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數十年前老照片:當年最窮的獵德村,如今成了最富有的地方


相比深圳來說,廣州會更具文化底蘊,其除了有高速發展的新興文化之外,同時也保有許多老文化。但兩者相同的是,同樣都以快速發展的經濟與各種機遇,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圖為1988年廣州珠江岸邊,如今的珠江兩岸已是高樓林立,燈光璀璨。

上世紀50年代的廣州獵德村,村屋林立,這裡曾經是廣州最窮的城中村了,但後來這裡經歷了新建,現如今的獵德村已是廣州的CBD,住在這裡的人更是非富即貴。獵德村的老居民更是因拆遷而得到了不少賠償,嗯,反正就一句話,生在了對的土地。

煲仔飯,是廣州的特色之一,加上廣式臘肉或臘腸,真的是絕配,不僅廣州本地人愛吃,許多外來打工的人,也總喜歡下班時來一煲。圖為1989年的廣州煲仔飯店鋪,當時一煲煲仔飯只需要三元,但也不是人人吃得起的,如今的煲仔飯最少也要十多元起步啦。


1993年,廣州第一家麥當勞在環市路正式開業,在當年,麥當勞這類的洋快餐屬於比較稀罕的食物了,也比較貴,據說當時如果和的士師傅說要去吃麥當勞,師傅都會多瞧一眼,因為當時能去的都是有錢人。如今的麥當勞早已爛大街了。

1989年的廣州北京路-中山五路的人行天橋。北京路從數十年前就已是廣州非常熱鬧的步行街來著,如今的北京路雖沒有當年那麼有味道了,當遊客依然絡繹不絕,和深圳的老街一樣,成為了外地遊客來廣州必逛的商業圈。

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廣州一直都有著包容的胸襟,除了有來著全國各地的打拼者之外,外國遊客也在選擇廣州當旅遊地,圖為1978年的外國遊客。如今的廣州,有著越來越多的打拼者,如果你也曾來過廣州,或正在廣州打拼,不如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