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的高等教育水平在西部如何?在全國又如何?

家族朝天鼻


貴州的高教水平不論在西部還是在全國,都屬於比較弱的。

貴州唯一的211高校,也是貴州最好的高校貴州大學,全國排名一百開外。貴州第二的貴州師範大學全國200名開外。

這種情況也是無奈,畢竟貴州是山區省份,在全國高校佈局初期,貴州交通不便、人口稀少,既沒有設立更多高校的必要,也沒有承載更高地位的名牌老校。所以這既是自然環境所致,也是歷史遺留問題。

類似的還有河南和江西,不過隨著河南扮演起了交通樞紐區的角色,鄭州大學則一舉反超老牌高校河南大學成為河南的NO.1。南昌大學則是因為底蘊比較深厚,又併入了多個獨立學院,實力在一定時間內得到很強的增長,所以名次一路飆升。

單從西部來說,四川有成都,陝西有西安,這兩個都是高教名城。甘肅雖然名校很少,但至少有蘭大這個985壓陣,雲南也有云大這個60強級別的高校坐鎮,廣西沒有名校,卻有兩所高校位列前130名。

所以拋開學術和專業不說,單從高校名次和規模來看,陝西、四川獨居一檔,重慶、甘肅、雲南隨後,新桂兩區次之,貴州和內蒙古高教屬於同級,前三位的高校對應名次也很接近,寧藏兩區位居末遊。

既然在西部實力尚且如此,就不必和東部中部這些高校密集區比較了,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江蘇、福建、廣東、河南、湖北、湖南這些省份至少都有3所以上高校位列百強,而且高校數量遠超貴州。所以貴州在西部來說排名偏後,在全國自然也是比較靠後的。


城市發展報告


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貴州人,貴州教育相對全國來說,非常落後。

從外部因素來說是因為貴州的經濟發展滯後所影響的,雖然教育對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教育資源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地方財政收入的差距就使得在教育上投入產生了差距。這種差距最直接體現在學校的建設上,學校的規模,招生、師資力量等都有著巨大差距。


經濟上的差距不只體現在公共教育資源上,在個體的資源上也是一樣,貴州地區的人均收入遠遠低於其他省份。除卻幾個發展良好的二、三線城市,絕大部分都是屬於貧困地區,佔比很大的一部分的家庭還處於溫飽線附近,根本沒有更多資源來投入到孩子的教育。公共教育資源的差距本來就只能靠自己投入教育資源來彌補,可事實上,更多的家庭連公共的教育資源都快接受不起了,何況自己去尋求更好的教育資源。

家庭收入的差距是普遍存在的,而個人的這個差距在本身就有巨大差距的公共教育資源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拉開了差距。城市裡的孩子今天興趣來了,家裡買個鋼琴一兩萬,報個培訓班,六七千塊,對於家庭來說,並不是太大影響,但是放到貴州省,除了有限幾個城市,絕大多數的家庭還不能如此隨意的支出,更何況在人口比重更大的農村,這兩三萬塊就是一個家庭一年的收入。



除了上面提到的公共教育資源的差距和各個家庭自身的收入差距以外,還有意識上的差距。越是貧困的地區,人們越是需要教育來改變命運,但是能有決心和勇氣投入教育來給孩子以機會的只是少數,道理都知道,但是做的很少,不是父母不疼愛孩子,而是家庭經濟本身就困難,加上絕大多數父母並不把這作為孤注一擲的機會,他們會更認同,讀書嘛,認幾個字就行了,出去打工一樣掙錢,還能減輕家庭負擔,增加家裡收入。這種意識是無數年來大山裡的生存法則,缺少強烈人文氛圍和教育基礎的地方尤其嚴重。

貴州要改善教育落後這種情況任重而道遠。


隔壁SSi老王


我就是地地道道的貴州鄉下人,我的認為要想改變我們貴州的教育環境,還得要把這些低級教師換一下,好多都是初中生當小學老師,連有些題老師都搞不懂,小孩在小學的基本知識都沒搞得懂,怎麼還趕得上發達地方的教育;現在又不是差有文化的老師,那些大學畢業在家沒事幹的多的是,這社會貴州鄉鎮這些還是以前的土老教師怎麼趕得上發達地方的教育,可想兒之…


一生真愛50


貴州教育認了第二——倒數。沒哪個省敢認第一。


莫黔先生


比廣西雲南好,比不了四川重慶!


黔東南小貴92


地域影響很大,沒有好的師資引入,沒有地方資金扶持,很難發展!其實在經濟好的地方學校都不一定能發展起來,還要看學校的性質和底蘊。


飄洋過海Leo


沒有回答就是最好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