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所有的中國小孩才能像日本小孩一樣自己上學和放學?

雪鷹365


現在國內的大環境想讓孩子過早獨立上學根本不現實,一是要看孩子的實際年齡,二是要根據當前的交通安全狀況,三是看家長是否培養過孩子獨立上下學的能力。如果不考慮這些情況就貿然學習日本家長,那會讓孩子的人身安全沒有保障。

但是從題主的意圖來看,是希望中國的孩子都能夠早早擁有獨立上學的能力,你的想法初衷絕對是好的,但是必須要考慮到家長是否重視家庭教育的問題。否則,家長沒有育兒意識,也根本不可能教孩子很多基本生活獨立的技能,結果會讓孩子遲遲得不到獨立成長的機會。

先說孩子獨立上下學的接送,現在很多家長都是自己送和接,主要是家離幼兒園或小學距離一般都不是很近,讓孩子自己過交通繁華的路口實在是不放心,一方面是孩子缺乏交通安全意識,另一方面是司機禮讓行人這塊做的不夠好,真的很難保證孩子的安全。所以,家長想過早放手也不現實。

再說校車接送,現在很多幼兒園不管是公辦的還是民辦的,有些有校車接送,有些則沒有,即便到了小學仍然如此,這就讓接送孩子成為問題。所以說,在接送環節上達不到校車保障,自然只能依賴於家長去接送孩子。

孩子在多大時才能具備獨立上下學的能力呢?正常來講,只要家長在孩子幼兒和兒童前期,大約是到四年級左右,連續培養孩子基本生活獨立能力,也堅持教孩子交通安全規則,孩子又能分辨方向,還能知道上下學路上如何做好安全保護,這一系列培養工作都到位的情況下,才能撒開手,讓孩子嘗試獨立上下學。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相信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出於對孩子安全的考慮,絕不可能過早放手。觀念不改變,環境條件不具備,自然沒有辦法像日本家庭那樣,孩子們早早自己獨立上下學。這種情況還將持續,並且是長期持續下去,畢竟中國的人口數量龐大,交通環境很複雜。


寒石冷月


我同學曾經給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說他的朋友帶著孩子去日本工作,小孩子被安排在當地二年級上小學,每次朋友開車接送孩子上下學,很奇怪日本的小孩子,無論多小全部自己背書包上學,沒有家長接送,即使是離學校遠的,也自乘公交車上下學。但朋友擔心自家小孩子自己上下學不適應,就一直接送。

一個月後,當地兩名警察來敲門,進門敬禮後就問:“請問,女士,我們當地的治安有什麼讓您擔心的嗎?”朋友一愣,說:“沒有啊,治安挺好的。”“可是,為什麼您一直接送孩子上下學呢?我們的治安真的如此之差,我們真為此感到愧疚,真是對不起您了,讓您擔心了!”兩名警察發自內心的愧疚和道歉令朋友十分感動。

之所以,日本人放心讓小孩子自己上學、放學,原因在於:

一、日本有良好的交通秩序,無論是車還是人,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

在大街上,人們過馬路極少有像國內這樣亂穿馬路的,大家都走斑馬線,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坐公交車自覺有序排列上下車,如果有老人和小孩子,大家會自覺禮讓並適時幫助。另外車讓人成為共識,車主只要發現前方有行人,都會默默地停車等待行人到達安全區域再開車走。

而國人的交通秩序不得不令人堪憂,騎電動車闖紅燈的,牽孩子走橫穿馬路,不走人行橫道的,車不讓行人的比比皆是,在這樣混亂的交通秩序下,在這些大人的影響下,誰又敢放任自己的孩子自己上學、放學呢?

二、日本從小就對孩子進行良好的規則教育,並且大人也遵守規則,整個社會秩序井然,不用擔心因社會秩序混亂而造成對孩子的傷害。

國人的規則意識一直以來很難建立,乘公交車上車時,必然擠上一番,接送孩子時,同樣要擠來擠去,很少有規規矩矩排隊的。試想在這樣混亂的秩序下,我們怎麼敢讓孩子自己上學、放學?

三、在日本,人們都自覺熱情地幫助老弱病殘者,因此小孩子自己上學、放學,家人不用擔心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身邊會沒有人幫助和照顧。

而在我國,國人的冷漠已然成為人們之間互不信任的堅冰,老弱病殘者遇到麻煩,人們惟恐躲之不及,一個“老人摔倒在馬路上無人敢扶”的社會,誰又敢把自己弱小的孩子放於社會中獨處呢?

現在,我們中有很多人是對日本沒有好印象,只有一說日本說,就會遭到某些人一頓謾罵,其實真正的愛國應該是努力讓我們自己的國家更加強大,社會環境更加美好,應該勇於改正自身上的不足,而不是抱殘守缺,夜郎自大。

日本的歷史並不光彩,在國際上也曾臭名昭著,但是日本的優點就在於他們善於學習別的國家的優點,唐朝時期我國強大,禮儀誠信之邦,經濟、文化影響力居世界之首,他們就甘當小學生來學習我們國家的制度和文化。而當歐美強盛之時,他們就又轉而學習歐美國家的制度和文化。並且學以致用,正是因為善於學生他國優點,才使日本彈丸之地得以如此發展。

另外,日本對教育的重視世界著名,對下一代的教育也以嚴格著稱,教會孩子獨立是他們生存的第一課,因此日本小學生自己上學、放學,除了因為當地良好的生活秩序,還源於對孩子自立能力的培養。

即使我們也希望國內的孩子能自己上學、下學,但是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不但不能放手,還要更加精心的照顧,絲毫不可以放手小學生自己下學、放學。當中國的經濟文化極大發展,國人的科學文化素質極大提高,社會秩序井然有序,人與人之間熱情、互助、友好之時,我們再試著對孩子放手吧。


指尖教育帝國


簡單一句話,“壞人太多”?其實也不是真的有那麼多壞人,歸根到底,是人與人之間沒有信任,看別人總覺得是壞人,總覺得有一群妖怪要害孩子。我上小學的時候是沒有父母接送的,我生長在農村,那時候父母也多為生計忙活,天沒亮就出去幹農活了,哪有空來接送?我上幼兒園是上現在所謂的“大班”,小班中班我們是在野地裡玩泥巴自學成才的,當時上學還是自己去,只有放學老師會把列隊行走的我們送到村口,然後也是各自回家。


白鷺918


以前 以前的年代 且看下文有答案:

以前:每家都生了好幾個 比如我外婆 生了10個 真正的10個 我老媽排老二 老人說 多生娃多享福 失掉一個也不怕 瞧 就這麼簡單的思維 多雙筷子多個碗 一天一天就長大 大點的可以帶小點的 農活也有人分擔 要是其中一個飛黃騰達 其餘的也不用愁啦 只是 我和大家一樣疑惑 生那麼多 怎麼生的 肚子就這麼變大變大變小變小 隨時都挺著著大肚子 如果大大小小沒交接那麼緊湊 基本十幾年都在生娃 專業的生子機器了……獨自上學 這都叫問題麼?

以前:我們家買了輛自行車 鳳凰牌 已經很稀奇啦 全院第一個 買長虹電視機 17英寸 全隊第一個 買錄音機 全村第一個 別嘲笑 我不是來炫富的 且聽我說 那個年代 萬元戶就算是很富裕了 但是 但是 要是能買汽車的 全村都難找一個 那真是窮人做夢都不會往那方面想的事情 你說 你會擔憂你家的崽子 路上會發生交通事故麼?你想見這高檔玩意 都要跑老遠 到城裡才能見到些許 獨自上學 這都叫問題麼?

以前:家家戶戶油珠兒都難得見到 豬肉都是高端食品 為了一家大小開銷 每戶都養雞養鵝養鴨 放學了 作業都來不及做 小孩要肩著揹簍去割草餵豬 或者趕著鵝鴨去小河邊吃野草小魚 天黑了 鵝鴨漲歪了脖子才能趕回家 春種秋收還得幫著幹農活兒 要是週末或者逃學 就不一樣了 遙遠的河邊游泳 車站走鐵軌爬火車 果園偷水果 或者趕集…… 走上一兩個鐘頭 那是常事 怕迷路麼?那是不可能的! 窮人家的孩子命賤早當家 一個人去哪兒都不怕!獨自上學 這都叫問題麼?

以前 在以前 一切都那麼簡單 現在 連人心都如此複雜 懷念那段 純真 樂趣 樸實 每天都像揀到寶貝似的傻乎乎 樂呵呵的年代 再見 以前 再見逝去的年華……








o旅人日記o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中國的孩子就是自己上學、放學、回家。

剛上學時,家長帶著孩子報到,認路。上學第一天,家長送孩子到學校,然後孩子就一個人去學校上學,放學自己回家。小學低年級學生正常情況下,家長只去學校兩次,一次開學報到,一次放假前的家長會。小學三年級左右開始一直到中學畢業,家長只會在家長會時去學校。如果家長被老師請到學校,晚上肯定有一場暴風驟雨,被老師請到學校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那個時代,當家長知道被老師請,第一反映是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不聽話。如果學生碰到一個暴脾氣的老師,完不成作業,上課不守紀律等等都可能被老師修理,罰站、捱罵是輕的。如果不幸捱了老師的打,也得悄悄的受著,絕不敢讓家長知道。讓家長知道,不但得不到同情憐憫,還會有補打或混合雙打。那個年代如果告訴家長被老師打,往往得到的是“你是不是又搗亂了”、“是不是不聽老師話"等等的質疑。

現在的學校和以前完全顛倒了,自然也無法判斷。


閒人75315775


我是80後,我那個年代和日本的小孩一樣,都是自己上下學的,從沒見過有家長接送的。有的孩子的村子離學校遠,也像日本現在一樣由大點的孩子領著去,三三兩兩嬉笑打鬧,開了無比。那個時候,一是家裡窮,很難賺到錢,大人要忙著賺些辛苦錢;二是那會路上機動車少,現在汽車遍地跑,並且好多路口根本沒有紅綠燈,確實不安全;三是改革開放之後,生活條件變好了,貧富差距也拉大了,有些人被金錢物質衝昏了頭腦,做起了坑人勾當;四是計劃生育,嚴格控制了孩子的出生率,孩子變得很稀缺。


有些客觀原因做不到像日本一樣,比如日本的孩子通學很近,因為學校多,小學生最遠的也在10分鐘以內。交通條件好,路口標識完備,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認標識守交規,駕駛員也守規矩,看到孩子肯定要放緩。另外,早上在重要的交通要道的路口,都有孩子家長執勤,維護交通,為孩子保駕護航。

根據中國自己的國情,會不斷改善的。隨著計劃生育的放開,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相信偷孩子的會越來越少。隨著國力的不斷增強,校車會不斷的普及,孩子自己通學不是很遙遠的事。



籃球兄弟之崧大崧二


也不知道中國的孩子是從何時開始,都需要家長接送了。

我記得從我上學開始,就是我自己揹著書包去上學,有一段時間學校為了學生安全,每天讓學生排隊放學,家長送孩子上學的情景應該只會發生在快遲到的時候,或者學生有傷無法自行前往學校。

長大後,在不同的城市經常見到家長接送孩子,而家長沒有時間,就出現了學校門口接送的老人或者託管班。

但是這應該與城市安全與否無關,只是學校為了讓孩子的安全更有保障。


金豆麻麻加加油


我們也曾有過小學生上學放學獨自一人來去,家長從來沒什麼不放心的,那是八零年以前,都這樣,過去都是多子女,養孩子管教孩子遠沒有如今這麼上心,大都是放任孩子獨自在外,吃飯睡覺能按時回來就行,那時路上車輛很少,交通安全問題不是那麼突出,人與人之間也有互信,相對來說沒什麼壞人,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一個人在外玩耍若晚了,就是不認識的人看見也會好心的過問“孩子,怎麼這麼晚了還沒回家,快回去吧,你爸媽該著急了,該打你屁股了”!我讀小學時,記得很少有大人接送上下學,一二年級小學生偶爾會有老人送來上學,放學時各班同一方向的同學排隊回家,那時主要是強調紀律性自覺性,基本不存在安全問題。

如今這個情況不再了!改開後,尤其是推行獨生子女政策,各家都只能有一個孩子,孩子跟以前比自然就寶貝稀罕多了,孩子都成了小皇帝,經濟在發展一切向錢看!人也開始變得自私,一些違法犯罪行為也顯著上升,搞“嚴打"也確實好了一點,但事務總是在發展中,路上車多了,交通安全也日益尖銳起來,一些人為了錢什麼都幹,人販子也趨於活躍,這樣,少年兒童的安全問題也就成了每個家庭不得不考慮的!這是如今中國家庭家長們每日接送孩子上下學的主要原因!

什麼時候我們中國孩子能象日本孩子一樣自己上下學呢?能象八十年代我國那樣也好呀,這個恐怕不太現實,兩個大問題,交通安全!社會安全!(人販子,不懷好意的“壞人")這是中國父母最擔心的,只有解決了這兩個問題,父母們才會放心的讓孩子獨自來去,誰不希望孩子能儘早自立儘早消除依賴心理呢?但終歸是現實讓人放心不下嘛!


wang_H


這事兒不能單論素質之類,而要看社會整體環境,比如交通,比如獨生子女,比如人口數量等等原因。

我是85年的,西北省份,6歲學前班起就是自己上學,我表弟小我10歲,也差不多,到我表哥的孩子上學,就是我舅舅舅媽去接了,原因是什麼?真的是現在的孩子素質變差了?不見得,很直觀的一點環境變化,我上小學的時候,我母校所在的街道基本沒有什麼車,幾個朋友一起打打鬧鬧就回家了,到我舅舅家孩子的時候,放學時間段路上堆滿了車,而我們這裡開車司機很野,孩子自己上下學並不安全,再比如公交車,我高中時啥時候上車都有座,現在則是終點站可能都擠不上去,因為中國的人口基數,人多車多很容易導致安全問題,這才導致接送學生這種現象的產生


曾經中二少年


你說的那種小學生自己步行上下學其實過去(包括我自己)那時上下學都是自己或結伴步行去上學和下學的(也就六年級時為了上下學能快些我倒是騎過幾次自行車) 而到了初中時期我們這些外莊學生上下學都是以騎電動或自行車為主 畢竟路途變得很遠了 步行的話得起的特別早才行 而且路途都是郊區的鄉村公路(最遠學生的上下學方式都是打車因為他們的路途更遠有的有十幾公里)冬天的話我們會組團打車(本地學生離學校近的話也都是步行) 不過至於我們這的小學什麼時候學生的上下學是由家長接送的這我就不知道了 不過我們這確實有很多學生上下學是由家長接送的 即使不是家長接送的也都是起自行車的 步行的確實變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