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這四個匪夷所思的“理論”,或是愛因斯坦等科學家亂編的

林辛格教授陷入沉思之中,他讓拉奧和梅妃離開他:“我要靜靜。”

他知道,地球科學家愛因斯坦說,宇宙的極限速度就是光速。這是一個讓人窒息的論斷。

愛因斯坦說,每秒30萬公里的光速,在宇宙中,不可超越。可現實中,太陽光從太陽到地球也要8分多鐘,實在是龜速,可以說慢如蝸牛。但按照理論,“慢”歸“慢”,地球上沒有物體能接近光速,更別說超光速了。

一句話,光速不可逾越。

這個禁錮地球人們百餘年的“理論”,在天星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天星人可以達到驚人的365000倍光速!如果地球人沒有被這個“宇宙中光速最快”的論斷束縛,人類不知要進步多少年。

林辛格想起出事前他們想做的那個“尋找中微子”的實驗,就是想驗證光速並不是宇宙中最快的事實。

原來還真是有那麼一回事。

那麼,林辛格猜想,宇宙膨脹、量子糾纏、黑洞、蟲洞這四個概念,會不會是那些科學家實在找不到合理的解釋,胡編亂造出來的東西?

先說宇宙膨脹。1929年,美國科學家哈勃認為,宇宙在不斷膨脹,不斷的擴大,但令人費解的是,它膨脹的速度比光速還要快,不太可能。

科學家言之鑿鑿地說,光線紅移,是宇宙膨脹的證據。

誰去反駁?誰能驗證?

如果放在天星,膨脹速度大於光速,一點不難理解,但在100年前,在地球,也只能那樣說了。

第二,就是黑洞。1916年,德國科學家認為,在“黑洞”及附近,光也無法逃脫。然後,這種“天體”就被科學家命名為“黑洞”。

“黑洞”之所以流行,還歸功於霍金,他在《時間簡史》上說得很多,認為,黑洞的巨大引力能把宇宙中的所有粒子,包括光吸入,使其無法逃逸。

其實,所謂的黑洞,不過是人類看不見的物體。反正大家都看不見,就像宇宙膨脹,誰能駁斥,誰能驗證?

同樣不能驗證的是“量子糾纏”,也就是我們說的第三個現象。

1935年,也是差不多百年前,愛因斯坦等人認為,兩個相互糾纏的粒子,一個粒子改變,另一個粒子隨之變化。這就是最有名的,也是最令人匪夷所思、最難理解的“量子糾纏”。

據說,有“實驗”證明,量子糾纏的速度是驚人的10000倍光速。

不過,如果在天星,這樣的速度就不值得懷疑了。看人家的“瞬間移動”,哪一個不讓人類目瞪口呆的?

如果地球科學家知道光速可以突破,也就不用那些“不明覺厲”的名詞來忽悠大眾了。這些“禁錮”人們的“理論”,也是最莫名其妙,最牽強附會的科學名詞。

第四,就是“蟲洞”,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是宇宙中可能存在(注意,是可能存在)的連接不同時空的管道。1916年,也是在百年之前,奧地利科學家首次提出。1930年,愛因斯坦等人則證實,認為通過該東西,可以做瞬時的空間移動或者時間旅行。

他認為,“蟲洞”就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管道。

“蟲洞”之所以流行,也歸功於霍金,他在《時間簡史》上說,宇宙的一切物體均會出現縫隙和裂痕,時間也是,“蟲洞”就在那裡。

林辛格好像有點恍然大悟:如果能突破光速,還提什麼“蟲洞”?這個概念分明是科學家發現了超光速現象,但實在無法解釋,只能胡編亂造這樣的名詞,自圓其說了。

拉奧和梅妃又湊過來,問:“想清楚了?”

林辛格說:“我想明白了,原來我們不在同一個時空,也就是不在同一個世界上。”

拉奧問:“怎麼說呢?”

林辛格說:“光速應該是是被你們故意限制的!你們是高級的宇宙文明,也就是銀河文明。或者說,在我們那個時空,只能遵循這個定律,這個速度。

如果光速被突破,我們就不再是宇宙中、囚禁在太陽系中的低級生物,而是另一種文明瞭。

梅妃說:“你好像大徹大悟了?”

林辛格說:“是的。世界上存在著很多的未解之謎,我們一直看不透,有些是科學家知道了,但沒有說破,有些是實在很難或者無法解釋,只能信口開河,亂說一通,就像上面所說的四個現象。科學家們早就發現了超光速現象,但他們不能說,或者是不會說。100多年前的理論,不應該束縛人們探索的思維。如果能這樣,人類也未必走到這一步。”

林辛格又說:“或者可以說,光速是太陽系中最快的東西,但不是銀河系最快的東西,更不是宇宙中最快的東西。”

拉奧和梅妃點頭表示贊同。

林辛格看著她們,說:1300萬歲,你們兩個老頭子壞得很。

大家就哈哈大笑。

民科也瘋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