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先後6次罷相,卻被李世民賜詩高度稱讚,成就兩個千古名句

說起唐朝,有一個人怎麼也繞不開,那便是唐太宗李世民,雖然他上位是因為“玄武門之變”,但是沒有人能夠否認他對於盛唐的貢獻,倘若沒有他“貞觀之治”打下的基礎,大唐可能也不會有之後的鼎盛。而除了是一位好皇帝,李世民在文學方面也是頗有造詣,比起像朱元璋、劉邦這些底層逆襲的皇帝,李世民也算是出身官宦世家,可謂是能文能武。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詩正是來自李世民,這首詩是他賜給大臣蕭瑀的,開篇就是兩個千古名句。

此人曾先後6次罷相,卻被李世民賜詩高度稱讚,成就兩個千古名句

《賜蕭瑀》-(唐-李世民)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這首詩的白話譯文如下:只有在大而急的狂風中才能知道那些草強勁有力,只有在動亂之世才能辨識哪些是赤誠的臣子。只有悍勇的人又怎麼識得為國為民的大義,而智勇兼備的人一定懷有仁愛之心!

此人曾先後6次罷相,卻被李世民賜詩高度稱讚,成就兩個千古名句

這蕭瑀是誰呢?為何能讓李世民這般高度稱讚?蕭瑀是南朝梁明帝的第七子,隋煬帝蕭皇后的弟弟,說起來也是家世顯赫,在歸順唐高祖的以後他還曾被封為宋國公。李世民繼位之後,他曾先後6次出任宰相,又6次被罷相,仕途可謂跌宕沉浮。而李世民賜給他這首詩的時候,正是他被罷相出任太子太傅之時,因為對太子教導的比較好,李世民便封蕭瑀為“特進”,並賜給他這首詩,還誇他“卿之忠直,古人不過”。

此人曾先後6次罷相,卻被李世民賜詩高度稱讚,成就兩個千古名句

這首詩前兩句便是傳頌千年的名句,時常被用來稱讚那些意志堅定、經得起考驗之人。“疾風知勁草”一句出自《東觀漢記.王霸傳》,李世民在這裡引用這一句正是讚譽蕭瑀便是那經受住考驗的臣子,大有“大浪淘沙始得金”的意味。而“板蕩識忠臣”中,“板”和“蕩”是《詩經》中的兩篇文章,主要寫周厲王敗壞政局之事,所以後世常用“板蕩”二字表示時局混亂。在朝局正常只是,臣子是看不出好壞的;只有在朝局混亂時,才會凸顯出那些赤誠之臣。

此人曾先後6次罷相,卻被李世民賜詩高度稱讚,成就兩個千古名句

後兩句則是繼續稱讚蕭瑀,有勇無謀之人其實他們並不懂“義”,而智勇雙全之人才能夠心懷“仁德”。空有勇或者空有謀都不行,只有有勇有謀才是誠臣,而蕭瑀就是這樣一位有勇有謀的仁臣義士!

李世民這首詩雖然簡短,但是前兩句卻點透了更古不變的至理,後兩句又用精煉得語言揭示了勇智仁義之間的關係,可謂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