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發現清代光緒年間石板橋 至今保存完好

孝昌發現清代光緒年間石板橋  至今保存完好

這座2個橋墩的石板橋由東向西橫跨在河上,橋面有很深的車轍。

孝感晚報訊(特約記者宋俊初 通訊員韓紹 張耀明)5月7日,記者隨孝昌縣文化部門工作人員一道,在孝昌縣周巷鎮燎燃村河邊灣的村南口,驚奇發現一座至今保存完好、橋面平整的清代古石板橋——萬壽橋,據碑文記載該橋建於清光緒34年。是迄今為止,在孝昌境內發現保存最完好的古石板橋之一。

7日上午11時許,記者隨孝昌縣文化部門工作人員一起,來到該縣縣周巷鎮燎燃村河邊灣南口,見一條小河由東北往南繞村而過,就在村南800米處的小河邊,一座2個橋墩的石板橋由東向西橫跨在河上。在石板橋的東頭,枝繁葉茂地生長著2棵古柏樹,一棵至少需要2個成年人才能合抱,另一顆2個成年人都合抱不了,樹齡均在400年以上。

在橋東頭2棵古柏樹的中間,橫躺著一塊長1.2米,寬0.7米,厚0.2米的古青石碑,碑的上方刻著“萬壽橋”三個大字,左側豎排的“光緒叄拾肆年”字樣清晰可見,其餘碑文因年代久遠而模糊不清。據該村81歲的李老漢回憶,他小時候經常在橋東邊的2棵古柏樹下玩耍,只不過當年的石碑是立在橋頭的,後來文革破四舊,紅衛兵將這塊碑挖了起來,丟棄在了路邊。

據孝昌縣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萬壽橋也稱為百壽橋,為東西向分佈,是清代光緒34年所建的石板橋,橋面分為三段用青石板橫鋪而建,均有兩梭形狀橋墩,用六塊條石壘砌,橋長約9.9米,寬1.1米,高約1.75米,橋石板厚約20釐米,橋面有很深的車轍,該橋東緊鄰農田及兩棵數百年古柏樹。從橋面的較深的車轍判斷,該橋曾經使用頻繁,車轍為獨輪車長年累月碾壓所形成。

81歲的李老漢說,小時候聽前輩們一代傳一代講,這一帶的村民是500年前從江西搬遷過來的,這裡曾經是古驛道,北連小河溪,南接桃花驛,起初河上架的是簡單的竹木橋,名為“百壽橋”,但是木板橋上推獨輪車很不方便;到光緒34年當地的鄉紳和大戶,捐款修建了現在的這座石橋,才更名為“萬壽橋”,從此解決了獨輪車過橋不穩的問題。而且一直使用到了現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