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江: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黄泽江: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名家档案——

黄泽江,笔名黄亚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书学学会副会长,宜宾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黄泽江: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作为一名痴迷艺术的书家,黄泽江对书法勤耕耘,他以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地潜心于书艺,在众多为基层义务写书法活动中,总是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用实际行动写就“大义”。

黄泽江: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作为宜宾书坛的领军人物,黄泽江是继程一足、舒厚钟、袁承禧之后第四届宜宾书法家协会主席,他坦坦荡荡地为人做事,带领宜宾书法爱好者,推出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地方文艺事业倾心尽力,用书法来为社会与时代鼓与呼,可谓责任上肩,勇于担当。

黄泽江: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黄泽江

黄泽江: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晚报记者 李莉娜

勤耕耘 以心驭笔硕果累累

黄泽江: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古诗一首》 68cm×50cm

56岁的黄泽江是四川德阳市中江人,自小喜欢书法。

读小学时,黄泽江的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常常叫他写信封,字体要端庄,格式要正确,书写要体面,写得不好,必须重写。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黄泽江练习写字的兴趣,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黄泽江的幺叔黄光兴因为字写得好,经常提着一个石灰桶,被大队党支部书记叫去写标语,常常引人驻足观看和称赞。看到幺叔又神气,又风光,小泽江心生羡慕:我也要当书法家,像幺叔一样,到处去写标语!

彼时,黄泽江的一个堂兄弟也喜欢写字,于是哥俩就比着写,看谁写得更好。这种竞争,成为他练习写字的又一动力。

黄泽江的书法作品第一次得奖是在绵阳农业专科学校上大学时。

“那时也就是写字而已,还不懂得书法艺术。”黄泽江清楚地记得,当时学校举办书法展览,班主任动员大家投稿却没人响应,于是就把任务落实给当班长的自己。于是,自己就找了一张白纸,写了一张“作品”交了上去,没想到得了一个优秀奖。

也正是这次获奖让黄泽江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剪辑报纸上发表的书法作品、杂志用毛笔写的文章标题,贴在笔记本上认真揣摩;到书店去买胡问遂先生主编的书法字典,以此为范本练习书法;书法家到学校交流,自己总第一个前去观看;最爱去绵阳人民公园对面的书画装裱店,每次看到童韵樵的书法作品,都要用指头反复临习。

1985年7月,黄泽江从绵阳农业专科学校农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宜宾工作。工作之余,黄泽江临碑读帖不辍,并得到了侯开嘉先生的悉心指导,他从丰富的传统书法中汲取营养,不断拓宽的书路。1990年,宜宾书画院为了推出一批书法新人,筹办了“墨林十三枝”,黄泽江正好被列在十三人之中。随后,“墨林十三枝”在宜宾市街心花园展出,引起不小的轰动。

名师的悉心指导,自家的勤奋努力,黄泽江在书法艺术上勇猛精进,其作品参加了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中国书坛第二届新人新作展,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览,中国书坛第三届新人新作展,四川省书协和江苏省书协主办的青年书法联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书法作品展览,中华当代书画艺术中国百杰书画家展,中韩书法交流展(四川、大邱),四川江苏书法篆刻交流展,“笔墨东方—2013中国书法艺术国际大展”,“看四川——诗书创作工程”优秀作品展,“纪念赵熙诞辰150周年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诗韵成都书法邀请展”“诗意洪雅全国百名书家书洪雅作品展”、“四川浙江书法联展”、“中韩国际书艺展”等国际国内重大展览。作品被一百多部书法专业典籍收录,论文多次入选四川省书学研讨会,并在《书法研究》、《书法之友》、《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等发表。

黄泽江: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李清照·浣溪沙》 184cm×98cm

黄泽江: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王维·过香积寺》 182cm×70cm

求精益 遵循古法力求出新

书法是瞬间表现的艺术,是书法家追求内心世界和笔墨形式的统一,背后却是书写者一生功夫的沉淀,喜悦、沉思、感怀都可在素纸上涓涓流淌。这些瞬间定格的一招一式,无不是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积淀的结果,思想精和意境的呈现。

多年来,黄泽江的行囊和案头都放着古代书家的法帖,他始终不渝地钻研和学习书法,这种坚守的做法,既见出黄泽江在书法研习上的恒心和毅力,也见证了他在书法研习上积淀的功力。

纵观黄泽江的书法作品,以行草书见长,其书风经历了三次明显变化。初入书法之门,黄泽江取法米芾的行书为根基,用笔果断,杀锋凌厉,线条劲健,变化丰富,小大相生,枯润相宜,在章法结构上善于造险;中期书法得王羲之的行书发展成为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的书体;近期书法则兼容王铎的连绵和磅礴之气,并敏锐地抓住契合自己性灵的王献之行书墨迹,朝夕摹写,字势由原来的纵向多的体式向横向体式演进、发展,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面貌的书体和书风,展出一个书家的追求和神采。

“行笔越发老道凝练,敛收纵放,一任自然。遣字造型,来如潮水卷浪花,去如云霞散天际。”在宜宾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德宏看来,黄泽江的着墨于宋明草书名迹,用心却在汉唐草书高手,特别是他的草书既有王铎的回环连属之畅,又有黄山谷、徐文长的笔断意连和左右顾盼之美,虚实相生,逸趣横生,境界深邃。是继包汝谐、赵树杰、侯开嘉之后,此亦长江之头之又一墨客奇人也。

“写字一定要摒弃二俗:做作、草率。所有的大书法家都是大学问家,人生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提高技艺。”黄泽江坦言说,学习书法没有捷径,要有谦恭之心,从先圣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博学广猎,力求创新。

黄泽江: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曾惊·敢遣联》 185cm×35cm×2

黄泽江: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临王铎136cm×68cm

勇担当 胸有大义行之高远

作为宜宾书法界的一名年富力强的书法家,黄泽江不但在书法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同时也为宜宾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成为宜宾书法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自1998年担任宜宾市书法家协主席以来,黄泽江成为宜宾市书法事业发展的亲历者、策划者和领导者,他组织宜宾书法家协会会员围绕主旋律,多次举办书法作品展览,邀请侯开嘉、何应辉、戴跃、洪厚甜 、崔胜辉、何开鑫等书法名家来宜讲学和研讨,提高书法爱好者的欣赏水平和创作能力;与绵阳、凉山、昆明、无锡、永川以及川南四市等地举办书法作品联展;培养书法人才,发展书协会会员,逐渐形成了一支以老中青年于一体,青年为主干的书法家队伍,鼓励书法爱好者、会员们走出去,参加国内国际书法展览和临帖培训,不断提升书法水平,如今宜宾已有全国书法协会会员38人,走在了四川前列。

“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这是新时代对文艺工作者的要求。作为一名书法文艺工作者,黄泽江对书法的热爱,不仅仅痴迷于书法艺术本身,他更注重在创作和实践中领略、传播书法的四种精神——书中有文,书中有道,书中有人,书中有德。

“书中有文,通过书法展现中华气度,努力以精品力作阐释中华美学;书中有道,真草隶篆行各有其法,书以载道,书写社会大道;书中有人,满怀对群众的深情,善于从千姿百态的群众生活中汲取灵感,写出更多书法精品;书中有德,秉持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写端端正正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黄泽江说,作为一个书法家,要手握小笔,胸装大义,多创作精品、正品;要笔下有乾坤,坚持笔墨当随时代,敢于创新、书写时代、昭示进步;要把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集体智慧与个人奋斗的关系摆正放稳,才能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黄泽江:健笔写春秋 翰墨释人生

《曾巩诗一首180cm×97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