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漂方法多種多樣,看看各種調漂方法的優缺點

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浮漂的調整是每個垂釣者都要具備的基本技能,也是最不容易掌握好的技巧。調漂的方法有多種多樣,但是原理也是大同小異,雖然是這樣,但是要掌握好還是很難很難。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些調漂的理論,希望可以帶給大家一點點的幫助。

調漂方法多種多樣,看看各種調漂方法的優缺點

先來說說調漂的基礎理論,以臺釣的浮漂調整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首先明確一點,就是吃鉛越少的浮漂越靈敏。吃鉛少觸發浮漂動作的力就小,也就越靈敏。再來說說臺釣調漂的基礎理論(我自己總結的理論)。臺釣調漂的基礎就是將線組通過鉛皮的增減,將浮漂調整到入水後鉛墜懸浮在水中,鉤餌到達預定的位置,浮漂露出需要的目數,這是臺釣調漂的基。

調漂方法多種多樣,看看各種調漂方法的優缺點

釣組靈敏遲鈍狀態主要決定於水下鉤餌、子線狀態。下餌臥底子線彎曲鬆弛、上餌輕觸底,成一拖一觸之勢,通常稱為釣不靈不鈍狀態。以此為標準,鉤餌大部分懸浮稱為釣靈敏,懸浮越多越靈敏。鉤餌大部分臥底稱為釣遲鈍,臥底越多子線越彎曲鬆弛越遲鈍。

調漂方法多種多樣,看看各種調漂方法的優缺點

帶餌調漂,這種調漂方法理論上最接近實際垂釣時的狀態,調好後的浮漂信號最真實,但是一般人很難控制餌團的大小、重量,尤其在使用吃鉛較少的浮漂時,調漂過程中,每次餌團的微小差異會造成漂尾目數差別很大,增加了操作難度,很難調的準確。

調漂方法多種多樣,看看各種調漂方法的優缺點

還有更為簡便的空鉤調漂方法。這個辦法雖然簡單,但是和實際垂釣情況的差異較大,造成浮漂信號有所偏差。為了彌補這點不足我們可以加上稱餌重的步驟。空鉤調5目,掛單餌浮漂下沉4目,餌重就是4目。如果掛雙餌調整浮漂釣2目,可以判斷下餌臥底子線彎曲鬆弛而上餌輕觸底,是一種釣不靈不鈍的狀態。釣1目、半目更加靈敏,釣3、4、5、6目依次更加遲鈍。

調漂方法多種多樣,看看各種調漂方法的優缺點

​從上面這兩種普遍的調漂方式可以看出,釣目與無鉤餌調目重合,則是懸墜釣的最遲鈍狀態――雙餌完全臥底。釣目與雙鉤餌調目重合,則是釣浮――最靈敏狀態。很多因素都對調漂會造成浮漂調整的誤差,沒有絕對精確的調漂方法。但是我們只要深入瞭解調漂的原理,就可以找出最為適合當時魚情,水情的調漂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