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農村有5畝良田,一畝500元的價格流轉給種植大戶,這個價格合理嗎?

三番種植


現在農村有很多人因為外出打工,所以自家的土地基本上都沒有人去種,而如果現在農村土地三年連續荒廢的話就會被集體收回。不過現在農村的土地可以進行流轉,也就是說,可以將自己不種的土地流轉給有需要的人,這樣就不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還能獲得一定的流轉金。

我現在隨著土地確權的範圍不斷擴大,有條件的地方開始實行規模化的種植,不過一般的農村家庭土地都只有4~5畝,因此想要實現規模化土地面積不夠。因此前幾年願意承包土地的人越來越多,所以土地流轉的價格也就越來越高。目前在農村地區,土地流轉價格一般在500~1500元左右一畝,所以差距還是很大的。



如果是我國的南方丘陵地區,水稻田的流轉金一般在600~800一畝左右,而且願意承包的農戶確實比較少。畢竟現在我國的糧食價格上不去,如果按一畝地兩季來算的話,其實一畝地所有成本的話,只能賺到一兩百元。甚至在有時候,農民承包土地種植糧食,出現虧錢的情況也是非常多的。


所以隨著這兩年我國的糧食價格低迷,很多種糧大戶都已經不願意再去承包土地。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承包土地種植糧食,既賠錢又出力。最近這兩年,承包大戶紛紛退出土地的承包,因此土地流轉金在這兩年價錢也就降低了很多。以前我們那裡的水田承包流轉給別人,一畝地至少在800元左右,而現在普遍在600元左右,並且願意承包的人非常的少。



土地流轉的價格一般要根據土地所處的位置好壞,以及土壤的資料,以及創收效益有非常大的關係。如果地理位置好,土壤肥沃的話,那麼價格一般都會比較高。相反如果地理位置不好,比較偏僻,產能比較低的話,那麼價格自然就會比較低。如果是南方的良田的話,一畝地在800~1000元左右算是比較合理的範圍。所以說如果有500元流轉給別的大戶的話,這個價格其實算是比較低。不知道你們那邊的土地流轉價格是多少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少三番


根據現形的農村土地承包政策,農民的承包地可以自己耕種,也可以流轉給種植承包大戶,獲得流轉租金的收入。

至於農村有良田5畝,以1畝500元流轉的租金價格合不合理,以我個人的分析,只要不是靠近城郊,也不是依靠種植經濟作物,更多的流轉承包大戶也是依靠規模經營種植小麥、水稻(或玉米)兩季的糧食作物,在農資及人工成本等不斷上漲,而糧食價格在現在及未來的國家的糧食調控政策的情形下,扣除各項種植城本,再去除每畝500元的流轉土地租金,流轉承包大戶也是賺的辛苦錢,同時,他們也要承擔天氣等自然災害可能發生的糧食造成減產的風險性。



而談到這個租金價格的合理不合理,說實話,如果家庭主要的勞動力靠傳統的承包地5畝良田糧食種植的經營收入,只能解決家庭溫飽,也可以農閒出遠門到城裡打工掙錢,農忙回來忙農活,只不過,出門在外有不少工作的性質或許不允許請假,而在外普通農民工一天的工資收入也有一百元開外,有技術工種的一天或有兩、三百元以上,那一個耕種和收穫季節耽誤在外打工一星期的時間不算多吧,再加上來回路費的開支,打工的收入也少了近兩千,這個帳,你有沒有算呢?



所以,對於1畝流轉租金500元的價格,沒有什麼合理不合理的,雙方自願,那就是合理,你認為不合理,可以自己耕種,而如果怕糧食價格上漲,也可以與承包大戶協商,摺合成每年每畝給你多少糧食,這樣,如果糧食價格上漲,流轉耕地的租金收入相對會多一點,當然,在簽訂流轉承包合同時,不能有漏洞,要明確國家給種植的農業各項補貼到底歸誰所有,租金要按年提前支付,以免流轉土地後各種可能出現的一些矛盾的發生,你以為呢?


和風細雨言


這個得看情況,首先你自己耕種一年的純收入是多少?田地是否一直你自己在種,假如你自己耕種一年純收入只有一千到一千五,那麼五百元流轉出去肯定划算的,畢竟你把耕種土地的時間拿出來即便撿破爛也不止就撿那麼點錢吧?何況流轉的這五百元費用相當於白拿的,當然土地流轉以後你躺家裡睡覺啥事不幹就另當別論了,畢竟當今社會只要有手有腳人也不懶的話一個月隨隨便便三幾千還是賺的到的。當然如果你的地在城市近郊一直種植經濟作物,每畝的年收入都在四五千甚至以上就肯定不划算了


糊塗vs人生


租金500,種植者幾乎白忙,瞭解清楚流轉原因才作決定,人為流轉者其它用途,改變土地結構,以後恢復麻煩,費錢,另外還要講清楚農民補貼歸誰所有,不然會鬧不愉快,我們這裡良田流轉一百元一畝都沒有,但補貼歸戶主,


54弓


如果你自己不種,怎麼都合理,除非你自己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