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跨界难”的大方向定了,燕郊新增加一条进京路线。

最近几日,燕郊又要新增加一条进京路线了。北京市委书记常卫在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主持召开座谈会时指出,我市郊铁路作为通勤化、速度快、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是这个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铁路的支持下,逐步完善提升现有的三条市郊铁路能运营能力,积极的推进城市副中心线往东延。

解决“跨界难”的大方向定了,燕郊新增加一条进京路线。

会议中提到城市副中心线,即北京市郊铁路副中心线,采用“京通号”动车组,是为了加强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之间的快速联系,利用既有铁路和地下直径线修建的一站式、大容量、高速化、票价低的通勤列车,已于2017年12月31日正式开通运营。

该线目前设有衙门口站、北京西站、北京站、北京东站、通州站5座车站,全长38.8公里,运行时长约60分钟。为什么一说到该线路东延,就让大家想到北三县,想到设站燕郊呢?

解决“跨界难”的大方向定了,燕郊新增加一条进京路线。

其实早在今年的1月,刘连杰市长就在工作任务和目标中指出:一方有这计划,一方有需求,城市的副中心线东延北三县,甚至在燕郊设站,都不是没有可能的。将高标准推进协同发展重点工程,争取北京市郊铁路的副中心线内在帮燕郊增加客运车的班次。不过目前为止,一切都只是猜测,所以希望猜测能变成现实。

解决“跨界难”的大方向定了,燕郊新增加一条进京路线。

目前,燕郊与北京的跨省交通依然衔接不畅,主要依赖公路。我们看到的“城市副中线东延将涉及到整个北三县,城市副中心东延将分两支走向,一支向东,线路终点为三河市;另一只东延北三县后往南,一直到达终点为香河县。

而在“四一统”规划,我们了解到城市副中心与廊坊的北三县地区的互联互通,将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让更多北三县地区居民通过速度快、站距大的轨道交通出行,发挥京唐城际和平谷线等轨道交通的作用,从而缓解跨界通勤压力。

既然解决“跨界难”的大方向定了,相信更加便民的轨道路线离我们也不会太远了。

如需转载,请注明转载于《燕郊那点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