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為自己家人買重疾保險?

法國拿鐵


挑選合適重疾險,需要弄清楚以下三個問題:

買多少合適?買多長合適?花多少錢合適?


某些保險營銷員也利用信息不對稱一頓忽悠,這很容易使得我們買到不適合的重疾險。要麼多花冤枉錢,要麼得病的時候發現用不了或者是保額不夠如同雞肋。

如何給自己和家庭買重疾險,其實很簡單:

只需3步,不花冤枉錢。


重疾險的種類很多,分為單次賠付的和多次賠付的,一年期的和長期的,帶身故的和不帶身故的等等。為了方便你理解,我以保障責任最純粹的單次賠付長期重疾險舉例。

先來看一款網絡上熱銷的重疾險,它的產品形態是這樣的:

我們根據產品形態拆解一下,配置合適自己的重疾險只需以下3步:


第1步:確定保額。

買保險就是買保額!

買保險就是買保額!

買保險就是買保額!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保額就是發生風險後保險公司要賠給你的錢。

保額不足,重疾險就無法起到它的作用。

小零有個親戚,她把父母在若干年前給她買的重疾險合同拿給我看,保額才2萬元。2萬塊錢,在大病面前能起到什麼作用呢?更可怕的是,她和她的父母還以為已經做好了應對疾病的保障而不自知。

回到上面的產品,保額可以選擇從10萬到50萬不等,那麼多少合適呢?

重疾險的作用是抵禦重大疾病給我們造成的財務風險。一旦身患重疾,不但治療費用昂貴,而且可能因身體原因若干年無法正常工作喪失收入來源,給家庭造成重大的經濟負擔。

重疾險是彌補收入損失的。買多少,要根據你的財務狀況來計算。

以一個北京白領家庭舉例:

發生大病後,因無法工作造成了收入中斷,但房貸要繼續還,還有每年的固定支出以及治療康復期間的費用要花。重疾險的保額需要覆蓋上述總開銷。

在一線城市,小零建議最少也需要購買50萬保額的重疾險。通常情況下,建議配置2-3倍年收入的保額比較合適(超過50萬保額的買多份可疊加),覆蓋大病的治療及康復期。


第2步:確定保期和繳費期。

一、保障期間:分為定期和終身。

還是以上文的產品舉例,可以選擇保障到70歲(定期),或者是保障到死亡為止(終身)。

當然,保障到70歲的價格要比到終身便宜很多,大概少70%。如何選擇取決於你的預算和人生規劃。

  • 如果預算有限:可以選擇保障到70歲這段人生中掙錢的主要時期。70歲之後,就交給子孫盡孝道吧。

  • 如果預算充足:可以選擇保障到終身,人到晚年了也有一份保障。


二、繳費期:分為10年/15年/20年/30年。

小零建議,繳費期選擇越長越好,有多長選多長。原因有二:

  • 每年交的錢少,壓力小。雖然30年的總繳費看起來比10年多,但實際上計算現值後二者是一樣的。

  • 賠付後免交保費。舉個例子,假如是繳費期是30年的,在購買後第20年生病,剩下沒交的10年保費就不用再交了。是不是感覺佔了保險公司便宜?


第3步:確定預算。

買保險,花多少錢合適?

一般保險營銷員都會建議,每年所花的保費不超過年收入的10%。

在這裡,小零就不死板地給個公式了。保險是抵禦風險的,只要每年的保險花費不給你的生活造成負擔,不影響你吃喝玩樂,我覺得就是合理的。

另外附上這款產品的價格作為參考,同類產品如果價格貴上太多,那小零就建議你要好好考慮下了,很可能花了冤枉錢。


懂點保險,其實很有用。


和小零去探險


我本人2014年至2015年分別為自己購買了重大疾病險30萬,由於2015年下半年有住院使,因此住院醫療險被拒保。

2014年為我愛人購買了20萬重大疾病保險,太平洋的金佑人生,保60種重疾和12種輕症,並且有輕症豁免。

我愛人是央企職工,看病報銷比例90%,因為他的父親是心臟病去世的,所以我擔心會有遺傳基因。

2016年初又為他加保了8萬的重大疾病險和20萬的防癌險

2015年上半年有過住院使,住院醫療保險被拒保。

我女兒2014年購買太平洋的重大疾病險金佑人生18萬,2015年太平洋防癌險50萬。

小外孫女太平洋的超能寶保額50萬,金諾人生30萬,住院醫療5萬。

在重疾的治療費用中,有很多是不納入醫保的,如果想要治療效果好一點,要用進口藥,那就得自費了。動輒幾十、上百萬的癌症治療費用是絕大多數家庭無法承受的。 關鍵時候,一份重疾險就是一筆急用的救命錢,是癌症治癒後5年內靜養的經濟保證,是家庭的保護傘,是對家人愛和責任的體現。未來重疾不一定要命,但一定要錢,家人的重疾保障一定要趁早規劃。


張立平—健康守護著


2001年,鄰居因意外去世,保險公司賠付了一萬元錢,讓我知道保險是可以給家人留錢的。當年老公經常開車,我很害怕出現意外想的給老公買份保險。但是通過跟業務員的瞭解,知道了保險有很多種,不同的保險作用不同。後來決定每年拿出2000多元錢,給一家三口都買保險。孩子六歲買的返年金保險,一年交費620元,每三年返500元到終身,每年有分紅,身故返回本金(這款保險相對於存錢)。230元買了一份壽險,75歲前身故理賠2萬,75歲沒有身故,給總保費的1.2倍(這款保險是如果孩子身故可以給我們留筆錢)。我跟老公29歲,考慮到步入中年容易得病,購買的是重疾險,年交保費分別為650元跟710元,保額分別為3萬。如果得病賠付2萬,身故後再理賠1萬(這款保險是得病有錢看病,無病身故後給孩子留下6萬塊錢)。2018年又接觸到保險,不到20年,保險發展的真快,品種更加多樣化,保障更加全面。好在我們全家身體健康 ,都有購買保險的資格。於是,毫不猶豫又給家人進行加保,孩子缺少重疾險,於是補充了重疾險跟百萬醫療險。我跟老公缺少百萬醫療險,而且3萬的保額太少,於是又分別購買了重疾險跟百萬醫療險。老公因為買斷,一直沒有交社保,考慮到以後養老問題,又購買了一份年金險用來以後養老。2001年購買的保險馬上要交完了,新的保險又開始了,壓力很大。雖然壓力很大,但是有了安全感,不害怕沒錢看病了。重疾險觀察期3個月,過了三個月,我們全家都擁有二三十萬的經濟補償,一但得病就會有理賠金。住院費用百萬醫療險可以百分百報銷,我們不會因為無錢治病讓孩子為難,也不會拖累親戚朋友。很多家長把錢全部給孩子花了,一但得病無錢治病,管孩子要就很難了。所以,用一部分錢給家人買份保險,讓家人都有保障才是最安全的。意外跟疾病給人們帶來的是毀滅性災難,提前做好規劃,悲劇就不會發生。很多人說買保險是有錢人的事,這種說法是錯誤的。越是沒錢才更應該購買保險。保險就是提前存一筆錢,用的時候拿出來。如果經濟條件真的很差,也要給家人買一份意外險(一兩百塊錢),給家人一人購買一份百萬醫療險(年輕人只需要幾百塊錢,50歲以上的一千多塊錢),百萬醫療險可以報銷住院費用,是個特別好的險種。重疾險,醫療險對身體健康要求很嚴格,所以在身體健康時一定要購買。很多人不喜歡保險,但是保險還真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的。真的希望大家珍惜自己購買保險的資格吧,不要等到沒有資格了後悔!


大童保險諮詢師


這個問題針對性很強,不過還是先要想把思路梳理一下,至少我們先要對重疾險的定義達成一個共識,才好展會後面的內容:

第一問:你對重疾險的定義是什麼,希望用它來解決什麼問題?

如果你心裡的理解是,萬一哪天不幸罹患重疾了,希望有一份保險來解決醫療費用的問題,不至於為醫療費用去發愁,那你說的重疾保險就不是行業裡面定義的重疾險,住院產生的醫療費用問題,只需要一份幾百元的補充醫療險即可以進行報銷。重疾險其實又叫收入補償險,它核心幫助我們解決的其實是醫療費用以外的事情。

舉個例子,一個年收入30萬的人,他的生活水平是建立在這30萬收入基礎之上的,包括他的日常開銷,交際應酬,房屋貸款,汽車使用,子女教育,度假旅遊等等一切消費行為。如果不幸罹患重大疾病,醫院的醫療費用只是一筆額外的開銷,除了這筆額外的醫療費用之外,為了身體早日康復,可能相當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工作,或者是無法勝任原來的工作,那靠原來的收入支撐起來的幸福生活,就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直接被改變。那一份重疾險的意義就在於,在醫療費用通過社保+補充醫療險報銷完了之後,重疾險根據保額直接賠付的這筆錢,能夠讓被保險人本人及他的家庭,在一定時期內,不會因為收入的降低或直接中斷,被迫改變原來的生活狀態。從這個意義上講,誰是家庭的經濟支柱,誰需要的保額就會越高,因為經濟支柱一旦無法為家庭創造收入,一個家庭的經濟生命就宣告危機。

第二問:重疾險的定價,有幾個維度?

重疾險的定價,一般就這麼兩個維度:一個維度就是是否包含身故賠付;另一個維度就是保障終身,還是定期(保障到某一個固定年齡)。交叉一下,就是可能的四種產品形態:

1、 有身故賠付,重疾保終身;

2、 無身故賠付,重疾保終身;

3、 有身故賠付,但和重疾一樣只能保定期;

4、 無身故賠付,重疾也只能保到一定年齡;

毫無疑問,身故賠付、重疾賠付都是保障終身的最好,自然保費也是最高的;無身故賠付、重疾保定期,保費肯定是最便宜的,從保險責任來說也是最差的產品。

第三問:重疾需要賠多少次才算合適?

重疾險的保險責任裡面,是不是賠的次數越多越好?什麼輕症、中症、特定疾病也需要賠若干次才好?從數學的角度來說,自然是感覺次數越多越好,看起來爽嘛!但轉念一想,一個人此生要倒黴成什麼樣子,得了輕症、得中症,然後還能罹患重疾。輕症的來源,源於醫學的進步,尤其是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還有就是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做到了定期體檢,讓很多疾病在初期能夠得以被發現。發現得早自然是好事情,那就趕緊醫唄,誰也不會傻到為了要滿足重疾理賠的標準故意拖到那個時候再去治療。所以,才有了保險公司在產品設計上的進步,重新在重疾的標準之上,對輕症進行了一個劃分和定義,同時規定,被保險人不幸罹患了輕症,保險人除了按比例進行賠付之後,自動豁免掉剩餘的保費。所以,我的觀點就是:只要有輕症賠付且包含輕症的豁免條款,就足夠了。次數再多,分得再細也只是數字遊戲,羊毛出在羊身上。

第四問:重疾病種的種類是不是越多越好?

對於重疾病種的種類,國家早有明文規定,只要是在國內面向公眾進行投保的重疾類產品,必須包含基本的25種重疾,也就是條款裡面的前25種。在這25種重疾的前面六種分別是: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冠狀動脈搭橋術、終末期腎病,這六種重疾理賠之和就佔所有重疾理賠的90%,尤其是惡性腫瘤更高達70%以上。所以,完全不用盲目追求重疾病種的種類,再多也不過如此。

清楚重疾險的意義,明白了定價的維度,不盲目追求賠付的次數,也不迷信重疾病種的種類,重疾險應該怎麼買,答案自然就出來了。一切都是方法和工具,內心的幸福和安全感才是目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隨時溝通交流!


王東enter


購買重疾保險,一般可以參考一下幾點就可以的。

1.需要確定是給家裡的那個成員買,購買的優先順序是家庭經濟主力收入人員-次收入人員-老人-孩子。

2.購買的保額也是參照以上順序由高到低。一般家庭主力收入人員是年收入2倍以上的保額。不過具體的保額需要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來決定。不應該超過年收入的20%。

3.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建議購買帶有輕疾賠付和豁免後續保費,同時重疾和輕症保障範圍廣一些的,當然保障越齊全保費越高的。如果經濟壓力不太,建議購買帶有壽險返還型的保險產品。

4.保險公司的選擇。建議購買背書好的公司,比如中國太平,中國人壽等。需要說明的一點,雖說保險公司不允許倒閉,但是有些經營不善的,會被接盤,同時你的保單就有可能成為“孤兒單”,一旦理賠可能就比較麻煩。所以就不建議直接在網上購買的。

5.購買的時候,一定要清楚裡面的條款,儘量讓業務員講清楚一些。購買時一定要如實告知自己的健康情況,以免出現拒賠的情況。

6.重疾越早購買,保費越便宜,槓桿越高,性價比越高。

按照這幾點來,基本可以買到比較滿意的重疾保險的。


泛說保語


在當今社會,政府大力提倡購買人壽保險。用壽險來規劃人生各階段的風險深入人心。

怎樣為家人購買保險呢?

首選重大疾病保險。

只買對的、不買貴的。

要買終身的、專保大病的!千萬不要買分紅的、理財的,另外附加大病險!

這樣附加的重疾一般都是短期的、保費是消費型的!

主險分的紅超不過附加險的保費!如果在交費前期患病尚可,如果是20年交費期滿,被保險人未

患重疾,本錢就拿不回來,往往說被騙了。而且這種險保費一般都相對高昂。

重疾險要買保的病種多的、輕重疾都賠的、投保人有事豁免保費的、一定附加意外傷害和住院醫療的!

主險儘量辦足保額,最少2o萬。

有個會買保險的主婦,家庭是幸福的!



包絮


我自己總結買保險的基本公式: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壽險+養老險。

簡單分析一下,首先,重疾險,主要功能是收入損失的補償,後期康復的費,保額一般是自己年收入的3-5倍,30-50萬,100萬,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來定,保費一般是自己年收入的10%,這樣規劃相對合理一些,目前重疾險已經發展到重疾+中症+輕症,並且有多次賠付,這個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

其次,醫療險,推薦百萬醫療,基本夠用了,解決了萬元以上的住院醫療費用,而且,不區分意外和疾病,萬元以下部分,用醫保,自己承擔皆可,如果還想解決萬元以下部分,可以考慮住院寶等產品。

再次,意外險,現在參與社會活動,意外無處不在,意外險已經深入人心,這個無需多講。只講一點,意外險如果沒有發生身故,全殘的情況,都是按傷殘等級來賠付的,那麼,為了規避喪失勞動力的風險,建議意外險保額100起步,這樣才能解決問題。

然後,壽險,好多朋友會說壽險沒用,死了才賠,其實,壽險是一筆家庭責任金,想一下,如果,我們請朋友吃飯,自己臨時有事要先走,是不是會把單先買了呢!?放到我們的家庭生活中,也是一樣的,
我們的房貸,車貸,子女教育,父母贍養,這些費用我們有沒有準備好,如果沒有,那壽險就是必須的。

最後,養老險,商業保險的養老險,是社保的有力補充,作為一筆專款專用的錢,是我們養老的有效補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配置。

明天的你,一定會感謝今天買保險的自己。


老馬識保


買保險需要注意保什麼,不保什麼。以及投保的投保須知,健康告知都需要認真閱讀,符合投保條件再投保。

給家人買保險,通常的保險配置就是,意外險+醫療險(防癌醫療險)+重疾險(防癌險)。醫療險、重疾險的健康告知都比較嚴格,需要認真對待健康告知,做到如實告知,符合投保條件再投保。如果不符合,再考慮防癌醫療險,防癌重疾險。防癌醫療險和防癌重疾險因為是隻保癌症方面的疾病和醫療,通常健康告知要寬鬆得多,還有承保得機會。


1. 意外險

首推是意外險,意外險保額50萬,通常每年的保費也就是一兩百塊,保費便宜,性價比高;


2.醫療險,

醫療險首選是百萬醫療險,百萬醫療險的醫療報銷額度高達數百萬,主要是用於保障大病醫療;通常二十歲左右投保,每年的保費只需兩三百塊,性價比高。由於百萬醫療險的健康告知相對嚴格,如果是老人有高血壓,糖尿病等不符合投保條件,可以退而求此次,考慮防癌醫療險。防癌醫療險的健康告知寬鬆,還是有承保的機會。


3.重疾險

重疾險有定期重疾險,終身重疾險,選擇什麼產品,還是需要結合下保費預算,收入情況來,通常年保費支出不建議超過家庭總收入的15%,或者是在不影響到家庭生活質量的前提下選擇適合的保額,產品投保。

投保長期重疾險,可以把未來的保障在當前確定下來,今後不會因為自身身體情況改變,而影響到以後的保障。


關於投保的思路就說到這裡,保險產品很多,險種也很多,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保費的支出預算也是不一樣的,建議有具體問題再具體諮詢。

有保險問題可以私信【家庭保】,為你投保解惑。


家庭保


家裡主要收入來源的那一位要先買,然後是其它大人和小孩,根據家庭的收入情況,可以拿家庭年收入的10-15%來為家庭成員做規劃,建議基本保額做到30萬以上,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大人的保額儘可能做大,因為大人是家庭的支撐,尤其是主要收入來源者,一旦得重疾或者意外身故,家庭的收入來源就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做好充分的保障。

現在的重大疾病保險涵蓋的疾病範圍都挺廣了,基本上市場上主流的產品都會涵蓋90種重疾,40種輕症,得了輕症也會獲賠部分保額,同時還可以附加輕症豁免保險,得了輕症就不用再交剩下的保費了,另外還有一些多次賠付的附加保險也可以選擇,再諮詢保險代理人,充分了解和理解的情況下,根據自身的情況也可以選擇!


強宇濤



既然直接問重疾險,咱們就只聊重疾險,注意,並不表示重疾險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事實上遠遠不能。切記注意其他的風險缺口。接下來的討論是完全建立在如實的做健康告知的前提下。否則下文內容,全部無效。


重疾險最重要的指標就是保額,沒有之一。就是在保障的疾病種類覆蓋較為全面的前提下(無論是輕症、中症、重症),儘可能買到更高的保額,以便於在未來理賠的時候拿到更多的理賠金。


如果預算較為有限,希望優先把保障做的充足一些,可以考慮消費型重疾(不帶身故責任),然後搭配定壽,一定要有壽險作為兜底的方案。因為重疾險當中的一些重大疾病,並非有直接理賠的機會,突發的心梗是會致命的。


如果預算較為充足,同時希望如果沒有生病也可以拿到保額或較高的現金價值,那麼優先考慮儲蓄型重疾險(帶有身故責任);如果身體有些健康問題(不符合消費型重疾的健康告知,線上核保或人工核保不通過),那麼也是建議儲蓄型重疾險,因為支持線下人工核保,承保的可能性大很多。


沒有什麼險種,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一定是針對不同的問題,搭配不同的險種,從整體去設計方案,轉嫁風險,保障自己沒有風險缺口。否則,保險並不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