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壺包漿養不出,是因為沒有用對方法嗎?

JOJO悠


看到有朋友聊到這個養壺,那就必須交流一下了。其實也遇到很多壺友抱怨,買的紫砂壺養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包漿,到底怎麼回事。這裡首先要知道,包漿其實是紫砂壺上一層肉眼可見的光澤,在日積月累的使用把玩過程中,茶漿滲出壺體出現的一種狀態。它不是像文玩核桃一樣靠人手盤上去的汗液、泥垢,而是茶葉浸養、滋潤過後吸收的一種狀態過程,只要正確滌養,就會包漿。要說不包漿原因,第一個泥料原因,好的泥料甚至不需要多少時間,就能養出潤麗的包漿。泥料越差,泡養效果越一般,時間也相對應的成倍增加。如果說普通的陶土,或者是泥料裡面加入了玻璃水這些原料,一年兩年養不出包漿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沒有透氣性,花再多時間也養不出來。再有泡養方式,就跟大家的飲茶方式有關,有的人一天喝好幾次茶,有的人可能三五天才泡一次茶。時間和頻率不一樣,三五天一次和一天好幾次,這差異大家應該都懂的吧。最後茶葉選擇,不同茶葉泡養紫砂壺的時間也不一樣,所以說好的茶葉很重要哦。在總結一下,紫砂壺的魅力之一就在於泡養的變化,需要的是日積月累的積澱,想幾天就泡養出包漿有點不現實昂。哈哈,大家覺得小福說的對嗎,不足之處歡迎補充留言哦。


小福藏幣


能不能包漿,關鍵在於玩的是什麼「壺」,不是紫砂材質的壺,或者是新工藝衝漿調色調砂的壺,任你是神仙再世也無計可施。為何?只需要搞清楚紫砂為何能包漿……

礦出宜興丁蜀鎮黃龍山的紫砂泥,從地質構造形成上來說屬於二次沉積岩,也就是半巖而非完全巖化的石頭。這種特殊的礦料結構特性直接決定了其加工成泥料,塑型並經過燒製成器,能夠充分燒結,結晶相完全而玻相幾無,通俗點說也就是不會像玻璃器皿完全緻密,並具有特殊的雙氣孔微觀結構特徵。

紫砂壺從質地上來說不軟也不硬,並加之存在於紫砂泥料大小顆粒和砂內部與外部中的雙氣孔結構,使其天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也就在衝茗之間,有效的被茶湯中的膠質類脂質成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茶油沁潤,再經過反覆的溼潤和乾燥輪迴而被氧化並固化下來,最終形成玉質感瑩潤的皮殼,也就是包漿了。

只要是紫砂材質的紫砂壺,就一定會包漿,哪怕是僅僅用清水沁潤淋洗也會逐漸包漿,只不過來的慢一些罷了。之所以不同的紫砂礦料漿色形成會有不同的觀感,包漿的效率高低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紫砂礦料的另一個特徵:碳化有機物;泥性偏重,也就是黏土質富含的紫砂泥相應的碳化有機物成分也更富含,這也是為什麼朱泥和本山綠泥這類泥性偏重的泥料的紫砂壺水色看上去更水和更脂潤的原因。而碳化有機物正是紫砂器包漿形成的重要因素,底漿形成不可或缺的。

同等條件下的紫砂壺,包漿效率的高低僅僅決定於不同的玩家,所選擇的茶品自身茶性的不同和泡茶頻率的不同,別無其他。曾經有位朋友在茶城看上了一把紫砂壺,相約去給掌眼,店家日常泡茶待客正有一把同款,轉身告訴朋友:在這種超頻的使用條件下,你再過兩三個月再來看,如果漿色沒啥變化,你說為啥?


紫砂泥的傳人


如果你玩的是紫砂壺,那就要經常拿來泡茶。外觀在泡茶的同時用茶水淋一下,用茶刷子反覆刷幾遍。

茶沖泡完了,用開水衝兩遍。然後用茶巾反覆擦拭。

不要用化學清洗劑清洗壺身,用開水和刷子即可。

平時手洗乾淨之後,可以反覆來把玩。基本上一個月之後光澤慢慢就出來了。


小劉愛收藏


養不出來原因有三:一是泥料,泥料不好的即使你養的方法都對也養不出來;二是泡養的方法不正確;三是制壺藝人上明針上的不夠,明針不夠的話,壺表面密度不夠,自然難養,這也算藝人的功力了吧


中國宜興丁山紫砂之心


首先得是一把好壺,否則再怎麼養也是白搭;其次得持之以恆,經常使用。其實很簡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