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經:粵港澳大灣區助力香港“重塑自我” 新一輪革新即將到來

“(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推動香港再度轉型的原動力。這為香港提供了‘重塑自我’的絕佳契機,香港已成為非常發達的成熟經濟體,新一輪革新將有別於過往,卻具同樣變革性和全球性的重要意義。”博鰲亞洲論壇諮委會委員、香港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在3月29日表示。四十年前,香港在珠三角首次開放後實行經濟轉型,從出口製造業龍頭蛻變為國際服務業領先者。隨著高速鐵路、公路和橋道建設大大改善了香港、澳門和珠三角九個城市之間的交通互聯互通,香港再次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馮氏集團創始於1906年,以經營進出口貿易業務起家,逐漸發展成為全球供應鏈管理跨國集團,包括採購、物流、分銷和零售,馮國經親身見證了香港與珠三角地區蛻變成為全球生產貿易重地之一的光輝歷史。

身兼智庫2022基金會主席、大灣區研究督導委員會主席的馮國經指出,珠三角曾經創造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奇蹟,但該地區由“地區經濟龍頭”華麗轉身成為“大灣區超級地區”,香港必須更大膽設想,並大幅擴大產能規模。

3月29日,2022基金會在香港發佈了名為《大灣區的未來發展與香港的機遇》的研究報告,聚焦於大灣區九個城市、香港和澳門特區的經濟層面上,進一步互動能如何締造機遇,並提出各種對策。由香港與珠三角地區競爭力研究的權威米高∙ 恩萊特( Michael Enright)教授領銜,聚集了來自香港、廣東和歐洲的頂尖經濟學家,展開了為期九個月的研究。

作為全球最具增長前景的灣區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已經勢不可擋。早在2015年,世界銀行報告已指出珠三角已超越了東京,成為世界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城市地區。按照目前的增長趨勢,預計大灣區的經濟總量將於2030年前將達到 3.6萬億美元,相當於德國2017年的經濟規模,在世界各國經濟體中排名第13。

洞见 | 冯国经:粤港澳大湾区助力香港“重塑自我” 新一轮革新即将到来

圖片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吳曉初 攝

將打造香港與珠三角間的全新夥伴關

“一直以來,香港從未有過一個真正的本地市場,而日本、德國則有龐大的本地市場,當地企業得以在本地拓展之後再走向海外。然而,大灣區將為香港提供一個近7000萬人口的本地市場,這群消費者富裕成熟,人均年收入達1.8萬美元,而且很多是年青的消費者。”馮國經坦言。

作為一個高度開放的小型自由經濟體,香港對於全球經貿形勢的轉變尤為敏感。他指出,香港首次擁有一個如斯龐大的“本地”市場,這意味著香港的製造商和出口商將有更多的渠道抵消主要海外市場的週期性波動。

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全球貿易增長放緩。香港特區政府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香港商品出口貨值按年下跌3.1%,其中單件2月則同比下跌6.9%,創下連續4個月倒退,併為3年來最大月度跌幅。

在恩萊特看來,大灣區建設為許多香港人開拓了新出路,更首次讓香港看到一個真正背靠“本地市場”和“腹地”的前景,從而減輕土地短缺、人口稠密、成本過高和小型特色經濟缺乏就業營商機會等造成的掣肘。

“大灣區將打造香港與珠三角之間全新的合作伙伴關係,讓兩地共建未來的數碼供應鏈。傳統制造業受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陸續遷往東南亞等廉價生產基地。香港雖然擁有三家全球排名前50的大學,基礎科研能力強大,然而一直以來由於缺乏本地市場而未能成功轉化。未來有了大灣區腹地這個龐大的市場,推行市場測試和商業化創新發明的機會加大,香港將如虎添翼,區內將會湧現出一批大疆這類的高科技創新企業。”馮國經表示。

洞见 | 冯国经:粤港澳大湾区助力香港“重塑自我” 新一轮革新即将到来

圖片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毛思倩攝

“內環”與“外環”相輔相成

近年來大灣區內交通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資,大大促進了主要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

基建互聯互通的程度對大灣區內不同城市的經濟發展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恩萊特指出,早在 1980年,位於澳門北面的珠海市及中山市的GDP總和高出深圳和東莞總和,但到2016年,後者已比前者高出3660億美元,主要原因在於深圳和東莞在出口方面的表現較優。

他認為,上述兩市的絕大部分出口均來自外資企業的業務,而在廣東省珠三角的外商直接投資之中,有 85%是集中於距離香港三小時車程的區域內。這些因素導致大灣區廣東各地的發展速度各有不同,即與香港連通性較高的地域發展速度較快,而與香港連通性較低的地域發展速度則較慢。

在大灣區規劃綱要出臺後,恩萊特指出,大灣區9+2城市群已經形成了“內環”與“外環”互為補充的鮮明發展格局。

“大灣區正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空間佈局與分工。一個‘內發展環’正在形成,由香港通過深圳、東莞、廣州、佛山、中山及珠海,直達澳門。大規模的基建投資,包括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虎門二橋、深圳中山大橋,以及廣東省多條高速公路與鐵路,將會確保‘內環’中從某城市到另一城市只需一至兩個小時。”他說道。

同樣,他指出,位於“外環”的惠州、肇慶及江門將受益於大量的基建投資以及從“內環”延伸出去的發展勢頭。這些城市將陸續為整個大灣區提供重工業基礎,包括化學品、金屬、紙張、電力和設備相關行業,同時受惠於“內環”的溢出效應,“在融合方面,廣州和佛山走得最前,其綜合公共交通網絡、規劃及鄰近地區發展項目均配合這方面的發展。深圳則一直協助部分企業搬遷到鄰近的東莞和惠州,以刺激莞惠經濟,同時為深圳的高增值業務騰出空間。”

隨著深圳的地價、人工成本不斷水漲船高,一些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企業向鄰近的東莞、惠州轉移已是大勢所趨。事實上,早在2017年下半年,深圳市政協發佈了《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壯大深圳實體經濟重點調研報告》,調研組當時明確指出:深圳製造業外遷已成潮流。

去年8月,華為第二批約5400名員工從深圳搬遷至廣東東莞溪流背坡村,這裡正是華為的東莞松山湖基地,而在此之前,已有約2700人搬入這裡。據悉,包括大疆創新、光啟、中集集團等高科技公司都紛紛在松山湖建立了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

專業服務領域期待更多融合

儘管大灣區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之一,十一個城市雖在一個國家內,但涵蓋三個省級行政區、三個獨立關稅區以及三個世貿組織成員,在協同發展中仍然面臨不少的障礙。香港是一個高度依靠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體系,擁有一大批專業諮詢、法律、會計及金融等方面的國際人才,可以在不同層面填補大灣區的專才缺口。

恩萊特指出,根據現有CEPA的框架,中國內地已向香港及澳門企業開放160個服務行業中的153個。然而,其中港澳企業在內地可享有國民待遇(即以“商業存在”的方式立足於內地)的只有62個。

他坦言,專業資格與投資方面的限制,加上其他障礙,導致服務提供者無法在大灣區自由營運。由於服務業佔香港與澳門經濟相當大部分,這對港澳企業尤其影響較大。

香港特區政府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香港與世界其他地區於2016 年的“其他商業服務”(其包括專業服務、創新服務、工程服務、建築服務和貿易相關服務)貿易順差為178億港元,但同年與中國內地在相同領域則錄得143億港元的貿易逆差。

“目前香港的會計師資格證在內地並未實現互認,因此香港執業會計師需要通過在內地的會計師考試才能獲得在內地的執業資格,然而筆試是簡體字,考試的形式也並非香港會計師所熟悉的,通過率很低,希望未來大灣區內會計師資格證可以實現互認。”香港某外資會計師事務所合作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例如香港公民取得內地律師資格,只能參與內地非訴訟法律事務。部分行業即使設有專業資格相互認證制度,但資格互認並非恆常化,例如規劃師的互認安排在2010年後便結束,新晉規劃師無法透過資格互認取得內地執業資格。

然而,這並未阻擋業界探索前行的熱情。澳洲會計師公會去年發佈的一份調查顯示,在351個受訪者中,近一半打算在未來五年將業務或事業範疇擴展至大灣區。此外,在2017年 11月進行的香港會計師公會訪問中,業界領袖透露“大灣區有潛力在國家層面開創新局面”,並表示部分大型會計師行在管理資源方面已經“從華南地區的視角”出發,以便更好地協調香港及廣東的業務運作。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