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聚會到底有多大意義?

進士河神


當你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已經做出的決定,你可以不用去了。

因為意義才去參加同學聚會的話,這件事已經沒意義了。

是,我也不參加同學聚會,那是因為怕他們看見我落魄的樣子。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意義二字。其實我很想去,只是放不下那可憐的自尊。

我的內心其實是非常向往的,想去見見我以前的鐵哥們,聊聊以前上學的事,探討一下那會兒共同追過的女孩兒。甚至想著會不會見到我以前的初戀女友。還是因為虛榮心的作怪,我壓制下要去參加的慾望。每次看到他們聚會後發的朋友圈我都非常羨慕,真想在照片裡看到自己的影子,我甚至都不敢去點個贊,我不想讓他們知道我一直關注著這件事。

同學的關係雖然比不上戰友,但是那卻是我們最單純時建立的友情。沒有功名利路,也不存在爾虞我詐。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意義的話,我感覺“那會使我們找到年輕時的感覺”


小錢兒說事


網上很多說同學聚會沒意義的。我原來不太敢認同,不過現在我也對這個沒興趣了。

2008年我們第一次20年同學聚會,當時還是挺有意思的,特別興奮,當時我還是負責打電話聯繫同學的。不過多聚了幾次,我就越來越覺得不對勁。

班主任每次坐的都是一些暴發戶的桌子,對我們這些普通的同學態度非常一般,她50了,我們也40了,還是一副嚴肅的樣子,對家世不錯的同學滿臉堆笑,犯不著這樣吧,有錢的同學就算當眾對女同學動手動腳親臉什麼的只是引起鬨堂大笑,我們呢,說句笑都會被人家瞪眼。就這樣,聚了兩三次,我都沒有什麼興趣了。上一次聚會,我去吃了頓飯,跟比較熟悉的同學談了一會,後來就解散了。

網上說的比我們現在的同學聚會爛很多,都是比身家,比孩子,比學歷,比收入。以前我還在同學群裡發言的,後來那群女生,動不動就潑婦罵街似的, 我都已經有一兩年沒哼聲,把群設成免打擾了,小聚也很少去。


教你孩子學英語


同學聚會情誼深。今年9月份,我們組織了高中畢業40週年同學第一次聚會。全班49名同學,有40名參加。有的由於40年沒見,同學見面後,眼含熱淚,握手擁抱,情景感人。同學們唱歌跳舞,彷彿又回到了那同窗共讀的上學時代。由於同學中大都是農民和工薪階層,非常談的來,真是知心的話兒說不完。通過這次聚會增加了感情,加深了了解,同學們感到非常高興,都表示今後聚會一年一次。會後,建了一個同學群,現在,同學們一到晚上就在群裡天南海北的聊起來。有位同學發表感溉說,和同學在一起,感覺永遠沒長大。


錦繡大地山河


同學聚會要不要參加,這要看是哪種同學聚會,十多年未見的老同學聚下,聊聊天,敘敘舊,喝點小酒還是可以的。

我也參加過兩場同學聚會,一個初中同學聚會,一個高中同學聚會,第1次初中同學聚會還是很激動,十多年未見的老同學每人自費100元有吃有喝有玩,大家相互聊了很多,一時間勾起了我許多美好的童年同窗回憶。

第2次是去年國慶,高三同學聚會來了差不多十來個同學,聚會上同學間基本都在牛逼,炫財富,談身份,就是感覺讓你知道他有錢的樣子,完後總共菸酒飯菜一起花了660元,他們個個都是開車來的,結果是我一個騎電動車來的買的單,哎,聚會真實沒意思,以後是人就見,是鬼就不要見了。浪費時間!



鄂南小偉


我是一個退休人員,也想談一談同學聚會。同學聚會本來是一件很快樂,很有感情的見面會。但是通過我組織了多次同學會來說,已經傷透了我的心。我周圍同學不講同學情,同學聚會就想一分錢不花,到哪白吃白喝。我是同學請吃飯最多的人,後來變成了你有錢,不吃你白不吃了。我是講同學情的人,和哪些不講同學情的人,不是一條道上跑的車,所以我錢沒少花被同抓了大頭。同學是一個很有情意的名字,但是同學有好有壞,有騙人的騙子,有想佔便宜的白吃白喝空手套白狼的,現在這個社會同學裡佔的比例還挺大,還大有人在。同學三六九等,人的素質大不相同。同學聚會已經失去了本意,我也不想再搞同學聚會了。因為有的同學說我你有錢,我請同學聚會吃飯十幾次,被人抓了大頭,哪些玩心眼的同學認為我傻。我是講同學感情的人,同學的素質千差萬別,我總結我的經驗說還是少來往最好,這個社會很多人學壞了,和哪些不是人的人來往太沒意思了。


用戶05318799968


同學聚會就是吹牛逼大會,我們26年就聚了一次,再也不聚了,大家都說沒有意義,幾個玩的比較好的,經常聚會,大多數就此結束,實在是沒有意義。

同學聚會我是主持人,協調整個過程,開始我已經聲明瞭,聚會不準開車,不準吹牛逼,如果發現吹牛逼的你承擔本次聚會的所有費用,只說同學感情,可以聊聊工作,同學當中畢竟還有生活不如意的,怕傷了他們的自尊。

我們還邀請了三個老師參與,氣氛確實好,大家都滿意,特別對我的主持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現在想想還意猶未盡,第二年在提聚會沒有人響應了,大家說都忙,其實我也無心了,確實沒有什麼意義,大家各忙各的,平時也只是微信聊兩句,確實沒有什麼感情。

同學情況參差不齊,有的腰纏萬貫,有的窮困潦倒,還有的女孩離婚,總之一言難盡,很多人都不好意思,根本不談家庭和工作就是一味的喝酒,看得出來大家的心情,確實苦啊,我們說的更多的就是鼓勵。

如果大家情況相同我相信肯定還會繼續聚會,就是生活差異太大,很多人不好意思參與,感覺低人一等,這不是自卑,確實落差影響心情,即使聚會也不可能玩到一塊,只是象徵性的玩玩,誰也幫不了誰。

我們村有個老高中生,同學都很厲害,有當縣長的,有當局長的,還有當醫院院長的,還有一個省化工廳廳長,開始大家每年都有來往,相互串門,其樂融融,三年後都說忙,再後來直接沒有來往了,如果俺村的這個是市長大家應該明白,絕對會一直來往,很多時候不是大家看不起你,你自己都不好意思,現實告訴我們差距太大的時候選擇離開是正確的。

大家現在都說同學聚會沒有意義,所以聚會的越來越少,只是幾個關係好的在一起玩。


大海傳媒


我們都曾經參加過一些同學聚會,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感覺。我在聚會現場卻總覺得大家都有些怪怪的,包括我自己也有些怪怪的,可就是不知道哪裡怪,為什麼怪?這種疑惑也越來越強烈,很多年過去了一直沒有答案,也一直沒有放棄尋找答案,一直忍受著這種困惑折磨。它就放佛一個兇殺案,案發後沒留下一絲線索,一切線索都彷彿石沉大海了。我卻在心裡一直期待著有那麼一天能抓到到兇手問個明白。今天我很興奮,我終於逮捕了真兇,終於有了明確的答案,終於可以真相大白了,此時我心裡有一種從未有過的解脫感。如果你和我有過同樣的經歷,同樣的困惑,那請跟我來,我將要帶你重回案發現場,當然你現在可能正在聚會,正在現場,那就更方便你解答這個困惑了。當然如果你沒有這個困惑,那你完全可以離開了。

我們很多聚會和社交都缺少真誠,很多聚會就是大家在彼此兜售假貨。

尤其現在春節期間,在鄉村和城市都正在非常流行的各種同學會、戰友會、同鄉會……這些聚會就是一場大家都有些心虛而需要每個現場的人通過高聲叫賣才能不被識破的假貨兜售現場,當然我們也不需要要特別害怕自己的是假貨,因為你在現場看到的基本都是假貨,大家都生怕聲音小和氣氛不夠熱鬧,因為那樣很容易暴露大家的假貨,那樣就偏離了大家的初衷。畢竟大家都是一片苦心的希望這是一場真貨交易現場,而現實的結果基本基本都只是大家的一次集體幻想,現場的每個人在的心裡都會生出一絲僥倖,認為自己的可能是真貨,但往往是聲音越大、現場氣氛越是熱鬧大家反而會隱約感覺到都是假貨,大家擔心現場不夠熱鬧會被別人知道是假貨,所以大家都很賣力的大聲笑和喧譁儘量把氣氛渲染動物很熱鬧,也為了能在現場大家能以假易真獲得成功,整場氣氛會異常喧鬧,人們生怕一停下來大家就都沒信心了,現場的人們都怕靜下來,一靜下來、大家的陰謀可能都會落空,一靜下來大家就都成了皇帝的新裝。奇怪的是每次聚會結束以後我們還是會有些心有不甘,這也為下次聚會留下一個懸念。

每一次喧囂過後,有的人會在內心空虛和失落中漸漸清醒,有的人依然會樂此不疲。儘管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儘管大家在現場都只能碌碌無為無,但每個人在現場依然會心存僥倖的認為,這次一定能換來真貨,或者大家也練就了一種矇騙自己的一種功夫,自己對自己的假貨信以為真了,按照這個邏輯去推想就會覺得這次一定能換來真貨。所以大家現場都很努力,整個氣氛很和諧很熱鬧。

其實我們很多社交,註定是大家的一場徒勞,多是在一片喧鬧和盡情大笑的掩護下,違心的交換著彼此的假貨,當然如果你的運氣好,僥倖換來了一片真誠,那也是因為你也恰恰帶了一份真誠,那你還需要能幸運的遇到有人願意和你交換真誠,這還需有一個前提,對方有沒有帶來真誠。這裡真畢竟真誠太少,多是懷著好奇和僥倖。整場收穫的和整個盛大而喧鬧的場面來說,這點收穫顯得可憐

有些人已經開始漸漸逃離這種群體聚會熱鬧的場面,一個是擔心換不來真貨,還有一種痛苦就是覺得自己明明是帶著真貨去的,卻換回來了假貨,其實現場幾乎沒有真貨,即使你帶去的是真貨,很多時候也會被現場假貨橫行的氣氛給染成了假貨,並且即使你希望和某些人交換真貨,卻並不一定能得到對方的認可願意給你真貨。

我本人越來越害怕去假貨現場,更害怕聚會結束後,心裡對自己販賣假夥的行為感到自責和羞愧。也非常懼怕面對那麼盛大的假貨交易場面,場面越大越會感到心驚肉跳,也擔心大家都知道真相多尷尬,不願意為大家這麼提心掉膽,不願意經歷大家一起露餡的尷尬,在聚會現場你是不該清醒的,如果你當時保持清醒了,那倒是一件極其殘忍的事,我們現場必須努力說服自己要保持在快樂和亢奮的狀態,就是希望在大家交換假貨的過程能在一個和諧的氣氛中進行。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這是皇帝的新衣,卻都不希望誰說出來,都裝作不知道。

我們生活中的各種聚,還是少去為好,尤其是當你連交換假貨的心情都沒有,那你就更不要去了。但是那些各種同學會、各種戰友會……我們聽起來往往是很吸引人的,因為大家都是在十八九歲的時候在一起的同學戰友等,都以為大家還保留著當時的那份單純和美好,這就好比一個人很飢餓的時候看到了一份精美的菜單,裡邊恰恰有一道你非常喜歡的菜,你會興奮的奔赴現場,到了現場你會很失望,因為那道所謂的好菜、所謂的“群英薈萃”其實就是“蘿蔔開會”,等你回來以後更感覺到餓了。

當然你如果還有需要,如果你不感到空虛、如果你願意,那你就儘管去。聚會就是這樣的一場場前仆後繼的遊戲,就是你方唱罷我方又粉墨登場的皇帝新裝。



化為一束光


這次回家過年,居然碰到一個留在當地的初中同桌,還有一個香港回來的初中同學,三個人在一個小飯店,吃吃小飯,喝喝小酒,聊聊小事,還是蠻開心的。大家互留了微信,離開了酒桌也沒有什麼可聊的了,這就是時光的副作用。聚會也就是一個平臺,似乎把時光同時拉回到一個時間節點上。大規模的同學聚會,已經多年沒有牽頭了,只有沒人牽頭,是很難搞起來的。這也說明,同學聚會,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響應了。

其實,同學聚會,往往在畢業五週年之內舉辦和畢業五十週年舉辦,氛圍比較好一點。五年之內,攀比還沒有開始。五十年之後,用不著攀比了。畢業五年是道分水嶺,同一個班級出來的同學,慢慢開始分化,有的提職加薪,有的在底層扎掙,有的已經手握小權力,擺出臭架子,有的還在基層做小職員。十年之後,同學就分化的天壤之別,想搞一個和諧平等的聚會,已經難以登天。

同學聚會的目的,初心是見見老同學,聊聊往事,追憶青春,說說過去的懵懵懂懂的情竇初開,說說過去年少無知犯下糗事,大家都能開懷大笑。話題一旦拉回現實,就令不同層次的人不安。大家畢業後,由於學歷、資歷、家庭背景、工作能力程度、機遇等因素,人與人差距會非常大。不像二十年前,大家家庭都差不多。現在,有的身價過億,有的欠債一堆,有的身居高位,有的還是他的下屬,有的家庭美滿,有的妻離子散,有的手握重權,有的卑微可憐。一旦觸及現實,大家都被打回了原形,攀比、炫耀、自大、自卑,讓人們的心裡打翻了五味雜陳的罈子。

畢業五年之後,同學開始分化了,同學聚會也開始實行AA制了。同學聚會就像一臺買門票的現實秀,讓窮同學花錢買門票,聽富同學的吹牛炫耀,滿足了混得好的同學的炫耀慾望,加重了混得差的同學的自卑心理。最後必然走向一個客觀規律,混得差的和一般的,都不願意自己去給吹牛同學當聽眾當觀眾,自己過好自己的日子比什麼都強。混得好的同學當然願意聚會,但是沒有混得差的人陪襯,自己吹起來沒勁。組織者也往往出力不討好,慢慢的聚會就少了,就像開水放放就涼了。

同學聚會從組織的初心來說,都提倡清新之風,只談青春友誼,不談現實差距。這個美好的初心,往往在操作中變了味道。比如,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是掩蓋不住的,穿著談吐還話題的層次,都是明擺著的,差距是明擺著的,用不著炫耀,此地無聲勝有聲。比如,有人談房子,輕描談寫地說在北上廣有三套房,唉,都是運氣好,在便宜的時候買的,也許沒有炫耀的本意,但是讓租房住的同學情何以堪。

同學聚會,本來是一項好的活動,增進友情,活絡人際,但是人性本性還是喜歡攀比和炫耀,尤其是國人,骨子裡就喜歡對比,總希望自己比別人強,恨人有笑人無,而且喜歡在熟人圈子裡比,只要比別人過得好就開心。這是一種人性,大多數人無法擺脫這種心態。當然了,人也沒有必要太自卑,活得好不好,還是自己說了算,那些炫耀的女同學也許是被老公甩了的,那些張揚的男同學也許職場並不痛快,想去就保持好心態,見見同學敘敘舊,不想去也保持好心態,自己陪陪父母陪陪家人也是一種幸福。

既然同學會有這樣那樣的不舒服,你又何必把同學聚會當個事呢?想得開,看得淡,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記住一個真理,只有把自己的日子過紮實了才是王道,其他人的生活與你何干,都是一片浮雲罷了。


職場火鍋


同學聚會參加過兩次,第一次好激動的,因為高中畢業後十年未見面了,盼著這天早點到來,可是一到酒店聚會場所心就涼了半截,除幾個主持人與你打招呼外,好些同學象是不認識你樣,因為我是工人單位不好又不當官沒錢,座談會坐在角落,吃飯好象吃冤枉似的,而那有錢當官的被眾星捧月,特別是一些女生恨不得撲上身去,因無人理採聚會尚未結束悻怏怏回家了,因而說同學會變了味成了社交的市膾。


王愛星83252767


畢業十年了,幾乎沒怎麼,參加過同學聚會,只參加過一次,小學的同學聚會,和一次高中的同學聚會,都是剛上班沒多久的時候。說實話,當時我也是帶著私心去的,嘿嘿,想看看原來班上的小姑娘,都變樣了沒有。想看看,有沒有長變樣的漂亮的,可以聯繫聯繫,相信很多朋友都跟我一樣,抱著這樣的心態吧。嘿嘿嘿····當然那個時候,我還沒有女朋友,更沒有結婚,所以有這種心態很是正常。

兩次同學聚會,情況都差不多,都是原來的班長組織的,聚會的時候,去了大概十幾個人吧,去了之後大家都,還是跟原來的好朋友一起玩,關係不好的,還是說不上幾句好,感覺失去同學聚會的意義,還不如幾個關係好的,單獨出來!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參加過什麼同學聚會,如果真的想原來的同學了,就打電話叫幾個玩的好的,請他們一起吃個飯,玩的也開心,也沒那麼多事。

大家好,我是:打雷要收衣服,用心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歡迎評論,轉發!喜歡請點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