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康:日部至熱腳希望之路開建 七鄉百姓出行致富不再遙遠

马尔康:日部至热脚希望之路开建 七乡百姓出行致富不再遥远

記者 林遷忠

“盼了那麼久終於開工了,以後再也不用走這條坑坑窪窪的路了……”5月1日,家住馬爾康市草登鄉斯尼村的村民三郎準從馬爾康市回草登鄉,一路上看著正在施工的場面,興奮不已。

省道220線日部至熱腳段公路新(改)建工程項目起於日部鄉,經康山鄉、草登鄉、腳木足鄉、止於熱足,涉及7鄉2萬餘戶群眾出行。道路建成後,將有效緩解當地群眾出行難題。

據悉,該工程總投資19.0187億元,全長93.727公里。目前,項目日部至木爾渣段56.059公里改建段於2019年3月正式開工,該段道路投資7.13億元,計劃工期為730天。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這條道路改建前的真實寫照,康山鄉伍都村民澤郎羅爾吾告訴記者。滿地溝壑、坑窪不平,尤其是下雨的時候,更是泥濘不堪,道路不順暢不僅影響著群眾的安全出行,更制約了涉及溝內7鄉的發展。“80公里的路程需要花4小時,自產的農特產品運出去很難,城裡東西拉回來也很費力。”在草登鄉做小買賣的石當初提起這條路,充滿了感慨。

马尔康:日部至热脚希望之路开建 七乡百姓出行致富不再遥远

據瞭解,作為阿壩州境內南北走向幹線的重要通道,省道220線日部至熱腳段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道路狹窄,路基寬度為4米至6.5米,會車困難,安全隱患大;二是原路依山或沿河而建,行車舒適性差,抗災能力低;三是全線路面基本以泥結碎石路面為主,加之山體經常滑坡,沿線存在大量的路基、路面病害;四是沿線部分橋樑使用年限較久,橋面沉陷、涵洞斷裂沖毀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群眾出行,制約當地產業發展。

马尔康:日部至热脚希望之路开建 七乡百姓出行致富不再遥远

馬爾康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胡喬告訴記者,從2011年起,馬爾康市雖每年投入100萬元-200萬元維修,然而始終無法根治。為進一步改善出行條件,馬爾康市成立了項目工作組,通過多次爭取資金,於2016年7月編制完《省道220線日部至熱腳段新(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計劃對省道220線日部至熱腳段進行升級改造。

“目前,我們已完成招標、勘察等各項前期工作,項目已於今年3月11日正式開工。”馬爾康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彭斌告訴記者,此項目也被列入了馬爾康市重點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將原道路技術等級由四級公路升級為三級公路,採用雙向兩車道,設計速度3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7.5米。全線共設有大中小橋46座,長度共4378米;隧道7個,總長度8340米,橋隧比佔路線長度的13.49%。

道路的修建讓沿線百姓看到了發展的希望。草登鄉斯民村村民三郎準今年就在自家的4畝地裡種起了赤芍,她推算,2年後寬敞的路修到了家門口,屆時,不僅出行安全快捷,大家也不再愁自家的果蔬和赤芍等農特產品的運輸問題了。

注:部分圖片由馬爾康市交通運輸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