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人、知用、知道

我们经常说,听人劝,吃饱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听不进去别人的劝诫呢?

很多人到了吃了大亏以后,才怪身边人没有及时的提醒自己。特别是我接触过一些所谓失败的企业家,有些人总是说,旁边人都是天天拍自己马屁的人,没有一个敢对自己说实话,说真话。

我说,你错了,敢说真话、实话的人很多,是你自己把他们赶走了、气走了,或者让他们不敢再说真话、说实话。

我们今天来看看《管子·戒》这一篇里的内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这个戒就是劝诫,记录了管子对齐桓公的多次劝诫。这一篇分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管子劝诫齐桓公加强自身修养,第二部分是劝诫齐桓公使民以时,薄赋敛、宽刑法,近有德而远有色;第三部分是宫中的女官劝诫齐桓公要处理好与各个诸侯国的关系;第四部分是管子临终劝诫齐桓公要正确看待臣子的长处和短处,坚决除去奸佞之臣,齐桓公最终不听管子的遗嘱,导致身死国乱。

其实,我们看一下,这四个部分对于最高管理者而言,都是最为重要的四个方面,也是管理过程中特别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管子·戒》

桓公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犹轴转斛,南至瑯邪。司马曰:“亦先王之游已。”何谓也?管仲对曰:“先王之游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谓之游。秋出,补人之不足者,谓之夕。夫师行而粮食其民者,谓之亡。从乐而不反者,谓之荒。先王有游夕之业于人,无亡荒之行于身。”…………

管仲对曰:“滋味动静,生之养也。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也。聪明当物,生之德也。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静无定生,圣也。仁从中出,义从外作…………….是故,身在草茅之中,而无慑意,南面听天下,而无骄色。如此,而后可以为天下王。所以谓德者。不动而疾,不相告而知,不为而成,不召而至,是德也。…………..寡交多亲,谓之知人。寡事成功,谓之知用。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博学而不自反,必有邪。孝弟者,仁之祖也。忠信者,交之庆也。内不考孝弟,外不正忠信,泽其四经而诵学者,是亡其身者也。”

这一段原文比较长,但是结构很清晰,逻辑也很严密。

小白同志,估计是有点太清闲了,想出去巡游,就跟管仲说,我想出游,东边到芝罘,也就是今天的烟台,南边到琅琊,也就是今天山东的青岛、日照、临沂一带。司马想劝谏,但是又不太敢直说,就说应该像先王一样出游。小白同志不明其意,就问管子,管子说了一个重要的原则。

就是“先王有游夕之业于人,无亡荒之行于身。

关键就是游、夕、荒、亡这四个字。

古代的圣王春天出游是为了督促、考察播种,对那些没有本钱,没有种子的农户进行帮助,这是游。秋天出游是为了考察秋收的情况,看看收成怎么样,是不是有农民收成不好,对收成不好的进行补助,让他们能吃得饱、穿得暖,这是夕。其实这里的夕应该是豫,也就是预防,预防什么呢?预防出现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这些做法都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定,预防出现社会隐患。

那什么是亡呢?古代帝王、君主出行都耗费巨大,既要有阵仗,又得确保安全,所以一出行就前呼后拥,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这种行为就是亡。放纵游乐,乐而忘返的就是荒,也就是荒唐、荒废的意思。

我觉得这句话值得所有领导者认真思考,也可以用来时时自省。对于普通人来讲,也一样。就是我们把宝贵的精力都浪费在了不必要的地方。我们总是说要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其实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逸上,而真正劳的时候很好,然后一边抱怨太累,一边又抱怨没有成绩。

后边管子又给小白同志讲了作为领导者如何养德的原则

滋味、动静,生之养,也就是养生,其实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饮食有度、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养身,我们经常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本钱不够,还想着能够发大财,这肯定是不行的。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后边把这个称为六气,其实就是心性的修炼聪明当物,生之德,也就是耳聪目明,物来则应,尹知章的注解是非礼勿视听,故曰当物。也就是不被声色私欲所迷惑,才能够真正的耳聪目明。这里我想多说一句,我们现在经常是道与德连用,道德这个词也用来判断是非善恶,其实,在古文里,德是什么,是道的外在表现或者说道之用,这里说的生之德,其实就是人的生命之用。

接下来管子说了他理想中的圣人是什么样的。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之淫。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静无定生,圣也。也就是饮食有节,作息规律,动静适宜,也可以说是能够做到劳逸结合,能够控制好喜怒哀乐好恶这六气的变化,不被声色这些私欲侵蚀,身体没有邪僻之行,嘴里没有违背常理的语言,静静的安定自己的心性,这就是圣人。

相对于诸子百家而言,管子的圣人的标准不算太高,操作起来也没那么的复杂,也没太多的条条框框,但是真的能够全部做到,我想还是很困难的,我们不一定非得用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但是有这么一个参照,时时精进,时时自省,我想我们都能够做的更好。


知己、知人、知用、知道


知人、知用、知道。这三个词,我们现在也经常用,但是管子这里有更深的含义。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寡交多亲,谓之知人。

意思就是主动去结交的人不多,但是主动亲附的人很多,这叫做知人。不过,这里要提醒一下,如果只是说知人,可能容易理解错误,这里应该是知人善任。即使不是领导者,我想我们应该也可以多一些启发,我们现在很多人喜欢应酬,其实应酬的目的就是结交朋友,我们经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整体来讲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我们也得考虑效率问题,如果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的很多社交、应酬是无效的,或者说效用是负的。那什么才是有效用的社交呢?对于领导者而言,知人善任,才会有更多的人来投奔你,为你做事。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做到知人,选择能够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交往,大家互助共进,而不是交一些酒肉朋友,以利相交,或者以势相交的朋友,不可能长久,也不可能稳固。

寡事成功,谓之知用。

这一条也一样,也是讲给最高领导者的。意思就是,做的事情少,但是成绩却很大。这个就是会用。这只是字面的意思。对于领导者而言,最佳的状态就是无为而治要,就是抓主要工作,抓主要矛盾,而不是过度的查收具体工作,具体的执行环节,这个我们前边讲过了。当然,这里还包括了会用人,会用人不仅包括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还要知道如何调动他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能不能把精力集中在一点,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能不能利出一孔,力出一孔,第一个是利益的利,第二个是力量的力,能不能实现长期的有效积累,这是人和人拉开差距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点。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我们现在经常用知道了这个词,现在我们所说的知道了,更倾向于听到了,而这个词的本意是得道,就是对道,也就是最高的那个终极规律有了深刻的认知,才能够闻一言而贯万物,这是得道的状态。对于我们而言,即使不能做到像颜回那样闻一知十,也起码要做到子贡所说的闻一知二,其实这也就是举一反三,简单点说,就是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规律,我们才有可能向闻一言以贯万物靠近,才有可能真的知道。

上边也提到了,虽然全篇内容都是讲给领导者听的,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也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其实,管子这里所说的三知,最为重要的前提是知己,也就是个人心性的修炼,也就是上边讲到生之养、生之德。

有游夕之业于人,无亡荒之行于身,才能够真正做到知己、知人、知用、知道,人生想不成功都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