個月寶寶能看的更遠了,寶寶會對房間的其他東西感興趣,他會看一會兒媽媽的臉,然後看媽媽背後的東西,再看看房間,最後再轉回來看著你的臉。好像再對比,媽媽的臉才是寶寶最愛的畫面。

4:3個月寶寶的眼睛已經可以專注的看一樣東西,我家會看著嬰兒床上的掛鈴。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寶寶會長時間的專注的看著人的臉,研究他的細節。不是像上個月那樣短暫看了一下。

而且這個月寶寶他的目光會追隨著你走動,如果你從她身邊經過要走開始,他可能就會哭。

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寶寶就真正的開始認識媽媽,會想媽媽了。

本期話題:你覺的,你們家寶貝是什麼時候開始認識媽媽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