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企業積極參展進博會 體現了內地與香港緊密的經貿聯繫

  

香港企業積極參展進博會 體現了內地與香港緊密的經貿聯繫

  200多家香港企業報名參展第二屆進博會,數量比首屆增長近40%;香港企業參展面積達2.2萬平方米,比首屆增長60%;在展覽面積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中,香港企業躋身前五……一組增長數據,是香港企業和機構積極參展第二屆進博會的直觀體現。

  在國家展的中國國家館內,香港展區以“香港進”為主題,以香港作為國際經貿、物流及航運中心為重點,展示香港不斷進取的勃勃生機;而在企業展中,分佈在各大展區的香港企業帶著巨大的熱情而來,在連通世界的平臺感受著“進博效應”,體現了內地與香港緊密的經貿聯繫。

  專業服務是香港企業強項

  專業服務一直是香港企業的強項。在服貿展區,香港展商展露鋒芒。

  馮氏集團是服貿展區展位面積最大的企業,近360平方米的展臺上,已經成熟的供應鏈一站式解決方案和未來智慧供應鏈發展趨勢兩大板塊相互呼應。工作人員介紹,馮氏集團遍佈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供應商及採購網絡,使其可為合作伙伴和客戶提供包含設計、採購、生產、物流、零售在內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面向未來,3D打印數字化供應鏈技術方案相當吸睛。現場展示的兩塊板上,左邊是利用數字技術打印出的面料模板,右邊則是最後的成型面料,兩者一模一樣。工作人員介紹,利用這種創新解決方案,打樣時間可從過去的一個月縮短至現在的兩三個小時,對快時尚行業是一大利好。

  據悉,香港貿發局今年組織了47家企業參展,較去年增加27%,展覽面積也比去年增加八成,達到1432平方米。

  這其中,16家香港服務貿易類企業集體入駐400多平方米的“香港服務業展館”。參展商們紛紛表示,在進博會這個連通世界的平臺上,香港企業不僅能對接廣大內地客戶,還可以接觸外國客戶,發揮香港企業在服務貿易領域的優勢,扮好橋樑角色。

  將優質食品銷往更多地方

  在“四葉草”——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前來參展的香港企業分佈在各大展區,除了服貿展區之外,食品及農產品展區同樣有著港式風情。

  萬安集團將香港老字號茶餐廳敏華冰廳和一個集裝箱搬來進博會,以“前店後庫”形式展現進口優質肉類第一時間抵達消費者餐桌的場景。萬安集團市場部經理陳永聯介紹,整個浸入式場景的設計理念是“為美好盛宴而相遇”,企業的主打產品是高雲牌慄飼豬肉,這款產自西班牙的梅花肉油花均勻,帶有栗子的清新香氣,是製作港式叉燒的最佳原材料。

  主營進口紅酒的Fico國際有限公司展臺前,品嚐紅酒、溝通合作的客商絡繹不絕。企業去年參展,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今年再來,展臺面積翻了番。在公司董事蔡瑞麟看來,進博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推廣渠道,“內地市場規模巨大,我們希望通過進博會,讓品牌被更多內地消費者瞭解,將商品銷往更多地方”。

  進博溢出效應將惠及港澳

  第二屆進博會期間,香港企業抱著熱忱而來,更收穫了大量訂單。馮氏集團旗下子公司利豐供應鏈與招商局保稅物流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全球供應鏈構建展開深度合作。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表示,“進博會溢出效應明顯,當越來越多內地消費者能夠更便捷、高效地共享來自全球的產品和服務時,這也為馮氏集團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與此同時,香港企業正把越來越多創新項目設在內地市場。馮氏集團在進博會上展示的3D打樣方案,正是來自於旗下首個全球智能供應鏈系統展示服務平臺“利程坊”的上海辦公室。據悉,“利程坊”已於去年入選首批進博會“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臺,為海外優質商品和服務快速進入中國市場、促進展會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推動力。今年,馮氏集團更在上海設立中國總裁辦公室,為本地化交流建立更為緊密的紐帶。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劉福學在此前的發佈會上表示,港澳毗鄰內地,內地也是其堅強後盾。他指出,進博會是全球大合唱,而港澳企業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相信進博會的舉辦,能為港澳同胞、為港澳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